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工作 > 工作要论 > 正文

高永中在第三届湘鄂赣苏区论坛上的讲话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22 12:0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志,上午好!

今天,研究苏区历史、弘扬苏区精神的盛会——第三届湘鄂赣苏区论坛在英才辈出、将星璀璨的革命老区平江县隆重举办。我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也代表室主任曲青山同志,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湘鄂赣苏区坚持十年红旗不倒,革命斗争贯穿土地革命战争全过程,在党、人民军队和中国革命发展史上产生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论坛,回顾湘鄂赣苏区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业绩,就是要结合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学习好、研究好、利用好湘鄂赣苏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财富,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再放异彩。

湘鄂赣苏区是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贯彻党的八七会议方针,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领导平江起义后,就制定了建立湘鄂赣边界革命根据地的计划。他们和毛泽东领导的红军部队相互呼应,迅速打开局面,逐步把湘鄂赣边界地区连成一片。湘鄂赣苏区建立了20余县的苏维埃政权和省苏维埃政府,鼎盛时期达40多个县,人口三百万左右,东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有力推动了苏维埃革命高潮的到来。

湘鄂赣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湘鄂赣苏区是土地革命前期全国六大苏区之一,在全国较早建立县级红色政权,建立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并顽强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南方游击战争,成为坚持时间最久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湘鄂赣苏区是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重要诞生地,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就是以湘鄂赣边区工农武装力量为基础组建的,此后,湘鄂赣苏区爆发了著名的平江起义,先后诞生了红五、红八、红十六、红十五、红十八等多支红军部队和地方武装,他们奋勇杀敌,屡建战功,推进了红军各主力部队的形成和发展。湘鄂赣苏区处于各大苏区的中间地带,是中央苏区的重要战略侧翼,有力支持了周围苏区的斗争。由于战略地位重要,湘鄂赣苏区一直是国民党重兵“围剿”的区域,牵制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的压力,成为对敌斗争的重要纽带。特别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湘鄂赣根据地先于中央苏区进入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与敌人周旋,始终坚持武装斗争,有力支援了各路主力红军的长征。直到1937年实现国共合作,最后剩下千余人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开赴抗日前线。湘鄂赣边区是坚持斗争最久的地区之一,保持了革命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保存了一批革命骨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成功的事业总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艰辛的探索总孕育着砥砺前行的力量和勇气。湘鄂赣苏区以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给予我们今天多方面的历史启示。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湘鄂赣苏区周围一直强敌压境,斗争环境异常艰苦残酷,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绝难坚持革命到底的。在斗争中,无数湘鄂赣苏区的优秀儿女付出了宝贵生命,平江、阳新、修水等地有姓名的烈士都超过万人。正是理想信念的大旗代代相传,保证了革命的薪火代代相续。

二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湘鄂赣苏区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和支援。许多地方出现了“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郎,昨天拿锄头,今日上战场”的动人场面。正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谱写了生死相依、浴血奋斗的宏伟历史画卷。

三是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湘鄂赣苏区距离敌人的统治中心较近,为了打开局面和坚持斗争,苏区军民创造性地实践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战略战术思想,灵活运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盘旋式的打圈子政策”,先在边境各地分散斗争建立小块根据地,在条件成熟时再逐步连成一片,扩大根据地。正是勇于创新的精神开创了湘鄂赣苏区的新局面。

四是坚持大局观念。为了全局利益,湘鄂赣苏区数次作出重大牺牲。以湘鄂赣子弟为主,在湘鄂赣组建的红三军团主力,为了支援中央苏区,毅然东渡赣江,与红一军团共同行动,只留下组建不久的红十六军保卫湘鄂赣苏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湘鄂赣军民在面临诸多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采取各种行动策应各路红军长征,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大局观念成就了湘鄂赣苏区的突出贡献。

从湘鄂赣苏区初创至今,已经80多年过去了,历史早已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湘鄂赣苏区革命斗争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湘鄂赣苏区的革命精神将永放光芒,值得我们追思缅怀,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从中得到智慧,从中获得力量。

在新的历史时期,湘鄂赣地区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秉承宝贵的苏区精神,发扬传统,勇于创新,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共谋发展,再开新篇,再造辉煌,可喜可贺。2010年以来,湘鄂赣三省连续举办三届苏区论坛,每届论坛各有不同的特点,但都开得很成功,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是第一次参加苏区论坛,深感这种形式很好,是深化地方党史研究的新机制,是党史资政育人的新机制,也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机制。对于本届论坛,我有三点感受:

一是本届论坛的规格高、影响大。听湖南的同志介绍,湖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湘鄂赣苏区论坛的筹备工作,省委书记徐守盛同志主持省委常委会听取了工作汇报,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韩永文同志召开省委常委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协调,并亲自担任论坛组委会顾问,指导筹备和会务工作。中央文献研究室、军事科学院、湖南省军区的领导出席指导。在中央严格控制研讨会、论坛的政策大环境下,本届论坛经过报中央党史研究室和湖南省委批准顺利举办,是各方面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论坛主题符合中央精神的体现。应邀参加论坛的单位基本涵盖了原湘鄂赣苏区的40多个市县区,达到前所未有的辐射面,进一步说明论坛的凝聚力日益增强、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是本届论坛的成果多、领域广。本届论坛从200篇征文中评选出70篇入选论文,选题涉及湘鄂赣苏区创建历程和历史地位,苏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事业,红色旅游开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弘扬苏区精神等诸多领域,从多个层面、角度对湘鄂赣苏区历史和革命精神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有不少观点鲜明、论述深刻、见解独到的力作,展现了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不少论文在分析湘鄂赣苏区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积极为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建言献策,显示了党史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政功能。

三是本届论坛的形式新、效果好。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平江县的同志遵照省委提出的“简朴务实”的办会原则,严格控制参会人数规模,但通过创新论坛议程模式,综合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平台等形式,成功营造了宣传湘鄂赣红色历史、弘扬苏区革命精神、推荐平江旅游资源的舆论氛围,使论坛由学术性的交流平台走上更大的社会舞台,扩大了湘鄂赣苏区的影响,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湖南的同志们开展党史宣传很有创意,善于利用新媒体发挥党史育人功能,这次论坛网络直播新闻发布会视频,在红网开通专题栏目,值得各地借鉴。

下面,我就深化湘鄂赣苏区的研究宣传,充分发挥苏区论坛的资政育人作用提两点建议,供同志们参考。

一是要充分认识湘鄂赣苏区论坛的重要性。湘鄂赣苏区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在发掘湘鄂赣苏区党史资源,服务三省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学术科研成果方面,以三届论坛举办为契机,6年来,在报刊、出版社公开发表涉及到湘鄂赣历史研究和区域合作的文章达100多篇。这些论文的选题既有宏观视野的研究,也有微观视角的阐述,既有对重要史实的梳理厘清,也有对发展前景的思考建议。有关湘鄂赣研究的科研成果出现持续、跨越式地增长,表明了论坛这个学术交流平台带动着一批党史研究人员长期关注湘鄂赣苏区的选题方向,确保这个领域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在推动湘鄂赣苏区的深度研究和宣传方面起到催化剂、助推机、孵化器的重要作用。

在论坛主题深化方面,论坛由侧重湘鄂赣苏区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研究宣传,逐步扩展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助推省际区域合作、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争取国家扶持政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省党史部门以苏区论坛为平台,主动作为,努力发声,真实反映湘鄂赣苏区历史地位和老区干部群众脱贫致富、发展振兴的诉求,积极为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划提供史料支撑和政策依据,使原湘鄂赣苏区部分县市在《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中争得了一席之地,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表明了湘鄂赣苏区论坛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三省党史部门要把湘鄂赣苏区的研究宣传作为党史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件大事来抓,坚定不移地推动下去,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要考虑如何把集中推动和长期工作结合起来,建立论坛的长效机制,进行一些中长期重大项目的规划,以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品牌形象。

二是要不断拓展湘鄂赣苏区研究和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湘鄂赣苏区的文献资料的征集、整理和编研工作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省级党史部门和市县党史部门先后编辑出版了《湘鄂赣苏区史稿》、《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回忆录》、《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等几十种图书,基本形成了湘鄂赣苏区的史料框架。如何深入挖掘基本史料,不断推进研究和宣传的层次深度,我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加强。

在资料征集方面,湘鄂赣苏区斗争时间长、地域广,有非常丰富的历史资源,包括文献资料、回忆录、调访材料、民国档案以及革命遗址遗迹等需要继续挖掘整理、保护利用, 这对于深化这段历史的研究、对于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实践中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特色和优势,都是基础工程、长远工程。湘鄂赣三省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合作,推出一批精品工程。

在专题史研究方面,需要有进一步细化深化。《湖南苏区历史研究》、《湘鄂赣苏区红军史》开了好头,希望《湘鄂赣苏区史》也尽快面世。党史部门也可以开展对湘鄂赣苏区党史人物群体、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文化宣传建设、革命遗址等领域的专题研究,以新的课题带动湘鄂赣苏区史研究的细化深化。

在研究成果应用转化方面,要进一步面向全国,打造亮点,扩大宣传。湘鄂赣苏区的研究成果不发表交流,不宣传普及,就起不到党史资政育人的应有作用。广大党史工作者除了在学术报刊发表理论文章之外,也应积极为党史部门主办的党史期刊撰写通俗易懂的文稿,把研究成果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全国普通读者进行宣传。可以考虑利用著名的秋收起义、平江起义、攻克长沙和红一、三军团及红一方面军的源起等题目,向全国更好地介绍湘鄂赣苏区,讲好湘鄂赣故事。湖南、湖北、江西三省的党史网站也可以考虑开辟“湘鄂赣苏区”专题,成为宣传湘鄂赣苏区红色历史、弘扬苏区革命精神、推介老区时代风貌的网络窗口。如条件成熟,党史部门也可以与电视传媒合作,联合拍摄一批反映湘鄂赣历史和人物的文献片、电视剧,扩大湘鄂赣苏区的社会影响。

最后,我热切希望各地党史工作者以湘鄂赣苏区论坛为契机,加强合作,进一步深化湘鄂赣苏区历史的研究,进一步宣传弘扬苏区精神,进一步交流区域经济社会振兴发展的经验,加快成果转化,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力争以有深度、有新意、有现实价值的资政成果,更有力地反映老区群众的企盼,为争取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湘鄂赣革命老区连片开发的扶持力度做出更大的成绩。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高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