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工作 > 史志文规 > 正文

岳阳市党史和地方志事业发展三年规划(2023-2025)

来源:本室 日期:2023-03-13 02:53

为进一步发挥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存史、资政、育人”作用,推动全市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服务好建设“产业强劲、开放领跑、绿色示范、人民共富”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扛牢“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历史责任,以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主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学习宣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跟进记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岳阳发展历史,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开创全市党史地方志事业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会议精神指导党史地方志工作和党史学习教育。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君山华龙码头、提出“守护好一江碧水”重要指示的历史足迹,记录岳阳在守护一江碧水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新变化。

(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挖掘重点革命遗址、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的鲜活故事,每年编写1-2本党史著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教材。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把党史作为常态化学习内容,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研读5本以上党的历史和理论书籍。协调市教育体育局、市文旅广电局、任弼时纪念馆、平江起义纪念馆等单位,推进党史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建设“红色宣传员”队伍,深化拓展青少年党史教育。协调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进党校等行动。

(三)深化党史基本著作编研。盘活岳阳“红色家底”、撰写岳阳“红色家谱”、打造岳阳“红色品牌”。记载中共岳阳地方组织领导全市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市本级抓紧《中国共产党岳阳历史(1978-2012)》(第三卷)的编写工作,督促指导汨罗市、临湘市完成地方党史正本的编写出版。编写好《中国共产党岳阳市历史大事记》。

(四)实施重大史志编修工程。总结第一、二轮修志工作经验,为第三轮修志提供借鉴。适时启动第三轮志书编修,重点编修市县两级综合志书。支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陵矶新港区、南湖新区适时启动首轮综合志书编修,屈原管理区启动第二轮综合志书编修。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编纂出版《岳阳市扶贫志》《岳阳市全面小康志》。各县市区完成本级扶贫志和小康志编纂出版。

(五)记录乡村振兴的岳阳实践。紧跟时代、关注当下、贴近乡村,饱蘸浓墨记录好巴陵大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开展镇、村志编纂,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富美乡村提供历史经验。推广《张谷英镇志》《新垱村志》等编纂经验做法,推动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志编修。到“十四五”末,6县市各编纂出版乡镇志1部、村志1-2部;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各编纂出版镇(村)志不少于1部。

(六)挖掘利用岳阳史志教育资源。党史方面: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党的建设、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旅游、社会热点等开展资政专题研究。推进革命遗址、旧址的普查、保护和利用,推动纪念场馆和纪念设施建设,参与场馆展陈设计方案审读,为史料把关。做好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征集口述资料,撰写回忆录。筹备启动党史普及读本《岳阳红色故事》编写工作。方志方面:梳理岳阳地方历史发展脉络,挖掘整理历代岳阳地情。市委党史研究室牵头,各县市区配合,深化对任弼时、左宗棠等岳阳籍重要历史人物生平业绩思想研究。市级每年至少开展史志专题调研2项,县市区每年至少开展史志专题调研1项。

(七)传承岳阳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立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底蕴,挖掘屈子文化、三国文化、迁谪文化、忧乐文化、江湖文化、山水文化、古楼文化、民俗文化等岳阳地方特色文化,编纂出彰显地域特色、绽放时代光芒的地情读物。鼓励支持、协调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院校编纂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开展全市旧志普查,系统整理、点校和出版历代名志,市级完成点校出版明弘治《岳州府志》,县市区各点校1部本辖区内的旧志。

(八)夯实拓展史志文化传播平台。挖掘党史地情资源,编写红色读物、地情书籍、志鉴简本等教化育人。参与重要节庆日、纪念日、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活动,挖掘宣传“求索精神”“忧乐精神”“骆驼精神”“平江起义革命精神”“长工精神”等。市县两级综合年鉴做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当年卷当年出版”。对标国家、省质量评价体系,编纂好《岳阳年鉴》,推动县市区实施精品年鉴创建工作。市级办好“岳阳市情网”,县市区办好网站、期刊和微信公众号。

(九)加快史志信息化建设。探索史志工作转型升级之路,以史志信息化建设引领新时代史志工作。加强硬软件配套,开展数字方志馆建设,推进构建集存储保管、开发利用、学习宣传于一体的史志数据库和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史、志、鉴、网、库、用、研”多业并举的工作新格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保障信息化工作体系安全可靠。

(十)促进党史联络工作健康发展。发扬党史联络组“桑榆未晚,霞光满天”的优良传统,动员老同志撰写回忆录,编撰出版《回首当年》。发挥老同志经验足、见事早、人脉广的优势,开展调研活动。

(十一)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夯实基层基础,实现市县史志事业一体推进、平衡发展。推动史志事业在县乡村有氛围、出成果,利用史志、档案、文物、文旅、文联、楹联、诗词协会等单位平台,引导史志事业工作者和乡土文化爱好者扎根乡村、挖掘乡情、留住乡愁,为地方文化存史留凭,为社会发展育人资政。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加强史志工作领导,将重要工作指标纳入市县两级年度综合绩效考核范围,保障史志工作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党委政府每年至少研究史志工作1次,分管领导定期听取汇报,解决具体问题。史志工作机构加强区域内史志工作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

(二)加强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史志部门组织协调、有关单位负责承编、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史志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史志书籍质量规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和书稿评议审查等现行制度。

(三)加强队伍保障。保持市县两级史志事业领导机构稳定,健全工作机构,按核定编制满编配齐工作人员。组织实施史志人才队伍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专家型、梯队型人才队伍。关心干部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提拔重用坐得住、干得好、能奉献的业务骨干。通过开办培训班、开设专题讲座、开展业务考核等形式,提高史志工作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四)加强经费保障。市县两级建立同史志工作事业发展相适应相匹配的财政保障机制,将开展史志工作、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改善工作条件和图书资料收藏保管条件。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史志工作重大课题项目建设,对史志干部开展课题研究、出版书籍、资政建言、史志宣讲、发表文章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资金扶持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