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党史 > 中共岳阳市地方史 > 第一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第四编党在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 第十五章实行战略转变坚持长期抗战 > 第三节桃花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
> 正文
第三节桃花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
五、群众团体的抗日活动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7-09 12:00
组建民运工作队 1944年2月,鄂豫边区党委指示,要求各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广泛发动群众,培养一批会做群众工作的基层干部。石公华县委根据边区党委指示,举办了一次为期半个月的民运工作训练班,由县委宣传部长江克成负责,共有学员100多人,除党员外,大部分是抗日积极分子。训练期间,县委书记张泽生,副书记李凌云先后到训练班作报告,宣讲抗日斗争形势和党的抗日斗争策略,解释边区政府的施政纲领。
同年7月,民运工作队成立,江克成任队长,张梦兰任指导员。民运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广泛地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政策,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帮助区、乡建立和健全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和民兵基干队等群众组织,发展生产,促进根据地的建设。
在民运工作队的帮助下,1944年10月,民主人士朱桐乡在大旺厂开办“民众茶社”,朱桐乡任社长。“民众茶社”是群众性的进步团体,内有大量的进步书刊,吸引许多进步青年和民主人士,成为传播进步思想,动员全民抗战的重要宣传阵地。许多青年从这里接受进步思想熏陶,参加新四军,走上抗日前线。
开展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团结一切能够抗日的力量,特别制定了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土地政策,明确提出了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第一,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切实保证农民的承佃权。地租一般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利息一般减到社会借贷关系所许可的程度。第二,实行减租减息后,又需交租交息,并保护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第三,富农的一部分封建剥削,租息照减;同时在适当改善雇工生活的条件下,保护和鼓励其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根据中央这一决定,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深入地发动农民,迅速掀起了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1944年秋,石公华县委在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县委按战前的收租实况,实行“二五”减租,即减租25%,减息则为旧年息不得超过50%;凡农民典当押出的田地,期满后有随时赎回的权利。县委在减租减息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减租委员会,成员以乡农救会代表为主,政府工作人员、参议员、佃农及地主代表参加;其次,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地主士绅座谈会,反复宣传党的减租减息法令和政策。减租减息工作又以第五联乡较突出,该乡仅1个月便完成了减租减息任务。
通过减租减息,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发展生产,踊跃支前 为解决根据地物资困难问题,石公华县委、县行政委员会带领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1944年冬,六联乡在大旺厂办起卷烟厂,每月生产香烟50余箱,除满足部队和当地群众需要外,还可运往外地销售一部分。1945年春,在郑师庙办起织袜厂,每月生产棉袜千余双,除满足江南挺进支队和地方武装需要外,还支援了五师一部分。
为补充武器弹药不足,江南挺进支队在桃花山跑马岭办起了兵工厂,主要制造拉筒手枪和子弹,负责修理枪械。
1944年,桃花山遭受旱灾,县行政委员会领导群众大力抗旱,夺取丰收。桃花山农救会会员张大娘家中田少人多,但她仍主动向政府交售救国公粮100多斤。据不完全统计,一、二、五联乡共征购救国公粮7640多石。这些公粮除满足本地机关部队的供应外,大部分调往边区政府。
妇救会广泛动员妇女开展为抗日“节约一把米”的活动。广大农村妇女响应县委号召,把节省下来的米送往抗日前线。同时,做军鞋4200多双慰劳部队。一、二、五联乡的妇救会,还捐献蛋、鱼、肉等物资慰劳伤病员。
选送青年去洪山公学学习 1944年,鄂豫边区党委在湖北潜江创办洪山公学,为建设抗日根据地培养人才,石公华县委先后挑选200多名青年进入洪山公学学习。这些学员学成后被派回根据地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工作或分配到部队工作,成为抗日骨干力量。
同年7月,民运工作队成立,江克成任队长,张梦兰任指导员。民运队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广泛地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政策,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帮助区、乡建立和健全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和民兵基干队等群众组织,发展生产,促进根据地的建设。
在民运工作队的帮助下,1944年10月,民主人士朱桐乡在大旺厂开办“民众茶社”,朱桐乡任社长。“民众茶社”是群众性的进步团体,内有大量的进步书刊,吸引许多进步青年和民主人士,成为传播进步思想,动员全民抗战的重要宣传阵地。许多青年从这里接受进步思想熏陶,参加新四军,走上抗日前线。
开展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团结一切能够抗日的力量,特别制定了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土地政策,明确提出了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第一,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剥削,实行减租减息,切实保证农民的承佃权。地租一般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利息一般减到社会借贷关系所许可的程度。第二,实行减租减息后,又需交租交息,并保护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第三,富农的一部分封建剥削,租息照减;同时在适当改善雇工生活的条件下,保护和鼓励其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根据中央这一决定,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深入地发动农民,迅速掀起了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1944年秋,石公华县委在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县委按战前的收租实况,实行“二五”减租,即减租25%,减息则为旧年息不得超过50%;凡农民典当押出的田地,期满后有随时赎回的权利。县委在减租减息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建立减租委员会,成员以乡农救会代表为主,政府工作人员、参议员、佃农及地主代表参加;其次,召开农民代表大会、地主士绅座谈会,反复宣传党的减租减息法令和政策。减租减息工作又以第五联乡较突出,该乡仅1个月便完成了减租减息任务。
通过减租减息,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发展生产,踊跃支前 为解决根据地物资困难问题,石公华县委、县行政委员会带领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1944年冬,六联乡在大旺厂办起卷烟厂,每月生产香烟50余箱,除满足部队和当地群众需要外,还可运往外地销售一部分。1945年春,在郑师庙办起织袜厂,每月生产棉袜千余双,除满足江南挺进支队和地方武装需要外,还支援了五师一部分。
为补充武器弹药不足,江南挺进支队在桃花山跑马岭办起了兵工厂,主要制造拉筒手枪和子弹,负责修理枪械。
1944年,桃花山遭受旱灾,县行政委员会领导群众大力抗旱,夺取丰收。桃花山农救会会员张大娘家中田少人多,但她仍主动向政府交售救国公粮100多斤。据不完全统计,一、二、五联乡共征购救国公粮7640多石。这些公粮除满足本地机关部队的供应外,大部分调往边区政府。
妇救会广泛动员妇女开展为抗日“节约一把米”的活动。广大农村妇女响应县委号召,把节省下来的米送往抗日前线。同时,做军鞋4200多双慰劳部队。一、二、五联乡的妇救会,还捐献蛋、鱼、肉等物资慰劳伤病员。
选送青年去洪山公学学习 1944年,鄂豫边区党委在湖北潜江创办洪山公学,为建设抗日根据地培养人才,石公华县委先后挑选200多名青年进入洪山公学学习。这些学员学成后被派回根据地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工作或分配到部队工作,成为抗日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