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群策群力 战胜天灾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平江县1983年抗灾夺丰收纪实

刘国权

1983年,是我在平江担任县委书记的第三个年头。这一年,自然灾害频繁,历史上罕见;这一年,全党全民奋力抗灾夺得前所未有的丰收。其抗灾的情景和可歌可泣的事迹使我难以忘怀。

狂风、冰雹、洪水多次袭击,给平江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这年的4月25日至28日,平江县连续四次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狂风、暴雨和冰雹袭击,风力达八、九级,冰雹大的直径为35毫米,冰雹袭击时间持续近一个小时。全县100多株数人合抱的古树被狂风连根拔起。由于冰雹又密又大许多野鸟、野兽都来不及藏身而被冰雹打死。此次狂风暴雨冰雹袭击,来势猛,时间长,范围广,破坏严重。全县56个公社普遍受灾,严重受灾的有一半公社。全县有21.6万间房屋严重损坏,灾后31000多人无家可归。因灾死亡14人,失踪1人,伤745人。嘉义公社农科站80多个妇女在4月25日下午上山摘茶,恰遇狂风暴雨冰雹,在大队部躲避,因为房屋倒塌,当即压死3人,重伤13人。长庆公社西桥小学房屋倒塌,压伤学生41人。特别严重的是,春收作物遭受巨大损失,全县三分之一的油菜、小麦、蚕豆全部失收。全县35%的早稻秧田全部打坏,致使22800户严重缺秧。由于秧苗生长缓慢,早稻栽插季节比往年推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春上遭灾以后,紧接着又是连续阴雨天气,给早稻生产带来严重不利。特别是在7月6日至9日,全县又遭受严重的洪水灾害,这三天内集中降雨336.4毫米,县城超过警戒水位6.97米,县城和三阳区被洪水围困两天两晚。全县又死亡12人,房屋被洪水冲倒13098问,早稻淹没20多万亩。尤为严重的是水利、水电设施遭受很大破坏。全县冲垮水库和塘坝堰圳3万多处,12万多亩稻田的灌溉受到影响。晚稻秧苗损失惨重,10多万亩水田无秧可插。黄棠、青冲、江口等电站机房被淹,护墙大坝冲垮40多米。

狂风、冰雹、洪水多次袭击的自然灾害,使全县春粮减产616万斤,早稻减产7000万斤,直接经济损失55000多万元。

7月洪水灾害发生时,我和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戴开发以及县委办的梁蒲录同志到瓮江、栗山、谈岑等地调查冰雹、风灾后的生产自救工作。谁知一夜风云变幻,暴雨倾盆,河水猛涨,把我们堵在四季桥河那边,回不了县。 7月8日 上午,县长陈定安和县委办的同志频频打来电话,告诉全县山洪暴发情况:长寿镇开始浸水,中县坪三个大队被水围困,城关已经超过警戒水位,汽车站、景福坪、东街、西街、月池塘已经浸水,洪水快要到十字街;全县半数区、社失去联系,气象预报还要继续降雨50多毫米;省委、省军区非常关心平江洪水灾情,派了200 多名舟桥部队的官兵来平江抢险;副县长王梦兰坐了一条木船去三阳的天岳山接舟桥部队,木船驶到汨罗江中心,立即被汹涌山洪冲到严家滩,幸亏舟桥部队派快艇及时抢救,王副县长才免于一难……。听到这些,我心急如焚,我和陈县长通电话,提出三点意见:请陈县长全面指挥抢险抗灾;农村的重点放在水库、山塘,不能垮库;迅速组织低洼地区群众转移,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陈县长通电话后,我们一行4人,留下司机守车,其余3人弃车步行。四季桥河水继续猛涨,估计一、两天退不了,要过河回县,只能沿江而上,走15里路到石灰厂,过板口桥。原路都被洪水淹了,我们只好拄着拐棍,沿山边走。足足走了两个钟头才到达石灰厂。谁知回县途中,到达离县城不远的桐子岭,四周一片汪洋大水,又前进不了。这时,省舟桥部队派了一辆水陆两用的冲锋艇,把我们接到石壁潭靠岸,才安全返回县委会。

在灾害面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谱写了一曲曲动人诗篇

灾情发生后,中央民政部和省、地委及时派出工作组来我县视察灾情,慰问受灾群众,给予我们极大支持。洪水灾害刚过,县委、县人民政府多次研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号召全县人民紧急动员,自力更生奋力抗灾。全县共组织1700多名国家干部和425名医务人员,由110名部办局领导带队深入一线救灾。县委常委除留一人在家主持工作外,其余全部深入到灾区现场。同时,实行干部分片、包队、办户的岗位责任制,包宣传发动,包抗灾夺丰收计划措施的落实,包技术指导,包具体问题解决,比作风,比干劲,比效果,定期检查评比验收。当时,我们调整了工作部署,强调八、九、十这三个月领导力量高度集中,干部力量高度集中,不准召开与抗灾夺丰收无关的会议,不得随便抽调抗灾的干部力量,不准部门干扰抗灾夺丰收的中心,把原定的治山办电、清理财务、计划生育等工作都安排在秋收结束后进行,各个部门都要围绕抗灾夺丰收开展工作。

一场全党全民抗灾夺丰收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金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干部、党员,依靠和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灾救灾,恢复生产。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广大群众同舟共济,患难与共,自觉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锻炼,把自己的命运与群众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涌现了许多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抢险救灾的动人事例。畜牧局副局长湛订仁,在洪水围困、畜牧场告急的情况下,带领职工到畜牧场抢救国家财产,自己差一点被洪水冲走,爬上电线杆才被船只救出来。浊水公社大众大队河水陡涨,500多人被洪水围困,处于险境,公社党委书记袁广德立即组织船只及时抢救,把被困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大队党支书吴丙生三次冲到洪水中背出三位老人脱离睑境。爽口公社党委书记喻石生,家里8亩责任田有 4亩被洪水冲坏,还倒了四间房屋,但他一直战斗在抗灾一线冒回家。安定公社青山大队党支书杨庚元,家里的3.5亩责任田被水冲沙压,他置个人利益而不顾,带领全大队200多劳力日夜抢修被洪水冲垮的水利工程。大队长吴述光,把正在生病的妻子送到岳母家,自己和党支书一道上了水利工地。

有很多同志克服困难,带病坚持抗灾。三市公社肥田大队党支书邱菊植胃病复发,四天冒吃饭,正在医院打吊针,他劝说医生取出吊针,又投入到抢救群众转移的战场。加义公社党委副书记严凤开,患肺病吐血,决定住院治疗,洪水一来,他带病到义口大队救灾,一直到7月23日救灾工作取得初胜后才离开。长寿公社党委书记吴振湘,脚上生疮发烂,行走困难,为了恢复洪水灾后的生产,他带病坚持和群众一道抢修被洪水冲垮的九州碑渠道。

还有不少干部、党员,服从组织分配,坚守工作岗位,一心扑在救灾生产上。梅仙区区长施永锡,抗洪救灾时爱人外出江西九江,县城家中留下两个小孩,自己却一直坚持在距县城32华里的梅仙工作岗位上,和群众一道抗灾,没有回家。虹桥公社党委副书记袁荣光,家里的房子和早稻都被水淹,爱人因病住院,但他一直坚守工作岗位,参加救灾斗争。

献冲公社团湾大队抗灾的事迹更为感人。这个大队紧靠汨罗江,洪水暴涨,全队被淹。4座水库32口山塘,库满塘溢,有两座水库出现险情。在这危急时刻,6个党支委和23个党员全部上库抢险。副书记罗岳生身患肝炎,也带病上了水库。大队党支书黎注清和大队长张纪良迅速赶到蓄水多、灌溉面积大的麻坡水库。这个水库坝身不巩固,溢洪道被堵,水位每小时上涨4寸。他们赶到水库时,水位仅差9寸就要漫坝。如果一出危险,水库下游7个生产队,就会库崩、坝垮、田毁、人亡。他们带领4个党员和110名劳力在水库坝上宣誓:人在坝在。他们从家里拿来135条装谷的麻袋,灌泥护坝。同时装铳四把,万一水库一垮,就呜铳作为信号。并在高岸处撑起24个棚子,把老弱和妇女儿童以及主要生活用具转移到防洪棚。还派出10个精壮劳力在水库上游截断水源,控制水库水位上涨。党支委轮班在库坝上守护两天两夜,直到水退安全脱险。

在灾害出现以后,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向党组织请求分配任务,到抗灾一线去。公安局派4个干部到三市公社出差,看到洪水猛涨,便主动向公社党委请战,并自动值班守夜值勤。县级机关100多名科局长,7月9日接到下乡抗灾的通知10日就全部奔赴抗灾一线。

这些同志舍己为公,勤奋工作,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高尚情操。由于各级干部以身作则,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抗灾积极性。正是由于有这样一大批好的党员和干部,全县才没有因洪水围困而造成大量的人畜伤亡和国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我们才取得了抗灾夺丰收的胜利。

和广大干部党员一样,县区社的许多机关部门在灾害发生以后,急群众之所急,积极支援灾区恢复生产。县水电局组织18个技术人员由副局长带队,帮助9个险库和6处电站工程处险保安。物资部门积极组织调运水泥500多吨运到水利工地,保证了工程所急需。农业银行增放贷款140多万元,卫生部门组织医务人员下乡,为灾区人民防病治病,民政部门及时发放救济款物。很多工矿企业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技术出技术,千方百计支援灾区,出现了“一方受灾,八方支援”团结抗灾的生动局面。

艰苦奋斗,生产自救,千方百计弥补受灾损失

频繁而严重的自然灾害,增加了我们完成全年农业生产计划的困难,特别是粮食减产,给各项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当时,城关地区仔猪价格降到六、七角钱一斤。三阳、安定等地开始出现阉割母猪的现象,说明粮食减产所产生的影响反映是很快的。如果不把秋粮生产搞上去,千方百计弥补春粮和早稻减产,就会贻误时机,给当年和今后若干年的工作造成被动,就会犯下历史性的错误。7月中旬,洪灾刚过,县委常委经过调查研究,认为秋冬生产潜力是很大的,决定召开区委书记会议,会上明确提出:秋杂补春粮,晚稻补早稻,粮食保上年,产值超计划。

区委书记会议后,全县人民紧急行动起来,日夜奋战,短短二十天时间,修复水毁工程共14340处,挑运淤沙还田8万多亩,补浸晚稻种子53万多斤,改种经济作物15888亩。

在恢复生产的斗争中,我们始终把大抓秋粮作为关键措施来抓。“双抢”期间,全县35万劳力日夜奋战,千方百计提水抗旱,保证完成了50万亩晚稻的栽插计划。安定区委在全区水利设施1100多处受到毁坏之后,不悲观,不泄气,47名区社党委委员带领3880名党员和大队干部,发动群众,万人上阵,自筹资金、水泥,突击抢修水毁工程,苦战十天,全区五个大的水系就全部修复,其余塘坝堰圳也进行了维修,使5万多亩田按时插上了晚稻。群众说:只要决心大,受灾不见灾。柘庄公社175亩水冲沙压田,堆沙二、三尺厚,公社党委成员分工包干,采取联队、联户作战,挑走淤沙28000多方,全部还田插上了晚稻。受灾严重的三阳区,早稻减产800多万斤,社员群众决心实现早稻损失晚稻补,千方百计扩大晚稻面积1200多亩。瓮江公社党委发动群众利用河洲淤泥土和田薯垅边,见缝插针抓问种,寸土不闲搞扩种,全区共种杂交玉米、高梁等秋杂种子14700斤。他们说:灾害不可抗拒,但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却是事在人为,人定胜天。7月30日,县委在三阳、安定、瓮江、梅仙等地召开了区社党委书记参加的流动现场会,总结交流前段抗灾生产的经验,提出了“大战八、九、十月,抗灾夺丰收”的战斗口号。会后,层层贯彻落实,狠抓了五个措施。一是扩大秋杂面积,全县秋杂粮扩大到12万多亩,比1982年增加2万多亩。二是加强晚稻的培育管理,插足50万亩,确保亩产上“纲要”。三是挖掘一季稻和山红薯的生产潜力,力争增产500万公斤。四是大种冬粮,小麦面积扩大到15万亩。五是大搞多种经营,争取农业总产值超过3.55 亿元。经过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千方百计夺取全年丰收。

大力宣传党的政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群众抗灾积极性

受灾以后,部分群众思想不够统一。有的群众感到灾害严重,单家独户一时难以恢复,打算退掉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的承包项目;有的听天由命,坐等救济;轻灾和无灾地区的一些群众担心要支援灾区,增加上交任务。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群众对稳定政策的强烈要求。只有认真贯彻党的政策,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抗灾夺丰收的积极性。我们在组织调查座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县委作出四项规定,在全县城乡广泛宣传:1、恢复水毁工程和水冲沙压田的劳动工日摊派,按受益面积分摊用工,合理负担,不搞平调。2、国家任务,增产不增购,生产恢复好的给予奖励,因灾应减免的不少减;生产恢复不好的不因其收入少而多减;人为减产或因抗灾不力的不予减免。 3、田土承包不变,因灾严重减产的,修改承包合同,核减上交。4、重灾户欠购的国库券予以缓购。通过宣传,用政策来稳定人心,用政策来调动广大群众抗灾夺丰收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做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群众不听信谣言。当时,谣传什么6月有三辛(辛卯、辛未、辛丑),谷米贵如金;今年是上午十点半钟的秋,是光眼秋,瞎眼秋,随手丢;光眼秋,光溜溜,早稻冒收得,秋粮又冒得收。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求干部深入到群众中去,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帮助干部群众破除迷信,振奋革命精神,树立战胜灾害的坚强信心。4月底的冰雹灾害之后,我们及时召开了全县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教育干部群众克服悲观泄气情绪,树正气,刹歪风,生产自救,收到了明显效果。7月山洪暴发,尽管灾害更重,我们教育广大干部、党员和群众先人后己,英勇抢险救灾。灾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四个教育:一是相信科学的教育,二是“三热爱”的教育,三是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教育,四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育。通过教育,澄清模糊思想,稳定人心,从党和政府对灾区的关怀备至,进行新旧社会对比,更加热爱党,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把抗灾生产的基点放在自力更生,依靠集体上,轻灾帮重灾,团结抗灾。同时,在全县总结了10个抗灾典型进行经验介绍,进一步调动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全县迅速掀起了一个自力更生、团结抗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高潮。经过一个秋冬的努力,1983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8.9亿斤,比1982年增产1858.8万斤。全县不但没有因灾减产,反而增产2%。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4亿元,比1982年增收30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比 1982年增加8.1元。真正实现了人定胜天,大灾之年大丰收。是年底,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抗灾夺丰收评功表模大会,500多名成绩卓著者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50名立功晋级受奖。

平江县1983年抗灾斗争的胜利,显示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正确性,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同时也充分说明了革命老根据地人民不愧是英雄的人民,也充分证实了我们的党组织是经得起任何困难考验的,是坚强的,是有战斗力的。在灾害面前,我们进行了一次最好的整党实践。我们的广大党员和干部在灾害出现以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是群众利益。有这样好的党员、好的干部、好的人民,还有什么灾害不可战胜,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