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华容新建村科技兴农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我是1967年到华容县人民武装部任政委的,在这里当了近10年的县委书记、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在工作期间,曾因建立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田,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而闻名全国,华容县农科网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回顾这段情况,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这个科学网络中的一支鲜艳科技之花——新建大队,今天虽已离开20年了,但新建大队办科技,兴农业的一些情景仍然展现在我的脑中,记忆犹新,促使我提笔忆述,以表自己快慰之情。
劳模登门请专家真心实意
农民都希望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恋人之花,结出丰硕之果,科技人员无不期望自己事业有成,功在为国为民。新河公社新建大队这朵科技之花,无不都是代表先进的科技人员,同各方面密切配合反复实践的结晶。
当时,新建大队有位出身农家,勇攀科学高峰的党支部书记,名叫何光星,他在五十年代就走上了科技之路,在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下,专心实验,终于从低产田中夺得了水稻高产,被国务院授予劳动模范称号。曾应邀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并被湖南农学院聘为讲师,享有盛名,被当地称为“泥脚杆子专家”。
1968年,那个非常的岁月,县直机关的干部除留在革命委员会工作的外,有的下放劳动,有的进“五七”干校,有的被审查。一些农业技术人员被当作“臭老九”,搁在一边,听侯分配。劳动模范何光星闻信后,心情格外不安。他想,为啥硬叫这些有知识、懂农技的离开实际,脱离群众,受审查、进干校呢?为啥不能把他们派到社、队发挥作用,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物资财富呢?他带着这些疑虑走进了革委会大院,找县革委会领导谈看法,硬是打动了领导的心,同意他请农技干部到新建去搞实验。他怀着对科技人员敬佩之情,来到了县农业局机关,走进了曾帮助和支持他搞水稻实验夺高产的张履帮、曾庆耕两位副局长家中,让张、曾两位 “靠边站”的局领导感到惊奇。老何一片真心话,打动了两颗踌躇的心,使他俩感到自己不能再坐在家里等分配,应该走出去,下乡去,搞科研,为农业生产作贡献。特别是老何深情地说:“你们为农民办了好事,农民是不会忘记的,请你们到我们那里去,农民是欢迎的,住房、生活都由我们包啦,一切都请放心吧!”张、曾两位局领导被何光星一片真情感动了,当即表示,只要组织上同意,就到乡下去,把知识献给种田人。
不久,何光星派人划船来到县城,请张、曾两位农技干部搬上家里东西,乘船来到了新河公社新建大队。船刚靠岸,何光星便让人将张、曾两位干部的东西搬到了农户家。当时,新建大队为了把他俩迎进门,农民腾出了好房子,大队将一些生活用品购置好放到屋里,张、曾两位进屋就感到一股暖流流进心田,为农民的无私之情,好客之心而深受教育和感动。特别是在那动乱的年代,已经被弄得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见了这种热情,心里激动是难以表达的。同时,为了把办队的家住北景港的农技干部刘鹿鸣留在新建,老何多次跟他商量,动员他把家属接过来。老刘感动不已,对新建农民兄弟的深情厚意他非常感动,从此把心扑进新建农科队,在这块土地上一千就是九年。老何为了表达新建农民对老刘的情谊,每年派人撑船载草到北景港,帮他家修整住房,换上新草屋顶。
专家下多搞科研全心全意
农技干部来到新建后,决心为农民献出自己的才华,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为发展农业,为农民丰衣足食作出贡献,报答新建农民的一片衷情。他们一边同农民一起下田劳动,一边搞调查、忙科研。
他们采取大田出题目,小田做文章,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以土代洋,边实验边推广的办法,进行一项项.一个个品种的科学实验。湖区种水稻,育秧是个老大难,总结历史的教训,农民“春怕烂秧夏怕涝”。过来曾出现过春寒时节,80%烂秧现象,以致每亩稻田用种量超过50斤。围绕着农民困惑和耽心的老大难问题,专家从此攻关。次次的实验,一项项摸索,经过多次反复实践,终于从通气秧田、湿润秧田、湿润加草籽或牛粪复盖等土办法,吸取外地经验,采取小苗带土,温室秧和温室加寄秧等办法,摸索了湖区“三秧”成功配套的作法,通过采用80%迟熟品种,80%温室寄秧,基本解决了不烂秧的难题,为农民兄弟解决了常年心头之患。
新建农科队是全县建立比较早的,有专门试验基地,农民又有求知的欲望。农技人员利用试验基地,帮助和指导农科队将1967年引进的四两“6044”良种,进行精心繁殖,到1969年就繁殖出100万斤。为后来全县三年三大步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由于推广适合本地栽培的良种,这一年,全大队粮、棉都高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水稻一季亩产700多斤,棉花亩产皮棉140斤。
科学种田,农业兴旺,使来队的农技干部信心倍增.他们不辜负新建农民的期望,走遍了新建大队每个角落,调查’地形地貌,分析土壤结构,设计出造田园、组农科、引良种、速繁殖,以及新法育秧等规划和蓝图,准备在新建大队干一番事业,创造业绩,造福一方。正在这时,县革委会决定,农技干部归队,新建大队党支部和农民兄弟顾全大局,舍痛割爱,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张、曾、李三位干部。只留下刘鹿鸣继续和新建农民一起实现已设计的规划和蓝图。
新建有个牛氏湖,湖边有个“牛角尖”,人称是“三天麻麻雨,两脚不停转,小水就歉收,大水不动镰”的地方。为了改造这块地方,把七、八百亩湖田利用起来,老刘和新建大队的干部、群众集思广议,从“牛角尖”地形实际考虑,设计田园化,然后组织全大队劳力一齐上,一鼓作气实现了多年未了的心愿造出了“田成型,树成行,沟沟相通,高低分开,等高截流的田园化工程。同时,为排涝抗旱,建起了电排,把难种难收的“牛角尖”,变成了造福于人的双季稻夺高产的好地方。农技干部办了一件大实事,农民齐声赞扬是造福子孙的大喜事,这就是知识分子与农民相结合的结果,从此,新建科学种田更加深入人心,几年的功夫,在全省出了名。
建立农科队科技兴农
新建大队是1968年成立农科队的。何光星亲自挂帅,农技员为主,群众参加,采取科学方法种田,繁殖推广良种,促进各种农作物增加产量。在何光星把县农技干部请进来,进行传、帮、带,使农民逐渐掌握农技知识,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提高,很快涌现和培训了一批农民技术员,到八十年代,就发展50多名农技员,带动了700多人参加科学实验,形成了一个蓬勃发展的科学种田的群众运动。在大队农科队成立后,共产党员、生产队长殷敬芝,担任大队农科队长,为了掌握科学知识,他在协助县里来的农技干部搞科研过程中,认真学理论,钻技术,只有小学文化的他,读完了《物种起源》、《细胞遗传学》等农业技术书籍,从实践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科技水平得到提高,取得了明显效果。1969年至1974年,农科队先后引进100多种不同类型水稻原种,造出培育了5个有希望的水稻新品种。如“7330”、“ 7331"两个晚稻新品种,通过种子试验田的精心培育,比“农垦五八”品种成熟期早4天,单产也高出百多斤。于是,在全大队很快推广这两个水稻新品种。
推广新品种,在新建大队的农民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特别是请来农技干部成立农科队后,组织的一次次品种繁殖过程中,何光星都要各生产队长、农技员现场观察,在实验中接受,一旦小田实验成功,在全大队推广新品种就容易接受,尝到甜头后,对科学种田自觉性更高了。但是,在繁殖良种的问题上,是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才逐步接受的。
新建大队的农民从实践中体会到积肥不如更种,推广采用新良种,就能年年增加产量。他们在每年秋冬季节,就由大队干部和农科队负责人带队,组织农技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农民到外地取经,和全国100多个科研单位和科学种田的先进单位建立联系网,交流信息,推介新品种。1966年至1974年,新建大队引进稻、棉、油、麦品种600多个,从中选育推广了适合本地栽培高产良种30多个。有时为了优中选优,他们不惜代价,甚至单本繁殖。如1967年从江西农学院引进的“6044”新品种,在农技干部的指导下,进行了小田实验,繁殖成功。为了加速“6044”繁殖,准备在大田做文章。结果引出一件有趣的事。
当时,在大队讨论如何栽培“6044"品种时,为插大蔸还是插小蔸的问题,发生了争论,有的主张插大蔸,但育好的秧苗,只能插300亩,亩产按800斤计算,能收24万斤。有的主张插小蔸,能插一千亩,亩产按700斤,能收70万斤。到底采取哪种栽培法呢?何光星组织大家算笔帐,权衡利弊。结果,大家认为插小蔸比较合算,虽然亩产比插大蔸少百把斤,但插的亩数要比插大蔸多二倍多,而且插小蔸的产量,按每亩最高种量计算,也可为全县提供2.5万亩良种,只要每亩增产50斤,这批良种就能增产120 万斤。于是,很快统一了大家思想,决定插小蔸,在这个品种秧苗插完时,还有一田差45蔸秧苗。有人主张插其他品种。何光星和农科队的同志当即制止,明确提出绝对不能叫良种掺一粒假,如果插别的品种,混杂在一坵田,将后患无穷。所以宁可花费一些时间,从已插的大蔸上分几根秧苗出来,补上45蔸,也不能栽上别的品种。他们这种科学态度和认真精神,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千亩“6044”品种,收割时达到亩产730斤,总产良种73万斤。就这样,新建大队到 1974年先后向国家提供水稻良种1270多万斤。由于新建大队担负了向县里提供良种的任务,每年新种水稻除自己留种外,全部上交入库,农民口粮从国家粮库买来,出现了种田人吃国家粮的新闻。
新建科技花喜结硕果
新建大队农科站在劳模何光星的带领下,攻下一个又一个难关,在科学种田道路上越走越宽,使大队农民群众增强了科学种田观念,掌握了科技知识和技能,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同时,他们的先进种田科技也引来县内外,省内外的求知人。真是鲜艳的科技之花,红遍内外。正如毛主席说的:“灿烂之花,必然结出丰硕之果。”
1969年冬,何光星率领农技人员到福建省三明市学习温室育秧法。回来后根据新建土地、水温等情况,亲自动手搞温室育秧,赶在面上育秧前试验成功。以便吸引县里领导人来到新建。当时,我看到在温室里育的秧苗,已有两片叶,挂满露水珠的小叶索质喜人。为争取时间,我们几位县里领导同志商量。立即召集全县公社抓生产的革委会副主任和农科站长前来新建现场参观,请何光星和新建农科人员介绍情况。然后,决定全县立即铺开,都采用温室育秧法,1970年早稻烂秧少,种子用量也步,而且稻子成熟提前几天,使晚稻躲过了寒露风,全县农业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4.8亿斤,亩产第一次跨《纲要》。
过去新建办科研,请农技专家上门指导,科学种田出名后,引来了湖南师范学院开门办学的师生,6位教授、讲师带着28名将要毕业的学生,背着各种仪器,向劳模和农民技术员学习,进行科学试验和科学论证。他们从温室育秧开始论证,运用仪器和科学数据,进行温室和场地两种秧苗对比实验,检测秧苗叶子上葡萄糖含量,发现温室苗为1.5,场地苗只有 0.5,而且温室秧苗素质好、苗儿壮,抗寒又抗病。接着,他们又研究温室秧的新法管理,突破了控制分蘖的学问。农技干部刘鹿鸣、劳模何光星的试验田,一季水稻亩产930斤,而师生们办的试验田亩产只有802斤,相差128斤,如果在大面上计算起来,这两个数字相差就_卜分惊人。从试验的结果,专家和学者从实践中得出结论:晒田把握准时机,做到落水稍提前,重晒适中,把握住“田中开丝坼,泥巴不过白,白根跑满地,禾苗稍退色”的标准,就能使秧苗茁壮成长,喜获丰收。来新建大队开门办学的教授、讲师很受启发,佩服长期在基层运用科学知识,在反复实践中获得真才实学的同行,28个学生更受教育,认识到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结合,才能结出理论之果。劳模、农技人员的精心实验,专家、教授开门办学的实践,又升华为科学理论,他们编著了一本《温室育秧与实践》的农技书,后又在全国农业技术刊物上出版了专著《温室蒸气育秧》一书,为水稻高产发挥了指导作用。从新建大队成立农科队,到八十年代初,新建大队干部告诉我,来参观科学种田者不仅是县里、地区和省里来的农技人员,而且有除台湾外的各省、市、自治区的客人,累计来队不下50万人次,新建大队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农技员,如被称为“土专家”的农业工程师段敬芝,被上海农学院聘任的技术员王文清、种子员张玉庭,先后被聘请出去办科研的技术员有40万人。一些嫁到外地的姑娘,带上良种作嫁妆,很快成了婆家大队农技员。
1971年,王震同志来华容视察时,听到新建大队科学种田搞得不错,便让县里同志陪他到新建,他听了全国劳模、大队党支部书记何光星的汇报后,心里很高兴,让何光星带他看试验田,还亲自走进已经落水晒田的田中,对照何光星讲的晒田程度。他高兴地说:“老何,你做得好”,并要求我们“要教更多人认识这门科学。”王震同志既肯定和赞扬了新建这支科技之花,又指导我们要运用典型,推动全县科学种田,发展农业。使华容县开展四级农科网的工作更加深入,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