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巨大的鼓舞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07 03:56

——忆毛主席关于《湘阴县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一文的按语发表前后

王扩初

毛主席关于《湘阴县解决了剩余劳力的出路问题》一文的按语发表已经40年了。40年来湘阴和全国广大农村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无论在体制、经营管理、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飞速发展。毛主席这一光辉思想不仅对当时农业合作化运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为后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952年全县农村土地改革胜利结束,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发展,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1953年冬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以后,湘阴县委为了加强对互助合作运动的领导,先后派出工作组,分别在山区和湖区帮助办起了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在洞庭湖滨湘资垸新垦区办的洞庭围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全省第一个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随后遵照党中央关于“积极领导,稳步发展”的方针,到1954年底,全县已经办起了132个农业合作社,12139个互助组,占总农户的55%。组织起来以后,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合理使用土地,扩大双季稻种植,开展植树造林,推广先进技术,改善生产管理,特别是利用剩余劳力,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粮食增产,农业丰收。

为了总结经验,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深入发展,在1953年春到1954年冬,县委先后三次召开全县互助合作代表会,参加会议的有区干部、乡党支部书记、农业社长和部分互助组长,在认清形势、学习政策、讨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会议着重研究了农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由于统一使用劳动力和土地,由于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更主要是由于农民劳动热情的高涨,农业社和互助组里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下,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何在?县委总结各地的经验,提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广辟门路。洞庭围农业社采取因人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先后开辟了养猪、养鸡、养鱼、捕鱼、挖湖藕、搞运输、扩种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共10 多项门路,一年男的出勤320多个工作日,女的出勤160多个工作日,多种经营收入5.5万多元,每户社员增收60多元。周济农业社届沿江山丘区,发展多种经营门路30多项,一年收入7万多元,占总收入的28.7%,每个社员增加收入20多元。上半年还从荣叶、养猪、养鸡,搞运输收入中预支1万多元帮助困难户顺利度过荒月,购回大批商肥和一些农具,有力地促进了田土增产。

湘阴县注重解决合作化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作法,得到了省、地领导同志的赞许。1955年春,省、地委农村工作部通知,要湘阴县委农村工作部就解决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写出专题总结。后来,这个报告由省委农村工作部转发并上报中央农村工作部。后被编入于1956年1月出版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毛主席为《湘阴县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一文作了按语:

这个县的情况也告诉我们,乡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是能够在乡村中找到出路的。一年内每个男女劳动力的工作日,依照经营方法的改进,生产门路的扩大,还可以增加,不是如同文内所说的男的一百多个工作日,女的几十个工作日,而是可以做到男的二百多个工作日,女的一百多个工作口,或者更多一些。这个数目,现在别处的有些合作社,已经做到了。副业必须要有确实的销路,不能盲目发展,这是对的。农村副业,就全国说来,一个很大的部分是为农村服务的,但是必颓有一个不小的部分为城市服务和为出口服务,将来这部分可能扩大起来。问题是国家要有统一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去掉盲目性。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在全国发行后,推动了全国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新高潮。尤其是湘阴县的干部群众受到极大鼓舞。县委借毛主席按语的强劲东风,在宣传中深入发动,以8 个重点业社为示范总结经验。随后又组织20多个农业社干部和办协干部进行座谈,对照按语找差距,进一步发动农户走互助合作化的道路,从而,使参加农业互助合作的户数越来越多。特别是广大农村妇女走出家庭,走向集体,走向社会,妇女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全县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生产力大发展,农村男女劳动出勤率增加,男的一般为Z5。至300个工作日,女的也实现了150至200个工作日。一些没有家务负担的青壮年劳动力,男的超过了300个工作日,女的超过了200个工作日。生产力的解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总产在1952年5.2亿斤的基础上,增加到6.17亿斤。同时,发展多种经营,不仅保证了增产增收,而且出售的农副产品越来越多,支持国家建设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交售爱国粮由1952年的6449万斤,到1955年第一次过一亿斤;交售牲猪由1952年的8305头,到1955年达78-i88头;交售鲜蛋由1952年1017担,到1955年达10967担;交售菜油由 1952年不上千担,到1955年超过2000担。广大农民的实践,充分说明,毛主席按语是非常正确的,“乡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是能够在乡村中找到出路的。”生产力的解放,农副业生产的发展,落实了毛主席按语中所说的,只要副业“有确实的销路”,就能为农村服务,为城市和出口服务。到1955年,我县参加农业社的农户达到总农户的82%,基本实现了初级合作化。合作化后的集中经营,也就有了更大的劳动力量和经济力量,全县在1955年实现了农牧副渔全面丰收,社社增产增收,农村经济空前活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