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把全部心血献给水利事业的邓先汉同志
来源:史志办 日期:2015-08-07 12:00
当我踏进曾经工作过的湘阴县洞庭围区,看到雄伟的防洪大堤、宽阔的绿色防浪林带和垸内纵横交错、绿树成荫的渠路,就想起了从1953年至1984年曾经担任该区水管会主任,在水利战线上奋斗了32年的全国水利管理先进工作者和省劳动模范邓先汉同志。
翻身农民掌管修防大权
我很早就认识邓先汉同志,他是土改翻身农民,曾经任乡农民协会主席、乡长。整修南洞庭湖后的1953年,担任湘滨大垸(即现在的洞庭围区所属范围)修防会 (后改称水管会)副主任,那时主任是区长兼任,全面具体工作都是老邓负责。他肩负着发动和组织群众修堤防汛保护垸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
1954年遭受特大洪水时,他在古一垸蛟塘洼和防汛技术队员一道参加抢险战斗,七天七夜没有合眼,终因人力不可抗拒,大堤溃决了。之后,他置自家受灾于不顾,听从县防汛抢险指挥部调遣,带领300多名防汛技术队员转战十六区(现新泉区)、十八区(现划归沅征)等险工堤段,夜以继日,风里雨里,苦战一个多月,体重减轻十多斤,并且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后来他在同我谈到那次防汛抢险情况时,深有体会地说:搞好防汛工作,一条是要修重于防,首先要把堤修好。过去修堤多是修内坡,外坡又不转筑,在外河高水位的情况下,大堤闭浸,险象丛生,劳民伤财,也难以对付。二条是要有一支思想、体力、技术过得硬的防汛抢险队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要注意平时的培训,真正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
共同战斗在一起
1962年组织上派我去洞庭围区任区长。湖区主要是水多,水多为患。那时区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动和组织群众外御洪水,内排渍水,变水害为水利,实现农业的稳产高产。有人说,区长就是“水长”,不无道理。是水利这个农业的命脉使我和水管会主任邓先汉同志走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对他的为人,他的作风,如果说在这以前只是间接的了解,那么在这以后就是直接感受了。
每年的防汛、冬修,我大部分时间是在水管会和工地度过的。白天,我和邓先汉同志外出检查,深夜回来,就和他睡在一张床上。上床之后,我们还要把白天看到的情况过过“电影”。经常是入睡之后不久,他关节胀痛,不是甩手,就是甩脚,直甩到关节处有响声为止,他告诉我只有这样才感觉好点。醒来后还是谈工作。在防汛抢险时,有时对险工处理放心不下,不等天亮,就一同起床,赶赴险工堤段,了解险情变化,现场研究对策。
严把管闸这个关
防汛时最要紧的是管闸防守。全区防洪大堤上大大小小的管闸共有36个。在汛期到来之前,邓先汉同志带领水管会的同志,逐个进行检查。大点的管闸,他总是亲自观察,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清除。有的管子,只能打着手电爬着进去,退着爬出来,进出有百把米长,弄得精疲力尽,满身泥水。他不叫一声苦,他说,这是关系到垸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自己进去看一看才放心。
有一年汛期,突然发现建宁闸里面翻水,就像开了锅似的,路过这里的人,都感到不安。见此情景,老邓二话没说,当即亲自进闸检查。当时宽115米、高1.7米大的闸,闸孔顶部只有不到1公寸没有淹水。我随他一路,脚要踮起,头要仰起,口才不会吃水。他前我后,艰难行进50米到了闸门处,发现是闸门底板所筑棉絮被水冲走。于是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隐患得以清除,人心得以安定。
组织过硬的防汛基干队
邓先汉同志根据他多年的经验,非常重视组织防汛骨干队伍,进行防汛抢险技术培训。当全国大抓民兵特别是基干民兵“三落实”,全军大抓军事比武的时候,我想防汛抢险也像打仗一样,为什么不可以组织防汛普通队和防汛基干队,大抓一下思想、政治、技术三落实呢?为什么不可以搞抢险比武,借以提高防汛抢险技能呢?我把这个想法和邓先汉同志一商量,马上得到他的赞同,把防讯技术队改称防汛基干队,并积极认真组织区防汛基干队和5个公社防汛基干队,共1180多人,进行防汛抢险比武。地点就在塞梓庙堵口处,项目有打抱围、开杠、装箱、开浸沟、深水作业等,一个一个项目比,比纪律、比速度、比质量、比安全。既评先进,又找差距。这是汛前的一次实战演习,也是一次最好的技术培训。随即,县防汛指挥部总结这一作法,在全县组织了一次有湖区各区参加的大型的防汛比武。
邓先汉同志亲自组织的防讯基干队是一支过得硬的队伍。特别是一批潜水员深水作业堪称湘阴一绝。如胡世雄、余应涛、钟德志、程水清等,在10多米深的流水中锯桩、扎篾、开闭管闸,身手不凡。防汛中哪里遇到了难题,县防汛指挥部就从这里抽调他们去支援,山丘区水库,他们多次去过。还应省防汛指挥部调遣,到湘潭、慈利、桃源等十多个县解过难。潜水员胡世雄常年累月深水作业,身体受到损害,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瘫了脚。邓先汉同志关怀备至,亲自找医生帮助治疗,在一个多月时间内,以草药做茶吃,终于使胡站立起来,投入了防汛抢险战斗。1976年,老邓又和水管会同志商量,报有关部门批准,解决了胡世雄的农转非,招为水管会的正式职工。
请易丙生老人当参谋
邓先汉同志有丰富的防汛抢险经验,但他并不自满自足。他非常尊重那些有防汛抢险经验的老人,不管其出身如何,只要有利于保卫堤垸安全,就要重用。如易丙生、李顺儒、柳树清、易兰芳等,在防汛抢险时都是得力参谋,不离左右。我记得在古一垸检查防汛时,发现不少堤段浸漏非常严重,浸沟刚刚开出来,又被两边稀泥淤塞,堤脚被浸泡得软绵绵的。当时老邓就请教一同检查的易丙生老人。易丙生老人说,遇到这种情况,开浸沟不能只在堤脚上挖,要往堤坡上开,浸从哪里来就要追到哪里,直到把浸导出来为止。老邓言听计从,这样做后,散浸归总,虽然流起来哗啦啦响,但却治好了大堤软脚病,硬扎多了。
谈到重用易丙生老人,曾经碰到过不少人非议,说他解放前为地主管过堤垸和湖洲,有历史问题,不该用他。在社教时甚至作为一个问题进行审查。但老邓认为易丙生老人在解放前有防汛抢险的经验,没有哪一样不精通。解放后,又热爱党和人民政府,而且每次防汛抢险不遗余力。1952年这个区遭受特大洪灾,听说区长熊应秋同洪水顽强搏斗,溃堤后被困在淹了水的断堤上,危在旦夕。易丙生老人独自一人,冒着生命危险,架着小船,顶狂风,战恶浪,把熊区长救了回来。老邓对非议也好,对审查也好,都不以为然,明确告诉他们,对这样的人,我越是要重用。
干部上工地最重要的是抓质量
1964年下半年,社教开始了。社教分团交给我的任务,就是和邓先汉同志组织好修堤和营造防护林。修堤地段在临资口的洞庭庙至中渡口。我和老邓以荷塘中队为重点,半天在这里和民工一起担堤,半天到各工地检查督促。在劳动过程中,我们一起总结了“按劳编组,砍土分方,定额记工,清工清帐”一套劳动管理方法。社教分团还印发到全区进行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冬修任务的完成。在对全工地进行检查督促的过程中,老邓坚持原则,发现不符合工程质量的事,都理直气壮地批评,并督促返工。有一次,我俩到一个民工中队检查,对工程试签灌水,老是装水不住,说明夯实不紧,质量马虎,没等我开口,老邓就对中队干部和在这里的社教干部,当面进行严肃批评,并责令返工。对这件事,有人认为批评中队干部就行了,何必那样对待社教干部。老邓却不以为然。他说:社教干部上工地最重要的就是要抓质量,看到质量不好,不闻不问,就是对垸民生命财产安全不负责任,为什么批评不得呢?后来社教分团听到反映,认为老邓的批评是对的。
洞庭围区每年秋修和冬修,防洪大堤建设有几十万方土,投入劳力有几千人。老邓上工地主要精力就是抓工程质量。他用洞庭湖区域历年有的垸子溃垸的教训,反复宣讲“一寸不坚、万丈不牢”,“千里金堤、溃于一穴”的道理,对那些不顾工程质量,如土质差、土层厚、夯实不紧、搭口不牢等问题,不管谁在那里负责,包括公社党政主要负责人,他都要当面严肃批评,限期立即纠正。在我的印象中,被他批评过的人都认为邓主任铁面无私,没有哪个不服的。
邓先汉同志实事求是和敢于直言的精神,不仅表现在本职工作范围内,还表现在对全县重大建设的决策上。1978年,湘阴围垦横岭湖30多万亩的方案提出后,邓先汉同志对湘、资、沅、澧四水和洞庭湖水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和水管会副主任苏炳昆及熟悉横岭湖情况的三个干部、两个渔民,实地察看,认为那个方案主观上是想大的干大的,但脱离实际,会以失败告终。他提出了砍掉15万亩的方案,并且现场定线,插了样篙。他把自己的想法直接向当时的决策人提了出来,未被采纳。他心情沉重,深感遗憾。后来,修堤时正是汛期,上游洪流受阻,破堤而下,以致前功尽弃,遭受了巨大损失。
在防洪大堤的外洲上栽树
完成大堤冬修任务后,我和老邓等转移到了柳潭公社西边岭,住在农民吴甫章家里,准备组织群众营造防护林。当时,防洪大堤的外面只有稀疏几株柳树,洪水季节,堤外白茫茫一片,三、四级风就能卷起两、三尺高的浪,拍击着堤坡,留下千疮百孔。
营造防护林战斗一开始,老邓和我拿着长麻线,提着石灰桶,扛着锄头,起早摸黑,整天在湖洲上放样挖洞。干部群众一齐努力,不到半个月时间,上、下牛湖和百京湖、东城垸的近千亩面积就全部栽上了柳树。从那年以后,邓先汉同志年年都把营造防护林列为冬、春两季的重要任务。经过干部群众十多年的努力,从易婆塘到杨林寨的外洲营造了
邓先汉同志重视抓营造防护林,更重视抓管理培育防护林。他亲自摸索、主持制订了三定(人员、面积、报酬)、三包(管理、培育、成活率)、四防(伐苗防折断、运苗防碰伤、开淘防渍水、打药防虫)、四无(无牲畜摇动树根、无人砍树劈枝、无缺苗断株、平时无大面积渍水为害)的管理制度。他强调要管理培育好防护林,只靠制度不行,还要特别关心爱护护林员,要有护林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邓先汉同志经常上湖洲看望护林员,和他们促膝谈心,商量改善管理培育方法.护林员病了,老邓亲自护送上医院看病,或者送药上门。逢年过节,他自己不回家,给护林员代班,让其回家团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邓先汉同志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下,洞庭围区防洪大堤外的防护林带,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大堤安全,近十多年来,每年林木纯收入达10多万元,解决了大部分修堤防汛所需经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精心绘制垸内建设蓝图
洞庭围虽是一个湖区大垸,但过去垸内田土高低不平,沟港道路弯弯曲曲,农民生产生活很不方便。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1965年邓先汉同志带领水管会干部,肩扛放样的麻竹,实地勘察定线,不管水深路烂、天冷天热、刮风下雨,连续奋战三个月,绘出了全区垸内建设蓝图。80多条大小渠道都是他通过实地调查后定的线。洞庭渠的定线,最为困难,要穿过两道废堤和一个几千亩的黄土湖,怎样才能定直?开始都很棘手。邓先汉同志现场观察,反复思考,最后提出利用漆黑的夜晚,在渠道的起点处高悬一盏马灯,顺着这盏马灯,再在迎春桥、四垸局也悬起马灯,反复校准。就这样,这条四千多米长的主渠道线路终于定下来了。
垸内建设蓝图如何实施?当时我们一起商量,一方面木制了一个模型,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参观,听取他们的意见;另一方面,在县水利局的协助下,我和邓先汉同志蹲到荷塘、红旗两个大队搞园田建设试点。为了扫除思想障碍,提出了破不负责任、立极端负责,破无所作为、立雄心壮志,破本位主义、立全局观念,破鼠目寸光、立远见卓识,破陈规旧戒、立远景新图,破单纯依赖、立自力更生,广泛宣传发动,推进了园田建设。在此期间,邓先汉同志带领水管会干部没有住在离这里很近的水管会,而是住在试点大队的农民家里。既耐心做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又和干部群众一起商量田丘如何摆,渠路如何定,吉口如何建,总结做出了样板。现在,全区土地平整,排灌渠遭纵横交错,田间阡陌绿树成荫,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只顾多作奉献从不以权谋私
邓先汉同志在担任水管会主任32年间,艰苦奋斗、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的事例很多。他身为大垸主任,为集体办事尽量做到少花钱,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动手做。水管会旁边四栋器材仓库的兴建,只请了泥工砌墙,至于铺油毡、盖瓦,都是他带领干部动手干的。1978年,他和水管会干部一连几天堆砌了20多万捆芦柴,最后因劳累过度,头晕眼花,从七、八米高的柴垛上摔了下来,胸部腰部都受了重伤。
他家人口多,老的老,小的小,经济负担很重,尽管入不敷出,可他从不亏欠公款。他家住的两间矮小茅屋,六根柱断了三根,有人提出到水管会去借用三根木材扶住一下。他说:“防汛木材是用来保卫垸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我能借,垸民也能借,我不能带头乱了这个章法。”对自家已断的屋柱只用几颗马钉接起来了事。
邓先汉同志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血吸虫病、肝炎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但他始终没有被病魔所吓倒,而是不畏劳累,带病工作。他常说:"为垸民操心尽力,身上累,心里甜。”记得 1962年汛期,他的肝炎病急性发作,两天没有进食,领导和同志们霸蛮把他送进医院治病。住院以后,他还挂念堤垸安全,只住了两天院,病情稍有好转,就又投入了防汛抗洪斗争。1984年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身体越来越差。1986年高血压中风,多方抢救,有所好转。1990年病情恶化,脑溢血夺去了他的生命。
邓先汉同志的一生,是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忠于党,热爱人民,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水利建设事业。他现在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