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光辉照我心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在举国上下、全党全民正以新的姿态,迈着雄健步伐,创造优异成绩向党的八十大寿献礼的喜庆气氛中,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心潮起伏。我由一个血气方刚的纯真青年,成为一名党员,成为一名宣传干部,并且一干就是40年。我的每一点进步,每一项工作成绩,无一不是渗透着党的谆谆教诲。
雪地入党铸丹心
我投身革命以后,通过湘北建设学院这座革命摇篮的培训,通过翻天覆地的土地改革的锻炼,逐步加深了对党的认识,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有了加入党组织的迫切要求。我的入党经历,不仅深感投入党的怀抱之无比幸福和温暖,而且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中举行入党宣誓的,成为我政治生涯中最富有感受的一幕。
1952年冬,湖南组织了由省委统一指挥的第一次整治洞庭湖大会战。几十万劳动大军从全省各地浩浩荡荡而来。这些经过土改运动成为土地主人的翻身农民,都怀着一颗为修好洞庭湖,建设大粮仓贡献一份力量的心愿,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冲天地忘我劳动。我是湘潭县22区民工大队队长,带领着600多名农民战斗在湘阴县白马寺的鸭婆潭。虽然住的是草棚,睡的是草铺,吃的是萝卜白菜饭,但大家劳动热情高涨,劲头十足。整个工程大地响彻着“抢晴天,抓阴天,麻风细雨是好天”的战斗口号。即使是风雨交加、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恶劣天气,也毫不退缩和畏惧。一次次破冰取土,扫雪筑堤。劳动竞赛,一浪高过一浪。那时,虽然没有“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观念,但都有“赢得时间就是胜利”的共同语言。由于整个工程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严明的组织纪律,从而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不但保证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全面胜利,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人才,其中的优秀分子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就是其中之一。湘潭县民工总队指挥部党委为我们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入党宣誓大会。
1953年元月底的一个夜晚,新修起的大堤显得格外气派。入党宣誓大会就在这大堤上举行。是时,虽然寒风凛冽,大雪已经下了几天,堤上结起了厚厚的冰层,然而会场里却是热气腾腾,人心激荡,豪情满怀。一面鲜艳的党旗,两盏银光四射的气灯,把会场衬托得庄重而又肃穆。参加宣誓的新党员列队而立,个个精神焕发,热血沸腾。大家虽没有语言交流,但已经汇成了一个共同心声:我入党了,一定要听党的话,永远跟着党。此时此刻的我,更是感慨殊多。不仅为自己光荣人党,实现了政治愿望,能更多地接受党的培养教育,更好地为党工作而欣喜不已;又体会到这样的入党宣誓,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风采,既是庄严的宣誓,又是生动的课堂,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铸造了丹心。
精心培养干宣传
1953年冬,我从湘潭县委办公室调到湘潭地委宣传部工作,成为一名党的宣传干部。当时我心情十分激动,既欣喜,又忧虑。欣喜的是,在党委宣传部门工作,能广泛接触社会,更多更好地学习,一种莫大的光荣感油然而生;忧虑的是,深感自己才疏学浅,水平不及,难以胜任,以至心事重重,工作很不大胆。我的这种矛盾心情,很快被领导察觉。部领导一方面亲切地和我谈心,鼓励我说:“小赵,你爱学习,爱写作,工作热情高,是当宣传干部的好条件,只要虚心学习,认真工作,入门并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大胆地交任务,手把手教我干,教我写,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做得有点成绩时,就及时表扬鼓励;当出现差错时,既严肃批评,又耐心指点。有一次,在校对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宣传提纲时,由于不够细心,出现了两处数字差错。部领导发觉后,对我进行个别谈话和教育,语重心长地说:干宣传,做文字工作,一定要耐心细心,千万不能粗枝大叶,因为粗枝大叶容易搞错。这次出了差错,要好好反思,认真吸取教训,在今后工作中多加注意。领导的这种慈母般的关怀、诱导和鼓励,象一股股热流浸透我的身心,感到无比温暖,从而增强了搞好宣传工作的信心,当好宣传干部的自豪感。我暗暗地发誓:有志者,事竞成,铁杆磨成针。党这样培养我干宣传,一定要干好,决不辜负党的培养教育。从此,我学中干,干中学,不耻下问,艰苦磨炼,逐步熟悉了业务,丰富了知识,提高写作能力,数千字的专文和宣传提纲能够铅印发表,基本适应了工作要求。那时候,正值年轻气盛、精力充沛的青春年华,经常工作起来日以继夜,学习起来通宵达旦。我所在的宣传科只有4个人,管的事却很多。不但要搞调查,写材料,写宣传提纲,还要搞校对,搞发行。同志之问关系非常融洽,干起事来十分欢悦。晚上加班,有如家常便饭,从不叫苦。有一件往事,久未忘怀。1955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我和科长陈声彬同志一同骑单车到建设报印刷厂校对宣传提纲。回来时已是凌晨一点多了。当我们骑到一段湖堤时,走在后面的老陈由于过分疲劳,竟在单车上打起瞌睡来了。突然“唰”地一声响,震得我神魂不定,连忙回头一看,只见他连人带车掉进
排除迷惘写新篇
回顾40年的工作历程,我在思想和工作上曾发生过3次迷惘和波折。每次都是在党的热忱教育和关心爱护下及时得到解决,未能酿成不良后果。其中一次比较大的思想迷惘,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时期。当时我担任平江县委宣传部部长,又是老文化干部,不但把我作为“阎王殿”(指中宣部)的孝子贤孙、文艺黑线的徒子徒孙屡遭批斗,而且将所有的藏书全部抄走,甚至把学习笔记也当作黑材料。在这种遭遇面前,我虽心似“玉壶”,自知对党对人民无愧言愧事。但是,对宣传工作产生了心灰意冷的念头。觉得搞经济工作劲好使,使的劲越大越有成绩,而搞宣传工作使了劲犯了错误,还不知是怎么犯的。由于有这种思想支配,一度放松了学习,甚至连书籍也不愿买了,想改弦易辙干别的,远离意识形态工作。直到1974年秋,党对我的功过作了全面分析,重新安排回宣传部任部长。县委领导同志勉励我“干宣传工作虽然有困难的一面,但它是党很重要的工作,能更好地锻炼人”。启发我“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努力工作,继续前进”。象我这样一直依偎在党的怀抱成长起来、对党有深厚感情的人,经过“战斗洗礼”之后,继续得到党的关怀和信任,继续要我干宣传工作,怎不叫人感激万分呢!那颗受过创伤的心灵顿刻得到痊愈,那种思想上一度出现的迷惘,立刻得到排除。当我满怀热忱重返宣传岗位之时,许多曾经在工作中结识的朋友(他们当中有工人、农民、基层干部和知识分子),都来为我鼓劲撑腰。当时那种门庭若市的情景,至今仍在脑海中萦绕。这种来自党的殷切期望,来自人民群众的亲切鼓励,给了我干好工作的巨大力量,推动我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勇往直前,谱写人生新的篇章。
(作者系原中共岳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