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事业结硕果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蜚声海内外的洞庭湖和岳阳楼见证着岳阳人防事业的过去、现在,记载着岳阳人防事业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岳阳的人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的欢庆锣鼓声中诞生,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组织指挥建设逐步走
向正规化。水平明显提高
在解放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岳阳市仅有几处防空哨。从60年代末起,岳阳开始在城区内组织防空演习活动。1969~1984年,岳阳市先后组织举行多次规模较大的防空演习。演习以组织居民疏散隐蔽、“三防”演练及各类人防专业队伍演练为主要内容,参演人数由数百人到数万人不等。1984年.岳阳造纸厂结合本厂生产实际,成功举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消防、工程抢修专业队伍演练,受到现场观摩的省、市领导高度评价。90年代以来,岳阳对人防专业队伍进行调整.与国际民防接轨,各专业队结合生产与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应急求援、应付突发事故的活动。
从1972年开始,岳阳市着手进行指挥所工程建设,先后建成了市人防指挥所、市预备指挥所和地面指挥所,初步形成了各类配套设施比较完善、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硬件设备与软件信息资料兼具的人防指挥系统。特别是市人防指挥所,工程等级高、质量好,防护能力强,各类配套设施完善。是省内少有的指挥所工程。为了适应现代城市防卫作战和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从1979年开始,岳阳市组织人口疏散方案的拟制工作,加强了物资储备和接受疏散人员地区的建设,提出了岳阳城区人口早期疏散和临战疏散的方案。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多次修改,1984年,岳阳市首次制定了《防空袭预案》,该方案分别于1992年和1999年两次进行修改。同时,完成了城区及周边核化危险源和救援力量的普查工作,为平时进行人防战备建设和战时组织防空袭斗争提供了基本依据。
人防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质量稳步提高,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大大加强
岳阳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突出。然而,解放前,岳阳的防空设施很少,防护能力极差。1969年,岳阳各界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发出的“要准备打仗”的号召,开展了以“深挖洞”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活动,出现了“家家户户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的建设热潮,人防工程建设在城区内广泛开展起来。至80年代初,全市共建成符合等级要求的人防工事××万平方米,东西干道穿越京广铁路,南北干道贯穿主城区,在岳阳城区地下形成了一个以干道工程为主的四通八达的网络,建成了一座战时能抗毁、平时能造福人民的地下长城。1976年10月,省人防工作会议在岳阳召开,岳阳的人防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表彰,与会人员参观工程后,对整个工程的贯通性与整体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岳阳认真贯彻人防建设方针,坚持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工作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共建成防空地下室××万平方米。大多具有良好的平战结合功能。1984年lO月和1985年5月,全国人防工程防护技术论证会和省人防工作会议在岳阳召开,对岳阳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和平战结合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80年代末,市人防办结合火车客站搬迁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过3年多的前期准备和2年多的紧张建设,总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省内规模最大的平战两用“窗口”工程——岳阳新火车站人防工程,使岳阳人防工作跃上了新台阶。同时,全市加强早期人防工事的维护管理,大力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兴办了仓储、商店、文化娱乐、住宿、工业生产以及种养等项目。仅“八五”以来,全市人防平战结合开发利用创产值累计××××万元,创利润×××万元,上缴国家利税××万元,为社会提供了上万个就业机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人防通信警报建设发展迅速,
通信手段日益现代化
70年代前,岳阳市人防通信警报建设十分落后,全部家当就只几部手摇式电话机和几台旧式警报器。而今天,岳阳人防通信警报建设已发展成为拥有成套多功能现代化通信警报设施的立体通信警报网络体系,形成了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相结合、地下与地上通信相结合的人防通信网和覆盖面较广、反应灵敏的人防警报网。
从80年代初开始,市人防办加强了地下通信线路建设,在全市绝大部分人防工程内安装了通信电缆,与重要部门都能沟通。同时,使原地下通信网与新建工程联网,为战时城区在遭受严重空袭、通信瘫痪的情况下,给指挥机关与重要部门的联络提供可靠的保障。在无线通信方面,1991年配备了1部100瓦短波单边带无线电台,与全省人防系统构成无线通信网。
岳阳市的人防警报建设经过70年代的发展,至80年代初,初步形成了以有线电话网与电动警报器相联系的警报网,中心城区的警报器还实现了统一自动控制,老城区警报覆盖率达到75%。为了使这些警报设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市人防办坚持每年进行1~2次试放检查。同时,市政府还专门发出了有关警报维护管理的文件,对警报设施进行制度化管理。十多年来,岳阳市的通信警报工作认真扎实,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表彰。市人防办通信科曾被广州军区和省人防办评为先进科室;1986年在全省开展的人防通信执勤训练竞赛中夺得第二名的好成绩;1989年因执行任务出色受到总参通信部的表彰。
人防宣传教育广泛深入,法制化、规范化、
制度化建设成绩显著
岳阳市的人防宣传工作以唱响时代主旋律为己任,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贯彻国家人防建设方针、政策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人防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发布以来,岳阳人防的宣传以各级部门领导和人防专业人员为主要对象,开展专项宣传活动,重点进行人防政策法规和重要会议精神的宣传贯彻。特别是各种群体性的宣传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先后开展过学株洲活动,组织市直单位参加人防知识演讲赛、书画比赛、歌咏比赛等群众性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6年《人民防空法》颁布后,市人防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人防法专题宣传活动,其力度、广度、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了使人防政策法规进一步深人人心,市人防办坚持每年以不同的主题开展一次以上专题宣传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人防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1984年,全市在14所学校开展“三防”知识教育试点。仅4个学期,就有169个班次9500人次接受教育。1985年.在上级组织的检查评比活动中,岳阳市夺得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市四中、市实验小学还被评为全省的先进单位。加强“三防”教育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是岳阳“三防”知识教育的特色。长岭炼油厂、岳阳化工总厂、3517工厂在校学生的“三防”知识教育,充分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效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近年来,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机构、资金、教材器材、师资培训、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得到落实,步人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人防政策法规建设步伐加快。
人防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
1980年,为了加强对人防工程的管理,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保护人防工程设施的文件,从此拉开了岳阳人防政策法规建设的序幕。在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管理和早期人防工事的维护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岳阳出台了征收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易地统建费和公共人防工程维护费的政策性文件。在加大国家人防政策法规宣传的同时,岳阳还制订了一系列地方性人防政策法规,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人防法制建设步伐。
《人民防空法》、《湖南省实施(人民防空法)办法》颁布实行以来,岳阳人防法制建设驶入快车道。在广泛开展以“两法”为主要内容的人防法制宣传的基础上,市人防办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精干力量组成的人防执法领导小组和执法办公室;编制了一套人防行政执法实施方案和法律文书;建立了包括计划、城建、规划、工商、法院、车辆管理等部门和单位在内的人防行政执法监督系统。同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开展经常性人防政策法规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人防行政执法学习与培训。1998年,在参加广州军区组织的人防法知识考试中,岳阳市获得了全省第一、广州军区第二的好成绩。近年来,岳阳人防法制建设成效显著,落实人防政策的实际效果稳中有升,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得到了比较有效的管理。
两个文明一起抓,机关建设硕果累累
岳阳人防的发展过程,也是人防建设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无论是在百废待兴的解放初期,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还是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精神文明始终是岳阳人防的一面旗帜。在六、七十年代,全市人防系统曾涌现过不少先进典型,有的同志甚至为人防建设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人防部门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为了集中精力搞好重点工程建设,市人防办连续12年没有建新宿舍办公用房和基本办公设施是70年代的;曾在2年的时问里没有小车。许多同志还大半辈子无私奉献给了人防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为了提高人防队伍的整体素质,从80年代开始,市人防办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学政治、学科学、学文化、学业务。目前,全办80%以上的干部职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工程、财务、行政执法等相关工作人员都具备相当的业务水准,讲学习在机关蔚然成风。
几十年来,市人防办未发生一例干部职工违法违纪案件;机关党支部曾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机关整体建设2次被省人防办评为“达标单位”。主任、党组书记谈佛胜和原工程科科长丁水生分别获得全国人防系统、广州军区人防系统先进个人,岳阳市委评出的“五好”干部和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
岳阳人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凝聚着无数人防建设者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是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结晶。
(作者系岳阳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