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旗下永葆青春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岳阳市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侧记
离退休干部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参加革命早,入党时间长,受党的教育多,对革命贡献大,德高望重,受人敬仰;一方面,离开工作岗位后.与党的各级组织及社会各界的接触相对减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再作贡献的空间和舞台相对缩小,难免出现失落感和孤独感。加强对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使老党员增强党的观念,牢记党的宗旨。10多年来,岳阳市委组织部、老干局等部门高度重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四个结合,让老党员晚年生活充实,永葆革命青春。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政治上、生活上尊重、
关心、照顾、体贴老干部相结合
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都十分尊重和关心老同志的晚年生活。每年上半年,都召开一次工作情况通报会,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并组织老同志考察工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城市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的情况;每年元旦、春节前后,都登门走访慰问老干部,并举行迎春茶话会,让老同志欢聚一堂,共庆佳节;每次党代会、人大代表会、重大庆祝活动,都特邀老干部代表出席,并坐主席台,有时还发表讲话和演说。原地委书记张月桂高兴地说:“我离休10多年了,党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兵,我的心情十分舒畅,革命人永远年轻!”
在政治上尊重、关心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还十分注重从生活上关心、照顾、体贴老干部。为了落实好离休费和医疗费,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下发了20多个文件,建立和完善了离休费、医疗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每年都召开1—2次专题会议,总结、布置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每年底都要拿出一笔资金,用于解决特困企业老干部的特殊困难。全市1200多名在企业离休的老干部,他们的离休金在1997年就都与机关离休干部持平,并都已纳入社保统筹。随着医疗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的建立,老干部“老有所医”的问题也从根本上行到保障。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离退休
干部党支部建设相结合
老同志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仍是党的一员,仍需生活在党组织的怀抱,做到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色。为此,岳阳市委及有关部门将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先后单独建立老干党支部337个,党小组1174个,组织和管理离退休干部党员6700多人。每年都举办老干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学习班,培训了不少“领头雁”。1999年下半年,市委组织部和老干局连续举办了3期培训班,共培训老干支部书记131名。2001年上半年又举办了2期老干支部书记“三个代表”理论学习班,培训骨干135人。这些老同志回到本支部后,都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老党员团结在支部周围,狠抓支部的组织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让老同志过好组织生活。绝大多数支部都开展了“过去入党为什么、今天为党干什么、今后为党留什么”的讨论活动,同时开展了“争当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争创先进党支部”活动。1999年,市委召开全市老干部庆“七一”大会,表彰了15个先进老干党支部、加名优秀老干部党员和11名优秀老干部党务工作者。同年下半年,湘阴县粮食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党支部,在全省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1999年10月,岳阳县筻口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称号,受到中组部的表彰。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相结合
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是空洞的政治理论说教,而必须有一个丰富多彩的载体。岳阳市各级组织坚持建好、管好、用好老干部活动场所,努力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部大学、老年书画协会、金秋艺术团等机构的组织建设,使之成为老同志学习理论、了解时事、关心政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课堂,成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阵地。市委还在老干部大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老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心,不定期地对老干部进行政治形势及理论的学习和教育。
市老干部大学开办6年来,每期都设有10多个专业,办班10~18个,招收学员500~800人,不少老同志学有所成。上百名学员的诗、书、画作品上了报,人了市,获了奖,有的甚至出了国,在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展出并获好评。市老年书画协会成立11年来,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岳阳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市委老干局每年都举行老干部门球、象棋、钓鱼、书画等比赛活动,既丰富了老同志的晚年生活,又陶冶了情操,保持了老同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发挥老干部作用、
“老有所为”相结合
老同志保持革命晚节,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上“不退坡”,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行动上的“老有所为”,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贡献。老同志因各自的经历、爱好和身体状况不同,他们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也不尽相同。有的继续参政议政,当好在职干部参谋;有的发挥专业技术优势,造福社会;有的从事公益事业,服务于人民;更多的是关心教育下一代,培养革命接班人。岳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1987年8月成立了市关心下一代协会,后更名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14年来,全市共建立各级关协组织5590个,发展会员3万多人;建立校外辅导站406个,聘请校外辅导员5120名;创办家长学校2044所。培训家长42万人次;创建关协基金337个,筹资1039万元。继岳阳县关工委和长岭炼油厂关协均先后2次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后,2000年5月,市关工委又荣获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由于坚持四个结合,加强了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岳阳老干部都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他们讲生活待遇的少,讲继续奉献的多;感到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的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感到生活幸福充实的多;参加封建迷信活动、讲牢骚怪话的少,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先进的多。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老红军刘剑平、离休干部杨驹被评为全省离休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退休干部李备筹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退休干部朱再葆多次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先后5次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退休教师周仲雅、曹步植二人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
(作者李志强系中共岳阳市委老干局局长,熊文甫系中共岳阳市委老干局副局长,王堤生系中共岳阳市委老干局副局长,许铁军系中共岳阳市委老干局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