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党史 > 回首当年 > 第二辑 > 正文

党在我心中闪光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对党怀着无比崇敬之情。

我小时是个不幸儿,2岁时父亲就因劳累早逝。我是伴随母亲度过艰难童年的。当年,母亲向人求情借粮,向乡保长跪地哀求减免捐税的凄凉情景,在我幼小心灵上留下的创伤是难以忘怀的。在痛恨当时世道不公的同时,也造就了我自强奋发的意志。我在家种田干活时还只有8岁,白天勤奋劳动,晚上还借读人家的旧书。使我深受感动的是族人每年拿出6担谷子的钱,送我读完了半年多的初中。我在私立金山中学就读时,当时创办那所学校的校长陈赞献鼓励青年学生追求真理,学 习孙中山 先生的救国精神,他的思想对我很有启迪。在江西读书的那一年,是我思想走入进步之路的开端。

1948年的初夏,做木工出身的房兄好几个夜晚叫我陪伴他到浏萍交界的东峰界刘家。在油灯照耀下的小屋里,一位戴眼镜的先生,给与会人讲“穷人穷,富人富,难道是命苦”,“挖掉穷根找救星”,“人说解放区好”等等道理。这位自称是医生的眼镜先生,就是地下党李锐同志。可是不久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李锐同志被人告密给国民党反动派抓去了,在反动派的屠刀面前,李锐同志不屈不挠,临刑前,他怒视凶敌,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贞不屈的革命气概。英雄倒在血泊中,却在我心灵中播下了痛恨旧制度、心向共产党的火种。

解放前夕的一个阴雨天,一支解放军的侦察小分队要避开公路两侧驻扎的国民党军队,穿越浏萍交界的万家坳。这时,解放军要求我带路,并说给我银元做茶水钱。我不顾安危,把解放军同志安全地送到了目的地,但没有要任何报酬。

1949年6月,我的家乡浏阳解放。当时人民群众既喜迎解放,但又害怕时局不稳而“变天”,两种复杂心情交织一起。党领导下的支前委员会发起组织地方文艺宣传队,我不顾亲友的劝阻毅然参加了宣传队,我们连夜排练节目,一场场《白毛女》、《有了土地不受穷》、《谁养活谁》、《团结就是力量》等剧目和歌舞,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阶级斗争觉悟,使群众积极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的火热斗争中,而我自己也在斗争中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就在清匪反霸处于关键的时刻,一个策反的“华中反共救国军”敌特组织出现了,当时,区政府的文教助理、区粮站的会计和国民学校的校长都是暗藏在革命队伍的特务骨干分子。区委指导员余绍敬派我去国民学校任教,交给我一个任务是监视特务暴动组长黄寿民的行动。果然在我教学生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歌时,黄寿民背后离间说:“现在谁也难预料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还是黑暗的天、冻死人的天”?还说“时局难定,我们教人以稳为妙”等。披着文教助理外衣的特务骨干李少白,还给我送过恐吓匿名信,我都随时向党组织报告了敌情。后来敌特全被镇压了,进一步纯洁了革命队伍。我也在斗争中经受了考验,不断成长进步。1951年春,被调到浏阳南区政府担任代理行政秘书,后来正式选拔为区干部。

1952年11月12日 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终于被浏阳县委组织部正式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区委书记余绍敬和区委组织委员赖立斋是我的入党介绍人。我知道入党后该怎么样正确对待自己,不能在思想上有盲目情绪,组织上入党并不等于思想上已经人了党,必须用党章和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党的期望。我在区委机关工作的6年中,由代理行政秘书到正式行政秘书,再进入区委班子任秘书委员,始终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党组织在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鉴定里,都给予我特优鼓励。

1957年7月,浏阳县委组织部调我去县委机关工作,开始安排在县委干部训练计划委员会,不久又提升我为县委党校副校长、县政府办主任。党组织为了提高我的政治理论水平,送我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学习半年。回县后我满腔热情,既负责党校的行政工作,又当理论教师为全县培养了大批入党积极分子。以后,党组织又连续2次送我去省委党校学习,使我的理论水平和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1959年,我被调到湘潭地委工作,直到 1964年岳阳地委成立,整整8个年头,我仍从事理论教育工作。当时的湘潭地区和所辖的10个县市数万名干部职工,普遍进行了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国内形势等内容的党课教育,而我自身在坚持理论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真诚地捍卫党的真理的纯洁性。“文化大革命”中,我是顶着“保皇派”帽子过来的,没有随波逐流,坚持党的信念理想,坚持党的唯物史观,树立立党为公思想,维护党的统一和团结。在文革中,地委派我去当时的地委文革办做造反派各方的大联合、大团结工作。“四人帮”垮台后,党的生活恢复了正常秩序。197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岳阳地区农业技术专科学校,党组织派我去该校担任了第一任校长职务。6年时间,在简陋的课堂里,培养出来了几十名农业技术骨干,这些同志现在绝大多数已成为市、县、乡乃至省级的领导骨干。后来林业系统缺乏懂业务的行政骨干,党组织又派我去中南林学院干部班学习8个月后在地区林业局工作6年,我以“绿化岳阳、消灭荒山、保护生态”为己任,与林业战线的科技人员、基层同志一起,为振兴林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岳阳撤地并市后,我担任了岳阳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兼局长,1998年调任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常委委员,1999年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