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党史 > 回首当年 > 第二辑 > 正文

记临湘和平解放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1949年春,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辽沈、平津和淮海三大战役的胜利。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国民党反动政权摇摇欲坠,仍在作垂死挣扎。 3月12日 ,原国民党一0二军三一四师九四六团三营营长姚风舞,在湘西姜亚勋起义的影响下,率300多人在临湘县王禾起义。受到了湖南第一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王翦波部千余人的“围剿”。姚只得让部队分散隐藏,自己带少数人枪,跳出重围,活动于湘、鄂、赣边沿地带。由于叛徒何培千告密,起义军分散隐藏的枪支弹药全被抄走。后在地下党中共湖南特支毛程省和杨青同志的策划、帮助下,姚凤舞于 4月21日 在龙潭重举义旗,成立了湘鄂赣边区民主自卫军,维护地方秩序,收缴地方武装,截击国民党南逃军队的枪支弹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后发展到800余人的队伍。 6月2日 ,受命由湖北沔阳军分区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4月13日 ,岳阳学生响应南京和长沙等地的学生运动,举行了“悼念南京‘4· 1’ 惨案死难学生”的游行活动,受到了反动军警镇压,一批学生被打伤,造成了岳阳“4· 13” 血案。当时临湘学生汤德音担任中共省十一中支部书记,在运动中暴露了身份。岳阳地下党领导人刘仲循决定汤立即离开岳阳。汤隐蔽到岳阳甘田岳父家,继续从事地下活动。并先后介绍了当地的彭桂芳等4人及临湘的邓振球等5人加入中共地下党。 5月20日 ,中共湖南省工委特派员谢介眉批准以上9人入党,指示建立中共甘田支部,由汤德音任支部书记。汤即决定在临湘白羊田成立第一党小组,由邓振球任小组长、刘福祥任副组长。之后,党小组成员在白羊田、方山、柳厂、托坝一带积极开展了发展党的外围组织解放社和新民主义青年社(简称新青社),乘夜张贴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宣传标语和编辑《大众呼声》壁刊;进行粮食储存和当地国民党党政军头耳反动事迹调查及迎解支前等工作。

6月初,原国民党岳阳专区保安副司令李长江,在中共地下党员杨青和邬茂春等同志的策动下,于桃林率部起义。不久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长沙军分区独立第二支队,李长江任支队长。当时国民党临湘县县长王慰祖带着县保安队和乡镇武装潜逃路南山区,临湘伪县政府由于县长出走已经解体。

6月12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某部三五五团进驻县城长安,随即成立了驻军办事处。接着成立临湘人民临时治安委员会(简称治安委员会)。以原国民党临湘县参议会参议长陈德纯为主任委员,县中学校长李紫泥、师范校长吴竞、教师代表王一中为委员。王一中兼任书记(即秘书),负责日常工作。该会在驻军办事处的领导下,开展迎接解放、筹集粮草支持大军南下及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 6月20日 左右。杨青同志以江汉军区沔阳军分区特派员身份来到长安,与驻军办事处孟宪章副团长联系后在县城吸收了梅继纯、王一中、李亚魁、梅祥阶、潘同然5人加入党的地下外围组织新青社,成立支部,由梅继纯任支部书记,充实了治安委员会的革命力量。 7月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一五九师四七五团进驻临湘,旋即南下。三五五团留驻临湘的人员全部离开临湘。

7月13日 ,县委书记陈继昌为首的南下干部70余人进人临湘县城,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同时人城的还有地委派驻临湘的解放军1个排(后扩编为县大队、排长张元同志任大队长)。进城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开始办公,接待来访群众,开展接收工作。 7月24日 ,在“11 ·9” 校礼堂召开群众大会,县委书记陈继昌作了《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的报告。县长郑醒宣布临湘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并宣布了《临湘县人民政府第一号布告》。临湘人民从此有了自己的政权。

临湘县人民政府通过治安委员会有关人员督促原国民党临湘县县长王慰祖来长安投诚。王在7月下旬某日第一次来长安投诚,没有诚意,不愿放下武器、县委请求地委调来驻岳阳的解放军部队缴了他们的械,遣散了武装人员。在革命形势节节胜利的感召下,王慰祖于8月12日率20余人再来长安投诚,交出了县印鉴、无线电台及有关档案资料。接着其他国民党军政人员也纷纷向人民政府投诚,办理各种交接手续,接管工作顺利完成。8月上甸,治安委员会也完成临时使命,宣告撤销。

8月9日 ,根据中共岳阳区工委的通知,甘田支部书记汤德音和第一党小组成员邓振球等5人及新青社员和解放社员中的骨干分子吕义衢等6人来县委组织部报到。由地下党岳阳区工委书记杨青同志,持长沙地委书记武光同志的介绍信,于8月1O日与临湘县委组织部部长张国栋交接了组织关系。除刘福祥、毛祖缘、潘炳权仍回乡建立白羊支部外,其余同来报到的党员、新青社员和解放社骨干都分配在县党政部门工作。汤德音同志即留在县委组织部。同时,杨青同志还与县委组织部交接了县城新青社支部梅继纯等5人的组织关系,全部分配了工作。不久.县委组织部又与五里小源地下支部接上了关系,吸收了党员常胜华等同志。至此,南下县委和临湘地下党组织实现了胜利会师,共同担负起建设新临湘的历史使命。

南下县委到临湘后,即决定在五里、聂市、羊楼司、桃林、云溪分设一、二、三、四、五区。鉴于国民党潜逃武装尚未肃清,确定分批建立,7月下旬建立一区,接着建立二、三、五区,在潜逃武装基本肃清后,8月11日,邓振球随区委书记王登玉、区长董德政等南下干部去桃林建立第四区。1950年3月,我调回县委办公室,在清匪反霸、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运动中,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