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党史 > 回首当年 > 第二辑 > 正文

情系大荆镇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07 12:00

 

——回忆汨罗市大荆镇的巨大变化

 

当沿着107国道,走进大荆镇时,街道宽敞,高楼林立,机器隆隆,人群熙来攘往,车水马龙,分外迷人,令人留连忘返。大荆的这一巨大变化,使我思绪万千。

大荆镇,现有面积46.8平方公里,辖 12个村1个居委会,2950多户,11300余人,耕地面积12400余亩,山林面积31800余亩。大荆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明清时为县城东北部的最大市镇,历为古驿道所经,后改设大荆巡局,明崇祯末李自成部数十万大军人湖湘时,建寨于大荆街。叶挺将军率领北伐军途经大荆时,大荆人民送茶送饭,欢迎北伐军。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阴县苏维埃政府在此建立第三区苏维埃政府,大批群众参加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有23位革命烈士为保卫红色政权,英勇牺牲,是革命的老苏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日军4次进犯湘阴,在大荆屠杀603名无辜群众,烧毁房屋1900多间,使得昔日平安的大荆镇尸骨遍野,出现了“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场面。尽管如此,大荆以陈豪之为代表的大批进步青年和学生奔赴延安等地,参加了新四军和革命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大荆和全国各地一样,百废待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有湖北、四川、贵州、河南、重庆、江西、福建、青海等8省市15县的部分群众迁来大荆定居落户,使得大荆镇这块热土,又蓬勃发展起来。在当地党政的领导下,首先开展了借粮支前、减租退押、清匪反霸、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三大”改造等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和生产实践。

1956年撤区并乡后,建立大荆乡人民政府。1958年,大荆人民修起了界碑水库,解决了1700亩水田的旱涝保收。同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和 9月10日 《人民日报》社论中提出的“人民公社社政合一、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原则,湘阴县委发动全县人民掀起了实现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在短短的20天时间内,全县便撤销了54个乡镇和108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建立了26个人民公社。大荆和三江两个乡合并为红星人民公社,同年12月改名为三江人民公社。至1961年 3月,中共湘阴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精神,将全县26个人民公社调整为70个人民公社,并在全县恢复12个区级机构。从三江公社划分出部分地方,正式建立大荆人民公社,首任书记是李德铭。当时,尽管从外地移来了部分群众在大荆落户,但仍然是田多劳少,自然条件比较差。当时在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田瘦地薄山上光,三天无雨抗旱忙,年年受旱收成少,吃饭要靠统销粮。”然而这些对于一个讨过米、做过长工的李德铭来说,他没有被困难所压倒,一干就是17年之久。当时我正在湘阴任县委书记。我记得给他当头一棒就是连续4年的大旱灾,李德铭同志从没有向上面叫过半句苦,总是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胜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严重困难。特别是在1963年,连续 191 天没有下过透雨,全公社1077处塘坝、水库,只有界碑水库没有裂缝开坼,14400亩水田有13000多亩断绝了水源。有不少的生产队挖了一个又一个井也找不到水,连吃水也要翻山越岭,到数里之遥的岳阳县黄沙水库去挑。面对严重旱情,李德铭带领公社党委成员和全体干部一起深入到群众中座谈走访,上山下田找水源,当发现横贯折桥大队的一条小溪,尚有一股泉水在流动时,立即组织群众战斗了5天5夜,修起了一座1200方土的时丰水坝,解救了桂花、折桥6个生产队的300多亩禾苗,挽回了6万多斤粮食。

大旱使李德铭同志感受到,要改变大荆的面貌,必须大力兴修水利。他带领大荆的干群苦战了一冬,全公社完成了16万土方,建起3座水库,兴修、整修山塘、水坝181处,自流灌溉耕地面积达到 9000余亩。其中荷连港水库使长联、新联等4个大队的3000多亩“干鱼脑壳”田,变成了自流灌溉,永远摆脱了干旱的威胁。正如当时群众所说的:“1963年是历史上旱灾最大的一年,也是历史上兴修水利最多的一年。”当时我也目睹了大荆人民战天斗地的动人场面。我们县委一致认为大荆干群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很值得向全县人民推广和学习,于是在1964年6月,以中共湘阴县委的名义发出了《关于开展学习模范干部李德铭同志模范事迹的决定》。将李德铭的事迹在全县范匿内开展宣扬,对当时兴修水利和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1966年3月,汨罗从湘阴县划分出来建立汨罗县,当时我调岳阳地委工作,李德铭同志仍任大荆公社党委书记。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党组织瘫痪。李德铭尽管受到各种冲击,但他为改变大荆的水利面貌和建设好大荆的决心始终没有变。至1971年止,大荆的塘坝水库已是星罗棋布,自流灌溉,粮食产量由1963年的亩产二三百斤,提高到了亩产八九百斤。水利死角治活了,粮食产量上去了,秃山怎么办?李德铭带领党委成员,经过爬山越岭,走遍千坡万山,请教群众,得出了“要想大荆富,还得多栽树”的门道。1972年冬季开始,勤劳的大荆人民又开始了植树造林运动。干部一带头,群众就发动起来了,男女老少齐上山,热火朝天的造林战斗又打响了,真是“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山河铁臂摇”。经过5年的连续苦战,至1977年底,这个公社完成了营造“万亩油茶万亩杉,万亩果木与绿茶”的计划,使大荆成为了有名的造林、护林先进典型。

在这个公社干了17年之久的李德铭,座座水库和口口山塘都洒下了他的汗水,千多个大小山头,个个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73年7月23日,《湖南日报》头版头条以《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带头人》报道了李德铭的先进事迹。李德铭在大荆工作的17年,为大荆的全面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他扎扎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象老黄牛一样的勤奋耕耘,从不计较什么个人的名利,处处闪烁着一个人民公仆的光彩,是他使大荆旧貌换新颜。直到1977年10月,他才离开大荆调到县委组织部工作。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地席卷全国各地。大荆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注入了新的生机,1981年起全面推行和完善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吃下了定心丸,放开了手脚。在几年的时间内,对田、土、山、水都完善了承包合同,林业方面开展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大荆人民通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从“左”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推动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农民带来了实惠。

1983年4月,根据中央和湖南省委的指示精神,汨罗县委首先在大荆进行政社分设体制改革试点。历时45天,大荆公社政社分设试点工作圆满结束,从此结束了大荆人民公社的使命,建立了大荆乡人民政府。为汨罗政社分开,建立乡级政府的工作做出了示范。1994年上半年,又撤销大荆乡人民政府,建立大荆镇人民政府。

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急剧发展和农村市场的迅速扩展,大荆人民用勤劳致富的双手,造就了大荆,开发了大荆,使大荆成为107国道旁的一颗明珠。它是湖南的无籽西瓜第一乡,现有1.1 万亩无籽西瓜;是著名的反时令大棚蔬菜基地,拥有无公害反时令蔬菜1万余亩;是新开发的优质水果之乡,现拥有l万余亩各类优质水果。城市生活对农村的辐射,使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大大变样,大多数村民住进楼房,村村通公路,程控电话、小轿车、卡拉OK也进人平常百姓家。老百姓深有感触地自我评价:如今我们是天天过年,夜夜看戏。大荆的巨大变化,受到上级的称赞,曾连续3年被国家农业部、全国科协、湖南省政府评为科技兴农先进单位,荣获“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先进单位”铜牌奖、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蔬菜种植先进单位。1995年新联村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十佳村”的光荣称号。

我对大荆的感情是深厚的,几乎每年都要到大荆看一两次,就是出差经过大荆,坐在车内也要隔窗观望,看看大荆的山山水水。祝愿大荆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奔向更加光辉灿烂的前程。

(作者系原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