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在岳阳县工作期间难忘的几件事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1973 年至1974年,我在岳阳县工作了两个年头,先任县委副书记,不久改任县委书记、县革委主任。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三支两军”部队还留在地方党政等部门工作。县人武部政委张提增任县委副书记。县直各条战线也有20多名营级以上的军队干部参与部门工作,有的还唱主角,负责一个方面的全面工作。我和这些同志相处虽然不到两年,但大家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齐心协力为岳阳县的建设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有几件事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作者(右五)与岳阳县委领导成员在学习讨论

沟通思想 增强团结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主席命令派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三支两军”(即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抓革命,促生产,维护社会稳定起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军队干部不大熟悉地方工作情况,加之受“左”的影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与实际工作存在较大距离,与地方干部在工作中也发生一些矛盾,有时甚至影响团结。如有一位军队副团级干部主抓“一打三反”运动,在不了解实际情况,没有听取基层干部正确意见的情况下,采用揪斗、逼供等过激行为,致使部分基层干部和党员被诬陷,造成冤假错案。时任乌江公社党委书记被迫无辜自缢,造成一起震惊湖南的“乌江事件”,后果极其严重,全县上下一片哗然。这一事件虽然出现在我上任之前,但后遗症很难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动找张提增同志商量,召开交心通气会议,要求各级领导,特别是县级领导班子的同志一定要讲党性,顾大局,有意见摆到桌面上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要背后议论。并在大小会议上反复强调,军队干部、地方干部都是党的干部,一定要互相学习,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理解。我还找部分同志促膝谈心,消除隔阂。通过多方面活动,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沟通了思想,增强了团结。大家心情舒畅,也就齐心协力抓工作。当时县级财政比较困难,物资供应也很紧张,由于大家共同努力,春节物资供应比较充足。抓财贸的地方干部吴世伦与军代表江吉宏紧密合作,想方设法向居民供应年货,并主动与县委、县革委配合,向岳阳驻军、军烈属、五保户、困难户以及厂矿企业进行春节慰问,赠送一定的慰问物资。全县军民欢度了一个祥和的春节。

万众一心 抗洪抢险
    1973年是多灾的一年,洪水也来得早。5月底全县普降暴雨,6月中旬湘、资、沅、澧四水倾泻洞庭湖,加上长江上游的洪水也咆哮而下,几股洪流撞击汇合,东洞庭湖水位迅速上涨,城陵矶水位陡涨到 34米 。岳阳县首当其冲,南津港上游的郭镇、康王公社许多农田被淹没。新墙河上游的三合垸、六合垸,紧靠洞庭湖边的麻塘大垸,大、小毛家湖,黄沙街的平桥湖大垸以及紧挨长江的广兴洲大垸等到处告急!水患无情,大堤出险就是灾难的信号,洪水就是无声的命令。县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动员一千多名干部下基层,领导带队组织农民抗洪抢险。我与县委副书记李德隆连夜奔赴荣家湾区,与区委书记李海初、副书记黄焕民分工把守六合院、大小毛家湖堤垸。县委副书记李怀芝、县计委主任黄甲喜与麻塘区委书记郭鹏飞守护麻塘大垸、春风农场。县人武部政委张提增,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谢康生与广兴洲区委书记李先佩分工守护长江大堤。县委副书记安福林、县委副书记兼城关镇党委书记陆顺源分工看护铁路沿线和南津港大堤。一场紧张的抗洪战斗全面展开。湖堤上人山人海,干部和农民通宵达旦地抢运防汛物资。挑沙卵石的、背芦苇晒垫的、忙于打木桩的、扎滚筒浪芦苇包的等等,络绎不绝。夜幕降临,架设了临时照明电灯的湖堤恰似一条长街灯在洪水中闪烁着。干部和农民轮班守堤,辛苦劳累了一天,深夜就地睡在堤上,几个草袋就是睡具。一旦发现险情,大家翻身而起,马上奔赴出事地点组织抢险,忙到天亮也不得松懈。鹿角公社党委书记张时生带几百名民工负责大毛家湖那段湖堤,我也在现场指挥。张时生对民工管理很严。晚上两个民工沿堤脚巡逻,因疲劳过度倒在堤边打瞌睡,他发现后,把民工狠狠地训了一顿。“惩一儆百”,唤起了其他大队干部和民工的警觉。第二天晚上,大堤堤脚真的出险了。由于有了先一晚的教训,险情被巡查人员及时发现,赶紧打铜锣呼喊抢险。我与李德隆、黄焕民同志快步跑到现场研究应急措施,组织民工抢险,先砍杂扫障,再用沙卵石压浑水,疏导冒水眼,堤内构筑临时土包围圈。经过通宵战斗,避免了一场溃堤灾难。天亮后我们又从岳阳城区请来潜水员沉入洞庭湖深水处,沿堤探明出险原因,一直忙到第二天下午才解除险情警报。麻塘大垸也出现几次险情,我与他们遥相呼应,有时坐船相会研究防汛措施;有时泡在水里查险抢险;有时冒雨奔走在泥泞的路途中。如此紧紧张张地战斗在抗洪第一线,吃睡在湖堤上达一个月之久。直到七月中旬发现洞庭湖有退水的迹象,水面上浮现银白色的一道水缝,大家才松了口气,高兴极了。过了几天,洪水退潮,县委决定“撤兵回朝”,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经过努力奋斗,全县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巨大的代价,换来了丰收景象和人丁安康。
 

以点带面促进发展

勤劳俭朴的岳阳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过去各方面的事业都抓得活,办得好。我上任后,经常思考如何带领县委一班人在原有的基础上锦上添花?经过调查研究,常委多次讨论得出的结论是:相信岳阳人民的力量,依靠岳阳人民的智慧。还有重要的一条是领导要以身作则,办点示范,推介新老典型,促进全面发展。于是县委、县革委的领导干部,活跃在各条战线上,忙于工作,开拓创新。我和步仙区委原书记晏淑人在步仙区中村公社办点,我们依靠群众,率先垂范,特别是该区时任区委书记潘先慎,公社书记刘民生配合默契,各项工作抓得有声有色。农科队四个自然村全部实行田园化,并对部分房屋进行改造。七弯八拐窄小的白洋港,经过裁弯拉直,一个冬季就改造竣工,既解决了农田渍水灾害,又扩建农田200多亩;还从柏祥至十步桥架设了一条8公里长的高压电线,解决了部分地方办企业和农户用电难的问题。省委书记毛致用同志驱车路过步仙桥发现面貌大变,非常高兴,停下车笑呵呵地说:  “步仙桥变样了,搞得好啊!”县委还推广了筻口区委书记黄翠定在莲塘大队发动群众大积土杂肥、科学种田和新墙区委书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三合公社办点的经验。县委还作出决定,学习毛田区人民改天换地的“可贵的革命干劲”,学习刘桂大队植树造林以及沙南大队民兵工作的经验。省军区还在沙南大队召开了全省民兵工作现场会议,支部书记任春光、副书记兼民兵营长任长生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博得各地市县领导的好评。全县涌现这么多典型,通过广泛推介,对各项事业拉动很大。虽然灾害频繁,经济困难,全县农林牧副渔都获得了大丰收。1973年底,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度增长8%,工业总产值增长16%,还兴办了几个小型企业,为工业发展增强了后劲。特别是学习毛田、刘桂的经验,各地发动群众购买苗木,营造了一批杉树、本地松和国外松等林木,使残林荒山披上绿装,旧貌换新颜。其他各项工作,如思想文化建设、党组织建设、民兵工作等,在全地区也进入先进行列。这些新变化都是全县人民用汗水谱写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