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1953年接待喻杰的改事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07 12:00

那是1953年冬季的一天,当时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财委副主任的杰老,专程回老家平江探亲。这天,我正在县里参加区委书记会议,县里负责接待杰老的傅启涛县长通知我,喻主任是七区丽江村人,是首次回来探亲。要我也随同回区.认真搞好接待。接受任务后,我随即给留区的郭满成副书记挂了电话,要他先准备一桌酒菜,为老首长接风洗尘,我随后赶来。杰老这次回来,轻随简从,只带了一位警卫员。他没有多少行装,衣着也极平常,头戴一顶耳棉帽,身披一件毛领灰色军大衣,脚穿一双翻毛皮靴,仍像一位早年驰骋在黄土高原战场上的将军,没有一点衣锦还乡的样子。

原粮食部副部长喻杰(左二)离休后归故里领导群众建电站

由县城到献钟镇,人喊50里,但山道弯弯,实有60多里。杰老和警卫员,有县上安排的坐骑,我不够资格,以“11号”随后步行。毕竟人走比不上马行,尽管我使尽力气,紧追快赶,但距离还是越拉越大,当我走进区政府时,哪有杰老的影子?一桌未动的酒菜,仍摆在食堂桌上。满成同志摊着双手说:“大家苦留杰老进来,他就是不肯,说再有半个时辰就到家了,连马都未下,就离开了献钟镇。”

我因没有完成为杰老接风洗尘的任务,心里十分内疚,就盘算赶到丽江,当面邀请杰老在方便的时候,来区上作客,保证一切从简,来弥补接待中的过失。我赶到他家时,杰老已落脚个多小时了。老伴正忙着在厨房弄饭菜,儿子生着的木炭火,爆出了拍拍响声,冲散了屋里的寒气。杰老坐在火旁,一边啃着剩下的干粮,一边与赶来看他的乡亲们的叙旧。 

我进屋后,就直率地表明来意,代表区政府再次邀请他赏光,以完成县上交待的使命。杰老深情地说:  “我不是不给面子,而是知道在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对老苏区实行了‘三光’政策,百姓苦不堪言,至今尚未复原。这次回来,我没有给乡亲带来什么,却去接受宴请,于心不安啊。”接着,老首长又开导大家:“当前,国民经济恢复已经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即将开始,我们搞建设,主要靠增产和节约两条措施,大家要牢记毛主席关于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的教导,多办些实事,少搞些宴请吃喝,把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老百姓身上。”

 老首长的开导,使我茅塞顿开,但同时,觉得仍有未了的责任在身,难以向县里交差。又提出了走时为杰老饯行方案。经过一番口舌之后,杰老为摆脱纠缠和顾全我的面子,答应在离家那天路过献钟时,争取到区上看看。为稳妥起见,我当众交代丽江村干部要及时报告首长动身消息。

约摸两旬后,丽江村派人来区报信,说杰老第二天离家赴县城。随即,我与留区的几位领导和总务开了个小会,专门商量了为杰老饯行事宜。考虑到在杰老表态时用了“争取”二字,怕再次发生变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就交待总务看到首长进了区政府大门,再按计划突击操办便宴。

原担心发生的变数,果然偏偏就发生了。那天早饭后,我考虑到他从家中动身到献钟镇,还要一些时间,就乘空隙到附近点上了解备耕、积肥情况。这里地势平坦,能看见从丽江来献钟的行人,一发现目标,就可以很快赶回。

大概不上一个钟头,目标出现了,我拔腿就往镇上跑。但从首长放鞭纵马的架势看来,有一种迫切归队之心,观察不出有任何接受饯行之意。心想:最后的接待任务看来又要泡汤了。果然,等我跑到区政府门口时,杰老和警卫员已牵着马上了镇北汩水木桥。我边跑边喊追到桥头时,他们已经过了桥,上了马,首长向我摆手,喊了声“对不起”,就策马向县城驰去。我望着杰老远去的身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作者系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处级干部、现已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