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解放之初二三事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人生易老天难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五十多年过去了,身边不知发生了多少事,但是解放初期亲历的几件事,总是萦回在心间,历历在目,不能忘怀,它一直影响着我后来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
在湘北建设学院
1949年7月20日是岳阳人民永世难忘的日子。这天岳阳和平解放了,人民获得了新生。秋高气爽的8月,一所培养地方干部的熔炉——湘北建设学院在岳阳创建了。校址设在当时名震三湘的省立十一中和部分有条件办学的单位。来自各地的787名有志青年,带着美好的憧憬于8月18日参加了首期开学典礼。8月29日中共长沙地委机关迁至湘潭市,紧接着在湘潭文庙(简易师范内)开办了第二期,共招生972 人。到1952年9月止,在短短的三年内办了7期,培养青年新干部3416人,轮训在职干部3949人。后来,学院更名为中共湘潭地委党校。
建设学院招收学生的条件是:年龄在20岁左右,但不能超过25岁,具有高中或初中文化程度,男女青年学生和社会男女青年知识分子,身体健康均可报名参加考试。经笔试、口试、体检合格录取后,学院安排食宿,免收学费,结业后按成绩由院部分配或介绍工作。
我于1949年9月中旬,在醴陵县城渌江中学考点被建院录取为第二期学生。9月20日赴湘潭报到后编入第二队,队部(即班)设在一所名叫自得小学的破旧房子内。吃的是小米饭或粥,菜金标准也很低,一天两餐,三钱油、五钱盐,每餐一般是一菜一汤,用餐时是8人席地蹲围。睡的是地铺(垫稻草),而且比较拥挤。生活物资如米、煤、饮水等都是师生自己手搬肩挑。上课听报告都是分队(班)排列席地而坐,根本没有课桌椅。授课内容主要靠自己动手作笔记,所发资料大部分是刻蜡纸油印的。
学院开设的课程主要是:《社会发展简史》、《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宣言》、《中国新民主主义论》等。授课的教师主要有地委书记武光同志,宣传部长张云同志,建院正副院长等领导,还有专兼职学习辅导员。学习方法是:听课、讨论、小结、总结、交流、出刊、办黑板报、分段测验等。
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刻苦勤奋,纪律严明却又生动活泼,课间休息,革命歌声此起彼伏,晚饭后秧歌锣鼓之声热闹非凡。师生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有时发现病号,师生互相送药送水,问寒问暖,晚上还有办队干部或领导查铺盖被子,真是一个革命的大家庭。虽说是艰苦一些,但大家又觉得是一份特殊的乐趣和幸福。
在校学习期间,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写了揭露批判帝国主义列强欺压凌辱中华民族的罪行的文章,受到了队部的称赞表扬。在结业前夕,经办队干部江炳发同志介绍,我被吸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在离校分配工作之际,学院还为学生配发了棉衣棉裤、鞋帽单衣等生活用品。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共产党忠实地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心培养了一大批知识青年,从此我就走了上革命的光辉道路。
一场征借粮战斗
建院结业后,我被分配到湘阴县锡安区工作。该区驻地别名叫南大膳,不久改名为第18区,大概在农业合作化时期,划归沅江县管辖。此地既是偏僻湖洲围垦垸区,又有国民党反动势力、土匪流氓滋扰捣乱。
当我们在该区开展粮食征借工作的时候,由于地方势力的复杂性,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时过境迁,我还记得在离区政府不太远的义兴垸某地一所破旧的农村小学教室内召开群众大会,大约有六七十人参加。首先由我宣讲国内大好形势,讲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胜利诞生了,广大劳苦人民翻身得解放做主人,但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还存在一些暂时性的困难,譬如粮食给养、财政支付等等,迫切需要广大群众和开明士绅们的支持帮助……。话刚落音就遭到了会场后排少数几个人的起哄!以至发展到整个会场的骚乱和围攻。少数坏分子公开煽动说:“连自己也没有吃的,哪有粮食支援解放军和人民政府。”虽然我坚持用党的政策动员说服大家,但最终动员大会还是不欢而散了。会后还有人扬言,如果人民政府继续要粮,只有命一条。到第二天上午,不出所料,在一小撮坏分子(伪保长及土匪流氓等)的怂恿唆使下,组织了30多人的队伍,每人手举着小旗子,在南大膳长街上游行示威,高呼口号:“我们要饭吃,反对征借粮食。”并狂言要打区干部。在这种紧急复杂的情况下,由于有区领导和驻区解放军中队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时研究对策,采取了两条得力措施:一是全体区机关干部出动做劝阻说服工作,决不能让其进入区政府捣乱;二是由解放军驻区中队全副武装出动,实行软硬结合的办法驱散游行队伍。由于军政、军民团结如一人,奋力拼搏,特别是解放军的威严,使游行队伍很快就溃散了。几个领头的坏人见势不妙,率先从小巷溜走了,更没有人胆敢围攻区政府和殴打干部了。随后不久,区领导鉴于当时阶级斗争的尖锐复杂性,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迅速组织力量查明情况,将该地两名正副伪保长执行枪决。一场紧张征借粮战斗就以我们的胜利,阶级敌人的失败而告终。因此,很快稳定了大局,稳步而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改革的进程,切实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百日会战南洞庭
1952年12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组织25万干群,大干一百天.整修南洞庭湖。并明确要求在1953年3月20日.完成土方2318万多立方米,堵口13处,堵死资江紊乱支流8条,将800多公里的长堤缩短为250多公里,41个小垸子合并成三个大垸子,23万亩受灾农田恢复生产,增加耕地6万亩,灾民全部重建家园。
当时,湘潭地区有湘阴、岳阳、临湘、平江四县干群参战(包括现在的汨罗市),各县都成立了整修南洞庭湖总队指挥部。其中湘阴县属南洞庭湖区域湘资两水要冲地带之一,一遇洪水泛滥,就给湖区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湖南省整修南洞庭湖总指挥部就设在湘阴县白马寺镇。各级党政领导亲临现场,冒严寒、踏冰雪指挥督战,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工、干部战胜困难的决心与斗志!
湘阴县总队指挥部由县武装部长李子瑛同志担任指挥长,县长高臣唐同志担任政委,我被调到总队指挥部政工科工作。湘阴县除担负堤段修整任务之外,还担负了极为艰巨的王家河堵口工程任务。我自始至终参加了此项工程,主要是配合做好宣传发动群众、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等方面的工作。全体干部以身作则,苦干实干,与民工实行“三同”(吃、住、劳动),没有什么节假日,更没有任何福利待遇。当时的所谓福利就是吃饭不定量,任你吃饱,使劲干活(因当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口粮定量到人到户),干部和民工都是一个样,晚上加班还可以享受免费加餐的待遇。
当时广大干群提出了“抓晴天抢阴天,麻风细雨是好天,头顶雪天也出工”的响亮而豪迈的战斗口号。有一天北风呼啸,冰天雪地,穿着厚厚的棉衣都冻得发抖,然而河底的漏洞总是难以堵住。这时有几位水性好的热血青壮年,赤身潜入堵口河底填塞漏洞,在他们舍生忘死的奋斗下,漏洞终于堵住了。在场目睹的干部群众,无不受到感动和鼓舞,有的甚至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在堵口工程进人关键时段的一天晚上,县长高臣唐带我一道去检查堵口下端的一条子堤(为主堤护脚之用),并参加抢修加固,不料水势压力逐渐增大,子堤左侧的一段霎时被冲垮。如果不是高县长边喊边拉我,那我就很可能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在王家河堵口工程中,采用调集数十条木制船搭建浮桥和作业台,日夜分班轮流上岗,土石方并进,先抛石方,后抛土方(用麻草袋盛土),人字形推进,上下母子堤结合等战术。这样既科学又实用,经过干群七天七晚连续艰苦奋战,终于如期如质堵截成功。我也因此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并荣记小功两次大功一次。
南洞庭湖整修任务的胜利完成,正是在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奏响的一曲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