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攸关的朱家间堤抗洪保卫战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作者当年照
想起1968年7月湘阴南湖朱家间堤的防汛保卫战,总是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朱家间堤,原本是一条不出名的内堤,东西长约22华里,海拔高不到36米。它把位于湘阴东北面,与南洞庭湖毗邻,四周被资江合围的南湖区、洞庭围区和杨林寨农场(当时省属国营农场)大垸,分成西北、东南两垸。问堤西北是南湖区,间堤东南是洞庭围区和杨林寨农场。南湖区的西北大堤,当时堤质基础不好,特别是毛角口堤段,正面受资江及其支流汇合冲刷,历来险象环生。洞庭围区和杨林寨农场,为防西北大堤特别是毛角口出事,1956年在大垸中间加修了这条间堤,作为保洞庭围区和杨林寨农场的第二道防线。36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抢险战斗,就在这里展开。
受命危难之时
1968年6月28日下午,大雨瓢泼,已经“靠边站”的县委书记杜建华对同样“靠边站”的我说,连续半个月的暴雨,江河水位急剧上涨,武装部那边捎信来,说县委还得管一管防汛,出了问题县委还得负责。并说南湖区比较偏远,你年轻点,就去那里组织防汛。这突如其来的使命,让我为之一震。我倒不是怕防汛艰苦,主要担心三点,—是当时“文化大革命斗、批、改”动乱升级,县委班子已瘫痪,我和多数县委主要领导成员,天天不是接受批判、斗争,就是被挂牌、游街。“打倒走资派杜、范、程!”的大标语,遍布大街小巷。这样的处境,要立刻下去组织群众防汛,能否有号召力;二是作为“运动”的重点挨整对象,去组织防汛,是否被误认为以抓生产来压革命,逃避斗争;三是若防汛失败,还会加上一顶“走资派破坏防汛”的帽子。不接受任务,更不行。万一堤倒垸溃,我和县委班子都不好交帐。作为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利益是自己的神圣职责,现在抗洪需要,还犹豫什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在当晚凌晨四点半,搭上了去南湖的班船。
对于南湖,谈不上熟悉,也不完全陌生。1964年临湘社教分团进驻此地,我曾作为先遣队长在这里工作过几个月,1966年春留任县委副书记后,又几次来这里检查工作。可这次来南湖,深感不同往常。身边既无工作人员随行,又无名正言顺“官衔”。怎么开展工作呢?我想起了地委陈秉芝部长(时任地委农村部长)曾经对我的教诲“刚刚学理发,就碰上了兜腮胡子,一定要小心谨慎。”心里顿时增添了勇气和力量。我注意选择适当的工作方法,沉着应对。首先,向造反派组织传达了武装部指派我来抓防汛的指示(当时地方党组织处于瘫痪,由军队“支左”),给他们晓以利害,指出大水当前,组织群众防汛是第一位的任务。接着,找到了当时正“靠边站”的区委书记宋国南和区长蒋怀敬,以及被“隔离审查”的水委会主任杨保初等,同他们倾吐心声,防汛是天大的事,县委在管,区委也得管,动员他们放下包袱,挺起腰杆。在协调各方面关系的同时,迅速组建了“南湖防汛指挥部”,由我和宋国南、杨保初全面负责,组织指挥防汛,区长蒋怀敬负责后方生产和后勤保障。并随即和宋国南、杨保初等冒着蒙蒙细雨,细查了60华里西北大堤,制定了《关于南湖西北大堤抗洪战斗方案》,召开了各公社、大队支部书记和垸民代表会,进行具体部署。出乎我意料的是,绝大多数基层干部群众闻风而动,并给我们打气, “什么派不派,谁抗洪保堤,谁就是革命派。”赛头公社毛角大队党支部书记、省劳模郭学礼对我说:“你不要有顾虑,当县委副书记才两年多,年岁28,就是天天走资本主义道路,也没走多远!”同志们的话语打动了我,给我莫大的鼓励和支持。我坚信,有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戴着枷锁跳舞,也要跳得悲壮感人。
力量来自群众
搞好防汛第一位的工作,就是及时发现和处理险情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而发现和处理隐患,必须相信和依靠基层干部群众,宋国南是个“老南湖”,情况非常熟悉,杨保初也是有经验的水利干部。我同宋国南、杨保初及技术人员一道,经过一次次实地检查,一次次反复分析,特别是从间堤的现状,和附近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呼声,我们一致感到,在搞好西北大堤防守的同时,必须把间堤作为防汛的重点。这条间堤,从加修以来,不仅没堵过水,还从未整修过,闸口无门,涵管无塞,许多堤段水土流失严重。有的还杂草丛生。群众反映,南边(指扬林寨农场)现在天天打派仗,顾不上南大堤防汛,危险大得很,一旦南面出事,间堤不保,南湖便会连带遭殃!基层十部群众的担心,更加坚定了我们把间堤作为防汛重点的决心,有了这种共识,我们马上调兵遣将,合理安排力量,在继续搞好西北大堤,特别是毛角口险段防汛准备的同时,动员全区4个公社、33个大队2000多劳动力,在间堤上新装了6处闸门,封死了7个底管,打了9个干包围,加筑了1—1.5米高的子堤。并像防守北大堤一样,把22华里间堤防汛任务,分段落实到公社、大队。为防患于未然,还全面进行了清基扫障,将问堤南坡面,一寸一寸泼水捶堤。我同2000多名干部群众一道,日夜战斗,终于抢在洪水来之前两天,作好了间堤的整修加固工作。
1975年,湘阴县南湖公社农民积极送公粮
果然不出所料,1968年 7月16日凌晨3时许,南面杨林寨闸口坍塌,南大堤一下冲开500多米,‘滔滔资江水直朝间堤压来,使间堤由洞庭围区杨林寨农场的二道防线,倾刻反变为南湖区的一线。险情就是命令。这时正在北大堤巡查的我,立即和同志们一道,奔赴间堤前线。面临即将到来的无法估量的严重考验,防汛经验不足的我焦急万分。此时赛头公社的基层干部群众,面对洪水猛兽,不是考虑自身安危,而是自发地在自己分守的堤段,挑田泥,护外坡;挖浸沟,稳内脚。他们认为:几十华里远的洪水要灌满间堤,至少一天一晚,光洪水冲来倒塌的茅屋架和草堆,就足可以挡浪。关键是要抢在洪水满堤之前,进一步作好间堤护坡闭浸工作。同时,挑田里烂泥,护堤外坡面,从堤脚往上,层层堆筑,以减少和延缓大堤浸漏。赛头的作法,使我茅塞顿开。我和宋国南立即在间堤现场,召开了各公社、大队书记紧急动员会,即刻进行推广。要求调集6000劳力,按分守堤段,一天一晚完成任务。大家看到:南面由于大堤刚溃口,一片火海(当时防汛警语:“安全梆子,紧急锣,倒了围子烧大火!——火,照亮群众逃生路”),伢哭崽怨,四处奔逃。而北面南湖大垸,却安静如常。鲜明的对比,更激发了大家保卫间堤的决心。在做好老人、小孩安全转移的同时,6000劳力挑灯夜战,终于抢在洪水满堤之前,工程全部到位。
就在洪水即将满堤的严峻时刻,远在岳阳地区的张月桂副书记(时任地革筹副主任)来紧急电话找我。我如遇救星,急忙在间堤就近的电杆上搭线接听。张书记告诉我说:华容幸福垸倒了,杨林寨溃了,朱家间堤过去没有堵过水,要抢住难度的确很大。嘱咐我一定要沉着,要多同基层干部群众商量,依靠群众出主意,并告之地区马上派些干部来,防汛木材就近想办法,过往船只拖运的木材,可先行借用。特别关照要注意把老人、小孩安置好,使大家没有后顾之忧。领导关键时刻的关怀和嘱托,使处于困境中的我,倍受鼓舞。正好,此时资江上有一条轮船,拖有上百立方米木材经过,大声喊话听不见,情急之中,区武装干部鸣枪传讯,把它截留下来,解决了燃眉之急。
洪水满堤的第二天,虽然烈日当空,但堤身经过40多个小时的浸泡,浸漏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新老土的结合面,情况更糟。有的堤段已开始坐塌,有的堤身是籽土筑成的,经水一泡,就成了浓粥状,危险至极。这种状况,米湖口堤段尤为明显。但他们处理该险的创举,又给我以很大启发。米湖口是由莲圹大队防守的,近百米堤段,基本上是籽土筑成。开的20条浸沟,有18条被粥泥堵住。堵了又挖,挖了又堵,有的反复3、4次,有的地方连脚也站不住了。在这种情况下,大队书记临危不惧,迅速带人从自己家里搬来了木料、板子、毛竹和芦苇,先把浸沟粥泥掏开,随即用木板、毛竹架箱,用芦苇导浸,再用木料从堤脚往上,层层扛紧。20 条浸沟,用这种办法,一个个制服了粥泥,硬化了堤脚。我们很快推广了米湖口的经验。这种办法虽然奏效,但操作起来技术性很强。为此,各公社又加紧新组建了几个技术队,后来发展到每个大队一个技术队,专门操作。正好这时,地区30多个干部赶到,一下船就同群众一道把刚从资江上截留下的近200立方米木材,迅速抢运到急需堤段。经过干部群众四天四晚的紧张奋斗,22华里间堤,基本做到每20公尺左右一条标准浸沟,初步制服了堤脚松软现象,坐塌的堤段,也普遍进行了开杠、架箱。但是,危险并未过去。
面临高危水位,大小险情接踵而来。我和宋国南等,夜以继日,疲于奔命,同群众一道,一个一个现场处理险情。这时,在抢险的人群中,碰上了正肩扛木料、时任地区多种办主任的梁连芳同志,他眼见间堤随时可能溃口的严重局面,关心地问我: “小刘(指我爱人刘真英,时在地区供销社工作)知道吗?”我说怕她担心。 “有准备和没有准备是不一样的。”他轻声对我讲。于是,我拿起沉重的笔,连夜写了几句短信,匆匆交给了第二天回地区汇报的同志带去。告诉她,我当时面临的危险处境,表明了与大堤共存亡的决心,交待如遭不幸,望带好两个孩子,好自保重。写完信,思想似乎轻松许多,决心也进一步下定,为了大堤,义无反顾。
7日22日上午10时,离临时指挥部不远的大山咀闸突发大险。大山咀闸,是间堤上一个稍大的穿堤排放低闸。这时,闸顶处近70米堤段裂缝,堤内坡已经下滑 50—70公分以上,外沿堤面最窄处,剩下不到一巴掌宽。更加严重的是,内坡管背处出现了五条纵向裂缝,外面的洪水夹带着股股泥沙,咆哮着从直径O.5米的低闸洞口脱口而出,水柱冲出10米开外,直朝垸内涌,洞口处的护坡条石,也开始松动、下沉,间堤危在旦夕。不少人恐慌情绪严重,有的开始四散奔跑。在这千钧一发间堤存亡的生死关头,我倒反而镇静下来,我一边安排宋国南赶快广播喊话,要大家沉住气,一边和杨保初及县电影站曲站长,直奔到坐塌堤段的最险处。我急问杨:“此种险情,还有多少抢救时间?”杨保初以他多年的处险经历,坚定果断地说:“至少还可以维持20个小时。”“那好,我们抢在15个小时之内,把它拿下来。”我说完就嘱咐宋国南,把广播话筒交给曲站长,快从每个公社紧急抽调1千劳力,1个小时赶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顿时,我脑海里闪过 1961年临湘南山水库大坝用“经线吊葫芦”的办法抢险的情景。此时的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探明主险位。探险是非常危险的,但为了稳住人心,为了保住大堤,我别无选择,生死在此一搏。我立即跳入水中,顺着外闸方向往前游,冒死探找主险位。杨保初、卢天保、杨孝先等一齐跟上,两条小船也随之而至。船上、水下齐心协力,将大柏木用船固定,直插水中,我随即顺木下潜探寻,当下潜近2米时,就明显感到脚下有一股吸力,将我往下拉,我感觉到水下潜流。可此时手一滑,正要被吸进暗流,幸好碰在同抱一木的杨保初脚上。说时迟,那时快,杨保初一把抓住我的手,朝上一提,把我推出水面。此时,只听得堤岸上电影站曲站长用麦克风向群众喊话,“大家不要跑,不要乱,程书记带头下水探到险位了,我们一定能保住大堤”,以稳住想逃生的群众。通过水下探测,我们很快取得一致看法:主险位就在这里!于是马上组织技术人员,采用临湘南山水库抢险的办法,用木材编扎成井字型花格排架,用缆绳系住木排架左、右两角,在花格架正中,用六、七米长的纲丝,连结—个装着石块的铁丝笼,用船先把铁丝笼往主险处水下放,石笼下沉,迅速被潜流吸进底管,花格排架顺势往下,一下把主险口拦住了。这时,杨保初及技术员等,又将四床晒垫连成一大块,并在晒垫上扎满棉絮,沿外坡放下水,将晒垫置放在木排架上。晒垫刚一到位,底闸洞口的水柱流就立刻消退了。明显的收效,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的信心。这时,跑散的人群开始返回,调集的干部群众也纷纷到位。区技术队200多人,20分钟赶到,一边在外坡动手打150 米的大抱围,一边在内坡开杠。4000多干部群众打着灯笼火把,连续奋战18个小时,终于把抱围填土担出水面,底闸洞口的出水,彻底断流了。胜利了,我们终于胜利了!参战的干部群众带着胜利的喜悦,迎着灿烂的朝霞,开始撤回原驻守堤段。到这时,我才想起自己一天一晚粒米未进。指挥部做饭的老娱驰送来了绿豆稀,几天未合眼的我,哪顾得上吃,屁股一着地,就在堤坡的草袋上睡着了,身边爬满了被洪水冲上岸的水蛇、老鼠、青蛙等,也未察觉。抢险成功了,干部群众兴高彩烈,赞扬我拼死挽救了间堤,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说实在话,我当时真想大声对基层干部群众讲,不是我挽救了大堤,而是群众挽救了我。试想,要不是人民群众献材献物,拼死抢险,真正溃了口,群众遭难,我能脱得了干系?
抢险打抱围
岁月留下思考
间堤抢险的胜利,传到了地区,也传到了省里。我在堤坡与蛇鼠共眠还不到4个小时,就被指挥部值班人员叫醒。告诉我省委万达书记(时任省革委副主任)和省军区副司令员,已专轮抵达南湖,正等我汇报。我既紧张又激动,想想还是两年前任县委副书记,张平化同志(省委第一书记)接见我时,万达书记在场,同看过一场电影。“文革”开始后,就未直接见过省里领导了。我来不及洗脸更衣,着一身汗迹斑斑、泥痕满身的粗布衣裤,快步去见省里领导。刚一登上轮船,万达书记就亲切地拉住我的手,连声说,辛苦了,辛苦了!你们创造了奇迹!省军区副司令员更是明确告之,省里通令嘉奖你们!随行工作人员还送来了凉凉的绿豆稀和藕汤。正饥肠辘辘的我,也顾不上领导在场,一气喝下了几大碗。这时,万达书记说,你们连续苦战了8天 8晚,保住了间堤,保护了南湖人民的生命财产,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但是,要巩固胜利,还必须作长期打算。你们还需要省里给什么支持和帮助,也尽管讲。并随即调拨1400立方米木材,30万条草袋,2000吨沙卵石,4套照明设备和20万元现金。当天,间堤临时指挥部,就把省革委、省军区联合发出的关于南湖朱家间堤保卫战取得重大胜利的嘉奖令,油印200份,发给前线指战员和各公社。万达同志临走时,还一再交待,防汛结束,省里将召开防汛庆功表彰大会,请你们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介绍经验。第2天,省军区派的两连解放军官兵,迅速奔赴两个重点险段守护,1400立方米木材源源运到。6000军民,又开始了巩固间堤的战斗。在内坡一侧,全部重新加固开杠,特别是1500米反势两水夹堤堤段,全部采用大柏木分三层开杠,从堤脚直架到堤顶。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大木龙,又像足球场的大看台。整个间堤,白天红旗招展,晚上灯火辉煌。坚守到第12天,洪水开始全面转退。8月中旬,洪水退到安全水位以下,至此,闻堤抗洪保卫战,终于取得了彻底胜利。
现在回想起来,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确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1986年,我任云溪区委书记时,在建区初期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依靠群众,群策群力,战胜了外洪内涝,确保了长江大堤和撇洪渠的安全。1993年至1997年,任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时,市委分配我在君山农场担负了五年防汛任务,也是依靠群众夺取了胜利。特别是:1996年,眼见相邻的钱粮湖农场溃口,我和农场党委书记韩建国(现任市委助理巡视员)、场长屈纯久(现任市政府副秘书长) 等同志一道,带领全场干部、职工,掏浸沟、筑子堤、保北闸、防南浪,在洪水漫堤的情况下,同样保住了大堤。想着这些我深深感到,只要心里装着群众,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就能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