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文化宣传工作的切身体验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作者1985年10月在全市文艺创作会上讲话

人生易老,往事难忘。我是“退役”多年的宣传文化工作老兵。在这四十多年工作的漫长时日里,经历的往事,可说是浩于烟海,繁若群星。那些感触最大,体验最深的东西,更是长留脑际,难以忘怀。

    惜才如命

我在宣传文化战线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重视和爱惜人才,是全局工作基本点和着力点。我对人才的爱惜,可用惜才如命来表述,并不为过。文化宣传工作是生产精神产品部门,不像生产物质产品部门一样,有了设备原料和人的干劲就能出产品(人的干劲自然包含着人的知识和才智),而精神产品的生产却不一样,它是一种个体行为,全靠人的才能施展。那怕是一台戏,虽是集体行为,但必须由一个个的角色表现出来。至于剧本、小说、美术、诗歌的生产,就更不用说了。没有人才,任凭你怎么苦干加巧干,也只能白搭。基于这种思想认识,在人才问题上,我是颇费心机的。
    早在五十年代,我担任湘潭专署文教局副局长主管文化工作时,刚建立起来的地区湘剧团和花鼓戏剧团,演员阵营不齐,编导人员奇缺,演出水平很难提高。我通过多方面的工作,从浏阳、醴陵、湘潭剧团调进了一批骨干演员,从业余文艺会演的获奖演员中,招收了一批青年演员,并接受了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湖南省湘剧院下放的三名编导专家。从当时的政治背景看。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或家庭出身不好,或社会关系复杂,或本人有政治问题。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接受的三名编导都是错划右派。在进行这些工作时,虽然是得到了领导的同意,但在群众中非议很大。我冒着风险对他们予以重用,分别安排为剧团专职编剧导演和担任主角。这样一来,不但人才济济,行当齐全,而且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了聪明才干。两个剧团生机勃勃、蒸蒸日上,演职员的面貌焕然一新。连续几年在全省戏剧会演中获奖。对于这样一件好事,我从心底里高兴,尽管在“史无前例”的日子里,受到了严酷的批斗,但我始终认定重用人才有何之错,即使是“黑后台”、“保护伞”之类的帽子压在头上时,我自脸无愧色,心似玉壶。
    “十年动乱”后的1975年,我从平江县委宣传部部长调任岳阳地区文化局副局长(一年后任局长)。当时,地区文工团有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年轻歌舞演员,但编剧、导演和文学、美术的创作力量,仍然比较薄弱。另外,文物方面的人才更是一片空白。面对此情,我又一次深感充实人才迫在眉睫。于是,通过多方面努力,取得组织、编委和劳动人事部门的支持,一方面将在“文革”中冲散的文化骨干调回,安排在重要岗位。另一方面从平江、汨罗、岳阳、临湘、华容、湘阴调来一批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这个数字相当可观,共达20多人。他们之中,有高学历的学者,有一定成果的创作人员,有崭露头角的文艺苗子,有自学成才的骨干。不但充实和加强了地区文工团(后来为歌舞团和花鼓戏剧团)的业务力量,而且为新建立的地区戏剧工作室、地区文物队和地区文联奠定了基础,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调聚人才的难度是多方面的。不仅要跑编委、跑组织、人事和计划劳动部门,更要跑被调出的单位。对此,我本着不畏其难,不厌其烦的姿态和求贤若渴的心情,多方奔走,取得支持。比如调平江的一位年轻有为的剧作者,他当时正在公社文化站负责,第一、二次前往联系,公社领导都不同意,接着又“三顾茅庐”,还是有阻力。为了求得此人,又找了县委书记谭世雄同志,向他说明上调这位作者理由,这样,终于得到了支持。又比如岳阳县、汨罗市和临湘市的三位创作人员,都是费了很多周折,花了很大气力,才调上来。其中有一名当时还是乡村民办教师,通过考察,他有一定的创作才能,于是跑编委和劳动部门,争取了一名编制,作为创作骨干安排在地区戏工室从事戏剧创作。
    人才聚集了,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作也是大量的。首先是要安排较好的生活条件,特别是在住房、家属工作安排等方面,都尽心竭力去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住房方面特别优先,与局领导住同等标准的房子。其次是提供宽松而又有序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有广阔而丰富的自由天地,使其加强政治和专业学习、深人体验生活和积累创作素材,增加创作的灵感和责任感。具体方法是:组织去外地观摩学习,输送去专业院校进修深造,轮流深入到工厂、农村体验生活。再次是与他们亲切交往,从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消除隔阂,互相之间,既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又有情感沟通,乳水交融的朋友关系。
    事业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营造了一个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各自都能充分发挥潜在优势,倾情地施展才能,专心致意地勤耕苦作。几年之后,一个以戏剧、文学为主体的文化“岳家军”已经形成,并成为文化“湘军”的组成部分。各种创作成果,有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连连在全省全国夺魁。尤其是戏剧创作相继荣获全国“三连冠”大奖。北京文艺界权威人士说:岳阳的文艺创作力量雄厚,尤其是戏剧创作,可以和一个小的省份媲美。

“三响三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华大地苏醒,文坛艺苑解冻。一股股文艺复兴的热流进发而出,整个文艺界春意盎然,生机勃发,各种创作,硕果累累,真可谓是枝繁花艳,姹紫嫣红。素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和文化之乡美称的岳阳文坛,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呈现了振兴繁荣的局面,特别是文艺创作方面,热情之旺,雄心之大,目标之高,前所未有,一批有才华的作家,更是豪情满怀,意气高昂。其情其意,令人欣喜。
    面对明媚璀璨的文艺春天,我既心潮澎湃,激动不已,又在思索如何把握时机,把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艺术生产力,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经过一番缜密的思考,构成一个颇有创意的蓝图。这就是岳阳地区的文艺创作特别是戏剧创作,要在二三年内实现“三响三上”的目标。即:在广大观众中打响,在全省和全国会演中打响;上电视上电影和上全国领奖台。这“三响三上”中,特别把在观众中打响作为第一。为什么?因为所有的文艺作品,都是给人们观看,供人们欣赏,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的。一个作品的成功,首先要有群众基础。比如一出戏,必须先受到观众的检验。如能先受到观众叫好,尔后获得奖励,才是真好,才能是真正的人民大众戏剧。如果只是在同行圈里面叫好,而观众并不喜欢,那只能是孤芳自赏,是缺乏生命力的,很可能是领奖之后,就进博物馆了。
    在1980年春节时,我们几位局领导,邀集直属文化单位负责人和作家艺术家一起吃年饭。在大家开怀饮畅和互致祝愿的热烈气氛中,我以“三响三上”为题,作为祝酒辞。大家听了,一致叫好。好几位作家当即表示:“三响三上”正合我们的心意,一定努力实现。有的同志还有趣地提问:做到了,局里有奖赏吗?我脱口而出回答道:不但有奖,而且要重奖。一位同志接着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这次年饭,吃得开心,吃得别开生面。
    要真实现“三响三上”的目标,非是一举之劳。春节过后,我们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召开了具有规模的创作会议,制定了创作规划,颁发了奖励办法,组织了重点作者深入体验生活,成立了重大题材创作小组,多次举办了有省里知名作家参加的重点作品研讨修改会。在作家艺术家的辛勤耕耘下,经过一段艰难奋斗,  “三响三上”的目标终于全面实现了。戏剧出现了“八品官”、“喜脉案”、  “镇长吃的农村粮”和“曹操与杨修”等,荣获全国“五连冠”大奖;小说“那山那人那狗”获茅盾文学大奖;电影“巴陵大盗”,填补了岳阳过去无电影的空白。至于电视片就更多了,如“毛泽东和他的乡亲”,在全国影响很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三响三上”的作品,都有较雄厚的读者和观众基础,比如戏剧作品“八品官”、“镇长吃的农村粮”在获大奖以前,都演出百场以上。三响三上,好梦成真。

字必躬亲

曾经有一位很有学问和修养的领导同志说过这样的话:为事不能偷懒,为文,也不能偷懒。一切署名的文章,非得字必躬亲。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不仅是为文的信条,也是为官的德性。我听了以后,很受启示和鞭策。
    我从20多岁开始,就从事文化宣传工作,并担任了处级领导干部。由于干这一行,与文字打交道多,需要写的东西自然不少。如果要别人代劳,只要动一下嘴巴,就可呼之而来,既省事又省力。然而我没有做,也没有想过这样做。这并不是说我的写作能力很强,而是一种天赋的习惯,秉性就喜字必躬亲。几十年来,不但写过许许多多的工作报告、工作总结以及典型材料、调查报告等,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本,堆起来足有一公尺高,而且工作文稿、散文评论、通讯报道和诗词楹联等,也足有大几十万字。不论是署名打印,还是口头表述,我都写成文稿。即使是修改别人写的文稿,也是尽力而为,从不马虎草率。
    这样的结果,除了吃过不少苦头,开了不少夜班,放弃了不少娱乐活动,牺牲了不少休息时间,并且使右手中指磨出了一颗厚茧,而得到的裨益是很多很多的。首先是促进了学习,丰富了知识。为了作文和作好文,就要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一个人的知识有限,而学习则无限。几十年来,坚持写中学,学中写。辞海不离手,书籍随时翻。基于此,基本适应了写多种文体和题材的需要。其次开发了脑子,活跃了思维。作文需要开动脑筋,用心思考,反复推敲,长此以往,脑子越用越活,即使年纪大了,也不易出现痴呆。直到观在,感到脑子还是好使的,还有一定灵感和思维能力。这一点,是任何金钱买不到的,也是任何药物难以凑效的,该是多么的宝贵啊!第三是锻炼了意志,增强了毅力。要做到“字必躬亲”,必须以勤为本。作文,是苦差事,要劳心劳神劳力。我的态度是:敢字当头,不畏其难,自甘吃苦。比如需要写的东西,有的一开头就难住了,有的写到中途难住了,有的写到后段难住了。是临阵退缩,半途而废,还是迎难而上,攻克而成呢?我选择了后者。实践使我体会到,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先导。人的精力虽然有限,但消耗了还可以补充,倘若只是留着,是不会产生任何价值的。世界上的大科学家,大作家、大发明家,不知消耗了多少精力,作出了思想上的投入,不是照样健康长寿吗?问题在于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有的甚至越活越年轻。这看来,字必躬亲,大有必要,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