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四级农业科掌宾验网的建豆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华容县于上世纪60年代创建的四级农科网曾名噪一时,值得回顾。
1965年春,护城公社五星三队成立“春来报”科研小组;梅田公社建立公社农科站;1966年隆西公社建立公社农科站;1968年新河公社新建大队成立农科队。这些单位实行领导、技术员、群众“三结合”,有专门试验基地,采取科学方法种田,繁殖推广良种,各种作物产量大增,带动了周围社队,引起当时的华容县革命委员会领导的高度重视。1969年冬,中共华容县核心领导小组在总结这些科学种田典型经验的基础上,作出办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科组织的决定。确定县、社由组长(书记)挂帅,副组长(副书记)分管,委员专职具体抓。到1972年,除县农科所外,全县建立23个公社农科站,站辖生产队51个,农技干部67人,参加活动人数3326人。其中农民技术员650人,基地面积10645亩;大队农科队:366个,参加活动人数2722人,基地面积 8117亩;生产队科研组2829个,参加活动人数11648人,基地面积60496亩。共计参加活动人数17696人,基地面积81275亩。至此,全县基本形成上下连成线,左右连成片的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即县有农科所,公社有农科站,大队有农科队,生产队有科研组。四级农科网的建成,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197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4.8亿斤,亩产第一次跨《纲要》;1972年,粮食总产突破6亿斤,亩产过千斤;1973年,虽然遇到严重水灾、粮食亩产仍然超过《纲要》,向国家出售商品粮1.54亿斤,棉花总产由5万担增加到8万多担,向国家出售皮棉8.2万担。
1973年至1978年,公社以下农科组织按景港、新河公社农科站,新河公社新建大队农科队,护城公社五星三队农科组的标准,先后进行三次调整,颁布了《华容县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工作条例》,加强具体领导和房屋、仓库、温室等基本建设,配备必要的科研仪器设备,对基层领导进行统一培训,四级农科网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不断实践逐步完善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华容的四级农科网,是在生产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它同其它新生事物一样,是在斗争中产生,在斗争中发展完善的。
四级农科网的出现是农业科学技术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它冲击着旧的习惯势力,因而,它刚露头就遭到一些思想落后保守的人的反对。他们说:“黑脚杆子搞科研,成不了气候。”有些人对坚持搞试验的同志冷嘲热讽,有的干部甚至收回试验场地,不给农科人员记工分。加之农科组织本身也还不够完善,在开展科研活动和劳力、土地、分配等方面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县革委针对农科网建设中出现的情况,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深人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作为办好四级农科网,开展群众性科学实验的前提。
二是帮助农科组织端正科研方向,坚持种好小田,服务大田。做到大田出题目,小田作文章,小田摸规律,大田创高产。县农科所根据大田的需要,1969年至 1974年搞了200个项目,3920个处理试验研究,其中78项成果推广大田,为社、队提供良种:水稻890万斤,棉种5万斤,油菜籽1.5万斤,旱粮 5000斤,仔猪1390头,狮头鹅182只。农科所建成的1200亩高产田,亩产由1969年的758斤,提高到1500斤。稻、稻、麦三熟制试验田,亩产1800斤:稻、稻、油试验田,亩产稻谷.1457.5斤,菜籽224.8斤。
三是支持科研人员大胆从事试验,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做到对在科研中取得了成功经验的热情鼓励,总结推广;对在科研活动中遭到挫折和失败的,给予热情关怀,帮助他们找出原因,总结教训,继续试验。如护城公社环城大队农民技术员张善凯1971年从外地参观回来后,热情推广晚稻大苗带土移栽技术,由于没有因地制宜,造成减产。当时有人要他赔产,使他思想压力很大。县领导发现这个问题后,负责同志亲自到这个队召开座谈会,支持张善凯为革命搞科研的热情,并帮助他总结教训,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从此,张善凯更加积极投身农科研究,第二年他精心选育的一个早稻新品种,参加了岳阳地区的区域品种试验,受到好评。
四是坚持执行党的经济政策,解决农科组织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既坚持“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原则,不打乱生产队的体制,又帮助各级农科组织解决好土地来源和科研人员的报酬问题。县革委行文规定公社农科站,由公社从有关大队划出二、三个生产队单独建站,不改变生产队核算单位,直属公社管理。大队农科队,采取 “土地各队凑,劳力各队抽,良种各队用,收入各队分,亏损大队补”的办法,划出二、三十亩试验基地,单独建队从事科研活动,不单独核算。生产队农科组,不划固定试验基地,在生产队统一安排下种好“三田”。参加农科组织的社员,都实行评工记分,按劳分配。
创办农校集中培训
随着四级农科网的建立,群众性科学试验运动的广泛开展,农民中涌现了一批科学实验的积极分子。但在实践中,县委深深感到这支队伍在数量上需要不断扩大,在质量上更需要提高。1970年,胜峰公社创办了“五·七”农校,为培养以农民为主体的科技队伍,提供了经验。“五·七”农校坚决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校方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自力更生。教员自己选派,能者为师,互教互学。教材自己编写,就地取材,通俗易懂。生产需要解决什么技术关键,群众需要什么技术人材,就开办什么专业。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现场教学,学习时间有短有长。三年中,他们为全社培养水稻、棉花等12个方面的技术员630多人。这批学员回到实践中去,充实了农科队伍,加速了农业技术改造。县委认真总结推广了胜峰农校的经验,并迅速办起了县、社两级农校。县农校重点培训社队干部和技术骨干。公社农校为大队、生产队培训五员(种子员、植保员、肥料员、田间管理员、农机员),坚持把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结合起来。采取“课堂教学,田间实习,回队推广,总结提高”的办法,一般学习时间三至五个月,两年共培训农业技术人员3000多名。到1974年,全县有了一支1.8万人的科技队伍。这批农民技术员掌握了改良土壤、合理施肥、科学管水、选育良种和植物保护等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河公社新建大队党支部书记、全国水稻模范何光星积极带头搞科研,全大队涌现和培训了50多名农民技术员。这批技术骨干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科学技术知识,他们带动700多人参加科学实验,形成了一个蓬勃发展的科学种田的群众运动。共产党员殷敬芝,以前是生产队的队长,担任大队农科队长后,如饥似渴地学理论、学技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普通农民,读完了《物种起源》、《细胞遗传学》等农业理论书籍,使自己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又用于指导科学试验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 。1969年至1974年,农科队引进100多个不同类型的水稻杂交亲本,选育出了5个有希望的水稻新品种。如“七三三O”、“七三三一”这两个晚稻新品种拿到种子试验田和“农垦五八”品种比,成熟期比“农垦五八”早4天,单产高百多斤。1966年至1974年8年间,新建大队引进稻、棉、油、麦品种 600多个,选育推广了适合本地栽培高产良种30多个,向国家提供了水稻良种1270多万斤。
华容县的小麦实验地。
在抓好培养农民技术员的同时,县委还注意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农技干部在农业科学实验中的骨干作用。1969年到1974年间,县革委举办了11期农技干部学习班,组织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交流科学技术经验,并把在科研中取得成果的13名积极分子发展入党,23名积极分子任命担任县、社农科组织的领导职务。景港公社农技站技术干部杨开炎坚持同农民技术员一起进行科研活动,为了有效地防治稻纵卷叶螟,他同几个农民技术员精心观察了17个昼夜,终于摸清了稻纵卷叶螟蛾“群集趋绿稍扑灯,白天隐蔽夜活动,下半夜里多交尾,产卵之时在黄昏”的活动规律,总结了“蛾卵幼虫过细查,盛孵未孵把药杀,晚上防治效果好,组织突击消灭它”的防治技术,为防治工作作出了贡献,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在生产队科研员的指导下从事田间管理
自立更生 勤俭为本
华容县在办四级农科网过程中,始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方针。首先,各级农科组织艰苦奋斗,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加速了科研基地建设。全县大搞泥沙换“房”,改良土壤;开沟挖渠,平整土地。经过三、四个冬春的艰苦奋斗,有70%的公社农科站,90%的大队农科队基本上实现了田园化,适应了科学种田的需要。其次,广大农科人员和社员群众,坚持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以土代洋,解决科学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资金,集体筹集;没有技术,边学边干;没有天平,用戥子称;没有发芽器,用土钵代替;没有温箱,就放在灶头上或火炉边加温。第三,在农科网不断巩固、生产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农科组织坚持少花钱,多办事,非生产性开支严格控制,生产性开支精打细算。四级农科网建立后,除县农科所的科研经费、基本建设开支由县财政每年拨2到3万元外,23个农科站每年县财政只补贴l万多元的科研经费,每个站只有三、四百元。400多个大队的农科队的经费开支,坚持自力更生,从生产收入中解决,不足部分从企业收入中适当给以补助。各级农科组织一方面节省开支,同时又开源节流,走自己武装自己的道路。全县23个农科站努力发展多种生产,增加收入,积累资金,办站才三年就购买了7台拖拉机,24台柴油机,23台电动机,添置了简易仪器1500多种。
攻关会战硕果累累
中共华容县委按照农业“八字宪法”的要求,针对本县影响农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组织农科组织搞攻关会战,取得丰硕成果。
在种子工作上进行了一次革命。农科组织建立前,华容县是“缺种向上要,良种靠外调”。据统计,1965年至1968年调进种子880多万斤,县财政补贴经费12万元。调进的良种也是“头年一崭齐,二年现高低,三年有迟早,四年无齐草。”农民反映说:“我们种子杂得恶,高子矮子各顾各,下面一大把,上面一小撮”,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随着农科网的建立,形成了四级良种繁育体系。t970年,全县良种达到自给有余,4年调出水稻种子4200多万斤,棉花种子 120万斤,黄麻种子70万斤。从1973年开始,农科组织建立了原种圃、体系圃、株行圃,加速原种繁殖。1974年,全县共栽培原种4000亩,生产水稻原种70万斤。
在早稻育秧技术上进行了革新。早稻烂秧是华容县长期以来一个“老大难”问题。1961年到1970年共烂种稻谷3850多万斤。烂掉了良种,减少了双季稻面积,延误了季节,致使晚稻遭受“寒露风”的袭击。农科网建立后,带头打破常规,推广新法育秧,组织群众性大会战,先后普及推广了湿润秧田、通气秧田、场地育秧、温室育秧,攻克烂秧难关。1971年后,全县基本上没有烂秧,季节提早了10多天,为晚稻避过寒露风创造了条件。
在植保工作上摸索了一些规律。华容县历来危害农作物的病虫害较多,随着双季稻、绿肥面积的扩大,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新的发展。四级农科网建立以后,各级农科组织层层固定了植保员,组成了一支3900多人的农业植保队伍,开展群测群报,群防群治,集中群众智慧,大打人民战争。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人工防治抓重点,药杀防治攻关键,积极开展生物防治,逐步减轻了水稻螟虫、纵卷叶虫、稻蓟马、稻瘟病、马鹿苗病、小珠菌病和棉花蚜虫、地老虎等主要病虫害。
在降低地下水方面闯出了一条路子。华容县四面环水,内湖密布,河比田高,除了洪水、渍水危害之外,还有地下水影响高产。1969年前,全县有20万亩低田不能种绿肥,一年只种一熟,产量很低。全县双季稻面积只占稻田面积的5%。各级农科组织通过反复试验,找到了稻田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高,土壤板结,泥脚冷浸,影响作物正常生长。于是,县委、县革委发动群众,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采取挖湖抬田、开沟挖渠、平整土地、增肥改田等综合措施降低地下水,使20 万亩“年年冬水,岁岁冬闲”的低产田种上了绿肥,插上了双季稻。1971年全县实现了绿肥化、双季稻化,开始向三熟制进军。
中央重视 誉满全国
华容县的四级农科网刚刚兴起,就引起中央、省、地党组织和各级农业、科技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1970年,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华国锋在常德主持召开的全省农业科学技术经验交流会上,批发了华容县群众办科研的4个典型材料,并安排护城公社五星三队“春来报”科研组组长肖焕炎在会上发了言。会议总结时,华国锋要求各公社、大队、生产队都要象华容一样,建立科研组织,形成一个全省性的农业科学试验网,开展科学种田。他调国务院任副总理后仍对华容四级农科网极为关注。1972年提议华容派人出席了全国农林科技座谈会,华容代表在座谈会上介绍了办四级农科网的经验。1974年,中央农林部和中国科学院在华容召开了“全国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经验交流会”。1975 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以中共中央(1975)21号文件,向全国下达了《关于各县都要建立和健全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的指示,对华容的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给予充分肯定。
1972年,中共岳阳地委和岳阳地革委在华容召开了全地区农科网会议。1973年,湖南省农业局、科技局联合在华容召开了农科网经验交流会议。1974 年,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接见在华容出席全国四级农科网会议的全体代表并讲了话。11月,省革委批转了省农业局、省科技局、省农科院《关于贯彻全国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交流会精神,进一步推广华容县农科网经验的报告》。
华容县办四级农科网的经验,得到全国各地的重视。1974年11月至1976年12月,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来华容参观指导者达4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