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南洞庭湖50周年追忆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1952年冬进行的整修洞庭湖工程,是从明代万历年问在湘阴利用湖洲围垸370多年以来的首次治理工程;是新中国建立后,共产党、人民政府继土地改革后,为境内农民办的又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其工程规模之巨,动员干部、民工之多,国家投入之大,都是史无前例的。
(一)
南洞庭湖位于湘阴、沅江、望城3县,其绝大部分水域在湘阴县境内,为洞庭腹部。明代万历年间 (1573—1619),官民开始利用湖洲筑堤围垸。经过明、清、民国3朝370多年的围垦,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湘阴实有垸130个(其中帝制时期74个,民国时期56个)。这些围垸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堤塍矮小单薄,夯压普遍不紧,高程仅32—35米,面宽仅2-4米,难以抵挡洪水侵袭,倒堤溃垸经常发生。据史料记载,从1816至1949年的。133年问,湘阴湖区共发生严重溃垸灾害26次,损失惨重。1831年后,连年大水,帝制时期围起的 138个堤垸,倒溃十分之三四。1935年6月下旬起,连续下雨两个月。湘资沅澧和长江涨大水,湘阴溃垸67个,淹田180010亩,渍田548401 亩,死亡2000人。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党和政府没有来得及对洞庭湖治理,一场新的灾难又降临到湖区农民兄弟的头上。1952年,湘阴县秋汛持续36天,8月24日至9月3日,全县漫溃小垸26个,淹田18362亩。9月24日19时20分起,九级大北风使洞庭湖掀起巨浪,33.45米水位的浪头漫过了34.8米的湖堤顶部。民新垸在20时30分首先告溃;21时,鼎新、塞梓垸相继溃堤;21时30分,古一垸溃决;4垸共被淹死1660人,冲毁房屋15782间,其他财产损失无法统计。与此同时,康宁等6垸也先后倒溃。是年,全县共溃36垸,共计淹田 86284亩。
(二)
为帮助灾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国家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副部长李葆华、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林一山等亲临灾区慰问与实地勘察,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整修南洞庭湖。1952年11月1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整修南洞庭湖的决定》,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军区联合发布《整修南洞庭湖总动员令》,成立了以程潜为主任委员,金明、文年生、唐生智、谭余保为副主任委员的整修工程委员会和以文年生为指挥,李毅之、孙云英、齐寿良为副指挥,以金明为政委,周惠、胡继宗为副政委的工程指挥部。省指挥部设在湘阴县白马寺。
南洞庭湖整修工程直接受益的湘潭、常德专区各设分指挥部。湘潭分指挥部设在湘阴县临资口,指挥齐寿良,政委胡继宗,副指挥刘焕升,副政委孟树德,下设秘书、政治、工程、交通、供应、卫生等6处。湘潭分指挥部的工程任务有湘阴县境内的堤垸整修;湘阴、望城县的堵口工程;另外,还接受了省指挥部分配的、当时属于沅江县易婆圹至赛头口4558米修堤任务(1954年11月7日划属湘阴)。具体施工项目有11大项,总计施工堤长92438米(其中新修28178 米,培修63631米,堵口629米),共需土方1千万方,工期要求3个月左右,即1953年春耕生产前完工。
(三)
根据任务、时间要求和没有机械化施工等现状,指挥部、分指挥部决定在全区11个县、市内动员、组织11.9万民工参加整修工程。其中平江7741人,望城8137人,湘潭市1503人,宁乡12984人,醴陵9930人,浏阳11834人,临湘3303人,长沙10831人,岳阳7710人,湘潭县16649人,湘阴28789人。
为动员、组织如此众多的民工参加治湖工程,湘潭专区抽调干部3848人(其中地委委员名,县委委员21名,区委委员136名,区级于部122名,一般干部 3566名),以县为单位,按照军队建制,县设总队,区设大队,乡设中队或分队,分队下设班(组)。除工程所在地湘阴县组建3个总队外,其余县(市)各设 1个总队,共计组建总队13个,大队83个,中队708个。
平江县 总队长 胡忠明 政委 范志德
醴陵县 总队长 刘德仁 政委 贺秉贤
望城县 总队长 安长厚 政委 张景恒
宁乡县 总队长 李石秋 政委 吕继柯
浏阳县 总队长 岳玉堂 政委 齐身旺
临湘县 总队长 杨 星 政委 余兴表
长沙县 总队长 韩明鉴 政委 李 明
岳阳县 总队长 李兴尧 政委 王三金
湘潭县 总队长 王文山 政委 马志亮
湘潭市 总队长 无 考 政委 无 考
湘阴县 l总队长 李子英 政委 高臣唐
湘阴县 2总队长 周 葛 政委 解清泉
湘阴县 3总队长 王子英 政委 陈秉芝
各级领导班子组建后,接着就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动员工作。层层进行宣传发动,反复向干部、群众宣讲治湖的重要意义,说明整修南洞庭湖工程就是修建祖国粮仓,就是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教育农民听党的话,发扬天下农民是一家,谁有困难都来帮的互助友爱精神,支援湖区农民兄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在土地改革中获得翻身的农民,在思想认识提高后,纷纷表示,要“听党的话,党指向那里,就奔向那里”, “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随即掀起了一股报名参加治湖的热潮,涌现出了许多父子一齐报名,兄弟争着报名,妻子替丈夫报名的动人事迹。不具备参加治湖条件的,也表示在后方帮助民工搞好生产,解除后顾之忧,安心修堤。
报名之后,乡政府按照上级分配参加治湖民工名额和报名者的条件,正式确定光荣参加整修南洞庭湖民工名单,并出榜公布。接着,开始了出发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1952年12月初,各县的民工大军以大队为单位浩浩荡荡离开了驻地,向南洞庭湖整修工地进发。开拔前,各县、区都召开了欢送会,会场内外,爆竹齐鸣,鼓乐喧天,场面十分热烈。民工队伍进入湘阴境内时,湘潭分指挥部首长胡继宗、齐寿良等同志都前来迎接,向民工表达敬意。12月5日,11万民工全部抵达了施工现场。
(四)
民工一到工地,就开始了施工前准备:搭工棚;工地放样;清淤扫障;劳动组合;抓好物资供应和后勤工作。大约经过了2至3天的紧张准备,各总队都陆续开始了施工。
南洞庭湖整修工程规模宏大,任务艰巨,工期有限,加之在风雪严寒季节施工,其困难不言而喻。施工开始后,各总队、大队都按照指挥部的布置,狠抓了思想政治教育,稳定民工情绪;组织劳动竞赛,提高工程效率;加强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搞好后勤服务,保证民工吃饱睡好等4项工作。
民工们冒暑严寒奋战在工地上
组织劳动竞赛,调动民工积极性,提高工效,是如期完成工程任务的关键。竞赛开始后,指挥部和总队领导都到工地坐阵指挥,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大队、中队干部都在工地与民工同住同吃同劳动。他们都打着赤脚或穿着草鞋,带头冲锋陷阵,与民工一道清淤泥,挖土方,打石硪,哪里的工程最艰苦,哪里就有干部、党、团员在现场拼搏。劳动竞赛进人高潮时,在长达184华里的工地上,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各种口号声响彻云霄。在“天下农民是一家,修湖就是修粮仓”,“抓晴天,抢阴天,麻风细雨是好天”,“早出工、晚收工、争当模范上北京”,“平浏醴,亲兄弟,杨林寨上比高低”等口号的激励下,人人都为早日完成整修工程献计出力。担土小组为不影响早上担土,就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挖足余土,上好箢箕,使担土民工一进场就有土挑;打硪组为不妨碍民工早上进土,自动推迟收工时间,将当天挑上堤的土打紧才收工回工棚;后勤人员为了民工的身体健康,不管什么时候收工回来,都有热饭、热菜、热水供应。对雨雪天坚持出工的人员,还准备了红糖、生姜汤散寒保暖。
在劳动竞赛热潮的推动下,大大激发了民工、干部的劳动热情,工程效率不断提高,人平工效由开工初期的0.5方提高到1方以上,有个别先进单位的人平工效超过了3方以上。
工程质量是各级领导始终关注的重点。湘潭分指挥部设立了工程处,各总队、大队、中队都设有1名副职负责质检。明确规定层土厚度不得超过40厘米,强调层土硪实3遍。全工区准备了片硪815个,抬硪864个,配备了硪工13432人,平均8—9个民工中就有1个硪工。每层土硪实后,立即使用铁钎钻孔试水检查质量。为传授打硪技术,分指挥部组织6个硪工组分赴各总队表演示范,省和分指挥部还共同组织了2次质量大检查,保证了工程质量。
堵口,是南洞庭湖整修工程的重点。其中湘阴县王家河堵口是13个堵口中最大最艰巨的—个。王家河宽151米,堵口前最大水深3.5-4.5米,流速0.8 米每秒,流量300立方每秒。省指挥部考虑到工程艰巨,成立了以工程部副部长史杰、湘潭分指挥部指挥齐寿良和湘阴总队政委高臣唐参加的临时指挥所,调集了湘阴总队有防汛修堤经验的民工8000人,技术人员174人,轮船7艘,帆船149艘,于1952年12月31日正式开工。
该工程分三阶段:一是边进土,边巩固,打下木桩240个。1953年元月3日开始从东西两侧进土,并在龙口下首两侧同时抛投大竹笼块石。因龙口下游发生回流,造成坡脚坐崩,又在两侧下首各沉毛板船1艘,不料西岸沉船被急流冲成碎片,又调来3艘重载石船停靠下坎,制止了坐崩。二是竭力创造合龙条件。元月11 日至15日.因上下游水位差增大和流速加快,抛短竹笼已不起作用,就改抛6米长大竹笼块石,又在龙口上游抛下边长5米,重lO吨大铁菱角1只和小铁菱角数只,使龙口由11米缩小到了7米。三是全力突击合龙。从15日下午起,堵口工程进入紧张阶段,两侧同时抛填大竹笼、大块石、大小菱角和草袋、柳枝等物,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16日下午2时,堵口合龙。
堵口合龙后,又因抛物体积大,孔隙多,造成堵坝严重渗漏,使龙口数次开裂下坐。此时此刻,临时指挥部在现场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在上淤面用晒簟闭浸,同时组织以全国防汛抢险模范甘菊秋为首的130名防汛技术队员,氽入水中填孔塞洞。大家不畏寒冷,不怕牺牲,经过4天5晚的连续奋战,于元月20日晚终于堵死了渗水,为下游清淤筑堤创造了有利条件。
王家河堵口工程,是整个南洞庭湖整修工程的缩影。在1O余万干部、民工的努力下,艰苦奋战了100天,完工土方100万余方,使工程赶在春耕生产前的3月20日胜利竣工。
艰苦卓著的南洞庭湖整修工程,既造福于湖区农民,也考验、锻炼了人们的思想情操和革命意志。在工程中,共涌现出各级功臣、模范近万人,其中被湘潭分指挥部授予特等劳动模范294人,甲等模范工作者20人。有一批先进分子还在工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组织。
南洞庭湖整修工程中新修的北大堤濒临湖面,为安全渡汛,防止风浪破坏,省指挥部于1953年4月1日命令成立湘阴护坡指挥部,任命湘阴县副县长、湘潭分指挥部工程处处长张建邦为指挥,湘阴县十七区区委书记张福茂为政委,组织数千当地民工开始了为时1年的护坡工程,保护了新堤安全渡汛。
南洞庭湖整修工程的完成,使这一地区的40万农民,72万亩耕地改变了历史面貌,还增加了耕地6万亩,扩大内湖14.8万亩,缩短防洪堤长454484米,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