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艰苦奋斗教育轶事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1956年至1982年,我一直在平江从事学校行政工作。办学过程中坚持用艰苦奋斗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几十年过去了,想起那些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轶事.久久不能忘怀。

茴丝饭、南瓜汤,吃来味也香

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发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指示。在这一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平江一中建起了日产500多斤的酒精厂和拥有120多亩耕地面积的小农场,其中稻田60 多亩、蔬菜地20多亩、旱土10多亩、果园20多亩、鱼塘5亩,每年收获稻谷4万多斤、蔬莱50多万斤,柑桔、水密桃5万多斤,牲猪存栏100多头。同学们劳动的时候,夏天挑水浇菜汗流浃背,冬天挖土手板打起了血泡,但是,每当收获时,面对这些凝聚了自己汗水的劳动产品,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们在劳动中亲身体验了“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真理。过去,一餐饭后,饭桌上撒满了饭菜,炊事员清扫食堂,拾起来的饭菜满满几桶。学生参加劳动后,浪费粮食的现象几乎绝迹,吃饭时自觉实行“三不掉”(不掉饭,不掉菜,不掉汤),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自然形成。1958年冬,天寒地冻,寒气袭人。高一班学生团支部书记邹震江(原市委讲师团主任)带领同学一股劲地跳进齐腿深的冰水中,挑出塘泥上百担。同学们在艰苦的劳动中流了汗,酸了腰,磨出了茧,锻炼了意志,培养了勇敢、无畏、团结互助的品质。正如当年张梓道同学(原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说的:“只有下田干活,才能懂得劳动的艰辛,只有懂得劳动的艰辛,才能艰苦朴素,不忘本。”
    1962年,平江一中在办好校内农场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师生进行“校队挂钩”活动,以班为单位,学生轮流到学校附近的生产队办夜校,组织农民学习科学种田的知识,参加生产劳动、种实验田。思源大队十年九旱,清清的汨罗江水绕山而过。农民为了引水进田,自筹资金,自制炸药,凿山打洞,冒着生命危险打炮眼,点炮炸石,工地上炮声隆隆,烟尘滚滚。全队劳动力全部出动,白天黑夜不停地突击,个个患了“红眼病”,人人瘦了一圈;同学们也与农民一道开山、运土,奋战几个月,终于凿开了山石,修通了水渠,汨罗江水穿山过洞引进来了,几十亩干旱的土地变成了良田。同学们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到了劳动人良改天换地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学到了劳动人民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懂得了理想的境界要靠艰苦奋斗才能实现,从而增强了艰苦奋斗的意识。
    1970年,我从“四人帮”强加在头上的“走资派”帽子下解脱出来后,调到平江九中工作。这是一所从小学附属初中班发展起来的农村高中,全校仅有七间“干打垒”的教室,一个半篮球场即三个篮球架,教学设备简陋,活动场地狭小。全校师生以“抗大”为榜样,发扬南泥湾精神,克服等、靠、要的懦夫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体育改革为“切入点”,自制器材.上山找树兜作举重器,用纱线编织羽毛球网,树杈上放上木棒当单杠,篮球场的四周竖上活动篮球圈扩大篮球场地,自制切割机和打孔机,生产竹质羽毛球拍;利用学校附近的沙滩作运动场,同学们头顶蓝天,脚踩沙滩,练跑步、踢足球、打排球、习武术、操军训、下河游泳。每当清晨和傍晚,静寂的山村沸腾了,校园里和沙滩上师生龙腾虎跃,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学校又增舔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风趣地喻之为“广阔的操场”。学生万茗乔以此为题写了一篇通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后,在省内外引起极大的反响。时任平江县县长陈定安、县委宣传部部长赵石麟多次陪同国家和省体委,省、地委宣传部门以及地区教育局的领导来校视察。省体委在学校召开全省“艰苦奋斗、勤俭办体育”现场会,岳阳地区教育局组织全区体育教师来校参观,省体工大队的运动员拉练来校指导体育活动。从此,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农村中学闻名遐迩,学校被评为全省群众性体育活动先进单位。师生中象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的干劲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改革,学校评为地、县教育改革先进单位,全省各地来校参观者络绎不绝。师生从学校的发展过程中领悟了一个道理:艰苦奋斗是推动一切事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
    回顾这一办学历程,深切感受到艰苦奋斗教育是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大措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是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青年学生的一个永恒而重大的课题。追忆过去,看看现在,时代虽然进步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但是艰苦奋斗教育不能少。当前,一些青少年轻视劳动,有的甚至大手大脚乱花钱,这种现象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各级各类学校仍然要把艰苦奋斗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培养学生具有劳动光荣的观点,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树立以艰苦朴素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的风尚,自觉到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