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大寨”三记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07 12:00
作者(左三)在大寨合影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历史上却是一个严重缺粮的国家。唐代诗人李绅曾写过: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诗句。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粮食仍然十分短缺,解决八亿人口吃饭的问题是第一件大事。农业大国吃饭不饱的原因很多,就当时而言主要有两条:一是人多田少,土地贫瘠,产不敷出;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差,自然灾害频繁,十天不雨遭干,一夜大雨遭淹的现象非常普遍。那时我国工业基础差,综合国力弱,但是人力资源强大,要解决吃饭的问题,唯一的办法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改造自然,重新安排好山水田土,保证年年有个好收成。就在这时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凭借一双手,两个肩膀,开山凿石,觅土造田,在一个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山冲里建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大片大片的高产稳产的海绵地,粮食单产跨过了长江 (国家五十年制的农业发展纲要要求长江以南每亩单产800斤)。一个极度穷困的偏僻山村,变成了全国有名的富裕村。
1972年10月,岳阳地委在华容召业学大寨经验交流会
(一)
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刚刚成立的岳阳地委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立即领导全地区干部群众掀起了一个以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为中心内容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与此同时,地委还派出一批干部深入各地调查研究,发现培养总结本地区的大寨式典型。当时我在地委组织部工作,被派往岳阳县刘桂大队作调查,总结刘桂的先进事迹。我在这个大队生活了两个多月,所见所闻至今记忆犹新。刘桂的地理位置非常特别,四周低中间高,只有水流出去,没有水流进来,是个严重缺水的山凸子。刘桂原来的自然面貌很差,长年的干旱和水土流失,使得山上树木稀少,砂石裸露,山下沟壑纵横,杂乱无章。每逢大雨沙石横流,没田盖地;半月不雨又田土龟裂,禾稼枯萎。解放前刘桂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年年都有人逃荒要饭。党支部书记刘焱南的父亲因家中贫困,外出谋生,死在异乡。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刘桂党支部带领群众象大寨人那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展绿山,保水、治沙战斗。他们坚持植树造林,提出了山不露白,有山就有树的绿化目标。在沙石裸露的山坡上栽树,因缺少泥土,成活率极低。他们就凿石打坑,挑田土上山,填坑栽树,终于攻破了沙石山上栽树不活的难题。通过两年的努力,真正实现了有山必绿的目标。
刘桂人在保水、治沙方面创造出了许多科学而简易的办法,做到了水不自流,沙不落田。党支部书记刘焱南是个勤于思考的人。他看到刘桂是个完全靠本地雨水灌田饮用的村落,每逢雨季大量的好水白白流走,一到旱季又田干地裂,无计可施。他想如果将雨季的水留住,储备下来,刘桂的水足足有余。他领导支部一班人制订了一个保水治沙方案;在每个冲岔筑一口塘,每个山头修若干条不等高的环山小浚沟,把不同流向的雨水都引入塘内,做到塘不蓄满,水不外流。为了不让泥沙淤塘压田,便在每个水塘上面的沟壑处筑梯形坝堰进行拦截。还在水塘附近修一沉沙池,让环山浚沟含有泥沙的水和沟壑漫堰下来的水先落沉沙池,然后缓缓流人塘中,泥沙留在沉沙池内。每到冬季便将沉沙池内的泥沙掏出来充填沟壑。通过几年的努力,刘桂人终于把家乡建设成了山丘葱绿,塘水丰盈,沟壑变良田,处处生机勃勃,景色秀丽的村庄。在改变刘桂面貌的过程中,代表群众利益的共产党员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不仅精心设计了改造自然环境的方案,而且还为实现方案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理想变成了现实。党支部副书记刘湘涛当时是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他事事走在前面,重活苦活抢着干。他用的锄头长一尺二寸,宽六寸,重八斤,每年要用坏三把。群众称他是个铁汉子,好带头人。我为刘桂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写了一篇万余字的纪实文章,收录在岳阳地委编印的《大寨之花》一书中。
(二)
“农业学大寨” 运动从六十年代初坚持到七十年代末,在这期间岳阳地区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湖区的大型排灌设施和沟港网络,山丘区的大中型水库,纵横数百公里的大小引水渠道,几乎都是在这十多年中建成的。
1974年党中央召开了“农业学大寨”会议,全国再次掀起“农业学大寨”高潮。我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了“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又称三分之一工作队),分配到岳阳县中村公社办点,在那里工作了两年,深深印在记忆中的有两项工程:一项是中村改港;另一项是围垦中洲垸。
当时的中村公社有东西两条较大的冲畈。东边的冲畈,贯穿一条长约十公里的溪港,是自然冲刷而成的,弯弯曲曲,左横右拐,极不规则。最宽处两岸对话需要高声呼应;最窄处强壮汉子可一跃而过。浅的滩头,雨停即干;深的潭湾,丈八长竿也探不到底。每逢暴雨因水流不畅,山洪横溢,毁田没苗。这条溪港不但常常带来自然灾害,而且是进行现代农田建设的一大障碍。工作队便和公社党委商定对其进行彻底改造。经过周密的勘测设计,决定在冲畈中间开凿一条面宽十米,底宽四米,深四米的新港,填平老港。新港修成后不但可以根除洪涝,还能新增良田一百余亩,更重要的是为建设现代农田打下基础。改港方案得到了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的广泛支持,大家都认为这是件大好事,应该抓紧上马,尽快修成。1974年11月5日,公社党委召开改港动员大会,会场设在山坡上,这天正遇上寒潮,北风呼啸,天气很冷,而群众的热情很高,到得很齐,人山人海,热热闹闹。一位社员代表在大会上表决心说: “农业学大寨”不能只喊口号,要象大寨人那样干大事,干实事。改造家乡的山山水水。我们一定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高标准完成党委分配的任务。
那个年代有一种说干就干的作风。动员大会一散,很多劳力就上了工地,展开了清场扫障工作。我住的旱坪大队分配的任务在新港下游末端,地势低,施工前必须清除一长约50米、宽7米的淤泥地,拆除一座古老的小石桥。淤泥只能用水桶一桶桶运走。参加清淤的人必须脱掉棉裤,卷起裤袖进行作业。由于天气冷,起初不少人有所畏惧。党支部副书记吴爱和、八队生产队长共产党员潘先绪带头跳人泥中。在他俩的影响下社员们纷纷脱衣卷袖,争先恐后而上。人气一足、干劲一鼓,大家便不觉得冷了,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将一百多立方米的淤泥清除得干干净净。拆桥的任务更加艰巨,在没有起重工具的条件下,要把一块块重达半吨的条石搬走,要把立在水中的石墩拆除,显然是件难事。党支部临时决定抽调十多名年轻共产党员、复员军人和有经验的老人组成拆桥小组,设法在两天内把桥拆完。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找来了缆绳和条木,依照渔民扳罾的办法,扎成一架土起重机。把条石吊起来运走。桥墩是用条石相拼扦入泥中构成的。因年长月久,陷得很深很紧,试吊几次都没有成功。大家想必须先将其摇松方可起吊,这就需要下到齐腰深的水中作业。8个小伙子二话没说,每人喝上二两白酒,待身上发热后跳人水中,用缆绳缠住墩石,人分两边来回拉扯,果然凑效,仅用五十分钟就将桥墩拆除。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古石桥,不到半天时间,就在改天换地的号子声中消失了。时隔不久,一条新港在这里通过,一座钢筋水泥新桥在这里架起,这里的自然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项基础建设工程,哪怕再小,施工中都会不断地遇到困难。新港向上游延伸至明叔地时,遇上了十分难凿的粘土,一锄下去仅留一道白痕。即使用鹰咀镐、羊角锄也力不从心。最好的办法是实行爆破,但是分配给工地的炸药十分有限。如何使这有限的炸药发挥最大限度的效能,是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为此,工地上成立爆破小组.组织有经验的人员研究爆破办法。大家商定采用切削式方法,集中连续进行爆破。先用鹰咀镐、羊角锄将施工面挖成陡壁,然后在离陡壁约两米处打竖炮眼,又在陡壁底部与竖炮眼部位错开打横炮眼。每十米为一个爆破面,打竖眼5个,横眼4个。安好炸药后,派9人同时点火,使9眼炸药几乎同时爆炸。这种爆破方式不仅充分发挥了炸药的效能,而且炸下来的土都成了碎块,大大加快了施工建设。为了安全,为了便于大队伍施工,爆破组都在晚上作业。我多次参加过爆破组的劳动,.深知打炮眼是件苦差事。严寒的冬夜,大家穿着单衣干活,还汗流满面。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共产党员的那种劳动热情,那种奉献精神在我的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没有忘怀。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保证了改港任务的按时完成。
(三)
1975年冬,我仍留在中村公社继续第二年的办点工作。这年岳阳县委县政府决定围垦中洲垸,为修建铁山水库安置移民作准备。我有幸参加了围垦工作,再次感受到大寨精神的可贵。中洲围垦的开工期定在11月中旬,又恰恰遇上一次大寒潮。县委一声令下,数万劳动大军顶着刺骨的寒风开进了工地。他们扎竹为架,割芦为盖,墅泥为墙,迅速在湖滩上搭起了连绵数十里的工棚。一时间红旗飘飘,炊烟袅袅,一高音刺叭不断地播放《东方红》、《祖国颂》、《社会主义好》等歌曲,阵势十分壮观。围垦中洲垸的战斗打响了。紧接着一场区与区,社与社,大队与大队之间比进度,比质量的劳动竞赛开展起来了。工地小报上、广播里不断报导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事迹,那种鼓舞人们你追我赶,力争上游,力争先进的政治气氛至今激荡心怀。社会主义的劳动竞赛,推动工程进度一天天加快,大堤一天天长高。在没有机械设备,资金严重不足的条件下,依靠党组织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发扬大寨精神,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围挽起一个拥有数十万亩土地的中洲垸。今天回忆起来,我仍然情不自禁为之感叹,为之赞美。 1976年冬,我按组织的安排返回了机关。离开中村公社的前一天,又看到劳动大军正开赴铁山水库工地,时隔不久便传来了水库大坝竣工的好消息。时间过去了几十年,心中感触却越来越鲜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精神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可以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