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李煅河的水土治理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1980年4月,经岳阳县多次向省水利厅及长江办事处呈报,并报农业部批准,将李塅河定为水保试点,并由中央水利部委托长江办事处组织实施。

    1980年9月,驻武汉长江办事处抽调农、林、水、地质、水文等专业人员与地方结合,组成规划小组开展李塅河流域的调查研究与规划设计。现场工作3个月,遵照《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办法》精神,沿着水土资料综合利用,在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山、水、田、林综合治理的目标,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社队自力更生与国家适当扶持相结合,以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兼顾的原则下,作出了李塅河流域治理规划。自1980年9月动工至1984年10月 13日验收,已达到规划治理标准,取得丰硕的成果。

地 貌

    李塅河流域,位于岳阳县新墙河铁山水库上游,发源于湘鄂交界的相思山麓,自凤凰村至长洞村冷水井,全长15-3公里,流域面积38.5平方公里,常居人口 3016户,13186人。该流域位于幕阜山脉,为中等切割的花岗岩侵蚀地貌。东侧相思山呈北东走向,为陆水与新墙河分岭,最高峰眉毛尖海拔957.30 米。西侧九龙台南北走向,是李塅、珠港两河分水岭。李塅河发源于南北向的断裂带中,河谷地形为起伏不大的丘陵,一般高程海拔200—400米。

    流域内出露的岩石主要为幕阜山燕山晚期的花岗岩,该花岗岩的矿物组成中,钾长石、白云母和黑云母占70%左右,石英石占30%左右。花岗岩经长期风化,形成10~15米厚的风化壳,在重力、风力、水力等自然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成为本流域水土流失的基本因素。流域内土壤以红壤(54222亩)为主,分布在450米以下的丘陵区,占土地总面积的68.6%,含沙70%左右,黄壤(5033亩)主要分布在相思山450~850米之间,占总面积的16%,质地为沙壤土,少量的黄棕土壤分布在相思山850米以上,占总面积的2%。河谷西岸和沟冲中有水稻田,坡旁有旱地,占总面积13.4%。

    治 理

    本流域在规划期间,进行了详细勘测与调查,发现轻、中度流失区山地一、二层尚未全部流走,如能控制不再继续流失,经过自然改造,其肥力将逐年提高,在雨量充沛的前提下,植被基本可自然恢复。全流域这种面积约占68%,根据这一特点,采取以封山育林为主,进行残林补植补草,崩岗崩脚护砌,沟蚀谷坊截流等辅助措施。这一切合实际的治理举措,从而获得大面积的保水保土效果。

    为此,县社成立水土保持指挥部,组织县、社、村和长江办事处水保技师等广泛开展宣传水保重要意义。全面进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种草护草等,提出“保水保土如保命,封山育林齐上阵”,户户订规划,村组做保证,贴宣传标语500余条,立禁牌328块,机关干部、农村党员带头,学校每周讲水保课一次,荒山按面积、按规格造林,国家提供树苗和草种育苗,投入专业劳动力1583人,每季进行检查评比,表彰奖励,对违反治理规划和未完成任务者,进行批评或惩处。 1983年将山林划给群众作自留山和责任山,层层签订植被建设责任状。

    该流域风化花岗岩层很厚,部分地区山坡陡峭,冲刷出不少秃岭光山和崩岗、冲沟,必须辅以相应的水利工程措施,才能使植被有立足之处。为此,采取了建山塘、开渠道、建石谷坊(即小型水塅堵泥沙)和小型水保工程等措施。这里山区劳力过去多年在外从事水利建设,而本地塘坝和小水电建设,仍是薄弱环节。近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全流域已退耕还林2925亩。俗语说:“田荒三年是草,山封三年是宝”。现在每年产桃、李、梨等达3万多斤。

    效 益

    李塅河流域治理面积46.2平方公里,自1980年9月动工,至1984年10月9日至1 3日,由长江办事处、省、市、县有关单位共60人,在听取岳阳县汇报后,分山林、工程、经济、综合四组赴实地比照原规划验收,逐项验收成果:完成水土流失区治理4.6万亩,建石谷坊等小型水保工程2083处,建沼气池1276个,建省柴灶1633个,改造沙压田、冷浸田775亩,建山塘256口,渠道 23.7公里,电灌站9处,1万伏输电线路13.9公里。建径流站和观测站各1处,并扶持和发展了多种经营。已完成国家投资79.5万元。地方和群众自筹 6.2万元,投工136.4万个。验收组经过实地查勘和抽样检查,认为基本上实现了规划要求。即:(1)山林基本绿化,强度及强度以上流失区已消灭,除尚有少量面积属于中度流失外,其他均已降为轻度流失区和非流失区。植被覆盖率达到70%(现已达83%)。据调查,生态环境有较显著改善。河床淤积普遍下降,水流含沙量显著减少。(2)80%的农田达到高产稳定。(3)农民按人口平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增长。(4)已建的沼气池和省柴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

    在李塅河治理期间,即1981年至1987年,省水保办、水利厅又相继在相思山西麓的珠港,南麓花苗乡的红光,月田乡的立新,黄岸乡的神湾等四条小流域进行水保治理,历时14年,取得了巨大成效,包括李煅河这5条小流域的面积为189.24平方里,占铁山水库流域总面积465平方公里的40.6%,5条小流域治理总面积140.5平方公里,占库区流失面积179.33平方公里的78%,5条小流域山林210685亩,占库区山林面积61.75%。治理宜林宜草面积占93%,造林4.067万亩,发展经济林3931万亩,植草2500亩,植被覆盖由治理前的29.8%上升到81%,建沼气池2919个,节能灶4391个,建石谷坊3667处,防冲工程564处,防崩工程1456处。据测算,十多年治理期间,减少185.6万立方米泥沙淤积铁山水库,相当于 18座小二型水库的库容。群众说:“上保一万多人民生命所系的水土,下保6亿多立方水的铁山水库,咯真是一件大好事。”据李塅河实地调查,山林枯枝落叶覆盖厚度达2~4厘米,每亩落叶量250~1500公斤,含水量每亩0.5~1.4吨。林地渗深度达30~50厘米,降雨一般不产生地表迳流,以地下潜流代替明水溪流,抗旱能力由20天提高到70天。河床泥沙降低,两岸稻田冷浸减少。农业普遍增收,群众生活显著提高,李塅河“朝西村三户有一台车,长洞村五户一栋新楼”传为佳话。

(作者系岳阳市政协离休干部、原政协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