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人民的通信”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是社会各类矛盾的综合反映。对涉及各级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反映各个时期突出的带倾向性、普遍性、政策性问题,以及冤假错案的问题和一些其他重大问题,等等,都必须是领导亲自动手,才能使这些重大信访问题得到解决。
湘阴县历届县委遵照毛泽东关于“必须重视人民的通信,要给人民来信以恰当的处理,满足群众的正当要求,要把这件事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和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轻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义态度”的指示,把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列为重要议事日程,书记亲自动手。
1949年11月,湘阴刚解放不久,时任县委书记华国锋就亲自接待群众来访,有一天,新泉寺的胡善良母子三人到县反映其生活困难,衣食无着,华国锋同志接待后,帮助其解决救济大米100公斤,旧人民币20万元,要通讯员安排他们的食宿,第二天又叫人买好船票送他们回家。
1959年11月,时任县委书记陈秉芝收到中医夏尉希的来信,反映湖区杨林寨、洞庭围一带耕牛死亡严重,而且缺医少药。陈秉芝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感到来信反映的问题非常重要,牛是农民的命根子,随即亲自与县有关部门研究采取措施,组织兽医下乡防治,解决必需的药品,使之没有继续蔓延,农民反映很好。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信访工作量也大大加重,县委领导亲自动手解决信访问题显得更为重要。1979年是县委正、副书记在接待日接待群众来访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共接待来访251人次,日均21人次,最多的1月15日,县委书记接待群众47人,县委领导在接待日处理78起大要难案。县委书记刘菊秋自1973年6月至1982年2月在湘阴的8年多时间,亲自阅处群众来信1514件,接待来访群众2400多人次,集体研究处理大案难案780起。
平反冤假错案,成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县委领导抓住重点,区别情况,本着“尊重历史,注重现实,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交由县信访办处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如在抗战胜利后,我县参加 “中原突围”的一批军人本应按革命军人对待而没有按此办理对待,问题拖了几十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复查,县委领导对应复查的229人逐一进行研究,共处理各种遗留问题303个,其中证实为复员军人的188人,追认为革命烈士的16人,对错作政治结论的53人和错判刑的17人全部进行纠正。当时仍然健在、但年老力弱生活无靠的78人给予定期定量生活补助。已去世和失踪的烈士家属视其家庭情况分别给予116人一次性补助,两项共支出经费4.4万元。湘阴有名的、外号“左八”的左钦彝,虽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过伪职,但在1945年王震率领三五九旅南下到达湘阴后,为扩大抗日武装力量,策动左率部起义,并改任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一师师长,在抗击日寇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后却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湖南一解放,王首道同志就指示要为左钦彝恢复名誉,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末得到解决。1985年,县委认真调查这一案件,经过查实并报上级批准追认左为革命烈士,对其遗属按政策进行抚恤,因此而受株连的亲属全部给予平反。拖了近40年的问题,一朝得到解决。
解决上访老户中的“老大难”问题,引导他们走自谋职业致富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有38户多次赴京到省、地上访老户,他们的问题久悬不决。县委领导亲自处理此事,组织有2名县委常委、22名科局长共48名干部参加的18个上访老户包案组,采取责任包干的办法,对38个上访老户负责调查处理。通过查实结案,属于冤假错的5户,要求合理的11户,要求过高的15户,无理取闹的7户,县委逐户认真进行研究,按照政策该解决的给予解决,应做工作的做好工作,使多年往返奔波的信访老户稳定下来。杨慧丽曾是多次上京去省上访的老户,她一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致使下肢瘫痪,右手致残,1961年随其父亲由北京二机床厂精简下放回原籍湘阴县南湖公社。1978年后,她曾两次去北京,数十次到省、地、县上访,要求恢复其父亲公职和全家城镇户口,1980年2月上京纠缠三个多月,直至派人送其回乡。县委领导通过对其反复做好思想工作,说明属于精简下放的不能恢复公职和城镇户粮。但考虑到杨慧丽在农村确有实际困难,引导她自谋职业,解决生活问题,在县城帮她找好居住地点和摆放书摊场所,她自等资金购买一批图书,经过一段时间,生意越做越旺,由摆放书摊,办起了友谊书店,公安、粮食部门作特殊情况,解决本人城镇户粮,银行给予贷款支持,在县妇联和各级残联的帮助下,后来又办起艺术幼儿园、聋哑人特殊学校和慧丽学校,入园幼儿 300多人,聋哑儿童学校入校学生300多人,已发展成为拥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个体大户。前些年曾是北京有案、省城有名的上访老户,而今成为闻名全省的三八红旗手。
为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把信访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方面上来,县委书记刘菊秋、丁来文亲自处理的两起来访,在干部群众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城关镇黄金大队社员殷年胜,1978年批资运动中被定为地下黑包头,打成暴发户,他被批斗罚款一直不服,多次到县上访,要求查证落实。1981年4月,刘菊秋同志亲自接待详细听取殷的申诉后派落实政策办和信访科的同志进行调查,通过查实,殷年胜1973年经生产队同意,与本县58名社员合伙挖白泥,售给三峰窑陶器社,殷负责水运,所得收入按劳分配,这是完全符合党的政策的,由于当时的办案人员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仅凭由殷一人领款就主观臆断定为殷是包头,打成暴发户。刘菊秋同志把这个问题提到县委常委会上讨论后,纠正了这起错案,恢复了殷的名誉,补偿了经济损失,做到了干部、群众、上访者三满意。1985年3月,丁来文同志接待了古塘乡的来访农民刘学汤,要求帮助解决进城办企业的困难。刘学汤因出身地主家庭,又是海外亲属,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多次挨过批斗,曾经装过“光眼瞎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承包50亩湖田耕种,育种一亩四分树苗出售,当年成为全县闻名的万元户,于是便打算到县城经商办企业,但在进行中曾遇到各种关卡难于走通。丁来文同志当即表态支持这一行动,随后要求有关部门解决经营场地和贷款支持,很快在县城办起第一个溜冰场,当时对活跃城关地区的文体生活起了很好作用。溜冰场为再发展积累了资金,很快又开了一家饭店,经济效益很好。后来又承包县人民纸厂的污水治理工程,自有资金越来越多。刘学汤说,家庭人兴财旺,全家安居乐业。
湘阴历届县委重视群众信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976年,湖南省委在全省推广了湘阴县委把信访放在基层、把大量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的经验,并授予濠河公社为全省基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78年9月,中央又将湘阴县委“书记动手,全党办信访”的材料印发全国。1984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工作经验摘编》刊载了湘阴县濠河乡《做好信访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材料。湘阴信访干部中曾经先后获省、地、县先进工作者的有任长庚、周汉伦、左志军、易子文、李晋辉等同志。县信访办也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曾在1987年授予湘阴县信访办公室为全省先进单位称号。
(作者分别系湘阴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湘阴县信访办原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