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岳阳水稻生产六十年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07 12:00

    岳阳市粮食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红薯、小麦、玉米等旱粮作物相补充,是国家水稻生产重要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阳在发展水稻生产的过程中,经历了几个重大的历史性转变,探索出了几条成功有效的经济技术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岳阳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较大贡献。

生产基础建设

    水稻栽培在岳阳有悠久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岳阳是全国水稻生产重要产区——洞庭湖水稻区,稻谷是当地赖以生产和出售的主要商品。1936年,境内产稻谷60多万吨,除平江县只能自给外,其他各县均有稻谷输出,分别为湘阴县3.5万吨、华容县15250吨、岳阳县13910吨、临湘县275吨。尤以湘阴县为多,其输出量在全国排第三,华容县则在全国排名第八。1949年境内水稻播种面积19.75万公顷,总产稻谷546560吨,亩产184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对水稻生产产生巨大影响。1950~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广泛开展爱国丰产运动,1952年水稻播种面积扩大到26.01万公顷,稻谷总产767695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31.7%和40.5%。其后,水稻生产经历一季改双季,高秆品种改矮秆品种,粳稻改籼稻,常规改杂交的变革。1958年水稻面积发展到33.18万公顷,比1949年猛增 67.98%,稻谷总产921223吨,比1949年增加68.58%,水稻单产基本未变。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党政领导亲自抓,各种技术和改良措施全面铺开。1978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41.45万公顷,总产稻谷1727665吨,比1958年增加8.24万公顷,增长 24.85%,总产比1958年增加806442吨,增长87.54%,水稻单产由1958年的185公斤,提高到1978年的278公斤,提高93公斤,提高50.27%。

    境内旱杂粮主要是红薯、小麦得到发展,其他基本没有变化。旱粮主要作饲料和在青黄不接时作口粮补充用,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而减少种植。

    1978年,岳阳主要做了一些水稻生产的基础性工作:

    加强管理。1949年11月,境内各县设建设科,1950年改建设科为农林科,负责农、林、水利等方面的业务工作。1953年,各县设立专门农业机构县农业指导站,每站配11~12人,负责生产技术改进工作。1955年,各县建立23个区(片)农业技术推广站,从事农业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并负责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958年农村人民公社化后,农业技术站的数量有所增加。“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技推广工作受到冲击,处于瘫痪状态。1964年9月,设立岳阳专署农业局,主管农业、畜牧、水产生产及科学技术研究、推广。翌年,下设农业技术总站、植保站、种子站、畜牧兽医站、水产工作站和畜牧兽医诊断室。同时设立专署农科所。1969年,华容县护城公社、新河公社、景港公社建立农业科技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科学试验,实行生产、科研、试验示范和推广相结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当年,华容县总结了这一经验,并在全县建立县、公社、大队、生产队四级农业科技组织,形成上下连成线,左右建成片的农业科学实验网,即 “四级农科网”。1977年,湖南省农林局科技处总结华容经验,并向全省推广。1973年10月,岳阳地区农业局在华容县召开现场会。1974年,农林部和中国科学院在华容县召开全国四级农业科学实验交流会,翌年即向全国推广。中央新闻纪录制片厂拍摄“华容盛开科技花”纪录片,全国农业展览馆也展示华容县四级农科网事迹。1980年,境内各地逐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明确把农业部门的工作重点转移到技术推广上来。1986年,全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专业的国家工作人员829人,建成县技术推广中心6个,建成47个区(片)农技站、223个乡镇农技服务站,同时,各县(市)成立种子公司、农业科学研究所、原种场等科研机构,有一个农业技术科研推广体系。

    推广良种。水稻稳产高产靠良种。l951~1956年,各县先后对水稻地方品种进行全面评选鉴定,其中1951年评选出早稻良种有南特号、白米冬粘、麻谷粘、雁子粘;中稻良种有万利籼、胜利籼、粒谷早、东毛粘、红毛苏、云南白、麻壳粘、齐头黄等。通过评选的良种在各县迅速推广。1957~1965年,境内推广的早稻品种主要有南特号、洞庭早籼、红脚早、莲塘早、西湖早、江南1224等,其中以南特号的种植面积最大,1959年,南特号占早稻面积的66%。 1962年,引进“陆财号”在湘阴县种植53.3公顷,单产比南特号普遍增产25~30公斤,后大力推广。1964年,境内推广陆财号,面积占早稻面积的 40%,南特号降为45%~50%。中稻引进推广南京一号,此后,万利籼、胜利籼等种植面积相应减少。晚稻引进推广了浙场九号、老黄谷等。这一阶段境内水稻品种实现了第一波全部替换。1963年,开始引进矮秆品种矮脚南特、农垦58等在湘阴县试种,增产效果非常显著,后迅速推广。1965年,组织境内37 个早稻基点队对矮脚南特进行测产验收,验收面积55.1公顷,亩均产量446公斤,比陆财号等五个基地高秆早稻品种产量高出100~216.5公斤。湘阴县新华大队(今属汨罗市)亩产450公斤以上的早稻有107.8公顷。与此同时,湖南省农科院先后育成一批矮秆品种,广泛开展引种试验,如早籼南陆矮、湘矮早系列、团粒矮。1964年岳阳地区农业局组织鉴定,确定农垦五八、粗管黄、老来青、农科一号、6133为推广晚稻品种。从此,早稻矮秆籼稻、晚稻矮秆粳稻的品种格局逐渐形成。到1968年,岳阳境内水稻品种已实现第二波全部替换。

    1974年,汨罗市率先参加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第一个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的试种,面积0.9亩,1975年境内8个单位示范种植杂交中稻1.97公顷,亩均511.5公斤;华容、临湘、地区农科所、农校等单位连作晚稻试种0.24公顷,亩产450.5公斤。1976年开始大面积种植,并取得成功。1977 年,各县(市)成立杂交水稻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开展大面积杂交水稻繁殖和制种工作,1975~1990年,各县组织大批人员先后7年分赴广西、广东、海南繁殖制种。1977年,境内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由上年的2533.33公顷猛增到10.55万公顷,占晚稻面积的51.16%。但是由于水稻黄矮病大爆发,湖区发病面积达50%以上,还有育种组合稳定性差等问题影响,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停滞不前,到1980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只有4.16万公顷。随着威优6号、汕优6号、四优6号杂交品种的选育成功,杂交水稻慢慢地恢复推广。在杂交稻推广过程中,常规稻品种也经历了更新换代的发展。早稻以岳矮早1号、29青、湘矮早7号、原丰早、广陆矮4号、湘矮早9号为当家品种;晚稻以余赤2318、岳农2号、农虎6号、嘉湘4号为主。

    改进耕作。一是土壤普查,摸清土壤状况。1959年,开始第一次土壤普查,对境内土壤进行摸底清查。共普查水田23.1万公顷,洲土9333公顷,1978~1984年,对25.8万公顷耕地进行详查统计,对土壤类别、养分含量进行了分类,同时开展土壤分类定位监测工作。二是土壤改良。1950 年开始改冬板田为冬耕田,其中华容县当年犁翻3.33万公顷冬板田,提倡深耕改土,采用套犁、新式步犁、人挖等方式,逐步加深耕作层,至1985年,耕作层由原6~8厘米逐步加深到10~20厘米。1965~1975年,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以改土治水为重点,建设稳产高产农田,每年冬季,各地抽出 70%以上的劳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工程。10年时间共完成土石方7.1亿立方米,投工4.5亿多个。三是开展群众性积肥运动。1959年起大办肥料,采取挑塘泥、沤青肥、打湖草、烧火土灰、扩种绿肥等增施有机肥。1969年开始施用化肥,但数量少,主要采用插安蔸肥作法。1978年后化肥量逐渐增加,1978年化肥量24.67万吨,1998年增至71.95万吨,按耕地面积计算亩均施用81.6公斤。四是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随着粮食种植面积的扩大,复种指数的提高,境内病虫害发生频繁,危害广、危害重。1956年,境内开始进行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平江县长寿、三阳,湘阴县牛口塅、鹤龙湖农场,华容县护城均设立水稻病虫测报站。1959年起,各县先后在乡、镇建立病虫测报点,建立病虫观察测报网,对境内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进行全程监控。在测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防治。1955年,“六六六”、DDT等化学农药投入使用,大大提高防治效果。1965 年,湘阴县组织“每户一盏灯,三户一把火”诱蛾运动,推动生态防治的开始。1975年,湘阴县开展利用稻蜘蛛防治稻飞虱的试验,并在全市建立综合防治示范点,湘阴县被誉为“蜘蛛之乡”,开创全国综合防治先例。五是推广先进栽培技术。改进浸种育秧技术,采用药剂浸种消毒,改密播为稀播壮秧,改大板秧田为合式秧田,改水育秧为旱育秧。1964年,进行薄膜育秧试验,并在全市推广,使播种季节提早8~10天。改稀植为合理密植。1949年以前,每亩 5000~6000蔸,1956~1957年提高到1.2~1.5万蔸。1970年,前水稻肥水管理全凭经验,1970年后,各级农业部门建立苗情观测站,对水稻全生育期进行苗情观测,针对不同的生育期水稻生长的需要,制订整套肥水管理耕作措施。1973年,推广落水晒田、看苗、看田、看天等一系列管水晒田办法。1962年,改中耕除草为化学除草,开始化学除草试验,至1975年,境内化学除草面积达11.33万公顷。因除草剂单一,1976年后逐步减少,1986年始,新的除草剂应用,化学除草又逐年增加。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1956年开始机耕面积320公顷,后来由于五大国营农场的建立,机耕面积大幅度增加,1978年,各地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并得到加强,机耕面积达到25.1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3.56%,通过这一时期的艰苦努力,不少地方出现小块变大块,弯路变直路,渠道网状化,平原田园化,为粮食生产打下牢固的基础。

高产优质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各地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岳阳市用三年时间全部完成,这个农业发展的破题之举,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有了自主权,农作物种植结构向多种经济发展,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开展商品粮基地县建设,坚持良种、良田、良法、良制一起上,综合配套的栽培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至1990年,境内水稻种植面积39.66万公顷,单产423公斤,总产251.72万吨,分别比 1978年减少1.792万公顷,单产增加145公斤,总产增加78.95万吨,分别增长4.32%、52.16%、45.7%,经济作物则由1978年的658万公顷,扩大到1990年的13.12万公顷,扩大近6.67万公顷。由于全国粮食生产过剩,湖南稻谷因品质差受到市场冲击,一度出现“卖粮难” 的问题,广州、上海等城市打出“全日无湘米”的促销广告。期间,岳阳率先推出“优质、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目标,选育推广优质稻生产,实现了从粮食数量增长到品质提升的飞跃,到1999年,水稻种植面积35.33万公顷,总产217.88万吨,其中优质稻推广9.95万公顷,总产60.74万吨,分别占水稻总面积的28.16%和总产量的27.88%。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央加大对岳阳商品粮建设的支持力度,1983 ~1999年,共投入商品粮基地建设发展专项资金7899.24万元,惠及平江、岳阳、临湘、湘阴、华容、汨罗六县(市),这一措施实施稳定岳阳粮食生产面积。

    1981年,农业科技部门围绕杂交水稻的栽培特点,进行大量的科学试验,在品种搭配、育种、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取得许多新成果,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其中推广威优6号、四优6号、汕优6号,增产均达20%以上。1983年,开展杂交稻亩产过吨粮的试验示范,当年晚稻亩产387公斤,比早稻亩产高53公斤,第一次实现晚稻单产超早稻。以后发展到杂交早稻、中稻和晚稻并齐推广,至1991年,年杂交稻种植面积已达21.59万公顷,占水稻种植面积的 54.72%,是1980年的5.19倍。杂交稻亩产457公斤,是1980年的1.64倍;杂交稻总产量148.15万吨,占当年稻谷总产的 60.12%。同时,积极推广优质稻生产。首先是优质稻品种的选育。1967~1975年岳阳农科所研究员陈声瑜,用芝麻稻与台北8号杂交,培育成一个早熟晚粳新品种岳农2号,1978年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985年获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金杯奖。1980~1987年,岳阳市农科所副研究员蒋逊平用系谱法,从红410品种中选择变异单株、培育成岳早籼1号新品种,1987年被评为优质米品种,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尔后又培育出岳晚籼1号(原名 8417),省定名为湘晚籼3号,1990年被定为省级一等优质米,并列入《中国商品大辞典》,其加工米名“洞庭牌猫牙米”,品质可与泰国丝苗米相媲美,其食味清香可口,畅销全国,并获中国首届农产品博览会铜奖。1996年,陈声瑜选育的湘晚籼9号通过湖南省省级审定,为我省目前应用面积最大、使用年限最长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创下“猫牙王”品牌,同湘晚籼3号 一道成为我省指定推广的4个优质晚籼品种中的两个主要品种,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首届湖南农产品博览会金奖。1999年后,蒋逊平选育的岳优9113 和岳优360成为目前全国推广的中档和高档优质稻杂交组合品种,已在全国应用。1984年,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成立,即组织各县开展优质米稻种评审。各县选送36个样品,通过评审,有17个被评为中等以上优质米品种。在评选的基础上,积极推广优质稻,1997年,境内优质稻面积首次突破6.67万公顷,达到6.87万公顷,1999年,推广9.95万公顷,主要品种为:早稻中鉴100、岳早籼6号、浙9248、中优早81、香两优68;晚稻湘晚籼9号、培两优288、湘晚籼3号。正是因为当年早籼稻品改成效显著,岳阳市获省政府颁发的早籼稻品改“亚华杯”工作奖。其后的10年,优质稻生产更有大的发展。 2008年全市优质稻种植33.42万公顷,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75.08%,优质稻谷产量208.87万吨,占全市水稻产量的74.19%。

政策持续保证

    1990年,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误,放松了粮食生产,出现“西瓜乡”、“蔬菜村”,粮食生产面积逐渐减少,经济作物面积逐渐增加,岳阳种植业进入结构调整期。各县先后推出“西瓜——晚稻”、“玉米——晚稻”、“辣椒——晚稻”耕作方式,努力提高种植效益。特别是进入21世纪,稻谷收购价格每百斤降至 49元,而生产资料价格上升较快,农民种粮出现亏损。为此,岳阳水稻面积调减迅速。200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1.75万公顷,其中水稻34.45万公顷,到200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只有35.76万公顷,其中水稻面积29.94万公顷,比1990年减少9.72万公顷,减少24.5%。稻谷总产量也由1990年的251.72万吨减至197.4万吨,减少54.32万吨,减少21.58%。境内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出现土地抛荒现象,粮食生产进入低谷。境内各大中型水利灌溉工程由于多年没有修缮,致使设施老化,功能退化,抗灾能力弱化。全市水利工程大中型设施的可利用率仅为41.3%,中小型设施的可利用率只有40.7%。原已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四级农科网”,已是网破人散,失去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功能。

    2003年,中央及时调整对粮食生产的政策,当年减免农业税3个百分点,2004年,出台中央1号文件,并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接补贴,每亩补贴11元,对水稻种植实行良种补贴,每亩早稻补贴10元,中稻补贴15元,晚稻补贴7元。2005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全部取消农业税,将粮食直补标准提高到每亩 13.5元,另设立农资综合补贴每亩34元。对稻谷收购价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每50公斤最低价70元。2006年,又出台中央1号文件,增加对农民等购置农机实行补贴,补贴标准为农机价格的30%,粮食收购保护价提高到每50公斤70元和75元。

    2008年,调整补贴标准,农资综合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亩80.6元,粮食直补每亩13.5元,水稻良种补贴每亩早稻10元、中稻15元、晚稻15元,全年粮食直补等补贴资金共4.07亿元;稻谷收购保护价提到每50公斤72元和79元。全年全国农民享受优惠政策增加收入5.97亿元,2009年,中央1号文件更加突出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把稻谷收购保护价提到每50公斤92元和94元。中央的政策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2004年起,岳阳粮食生产出现恢复性增长。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7.81万公顷,其中水稻41.09万公顷,至2008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7.72万公顷,其中水稻44.52万公顷,比历史上最高的1977年增加2.79万公顷,增长6.69%。比1949年增加24.77万公顷,增长1.25倍,比历史上最高产量的1990年增加29.8万吨,增长11.84%,比1949年增加226.87万吨,增长4.15倍。

    粮食生产出现政策性带来的持续增长。根据过来粮食生产出现的起伏,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和市农业局进行了调查,写出《一个水稻大市粮食生产的隐忧与对策——岳阳市粮食生产发展情况调查及思考》登载在国务院研究室、送阅件第l674号2008年10月17日上,引起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随及认真讨论研究,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全球金融危机的角度,做出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

 

(作者系岳阳市农业局粮食油科原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