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破题之举---岳阳农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感言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我在岳阳地区工作了21个年头,1973年下半年任地委副书记、副专员直到1983年,分工主要抓农业。长达十年之久的农村工作,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我思考着如何把农业搞上去、尽快改变农业徘徊的局面。地委几位领导和我经常深入基层,串乡走户,组织座谈,调查研究,以身作则,办点示范,每年还组织大批机关干部到农村办点,采取的措施不少,可是农业发展的步伐仍然不快,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仍然不高。70年代后期,邓小平同志庄严提出“中国农业发展这篇大文章还没有破题”,这一提示和召唤,恰似一声响雷,震撼着祖国上空和大地,许许多多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千方百计想破这道题,然而思前顾后忧心忡忡。正是这个时候,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冒着挨斗坐牢的风险决定分田,包干到户,冲破禁区,带头破题,于是一场伟大的农业革命拉开了序幕,我在岳阳亲身经历了这次深刻的变革。
“统”与“包”的斗争
岳阳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土地肥沃,适宜耕种,是块富庶之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我们本着“农业学大寨”的指导思想抓农业,虽然在大办水利、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为农业长期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但农村普遍实行的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制度又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有首顺口溜反映了当时的劳动场景:“出工一窝蜂,做事磨洋工,人在田里磨,计工一个砣。”
记得有一次我到平江县安定区检查农业生产工作,下午四点还看到农民在树荫下歇凉睡觉,陪同的县委书记谭世雄问其原因,一个农民慢条斯理地伸出三个指头告诉我们:“搞一天三毛钱,冒劲。”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农田产量不高,农业发展徘徊不前,农民收入很低,鱼米之乡缺鱼少米。尽管各地党委、政府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由于分配制度所限,没有什么效果。
这种僵持局面直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位农民包产到户方才打破。小岗村包产到户的事传到各地,反响不一,就在地区机关部分领导干部中也争论不休。当时,地委几位主要领导干部认为这种办法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田产量很有帮助,主张开展试点。于是,决定由我带队,和华容县委书记文启龙一道,在华容县新河公社搞试点,先是联产承包到组,由于效果好,农民拥护,很快就发展到联产承包到户,这是全省最早的几个试点之一。
尽管试点很成功、农民很拥护,但要推广还是很不容易。当时有很多同志都不理解,认为农民单干不是社会主义,是在走回头路,认为“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甚至有人喊出了“干群一条心,坚决顶住单干风”的口号。为了推广联产承包制,我们一方面从地委机关开始动员,受地委委托,我在地委机关2000 多人大会上作了动员报告;另一方面召开现场会,用事实说明效果,经过细致而艰苦的工作,家庭承包责任制才在怀疑与争议中逐步推广。到1982年,家庭承包责任制已经遍地开花,在岳州大地结出丰硕果实。
事实证明,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十分珍惜分得的土地,精耕细作,小心侍弄,庄稼连年获得大丰收,不但解决了自身温饱问题,每户每年还能上交国家千斤以上的粮食,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建设。据统计,岳阳地区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18亿公斤,一举跃升至1982年的23亿公斤,四年时间增加了5亿公斤;4年里,农业产值从75674万元增至12797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从81元增至235元,分别增长69.1%和190.1%。 1982年8月底,我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写了一封信,汇报岳阳地区农业联产承包后的大好形势。耀邦同志看了很高兴,马上批示给《人民日报》,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以《岳阳地区集体个人一齐上生机勃勃》为题刊发了这一汇报信,报道了岳阳农业大包干责任制取信于民,粮食连续两年季季增产,多种经营迅速发展,社员逐渐富裕起来的喜人局面。报道中提到了汨罗县玉池公社安山大队社员袁有军写的一副对联:“去年动动摇摇提心吊胆吃了饱饭;今年稳稳当当放手大干定有余粮。”这副对联生动反映了当时农民的心态和农业的快速发展态势。
“变”与“不变”的忧虑
农民最质朴,农民最知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不但让农民吃饱了,穿暖了,而且也让农民的口袋逐渐鼓起来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亩产连年攀升,让农民、尤其是一部分种粮大户过上了富足日子。
农民也是最“怕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后,他们的担忧又来了,担心国家的好政策不能长久执行下去,担心侍弄得好好的田地又要被收回去。于是,农民不敢在农田基本建设上下工夫,不敢过多在田地上投成本,“耕种一季是一季”的担心阻碍了农田质量和单产的提高。
为了消除农民的忧虑,岳阳地委行署多次发文,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中央文件,在稳定和完善上下功夫,这些政策让农民吃下了“定心丸”,农民自觉联合,热火朝天的农田基本建设又开展起来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地发展起来了,农民的心思全扑到了土地上,粮食、棉花、甘蔗、苎麻、水产……一时间,岳州大地物产极大地丰富,农民生活一年一个台阶,鱼米之乡的美誉实至名归,农民的喜悦溢于言表。
“分”到“合”的大趋势
退下来后,我仍在关注农业、关注农民。近几年,从减免农业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城乡统筹、以城带乡等政策先后出台,农村发展面临由“索取”向“给予”的根本性改变,感到很欣慰。
2004 年2月,新世纪的第一个关于“三农”的中央1号文件公布,历史性地实施“两减免、三补贴”,着眼于减负增收,至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在中国延续 2600年的皇粮国税一去不复返。2007年的1号文件吹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农村发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成为指引旗帜。我统计了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下发的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文件有60多个,其中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1号文件就有10个。这些持续不断的惠农强农政策,给我们带来阵阵暖意。
实话说,早些年农业农村的发展出现了令人堪忧的场景。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加,部分地方支农惠农政策得不到落实,农民种田收益不高,积极性大打折扣,农村的抛荒地多了起来,最严重的时候,我老家所住的村,73.33公顷水田,水旱无忧,却只种了3.2公顷早稻。
今年,党的政策春风又一次及时吹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于2008年10月19日发布,《决定》不但提出了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而且响亮提出“一个长久不变”与“两个转变”,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并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时刻在关心着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农业的大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年年在破题,年年在指明方向。“土地流转”、“合作经济”“龙头企业”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我想伴随这些新词而来的,将是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农村发展的又一个春天。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众多农机具的推广,农业的效率也在逐步提高,现在,一个农民种几百亩土地已不在话下。农业,走集约经营之路成为唯一选择;土地,进行合理的流转也是唯一选择。只有解开农民身上束缚的绳索,才能更大地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要鼓励农民集中土地由公司经营,鼓励农民变身产业工人,鼓励种养大户发展现代农业。从分散经营到“合作经济”,这是农业生产发展又一次飞跃,完全可以预料,土地流转,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必将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次“土地革命”,我们必将看到一幅农业更加高效、农村更加繁荣、农民更加富裕的新图景,我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作者系湖南省供销社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