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围垦钱粮湖农场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围垦钱粮湖农场,是洞庭湖治理的一项大型工程。

    为了贯彻国家以增产粮食为中心,积极开展农、林、渔、牧、副业多种经营的总方针,有计划地开垦荒地,扩大国营农场耕地面积,发挥社会主义农业应有的示范作用,湖南省决定围垦钱粮湖农场。1955年,省委将此定为第一期工程,但因工程牵涉面广,国家未批复而放弃。1957年,省委再次议决,并令省水利、农业等部门进行勘察,制订计划。同年9月29日,省水利厅向省计委报送《钱粮湖蓄洪垦殖工程计划任务书》,称钱粮湖围堤后,可扩大有效蓄洪容积12亿立方米,增加垦殖面积1.77万公顷,只使长江水位抬高5~8公分,洞庭湖水位抬高6~9公分,影响不大。10月9日,省计委向国家经委、计委报批。1958年4 月,省人民委员会向国务院报送《关于洞庭湖区荒洲围垦兴建国营农场请求国家投资的报告》,将围垦钱粮湖农场列为湖南8处工程之首。

    钱粮湖农场围垦工程,计划围挽积雨面积近300平方公里,2.67万多公顷,后因筑堤难度大,实际围挽220多平方公里,2.77万多公顷。无论面积还是人口,都是湖南,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国营农场。   

    我有幸参加并参与领导了这一浩大工程的建设。

    1958年6月,我在国营西洞庭农场当场长。一天,常德地委书记、行署专员王敬把我叫去谈话,说我参加过大通湖治湖工程和西洞庭湖治理工作,有经验,决定叫我负责围垦钱粮湖工程。我是1953年5月在南县当县委书记时调到大通湖去的,任大通湖治湖指挥部副指挥长兼大通湖纵队政委,1955年5月调任西洞庭湖农场场长,对围垦工作有些熟悉,但不敢说有多少经验。既然组织决定,我二话没说,便接受了任务。

    为了尽快拿出具体施工方案,我回西洞庭湖农场作些交待后,即带几名工程测绘技术人员,乘一条小木船到实地勘察,记得到华容县注滋口住下时,正好是7月1 日,过党的生日,我印象特别深。那时,洞庭湖水已涨起来了,湖洲高一点的地方到处长的是一大片一大片芦苇,没有芦苇的地方就是一片汪洋,我们划着船用几天的时间看了一个大圈,因无法测量,只留下个大概印象。然后,我们到华容,找了县委第一书记赵步真,他听明来意后,便叫水利局局长派了一名水利技术干部协助我们。这位同志业务很熟,对钱粮湖地区河湖、洲土的大小、高程等都有资料。在他的协助下,我们拿出了一个施工的初步方案。回常德后,我向地委第一书记孙云英、专员王敬作了汇报,随后,他们又带我到长沙,向管农村的省委书记胡继宗、管农业的副省长章伯森、农村工作部部长万达等作了汇报。7月下旬,省委召开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准备会议,决定钱粮湖工程年冬上马。

    8月上旬,湖水开始下退,我们组织技术人员作了一次勘测定线工作。由于工程任务大,时间紧,物资缺乏,技术力量不足,全线又杳无人烟,路上杨枝芦苇丛生,泥深水深,加上盛夏天气炎热,人员步行、划船在芦苇中穿插、淤泥中跋涉,十分辛苦。测量的方法是“跟水赶”,边退水边测量,退多少测多少,白天测,晚上算,终于为修筑大堤定了线,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

    8月28日,常德地委成立湖南省常德专区钱粮湖围垦工程指挥部,任命华容县委书记易光明为指挥,地委书记、专员王敬为第一政委,华容县委第一书记赵步真为第二政委,我为第三政委,并决定成立中共湖南省常德专区钱粮湖围垦工程委员会(后简称工地党委),由赵步真任第一书记,我和易光明任书记。工程具体工作实际由我负责。由于围垦工程地盘主要在华容,民工主力也在华容,为便于工作,地委还任命我兼华容县委书记。

    围挽钱粮湖农场的主要工程:一是围挽新堤。规划新堤西南从华容县注滋口经刘家铺、窑堡,往东北走至望君洲到岳阳建设垸南堤新港子,共长36公里,高程海拔35.76米,面宽5米,凡湖堤高于7米处,两边都要筑3米高、2米宽的平台,预计土方1110万立方米。

    二是调弦口,刘家铺、下壕坝堵口。调弦口是华容河北端与长江的接口,是长江南堤向洞庭湖泄洪的四口之一,位于湖北省石首县境内,而华容河又东西横穿钱粮湖境,为免长江洪水对钱粮湖的危害,报经长江水利委员会批准,决定堵口建闸。刘家铺、下壕坝分别为注滋口藕池河流经钱粮湖境的进口和出口,也决定堵口。

三是开挖新河两条。一条为刘家铺河。刘家铺、下壕坝堵口后,注滋口藕池河水不能再经刘家铺入钱粮湖,由下壕坝入洞庭湖,必须开挖刘家铺河引水入湖。河长3.7公里,面宽80米,底宽30米。

    开挖这条河当时遇到一个麻烦,发生了一个故事。当河道挖下5米左右后,再挖不深了,因为下面是流沙层,白天挖成的河道,晚上又全被流沙填平了,反复挖,反复平,很伤脑筋。后来,华容县水利局一个“右派分子”技术员白端生,建议利用藕池河与洞庭湖3.8米的水位落差,用水冲。请示地委同意后,决口响水,一丈多高的波涛如翻江倒海,猛冲入湖,泥沙被水冲走,只冲了18个小时,河道就冲成了。白端生也因此记功,摘掉了“右派分子”帽子。

    另一条为华洪运河。钱粮湖南面筑堤后,北面华容桃花山、墨山、岳阳天井山南麓及山下200多平方公里地面的积水,不能再经钱粮湖入洞庭湖,决定在钱粮湖北面新开一条运河撇水,使积水从华容河三封寺,经岳阳县殷家铺、洪水港出长江。新开河段全长29.326公里,面宽60米,底宽40米,底高海拔24米,两岸河堤海拔高34米,面宽4米。此河也设计了解决华容水运的问题。因钱粮湖围堤后,华容河通洞庭湖的航道被切断,开挖华洪运河,华容河航道改从洪水港通长江,更为方便。

    四是新建涵闸。即于望君洲建净宽21米(7孔)排水闸一座,解决华容河流域及钱粮湖境内排渍问题;于调弦口建净宽9米(3孔)进水闸一座,解决华容河流域抗旱灌溉问题;于洪水港建净宽34米排水通航闸一座,解决别山洪及华容水运问题;于岳阳建设垸修倒虹管3处,以利灌溉。

    围挽钱粮湖,当时还涉及到岳阳县、湖北省石首县的地方利益,围堤要占岳阳芦苇场土地,调弦堵口建闸要动石首的土地,我都亲自去联系协商,得到妥善解决。记得当时岳阳县的领导同志有意见,我就去找湘潭地委领导刘喆同志解决了问题。当时岳阳属湘潭地委管。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9月中旬,我们从华容县抽调100名干部、1000名民工,开始后勤准备工作。根据往返不超过4公里的要求,在沿线设了16个供应站,光粮油仓库就修了38栋,储备大米1346万公斤。

     10月8日,常德地委下达抽调劳力迅速开工的指示,指令第一期工程华容县上民工3万人,完成土方1023.4万立方米、石方12万立方米;南县上民工 6000人,完成土方204.8万立方米;安乡县上民工4000人,完成土方136.5万立方米。工地分设5个团34个营。10月下旬,各县20%的民工先头部队上工地,搭住棚、伙棚、厕所、扫障和抢运施工器材等。

    11月5日,指挥部下达全线开工命令,长达100多里的工地一下全都沸腾起来,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红旗飘飘,号声阵阵,惊天动地。那时,没有多少机械,土方几乎全靠手挖肩挑,官兵们(当时民工为民兵建制)踏淤泥,爬高坡、筑堤、开河、采石,日夜大干,非常辛苦。由于任务大,时间紧,施工困难,进度上不来,已上堤的4万人不够。12月下旬,华容县委作出《男女老少总动员,公社书记都上阵》的决定,全力以赴上工地,民工由3万人增至7万多人。钱粮湖农场本身也抽调3000多名民工上堤,还从常德地区劳改大队调来1000名犯人投入工程,加上原南县、安乡的1万人,高潮时,全工地上到8万多人,编为10个团。

    由于勘察设计不周,仓促开工,围湖大堤被迫几次改线。原定线路,有的地方海拔仅23米,水退后淤泥很深,无法清除,霸蛮挑土硬压,白天修起来的堤子,第二天早晨就不见了,不是沉到了泥底,就是随淤泥流走了。再填再垮,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克服,只好报告上级改线。改动大的有两次,一次是改望君洲至建设垸南堤新港子为望君洲至建设垸西堤丁头,二次是改望君浦往北走至丁头为望君洲至旗杆嘴,再经旗杆嘴至丁头。因当时临近汛期,旗杆嘴至丁头大堤不能在汛前筑好,只好又改道,沿华容河南岸至南堤拐,先挽好钱粮湖南垸,第二期工程再修从旗杆嘴至丁头的大堤,挽好北垸。改线的结果,一是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150万立方米土方,二是增加了工程量,仅湖堤就增加了1万多米。三是围挽面积减少了5330多公顷。这5330多公顷现在成了湖南一块重要的湿地,并在这里成立了东洞庭自然保护区,引来大量的候鸟栖息越冬,每年观鸟节,都有大批中外游客来此观乌,联合国有关官员还多次到此考察。这一当年的“损失”,竟换来了今天难得的环保效益,真是“祸兮福所依”。

    当时尽管任务大,时间紧,我对大堤质量还是特别强调。有个营为赶进度,挖土时不把表层的河沙清除,河沙也挑来筑堤,我发现后,把这个营长狠批一顿,要撤他的职,一位副指挥却出来袒护,我很气愤。我那时只30多岁,也有点年轻气盛,手枪往桌子上一拍,把这位副指挥骂得嚎啕大哭,他哭着打电话向赵步真告状,赵打电话问我,我说:“这个质量,能保证大水时不溃堤吗?他敢签字吗?”以后,谁都对质量不敢马虎。大堤质量还是好的,经受住了多年大水考验。

    那时,工地上也出现一些强迫命令现象,有些营、连干部甚至打骂民工,妇女月经期也不许请假,加之生活条件艰苦,工地上死了120多人,大部分是犯人。现在想来心痛不已。

    整个工程,原计划分两期完成,结果搞了三期。第一期是主要的,从1958年11月搞到1959年6月上旬,7个多月,修了38公里大堤,开了华洪运河、刘家铺河,堵了几个口,围挽了钱粮湖南垸1.53万公顷面积。

第二期从1959年11月下旬~1960年2月下旬,主要是新修旗杆嘴经采桑湖到建设垸丁头的新堤,加固第一期修的大堤,疏通华洪运河尺八嘴至洪水港一段。第三期工程主要是大堤块石护坡等加固工程与建闸,我1960年3月已调省农垦局当副局长,没有参加。

    钱粮湖工程共筑大堤80多公里(其中湖堤33.135公里,河堤50.517公里),动土方2307万立方米,石方近10万立方米,开河2条共长33公里,堵口建闸6处,新增垦殖面积近1.33万公顷,并改善了华容河流域的水利条件,使4.67万公顷耕地实行统一排渍,高水从华洪运河高排入江,低水走华容河、望君洲低排入湖;且缩短了华容河两岸防汛堤段120公里。

    钱粮湖围垦工程,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农垦部部长王震,1959年春想来钱粮湖视察,因交通太不方便,他到大通湖农场后,令我去当面汇报了围垦情况。中央还为钱粮湖调来30台斯大林百号大型拖拉机帮农场开荒一个冬春,省里分配给农场拖拉机11台,其中斯大林百号2台、德特五四4台、热特二五5台,驾驶员80 人。蒙古人民共和国还赠送300匹高头大马,一直送到岳阳火车站。

    根据上级关于边围挽、边垦荒、边生产的指示精神,湖南省国营钱粮湖农场于1958年9月正式成立,我任农场党委书记。之前,农场地域大部分属刚成立的华容县幸福公社、华一公社管辖,有人口12555人,耕地690公顷(不包括水来水去临时耕种的湖田),岳阳芦苇场划地没有划人。围垦当年,农场还安置了澧县、慈利、桃源等县的水库移民14117人,华容县移民8015人,不是如大通湖、西洞庭招工,而是劳力连同家属都来。1959年又从下马的益阳铁厂、煤矿等单位调来职工2167人,1959年全场人口共3.89万人。我离开农场后,1960年10月,从华容县又安排1000名劳动力入场。1958年、 1959年,农场下设5个分场,地委分别从农垦单位和桃源、桃江、安乡、南县、华容等县调来一些县长、副县长等县级干部到分场任主职,领导开展生产。至 1959年底,新开荒造田6866.67公顷。当时开荒,工人是很辛苦的,几十台拖拉机,人停机不停,日夜加班,特别是黑夜在芦苇荡、杂草丛、湖汊里面作业,蚊虫咬,吃喝都是送到田头,零件坏了,工人就挑着抬着,连夜步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到总场修理厂送修,很不容易。开荒造田后,农场当年就种植水稻 1600公顷、棉花1733公顷,大豆1000公顷,高梁500公顷,麻类、花生、油料、蔬菜等作物1300多公顷,产稻谷538.5万公斤、棉花1.1 万担、大豆175.5万公斤,出栏生猪2766头,其中出口1073头,养鸭5万多只,捕鱼3.5万多公斤,盈利118万元。

开展生产时,我注意到了两点,一是科学确定造田地面高程。我亲自到华容和君山水文站查看降雨资料,和技术人员一起计算大雨时地面积水情况,决定低于海拔28 米的地方不造田,以免遭淹。这个情况,汨罗江农场开始没有注意,海拔26米的地方都造田种了水稻棉花,结果大雨时淹掉不少,钱粮湖却没有淹田。第二是强调防治血吸虫,保护好劳动力。钱粮湖是有名的血吸虫重疫区,原在这里的居民懂得注意,但从外县山区移民来的人就不知道,我大会小会强调注意防治,下水田下湖要穿布套,或打绑腿,减少感染。并组织灭螺和病人治疗工作,1959年拨出2万元,处理有螺面积6666.67公顷,其中灭螺166.67公顷,普查 25197人,查出病人2223人,治疗1674人,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系原钱粮湖农场党委书记、娄底行署专员,  本文系作者口述,原钱粮湖农场副场长刘冬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