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情系党校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我的脑海中,珍藏着一段难忘的记忆。那就是在岳阳地(市)委党校近30年工作和生活的那段美好时光。

(一)

1982 年2月20日晚上,我仍在地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静心阅读一些宣传资料,准备第二天动身前往省委宣传部举办的韶山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习。约21时许,地委副书记陈秉芝来到我的面前,亲切地对我说:“这么晚了,你还在看书呀!”他坐定后即跟我谈话:“地委党校要升格为部办委级单位,需要新派一名干部去主持工作。你是个人才呀!组织上研究,准备调你去那里工作。到那里干三年,以后可以再调回机关,你看怎么样?”地委领导称赞我为“人才”,真是不敢当认。但我也领悟到这是组织上对我为人和工作的信任和期望。于是表明了“服从组织调动”的决定。2月23日,地委组织部下达调令,定于2月28日到地委党校报到。从此,我投入了地委党校的怀抱。之后,经省委同意,任命我为地委党校副校长(1983年机构改革前,地委部办委副职以上干部均为正处级,报省委组织部统一管理)。1984年我任地委党校校长。

    新的任务摆在面前,我深入调查,熟悉情况,满腔热情地开展各项工作,节假日也不休息。工作中,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使我永生难忘。地委副书记陈秉芝亲自参加全地区干部训练班的开学典礼并作重要讲话。地委组织部领导罗传根、胡继康对地委党校的领导班子配备、机构设置、干部调训、工作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党校的建设,都予以精心研究,大力支持。地区行署常务副专员张建邦带领地区财政局局长等领导到党校现场办公,及时解决改善职工与学员住宿条件,修缮校园校舍、购买必需的交通工具等所需资金。地委书记张月桂(兼任岳阳地委党校校长)亲自到党校座谈调查,听取校委负责人汇报,肯定党校发生的新变化,提出进一步搞好干部培训的要求。地委行署领导如此高度重视和关心党校工作,使我更加安下心来,坚定了建设党校、办好党校的决心和信心。

    说实在话,如果我想借机离开党校,在最初的几年就有三次机会,但我都没有动心。1983年3月,原岳阳市升格为地级市,当时孙南生同志希望我到升格后的岳阳市委宣传部工作。但我经过反复思考,认为才到党校工作一年就要求外调,这种做法有失我刚进入党校的诺言。1985年上半年,地委宣传部拟调我去岳阳晚报社。我考虑到地委党校正在开展正规化教育,也婉然谢绝了。1988年初,我年满55岁了,经我三次请求,组织批准我辞去市委党校校长职务。同年4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欧阳辉找我谈话:这次你主动要求退到第二线,工作单位是不是动一动呢?我也随即表明:不要动了,我平静地退出行政岗位第一线,高兴地走上教学科研第一线,还是在党校坚持干下去。直至如今,党校真的成了我一生历程中最后一站。

(二)

    党校是学校。各级党校是在各级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学校。党校姓党。党校教育必须充分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以党性锻炼为核心,以培养领导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教育方针,采用多种形式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在地(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校委一班人,紧紧抓住这一中心,努力开展各项工作,党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记得1984年春节后,地委决定到地委党校举办全地区乡镇党委书记、县(市)直各部办委负责人和地直机关各战线各部门单位负责人共计350多人的学习班,时间7天。新任地委书记詹顺初对此极为重视,各县(市)由县(市)委书记带队编组,地直机关按战线指定一名主要负责人带队编组,组织严密,纪律严格。当时,地委党校住宿条件有限,难以容纳这么多学员。怎么办?我们即与相邻的地区水科所商议,腾出一些房间,安排两个县的干部餐宿,从而顺利地克服了困难。开学时,我代表校委和全体工作人员在大会上作出“提高课堂、办好食堂、活跃操场”的保证。各队与各队之间从学习、生活、纪律和文体等方而广泛开展评比竞赛活动。党校在开学典礼后,随即向学员进行一次马列主义和党章的基本常识100题的测验,唤起学员们看到自己学习中的差距,激发了学习热情。在课堂上,除地委党校和地委讲师团派理论骨干教师讲课外,还特请地委组织部、宣传部和纪委领导亲自授课。课外自学文件和教材,分组展开研讨,畅谈学习体会。时值严寒季节。学习班进入第五天,天气突变下起暴雪。地委领导和地委组织部领导非常关心学员的身体健康,随即组织专人专车,迅速调运木炭,分发到大礼堂和各队住地,生火取暖。紧张的学习,自觉的纪律,愉快的生活,周到的服务,在艰苦环境中蔚然成风,校园热气腾腾,学习班圆满结束。

    1983年4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1984年8月初,地委研究决定,要求地委党校迅速筹备办干部大专班,并由地委组织部从地直机关和县(市)、场挑选具有中专、高中毕业学历的优秀中青年干部50人,准于9月5日报到开学。时间不到一个月,办班异常紧迫。干部大专班课程设置要求,除开设科社、党史、党建、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五门课程外,还必须加设语文、历史、领导科学、管理学、法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等课程。教师缺乏,地委组织部领导发出指令,强调每个县(市)输送两名大学本科毕业、中教五级以上的骨干教师调到地委党校工作(家属户口一起解决)。结果新调的11名教师于8月底按时来校报到。新进的教师住宿条件差,地区财政局拨出专款,立马动工兴建1栋16套的宿舍楼。没有教室,党校即将短训班的图书阅览室改作大专班的教室,而图书阅览室就在大礼堂后头砌成一大间房屋继续开放。单人课桌,各科教材均按规定如数购买回校。不到一个月,一切准备就绪,保证了1984级干部大专班如期开学。干部大专班学员经过两年学习,毕业后回到工作岗位,大显身手,大都成绩卓著。这些学员中,如赵协成、程胜恩、宋再钦、何泽中、白尊贤、汪德辉、陈绍纯、胡正南、谢作文、李碧炎、谢为民、晏孝森、罗忠勇、杨衡之、方斌英、戴新果等等,都成为了全市各条战线的精英。1984级干部大专班的开办,也为以后接连开办的干部大专班积累了实践经验。

    1985年6月,省委组织部干训处组成三个小组,下到各地(州)市委党校调研。后来在全省干训工作评比会上宣布,岳阳地委党校物质条件虽然不大好,但地委领导和地委组织部领导重视,学校管理有序,办学人员的精神面貌好,教师的教学质量不错,是全省办得比较好的五所党校之一。同年底,地直机关开展评比活动,地委党校被评为地直机关先进单位,并颁发奖金8000元。校委研究将这笔奖金平均分发到每位工作人员,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三)

    1986年3月,撤销岳阳地区建制,并入岳阳市辖区。随之,中共岳阳地委党校与中共岳阳市委党校于当年4月25日正式合并,建立新的中共岳阳市委党校,组建了新的党校校委班子成员。我被再次任命为中共岳阳市委党校校长。那时两处校址相隔14公里,组织机构合并后,如何选定校址的问题又摆在校委一班人面前。我们提出了三个搬迁方案,以利领导权衡。同年5月,市委书记储波主持召开常委会议,专题讨论党校选址问题。最后确定以湖滨黄沙湾原岳阳市委党校为基地,扩建一所新的党校,职工宿舍大都集中到市区内新建。将原地委党校校园及附近田土山水全部转让给相邻的华能电厂。双方确定以250万元成交转让。这笔资金全部用于市委党校新校区的基本建设。

    1986年下半年至1987年上半年是新市委党校工作最紧张的阶段。校委研究成立两套班子:一手大抓党校的基本建设,确保1987年下学期原地委党校全部搬迁,集中办学:一手大抓党校正规化教育工作,确保干部大专班和干部轮训班培训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基本建设方面,我们在城东南路(今云梦路)征购南津村所属的水面0.3公顷,填平后作为新建职工宿舍的基地。经过夜以继日奋战,这一年共新建学员宿舍大楼2栋、职工宿舍4栋,办公楼、图书馆也相继建成。还新建食堂、澡堂、猪场、发电机房和车库,合计建筑面积10730平方米。与此同时,全面整修改造原市委党校一些教学和生活设施等等。就是这250万元,我们精打细算,严格核标,分项安排,专款专用,如数如期如质完成了基建计划,保证了1987年8月1日前全部搬迁集中办学。

    在教学方面,我们对即将毕业的1984级干部大专班善始善终摆在重要位置,对在校学习的3个干部大专班学员和2个干部中专班,对计划内开办的干部短期轮训班和计划外受理开办的各种学习班,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1987年下半年,我们制订了《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要点》,十个方面共55条,积极实施后,效果甚好。这个《工作要点》在当年10月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作为参改材料印发与会代表,反响良好。

(四)

    1988年5月,我退到二线,高兴地走上了教学科研第一线。

    我来到党校任职多年,为取得“教书育人”的主动权,实际上从未脱离过教学科研。我们承担了省委组织部和省委党校分配的编写湖南省党政干部中专教材《语文读本》的任务。并撰写了该教材的《语文教学大纲》。1987年我被评为岳阳市委党校第一批副教授之一。我退居行政第二线后,作为一名教师,更加专心致志地继续向学员讲授《领导科学》等课程。在开展学术活动方面,与原地委副书记文启龙一道发起,成立岳阳市领导科学学会,被选为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还被选为省领导科学学会理事会第一届、第二届理事。我曾组织力量,顺利完成我和文启龙合作先后主编和出版《改革中的领导问题》、《领导工作实例与警语》、《领导联系群众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还承担编写《基层领导科学讲话》的任务,并出版发行。我先后撰写30多篇论文,有的被《领导科学》、《现代领导》、《湖南社会科学》、《湖湘论坛》、《湖南人大工作》、《求真》、《岳阳论坛》、《领导科学报》、《岳阳晚报》采用发表;有的被选用编入《领导科学探索》、《论毛泽东建党思想》、《论执政党的地位与建设》、《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论文选》、《青年之友》等论著中。

    1991年,我被评为1991年度全国优秀教师,获得了国家的荣誉证书、奖章和奖金。

    1994年3月,我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至今住房为80多平方米,比上差距大,比下还过得好,怡然自乐啊!退休后,全力协助校委筹备岳阳市委党校实现正规化教育十周年暨建校十八周年的庆祝活动。我连续担任党校离退休人员党支部副书记和两任支部书记及党校关协主任。与支委们一道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1994年起接受市委宣传部连续三次聘请,担任新闻阅评员,参加岳阳市新闻阅评工作。1999年12月,我被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授予“老有所为奉献奖”。

    时光易逝,往事悠悠,心赋诗一首,聊表深情:岁岁又重阳,黑发染白霜。回首风雨路,全靠党指航。做人讲诚信,处事讲大公。扪心常反思,责己触灵魂。黄牛自奋蹄,勤俭度一生。淡泊而宁静,两袖舞清风。生命实可贵,人老当益壮。晚年逢盛世,余热献给党。

 

(作者系岳阳市委党校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