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忠心尽职 一生无悔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1949年我17岁,由中药店的学徒工,投靠共产党,参加湘北建设学院学习,当时,岳阳天空,尚有国民党的飞机轰炸扫射,投放反共宣传单,城内谣言四起,深夜,冷枪、信号枪扰乱人心,但大批热血知识青年仍从四面八方奔向湘北建设学院,接受共产主义理念教育。通过建院学院的学习,认清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国救民的道理,坚定了革命的信念。建设学院结业,我分配到湘阴县做筹粮支前工作。当时新解放区尚未建立政权,只能按国民党的乡、保、甲建制筹粮。

  有一天,河西办事处李树发(南下干部)同志组织余泽俊、胡静安、谈梦舞(女)、刘希金(女)和我等在铁角嘴一家民房内开会,深夜被散匪围困,这栋房屋是铁门铁窗,匪徒无法打入,只在屋外鸣枪叫喊,我们被困在楼上,李树发持手枪守住楼口,匪徒闹了半夜,天亮前散去。铁角嘴与长沙县乔口、靖港隔水相邻,当地社会情况复杂,席清堂率领一支解放军驻营茶壶潭剿匪,维护治安,保证了筹粮工作的顺利进行。

  1950年初,湘阴城南发生抢粮事件,当时,全县干部都集中在县城开会整风。会后,我和童安华(建院同学)被派往城南区,老童任公安助理员,我任武装助理员,从此转入军事部门,历任区、县武装助理员。我经历了民主革命阶段一系列的农村改革运动,参与建立区乡政权,发动群众,扎根串联,培养农民骨干,建立乡农会,组建民兵队伍,清剿散匪,收缴民间枪支,发动群众减租退押。

  在土地改革中,我组织受苦受压迫最深的贫苦农民,在群众大会上带头诉苦,揭发恶霸地主欺压农民,逼租逼债的罪恶,激发农民的痛苦和仇恨,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组织骨干学习土改政策,提高群众觉悟,按土地改革法,划清成份,组织骨干向地主、富农家分田分地。

  在查田定产工作中我又组织骨干对田地,一丘一块丈量,鉴定土壤、水源好坏,核定产量,当时的工作不分白天黑夜,奔走在乡村田野,吃住在贫苦农民家里,做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和贫苦农民结为贴心人。

  50年代初,湘阴县城南区一分为二,新组建樟树区。因我和童安华年初就在樟树镇一带工作,社会情况熟悉,上级通知我们为建新区筹备办公场地。经与乡农会研究,确定在樟树镇附近的清泰村,借用一家地主的民房,这房屋楼上楼下十多间,宽敞明亮,房主只两老人,搬迁方便;距樟树镇街坊近、靠近湘江轮船码头,交通方便。区委书记韩志云,杜建华、周葛等先后到任,对新区办公场地十分满意。县委书记华国锋视察樟树区筹建期间,区公所尚未建立伙食摊子,由我向镇工商联联系开餐事宜。新区办公急需开通电话联系,华书记和韩区委研究,由县邮政局负责电线架设安装,指定我组织民工配合邮政局栽电杆,限期架设县通区的电话。时间紧,任务大,线路经羊山湖,水面既宽又深,架线难度大,当时颇费了一番周折,才保证电话架设按时畅通。     

  朝鲜战争爆发,我身为做民兵工作的军事人员,积极申请赴朝参战,但未得到批准。此后,县武装部通知,区武装干部要到湘潭军分区军事集训,我们这批人便从地方干部转入军事部门。初次参加军训,丑态百出。由于我有一股刻苦学习的毅力,操场上总比别人休息少、练得多,汗水为我赢得了胜利,军训结束考核,手枪立姿射击、步枪卧姿射击,都是五弹四中,单兵制式考核,单杠双杠、水马等体育各科都取得良好成绩,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

    我是1950年的排级武装助理员,1955年授予少尉军衔,由多年的供给制改薪金制,月薪66元(1961年转业,月薪73.2元,1963年套行政20 级,保留原工资)。实行薪金制后,军官可以结婚,经组织批准, 1955年9月由局长、老红军钟福云证婚并主持婚礼,与陈阵同志结为革命伴侣。

    1958年,总政治部号召向文化进军,领导送我到湖南军区文化大队学习。一年多的文化进修,学完了初中和高一的课程,结业后分配到攸县武装部,任军事科助理员兼文化教员,并参加了湘潭军分区文化教员培训学习。12年的军事生活,是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培养、锻炼了我,我刻骨铭心地记住, 把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带到了日常生活中,解放军的培养教育,是我终身工作、学习的动力和泉源。

    1961年转业回岳阳县,先后在县养路工区、县计量管理所任职。1964年调县计委,当时计委、物委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我分工做物价工作。在计划经济年代,工农业产品和市场商品价格,一定多年不变。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价格,都由省以上物价主管部门制价,县一级工作主要是上传下达,组织物价检查和成本调查。从中央到县主要业务部门,如粮食局、商业局、供销社、二轻局、公司和大型商场,都设置物价科、股,配备专(兼)职物价员,接受物价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负责本部门的价格执行和监督。物价纪律十分严明,如发现抬价、违价现象,一经查实,即追究单位责任,通报全县,所以“文化大革命”前,市场物价十分平稳。

    在抓价格管理的同时,经常组织部门物价人员深入农村,调查主要农产品、竹木制品,铁木农具成本,为制价提供依据,特别是对湘鄂毗邻地区的价格,经常进行检查。由于生产布局发展不平衡,毗邻地区农产品收购价格矛盾常有发生,严重影响边区人民团结,影响了党群关系,经省际协商,确定在两省毗邻县建立物价协商会议制度,由两省地县的毗邻县当轮值主席县,负责边界地区的价格、奖售物资标准的监督执行,定期召开会议协商。“文化大革命”前后,岳阳承办过两届轮值主席县,每次请示县委、县政府同意,报批会议经费,由我策划筹备,起草会议文件、资料,向两省、地、县物价、供销部门发出会议通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和主持下,两届湘鄂毗邻地区物价协商会圆满解决了边界地区价格矛盾,受到参与协商县的一致好评。

    1981年,撤销岳阳县,实行县市合并(县级市),合并后的市物价委员会编制7人,其中正副主任3人,卢百里任主任,我和胡显裕任副主任,卢有病休养,由我主持工作。1983年,地区物价局评定岳阳市物价委员会为先进集体单位、指定我为先进集体代表,出席全省第一届物价先进集体单位、先进工作者会议。我曾赋诗云:“群贤毕至共交流,事业平凡显智谋。借石他山凭我取,移花接木倍增优。”地市合并,我未因工作变化而气馁,继续尽职尽责,直至1993年离休。

    追忆45载革命经历,虽无建树,但无论身为军人或是公务员,于党于人民,我在岗位上,做到了尽职守责,没有留下遗憾,心无愠愧。我养育三个儿女,她(他)们读初中、高中,正遇“文化大革命”,我支持她们响应党的号召,下放农村劳动锻炼,后招工进城,都到商店、工厂就业。子女成家,父母西归,都按解放初期的革命新风办事,没有请客设宴。我在计委战线工作30多年,没有为十几个弟妹、侄儿、侄女、外甥谋过一份工作。经过历次政治风暴的洗礼,一生平平安安,可谓淡泊轻名落夕阳。

    离休后,身为退士,晚年参加老干大学学习,加入洞庭诗社、楹联学会、老年文学协会等社会团体活动,藉以丰富精神生活,去年9月着手将多年学诗写诗的手稿,筛选部分诗词短文,汇编成《心声》刊印,以为离休生活的纪念。

              

(作者系岳阳市物价局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