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探索 实干 回报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从而立之年代,走过不惑,到晓知天命,风一程,雨一程,我在云溪度过了一生最珍贵的黄金岁月。十三年风雨兼程,云溪的山山水水、千村万户熟如身上的脉络,云溪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回首十三年,感悟良多。往事如烟,最难忘的还是排除困难所做的四件事。

探索的快乐

    云溪区自1984年设立后,历届区委、区政府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开始了雄健蜿蜒的创业历程。因厂设区是云溪最大的区情,决策者自然要把强区富民的思路投向如何发挥驻区大型企业的优势上。1995年,我任区长后,把工作重点首先放在全区上下更新观念,共同打造全新厂地关系的浓厚氛围上。我利用大小会议等各种场合,有意识地灌输“云溪的希望在发展工业、发展工业的重点在招商、招商的关键在厂地协作”等观念。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6年、1997年两次召开千人动员大会,努力把区委、区政府的集体意志变成全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让地方发展的号角求得大厂的积极响应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针对原来厂地松散型的协调协作关系,我在常委会上提议并通过决议,组建 “长炼”、“岳化”两个协作协调局。两大厂也相应成立协调处。厂地归口一个渠道,在“长流水”和“不夜灯”的联手整治中,工农关系不断融洽,厂地情谊与日俱增。
    在不断探索中,我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规律,透过实践从现象找本质,在认真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首次提出 “以机制为手段挤进去、以资源为依托引出来、以只求所在送过去、以产权为纽带联起来”的四种协作形式,使全区厂地经济技术协作具有可操作性,当年,厂地协作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迎来建区以后第一个大丰收年。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后,我大胆提出了厂区经济、城市建设和社区管理一体化战略思路。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区委的这一决策是十分正确的,也是很有成效的。
    如何寻找厂地优势生产要素的聚合点,打造大厂外延发展的平台、民营经济规划提升的平台、大厂产品和沿海产业对接的平台,我把目光转移到工业园。在工业园建设上,经过四年多的多方努力,2003年8月,云溪工业园拿到了省政府的“准生证”。工业园集聚了“厂地商”优势生产要素,实现了人才、技术、产品、市场、土地、政策、外资的资源共享,互填互补互拓带来了三赢,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云溪区经济发展又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回首这条艰辛的实践之路,我更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快乐体验。

实事的共振

    执政在于办事,办事就要办老百姓认可的实事,丰碑只有立在群众心里,才能历久弥珍。在一桩桩实事中,区一中的建设最具代表性。
    一中是一个县级行政区的文化标志。原区一中远离区政府,前身是临湘县五中,校园北有路口水泥的滚滚粉尘,南面有南山采石场的隆隆炮声。建区十年来,一中高考上线者一直徘徊在20人左右。至1994年,区一中仅12个教学班,生源开始枯竭。身为云溪“一区之长”,我深感云溪区教育真的落后了。
    为了搬迁区一中,建设新校舍,我和区委书记主持召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领导会议民主决策,把此作为发展经济、振兴云溪的“希望工程”和区政府头等大事,成立强有力的搬迁指挥部,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六生,副区长肖云生任正、副指挥长。建设新校舍需要筹集3000万元的建设资金,区里除华能二期征地900万元的土地出让金垫底外,资金缺口2100万元。作为财政“管家”,我号召全区上下过紧日子,不怕背“恶名”,开源节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为了筹集资金,我带头捐款并发动全区募集250万元。为了节省资金,区政府依法对工程重新调整标的,又节减预算400多万元,一中工程刚上马,我就抓在手里不放。我先后17次到工地上现场办公。发现教学主楼倒制完大梁后,3根梁柱有质量问题。我当场找来施工单位重新倒模,决不留半点隐患。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努力使“软件”建设相匹配。我先后对一中提出“实行聘任制,在全省范围内公开招聘”、“实行优秀师源共享”、“将考上清华、北大列入区一中的志气工程”等意见。2002年,一中有3人考上北大、清华。这一年,我又力排众议,将区一中升格为正科级单位,加强了领导,加大了投入。区一中不负众望,高考录取率比1995年增长8倍。生源外流变回流。“寄人篱下”的云溪子弟回来了,原想调出的教师也安心了。现在,区一中的教学班猛增至 40多个。云溪一中是一座志气丰碑,她将耸立在云溪人民心中。

责任的重托

    我作为地方党政主要负责人,十三年中经历了许多关键时刻,“责任”二字寓意尤其深刻。云溪处于长江之滨,防汛工作对于我不啻是最大的考验。
    1998年夏,长江发怒了。它卷起在崇山峻岭中拼撞出来的千重恶浪,挟裹三湘四水的万顷洪涛,铺天盖地,扑向三江口,云溪一下子泰极否来。
    头顶悬湖,灾难临头。十六万工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系于千钧一发之间。一种生死相托的责任和使命,以泰山压顶之势向我袭来。我率领云溪人民在27.8公里生死线上,与洪魔展开了持续两个多月的殊死较量。
    洪魔来了,而且来得猛!从6月29日新港长江警戒水位到7月3日危险水位,仅仅4天,其速度之快,长江水文记载之中绝无仅有,上苍向人们发出了打大仗、打恶仗、打持久战的第一个信号。
    保住大堤是人民的需要,垮了大堤将成为千古罪人。整个战役,我采取非常规手段,明确提出“三严”(严格、严厉、严酷)和“三铁”(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石心肠),授予各分指挥长“先斩后奏”权。要求做到“三认一不认”:认大堤、认大垸、认人民,就是不认私情!还要求区、乡两级督查组坚持24小时巡堤检查,确保在时间上不留空档,在空间上不留空隙,保证各项指令不折不扣的落实。
    8月8日上午,永济垸5km+700处同时出现3处蚁穴,管涌加大且伴有泥沙。为抢时间,我当即拍板,3处蚁穴同时处理。在外坡打一个大抱围,经过20多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化险为夷。这个抱围堪称“长江第一抱”。时任省委书记王茂林到此督战时,连连称赞说:“这我就放心了!”
    8月18日8时,城陵矶水位达到35.80米。为防新港水位继续上升,当晚,我组织紧急会商,果断要求按新港水位34.95米设防。20~21日,新港水位陡涨到34.95米,由于连夜加高加固了子堤,云溪区人民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洪峰一个接一个,连续8次洪峰,上压下顶,险情不断, ’98抗洪进入空前的疲倦战。上堤劳力开始换防,科局干部开始换班,我却无人顶替。一连两个月,我只能咬牙挺住,熬过了一个又一个紧张的不眠之夜。以血肉之躯挑战生命极限,率领干群与洪魔展开了一场精神持久战。
    灾害是试金石。在这场百年罕见的特大洪灾中,云溪不倒一堤,不溃一垸,创造了历史奇迹。区委的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得到了一次最有效检验。在这场“生与死”、“公与私”、“苦与乐”的严峻考验中,云溪人民为我们用责任作答的试卷打下满分。

执着的厚报

    今天的云溪人,不会忘记离云溪大桥1华里的铁路涵桥。过去,与咫尺之隔的岳化往来,却要绕道1公里,有时进出的大小车辆一堵就是半天,这个涵洞就是过去厂地关系的一个缩影。
    新建成的云溪大桥既是工农群众的“连心桥”,又是今天厂地关系的真实写照。与其说它是中心城区的建筑标志,不如说它是“厂地一体、共兴共荣”的结晶。
    但是,为了兴建云溪大桥,经历了一个好事多磨的过程。因为兴建云溪铁路跨线桥,是大厂的需要,也是地方发展的需要;是大厂的夙愿,也是地方的心愿。在市人大会上,厂地代表曾多次联手提议案,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搁浅。
    1998年1月1日,我在《岳阳晚报》看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承诺修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正在打听此事时,又听一位市领导说,市委主要领导对兴建云溪大桥有异议,理由是市里已投资300万元改造了铁路涵桥,又投入50万元兴建了火车站涵洞。我认为有“异议”不等于否定,好不容易见到了一丝光亮,岂能就此放弃!一天,我打听到张昌平书记在办公室,便立马赶到,正好碰上昌平书记关门外出。我抓住难得的机会,把修建云溪大桥的必要性和来龙去脉讲了一遍。昌平书记认真听完我的汇报,最后总算默认了。
    一切准备就绪,云溪大桥正准备动工时,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变动,接任领导对巨额的融资方案有异议。此事如处理不好,大桥建设将再次被搁浅。我心急如焚,一连几天连续找市委主要领导汇报,最终市领导答应了我的要求,并赶到云溪进行现场办公。
    1999年12月,翘首以盼的云溪大桥正式奠基,2000年,云溪城区的美化亮化工程同步跟进,云溪城以“半城绿荫半是城,半城霓裳半彩虹”的全新面貌,令人耳目一新。2001年12月8日,投资4075万元、历时3年的云溪大桥终于竣工,万人空巷的通车盛典在云溪历史上未曾有过。“时跨世纪、空越厂地、功在当代……夫桥不在高低,沟通堑壑是其能;事不在大小,造福人民即为功。天理一义,为人为政莫不如是。”目睹此情此景,我即兴写下了这首《云溪大桥记》。

(作者系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