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岳阳 湖南抗战最前线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回顾岳阳现代史,岳阳地处湖南的东北部,北滨长江,南抱洞庭,乃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失守,作为湘北门户的岳阳,既是日军进攻湖南的前沿阵地,又是湖南抗战的最前线,还是日军进攻西南大后方的前进基地,首当其冲。日军侵犯境内后,岳阳成为抗日相持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的主战场。各县人民灾难深重,尤其是临湘、岳阳两县是湖南沦陷时间最早、最久的县,被日本侵略者蹂躏近7年之久。但是,具有革命传统的岳阳军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英勇抗战,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

抗战初期,傅秋涛率部抗日赴皖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国,与国民党第二次合作,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一直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共湘鄂赣省委积极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平江县黄金洞发表了为和平合作联合宣言,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多次谈判,建立了湘鄂赣苏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省委机关搬到平江县嘉义镇。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席傅秋涛赴武汉,请示周恩来副主席,决定组编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回到平江后,即按照周恩来副主席的指示,派干部到各分区整顿和扩大地方游击武装,发动群众参军,经过嘉义整顿后,改编为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支队,支队司令员傅秋涛。 1938年1月,新四军在江西南昌成立,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支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傅秋涛任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团团长。为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扩大我党的政治影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还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名义在平江等县建立办事处(后改为新四军留守处)。
    傅秋涛赴南昌参加新四军成立大会回来后,便在平江县嘉义镇召开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成立大会,号召各爱国人士、团体和人民群众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前线。当场就有许多人报名参军,出现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弟妹送哥哥参军的动人情景,短短十几天,参军的就有400多人。经过整训,部队扩大到1100人,有210多支步枪、3挺轻机枪,还有730把马刀。2月3日,部队奉命开赴皖南前线,湘鄂赣特委在平江县嘉义镇万寿宫门口大操坪举行有数千人参加的欢送大会,嘉义方圆数十里的献钟、安定、钟洞、长寿、金坪、虹桥等地的群众都来慰问、欢送子弟兵。大会结束,部队精神抖擞,荷枪背刀离开夹道欢送的乡亲,开赴抗日前线。部队经过平江县长寿街、浏阳的东门、官渡,到宜春的慈化,沿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送。青年们纷纷参军,短短几天,部队又扩大了 400多人。为了防止国民党军在袁州的突袭,这支抗日武装在萍乡休息一晚,在火车开往袁州方向时,战士们作好迎敌准备,把机枪架在火车头上,马刀亮在车窗外。同时还给火车司机做了政治思想工作,在袁州不停车,一直往前开。这样,火车顺利通过袁州,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妄图消灭我军的阴谋。部队到达江西省玉山县下车,继续向浙江省开化县挺进。到达开化县城时,会见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在这里休息了几天,部队又继续前进,翻过马金岭,到达屯溪、太平,与叶挺军长率领的新四军军部胜利会合。从此,投入了艰难卓绝的抗日战争。
    在傅秋涛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赴皖南抗日后,岳阳境内的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救亡宣传队、抗敌后援会、抗日剧团、抗日服务团、抗日游击训练班,组织青年奔赴延安或参加八路军、新四军,其中参加抗大学习的就有105人,还有400多名青壮年参加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

抗战中期,军民同仇敌忾杀倭寇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军向南进犯,岳阳成为湖南抗战最前线。11月,日军占领岳阳、临湘,随着战争的发展,各县相继沦陷,岳阳人民在日军铁蹄的蹂躏下,遭受了空前的灾难。为御敌南进,中国军队在此筑起了抵抗防线,抗日战争由此进入相持阶段,岳阳成为正面抗日的主战场。日军从1939年9月至 1944年8月,先后四次发动进攻长沙的战役(史称湘北会战),时间之长,战事之多,战况之激烈,抵抗之悲壮,是湖南乃至全国绝无仅有的。在6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和岳阳民众奋起抗战,粉碎了日军的进攻,牵制和歼灭了大量日军,保卫了湖南、重庆和西南大后方的安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战功,涌现了许多军民勇猛奋战、不怕牺牲、壮烈殉国的事迹。
    在第一次湘北会战中,守卫在新墙河北岸的国民革命军同敌激战,刘曙华营坚守阵地三天三夜,自营长以下全部壮烈牺牲。“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史恩华营,在日军施放毒气的弹雨中奋战两昼夜,全营官兵以身殉国。驻守湘阴县城的曹克人营与不断增兵的日军奋战,曹营大部壮烈牺牲,曹克人被日军将四肢钉在墙壁上烧死(后被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在第三次会战中,奋战在新墙河的某营营长王超奎与数倍日军激战,“他与他的500个部下,每一个人都战至牺牲生命为止。”宋美龄在《纽约时报》上发表《如是我观》一文赞扬。总之,在湘北会战中,战况之激烈,守军之英勇,殉国之悲壮,浩气长存,可歌可泣,数不胜数。岳阳各地建立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和英烈墓,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国民革命军在正面战场奋战抗击日军的同时,岳阳民众协力抗战,境内有6万余人参军上前线,20万人参加战时服务组织,无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以各种方式投入战斗。平江县嘉义乡自卫队100多人,多次袭击溃退的日军。临湘游击队在五里牌炸毁日军军车、在云溪烧毁满载汽油的列车。汨罗楚塘乡农民湛茂点组织14 名青壮年农民,成立不到一年缴获枪101支,杀死日伪和汉奸近百人,还营救了国民党飞行员1人、妇女多名,成为当地惩治日伪军的“战功大队”。华容县鲇鱼须一带群众自发组织一支百多人的“神兵队”,以“刀斧砍不进,枪子两边分”等神秘色彩,同日军进行英勇斗争。多次歼灭前来“扫荡”的日军。同时,境内民众以满腔的仇恨,投入抗日斗争。配合守军破路破桥修筑工事,帮助守军运输作战物资和伤兵,主动通报敌情,充当向导,送粮送水慰问守军,支援前线。特别是许多群众与日军英勇搏斗,杀敌夺枪的动人事迹层出不穷,不胜枚举。湘阴县武穆乡农民易玉桃,妻子被日军杀害,愤怒至极,在家接连砍死3名日军,后被日军杀害,并碎尸数段。戏剧家采访得知,捐资合葬易玉桃夫妇,并赋诗曰:“人人易玉桃,中国永不亡。”临湘县桃林乡农民王杏生被日军掳去带路,诱敌进入抗日游击队设的地雷区域,自己与敌人同归于尽。平江县浯口镇农民江裕民等用炸药炸坏日军汽车一辆,缴获一批军用物资,还曾伏击捉到2名日军。岳阳县长湖乡农民曹生林、梁享清、胡国初主动当向导,带领守军围歼撤退到长湖街的日军300多人,炸死炸伤日军过半,余部外逃。
    1943年9月,新四军第五师江南挺进支队开辟桃花山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中共石(首)公(安)华(容)县委,县行政委员会,从此,领导石公华地区人民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新四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粉碎了日军多次“扫荡”,袭击日伪军墨山铺据点,迫使日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只能龟缩在据点里,不敢下乡骚扰。通过一系列战斗,有力地打击和钳制了日伪军在石公华地区的军事力量,取得抗日游击战争最后胜利。

抗战后期,王震挥师湘北惩日顽

    1944年11月9日,中共中央决定,由王震、王首道率领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挺进湘鄂赣粤,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45年3月进抵湖南省平江县。此后,南下支队转战湘北,在平江、岳阳、临湘、湘阴等县建立中共县委和抗日民主政权,成立湘东军分区、湘北军分区,组建地方抗日武装,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惩处前堵后追的国民党顽军,在湘北大地上燃起抗日烽火,成为抗战后期湖南抗日烈火越烧越旺的地区。
    1945年4月2日,南下第六支队进入湘阴县,当时,只有两个连共138人。他们排除当地顽军干扰,深入敌后,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民主政权,壮大抗日力量,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4月初,他们在朝家岭伏击勾结日军的土顽部队一个支队,缴获100多支枪、20多万发子弹。通过教育,争取部分俘虏加入抗日队伍,支队由两个连编为三个连。在玉池山,一枪未发,争取伪军一个排30余人加入部队。同时,收编游凯组织的游击队20余人、龙瓒组织的游击队30余人。在白鹤洞又有源塘乡自卫队副队长率20余人投靠第六支队。通过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策动左钦彝部、毕坊清部倒戈起义,加入抗日行列,分别编为湖南人民救国军第一师、第三师,共计7个团8000余人。同时,随着抗日斗争的扩展,民众参加抗日队伍的热情高涨,抗日队伍逐步壮大,第六支队在湘阴桃花山建立湘东军分区,杨宗胜任司令员,吴光远任政委,经过3个月零8天的抗日斗争,第六支队由138人发展到5400多人,由3个连扩大到4个大队,活动范围由湘阴扩大到岳阳、平江、长沙、浏阳等地区。
    南下第六支队到湘阴时,因是沦陷区,日军经常下乡扫荡,大肆烧、杀、抢劫一空;日军走后,又有河防队、巡逻队、别动队、联防队来骚扰。百姓饱受压榨,痛苦难言。六支队指战员个个咬牙切齿,发誓要与老百姓报仇。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六支队与日军和其支持的伪军以及国民党顽军展开激烈的战斗。5月,六支队派两个连,在浸米塘伏击向金鸡山运送物资的日军,毙敌12名,缴获步枪12支、子弹2万余发、白布20多匹,还有大批食盐、肥皂、军鞋等物资;下旬,在冷水井设下埋伏,痛击日军运输队,将日军30余人击毙,缴获全部粮食、布匹。6月,又在老闸口拦截日军满载食盐,准备运往长沙、湘潭的3条民船,当场击毙日军 11名,截获3条盐船。获知驻白水车站日本宪兵到处搜捕抗日军政人员时,六支队派出一支游击队夜袭日军宪兵据点,接着又袭击塾塘乡维持会的日军。为了配合南下支队主力渡过湘江,六支队痛击湘江敌艇,在樟树港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打掉了日军的兵站,击毁敌运输艇3艘。在端午节时,六支队派出三大队在铁龟山狠狠打击经常抢掠物资的日军。六支队就这样与日军及所支持下的伪军以及国民党顽军,进行了大小战斗数十次,“像一颗钉子,钉在敌人的要害上。自此,日本人把小据点都撤了,就是大据点的鬼子,也是谨小慎微,不敢轻易出来,老百姓的生活也就安定多了。”
    南下支队在打击日军的同时,曾在平江县西岭、水土岭正面阻击顽军第七十三军十三师先头部队,在小水岭芭蕉坳痛击顽军十三师,在岳阳县黄岸市与日顽军恶战,突出重围,在大云山全歼王翦波部。一次又一次打败围追堵截的顽军,终于7月渡过湘江,南下广东。

(作者系原岳阳市人民政府市志办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