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外企落岳阳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1 12:0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的方针,扩大了中国利用外资的渠道,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企业(即“三资”企业)陆续涌现,引进外资,兴办各种形式的“三资”企业的春风由沿海吹到了内地,省、地(市)均成立外经办公室。岳阳专署对外经济办公室开始设在湖南省外贸岳阳地区办事处,办事处主任吴鸣剑兼任外经办公室主任,我任副主任。从此,开始招商引资,筹划兴办“三资”企业。
俗话说:“万事起头难”。当时,对外开放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打开岳阳吸引外资的局面,我和吴主任坐上南下火车,跑到深圳经济特区学习经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数天下来,通过接触经营水产的港商,打听到一些信息,初步成交了一批直销香港的黄鳝订单。但未能找到愿意到岳阳投资兴业的线索。正在为难之际,办事处邓司机给我俩带来了好消息,说负责单位进口车修理的林友进口汽车维修中心香港老板曾询问内地进口汽车维修情况,特别问到岳阳有多少进口汽车,看样子有去内地办企业的意向。
有人说,一个城市的进口汽车多少,是反映这个城市改革开放程度的标志之一,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据了解,1982年后,境内机关、企业有进口汽车120多台。没有维修场所,车子有问题都要千里迢迢开至深圳修理。费工、费时、费油,维修费高,一次就要上万元,甚至2~3万元。如果能在岳阳建立维修进口汽车的合资企业,一定能够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于是,在邓司机的引荐下,我们与港方总经理关达浓见面交谈。关先生原是印尼华侨,后到香港九龙经营了一家友联贸易公司。国内实行改革开放后,他便捷足先登与深圳市园林局合资开办林友进口汽车服务中心,效益颇丰。随着深圳市进口汽车维修市场的饱和,关先生产生了向内地发展的念头。在听取我们想和他合资办企业的意向后,当即表示出极大的真诚与热情,经过几次洽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了在岳阳建立进口汽车服务中心的意向书。
从深圳回来后,我俩向岳阳专署分管外经工作的副专员作了汇报,他对在岳阳建立进口汽车服务中心合资企业表示赞同,并在地区计委备了案。接着便与港商进行商洽,签订合同。在双方代表认真学习中央颁布的《合资法》等文件、了解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参照深圳几家进口汽车维修合资企业合同文本,反复协商、求得一致后,共同起草、签署了岳阳进口汽车服务中心的合同。在报送地区计委、省外经办等相关机构审批时,将合资甲方地区外贸改为与乙方企业对称的地区外运公司。并对使用外汇问题作了调整,删除了合同中关于销售进口汽车零件配件的目录。在合同经过审查修改后,明确企业名称为岳阳外运、香港支联、岳阳进口汽车服务中心;合资双方为岳阳外运、香港支联贸易公司;经营范围是进口汽车维修服务。岳阳进口汽车服务中心董事会由甲、乙双方各3人组成,董事长吴鸣剑,副董事长关达浓,总经理黄振兴,副总经理符仁光。
1984年11月上旬,在岳阳召开第一次董事会议,研究部署开业前的准备工作。董事会成员兵分三路:关达浓先生坐镇深圳,负责采购维修设备、汽车零配件和招聘进口汽车维修骨干;黄振兴与符仁光在新定厂区负责对原有修理车间、仓库、办公室、地坪的维修、装修和翻修。同时,对原有修理人员和新招收的职工子弟、农民工进行培训,传授技术。我负责与计委、环保部门,省、市外汇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税务、工商等部门的联系、登记。经过双方人员的努力工作和有效配合,1985年1月5日,举行企业开业庆典。因是岳阳首家合资企业,省政府副秘书长翁辉,省外经办、省工商局、长沙海关的领导和岳阳地区党政领导出席,有地区相关部门,地、县外贸专业公司的领导或代表,共250多人参加。庆典活动虽然简单,但气氛热烈。作为当时合资企业的一员,我们深受鼓舞和鞭策。大家暗下决心,一定要把首家外资企业办好,办出影响来。
“拉起招军旗,自有吃粮人”。岳阳进口汽车服务中心开业后,境内各地前来修车者络绎不绝。先进的维修设备和精湛的修理技术,保证了过硬的修车质量,得到了客户的赞许。也吸引江西省九江、修水,湖北省咸宁、蒲圻、武汉、襄樊等地的客户前来修车。汉口、襄樊两市的交通部门还邀请我们前往考察,洽商建立进口汽车维修分厂的事宜。
从1984年11月至1987年3月,正是合资企业蓬勃发展时期。近三年时间,服务中心实现利润60余万元,为各地客户维修进口汽车总量达6000多台次,方便了工作,方便了生产。同时为外贸职工子弟、农民工和原外运公司汽修工提供了40多个就业岗位。培养、造就了一批维修进口汽车的技术人才。合资企业期满后,原在这里工作过的汽修工,绝大部分成了新汽修厂的技术骨干。
1987年3月,岳阳进口汽车服务中心改选董事会后,经济、社会效益也继续增长,一直合作经营至1994年。是岳阳地区“三资”企业中合资时间最久、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这个上不了档次的小企业在岳阳建立后,为推动岳阳的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发展“三资”企业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大影响、大作用,也为岳阳对外开放记下了难忘的一笔。
(作者系岳阳市商务局离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