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碳酸氢铵
来源:史志办 日期:2015-08-10 07:57
1966 年5月,岳阳地区氮肥厂(现岳阳化肥厂)在岳阳县九华山小塘坡开工建厂,次年9月竣工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3000吨合成氨,1.2万吨碳酸氢铵。全部采用省内制造设备,建设投资213万元。当年生产合成氨317吨,碳酸氢铵1231吨,实现产值21.58万元,结束了境内不产化肥、农村用肥依靠外地调进的历史。
1968年,岳阳地区革委会决定以地区氮肥厂为技术依托,各县都建设小氮肥厂,小氮肥建设进入高潮。1969~1970年,汨罗氮肥厂建成投产,投资219万元,1970年,湘阴、平江、临湘、岳阳4县先后开始筹建氮肥厂。湘阴氮肥厂于
1966~1973年,境内小氮肥厂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259万元,形成年产2.5万吨合成氨、10万吨碳酸氢铵的生产能力。1973年,小氮肥行业固定资产原值1949万元,生产合成氨 14259吨、碳酸氢铵57390吨,完成工业总产值925.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4894元/人,亏损81.4万元,平均每吨合成氨耗原料标煤 2439公斤,耗燃料标煤1976公斤,耗电2258度。
1967~1976年,小氮肥从起步到发展,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内部管理粗放,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累计亏损879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小氮肥由生产型转到生产经营型,严格内部管理。当年扭转亏损局面,盈利42.4万元,比上年增利167万元,煤、电耗分别下降18.8%和13.5%。
1974~1980年,各小氮肥厂进行填平补齐、小改、小革,扩大生产能力,用于扩改的投资总额达2180万元。1974年,湘阴氮肥厂、汨罗氮肥厂和岳阳地区氮肥厂将合成塔塔径由450毫米换为 500毫米,生产能力年产合成氨5000吨。1977年,通过增大造气炉的炉径、增加压缩机的台数等措施,岳阳地区氮肥厂与汨罗氮肥厂首先达到年产 8000吨的合成氨生产能力。1980年,小氮肥合成氨合计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8万吨。
1980年,全国小氮肥行业实行优质优价和节电节煤奖励办法,岳阳地区氮肥厂和临湘氮肥厂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热量平衡计算,进行全厂热平衡的岗位测定,查找能耗漏洞。企业应用“三气”“三气”指合成弛放气、氨贮罐弛放气、铜洗再生气。回收技术,降低消耗,提高碳酸氢铵产量和氨利用率。境内企业每吨氨比1970年节约原料煤189公斤,节约燃料标煤 230公斤,节约电55度。湘阴氮肥厂盈利344万元,每吨氨节约原料煤308公斤、节约燃料煤270公斤、节约电107度,同年4月,被化工部授予“全国小氮肥厂行业百面红旗”之一。
1978~1982年,湖南省在小氮肥行业实行 “利润二、八分成”(即80%的利润企业自留)的特优政策,鼓励小氮肥发展。1981~1985年,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境内小氮肥行业抓住机遇,从外地廉价购进一批设备,7家小氮肥厂完成改造资金3948万元,为建厂投资的1.75倍;净增合成氨年生产能力6.4万吨,为建厂设计的2.56倍。湘阴、汨罗、临湘3县氮肥厂年生产能力达2.5万吨合成氨,跃居全省同行业前茅。
1984~1986年,大量进口国外尿素、复合肥,国内小化肥产品积压滞销。1985年冬~1986年春,7家企业赊销和库存碳铵达6.1万吨,占用流动资金1008万元,生产经营十分被动。期间,华容氮肥厂实行碳铵销售和农民见面的直供办法,被国务院和化工部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1985年,中共岳阳市委、市政府抽调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组成企业整顿服务小组,扶持处境艰难的平江氮肥厂。同年,境内小氮肥在减利459万元情况下,仍盈利1257万元,占全省同行业总利润的66%;临湘氮肥厂获化工部授予的“全国小氮肥战线红旗单位”称号。
1986~1990年,小氮肥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岳阳市氮肥厂联产万吨甲醇、华容氮肥厂年产800吨碳酸钾项目相继投产。1986年,岳阳市小氮肥企业完成产值11420万元,实现利润298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20320元/人,被化工部授予“全国小氮肥先进地市”,并在岳阳召开全国小氮肥30周年庆祝会。1989年,小氮肥盈利3051万元,创历史最好成绩,在全国地市级同行业竞赛中总分第一名。在企业升级活动中,临湘氮肥厂、岳阳市氮肥厂、岳阳化肥厂先后成为国家二级企业,其余各厂成为省级先进企业。至1999年,由于氮肥产品市场饱和,竞争加剧,全市小氮肥企业,除临湘市氮肥厂、岳阳化肥厂运行较正常外,其他小氮肥厂步履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