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广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7 12:00

李绍广(1884~1916),号厚宾,岳阳县公田镇人。17岁学拳术,清宣统二年(1910),南京摆设擂台招募清军将校,李绍广打擂取胜,录任二营管带。因宣传反清思想,被上司发觉,逃至武昌同乡人吴亚平处,加入同盟会,参加武昌起义前的准备工作。起义胜利后,李绍广参加保卫武汉的浴血战斗,腿部中弹负伤。因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革命党人遭迫害,他被迫退伍回乡,在临湘县城防营任队副。

“二次革命”失败后,密邀殷子路、吴亚平、吴继起、冯子愚等组织仁义社反袁。袁世凯在湘的鹰犬、湖南都督汤芗铭探悉消息,派兵来大塅乡抓人,他机智走脱。民国4年5月,袁世凯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李绍广领导仁义社革命党人,准备武装起义。12月,袁悍然称帝,蔡锷在云南首义讨袁。李绍广将义军改名为湖南护国军,被推选为总司令。5年1月17日,护国军兵分两路轻取平江,班师渭洞。 2月28日 又攻克湖北通城。回渭洞后,部队整编为4个团、12个营,改名为湖南护国军中路先锋司令部。后取临湘,攻岳阳,战长沙,与临湘金华衮领导的一支部队,合兵渭洞,部队声威浩荡,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渭洞人称之为“王者之师”。

民国5年5月,汤芗铭宣布湖南“独立”,派湘军李佑文旅占据岳阳,在渭洞和谈,谎称共组“湘北护国军”讨袁。诱骗李绍广、吴亚平等率义军开赴岳阳城。待李绍广和2名随从进城,李佑文即收缴3人的枪械,将其逮捕下狱。又派兵向城外义军攻剿,双方激战到黄昏,义军弹药渐尽,边打边撤,一直撤到渭洞。 6月11日 ,李绍广在岳阳县城东门操场殉难。后来,乡人念其护国有功,申请省都督谭廷闿为他昭雪,始将遗像入省烈士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