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为了“生命之堤”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2-26 12:00

——记君山农场抗洪抢险纪实

    一条位于三江口上的大堤,长达80多华里,西北面抵挡咆哮而下的千里荆江,东南面是汹涌澎湃的洞庭浊浪。这条大堤守护着美丽富饶的君山农场,保卫着5万君山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君山人称之“生命之堤”。7月9日和15日,两场更大的暴雨接连降临,外洪暴涨,停排渍水,致使内河水位高达28.59米,超过建场以来任何一年。7月9日,洞庭湖、长江洪水暴涨,南北洪水位均达到防汛水位。为守护“生命之堤”,当日,农场召开了第一次防汛动员大会。大声疾呼从最坏处着想,作好充分准备,迎战可能发生的特大洪灾。决定从即日起,中心工作是防汛保大堤,即使因此其他方面受点损失,也在所不惜。要求全场上下思想到位,领导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特别强调要刻骨铭心地树立“防重于抢”的指导思想,层层把防汛措施落到实处,并成立了场防汛指挥部。
    10月,所有涵闸守护技术人员到岗到位,24小时值班。12日,各分场指挥部相应成立,场级领导下场包干到段,同时全堤扫障查岗。14日,80万条编织袋、1万方砂石,300立方木材及其他防汛物资全部到位。全场组成800人的查险队,800人的突击队,1万人的预备队。巡查人员上堤,突击队进行实战训练。15日,洪水涨至警戒水位33.5米,800名突击队员奉命集结,实行军事化管理。16日,调遣12只船、15辆车应急待命。18日,南北水均超34米的危险水位。指挥部处变不惊,镇定调度。前方,集中力量保大堤;后方,组织疏散老幼病残。明令凡党员、干部没有指挥部的命令都不得离开农场。19日凌晨5时许,洞庭湖水位高达34.6米,超过危险水位0.6米。惊涛拍岸,毁坏100多处,险象环生。其中的堵口,更是危在旦夕。这里处在洞庭湖与长江故道潦河相汇处,是湖区海拔最低点,两水夹堤,垸外垸内落差8米,堤高仅35米。此时,南风掀起2米多高的巨浪,冲过堤面,冲向垸内,大有将堵口摧溃、将大堤撕裂之势。
    守护在这里的突击队员和冒着倾盆大雨赶来的指挥部领导,没有犹豫,也没有惊慌失措,果断决定先打桩挡浪。这时,增援的濠河分场突击队赶到。500米的堵口一下子摆满了300多人,大家置生死于度外,用血肉之躯和沙石包,堵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经过两个半钟头的激战,终于制服了恶浪,保住了堵口。
    与此同时,他们在1.5万米南堤全线也展开了一场殊死的争夺战,3000多劳力在一天一夜时间内,用60多万袋沙石,建起了一道白色长城。这中间,有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龚望君、张青支……这些普普通通的党员、群众,在洪水中尽显英雄本色。他们有的一直坚持没下过堤,有的带病参战,有的两天两夜未合眼,有的6天没洗过澡。洪水无情地突破了1954年34.8米的最高水位,20日达35.13米。这一天,君山全场紧急调动劳力2万人,大小车辆近200台上堤。对4000多处散浸、海底浸、翻沙鼓水堤段及时进行开沟导浸、填压沙石、夯实基础,对风浪堤作了护坡处理。巡逻人员增至3000多人,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昼夜不停地在80里长堤上拉网式查险。
    22日凌晨,外洪水位高达35.61米。巡逻查险由每小时一次改为每半小时一次,规定查到距堤身100米远的地方。晚6时许,南大堤朝天闸出现险情,两股碗口粗的浊水直往上涌。领导和300多名突击队员赶到出事地点。“抱围堵水,开沟导浸”,随着一声令下,突击队员纷纷跳入水中,与洪魔展开了一场搏斗,通过打抱围、填沙包、堵漏口等办法,到第二天凌晨,终于排除了一大险。天气转晴,水位开始回落,他们深知堤身长期浸泡,防御能力减弱,反而容易出现险情。23日起,又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将发现处置沙浸、散浸摆在第一。从7月18~29日,全场共查出处置大险9起,小险230多起,把一批极可能酿成大祸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君山与建新相隔的间堤,建于1958年,长达2633米,堤身矮小单薄,几十年没有经受过洪水的考验。在这种特大洪峰前,必须加高加固间堤,以防万一。还没有来得及缓过气来的君山人,又打响了加固北堤的突击战。组织严密的1万多劳力,23日准时集结北堤,广州部队某部180名官兵,也主动请缨,赶来增援。取土难,他们窄处砍树为桥,宽处借舟横渡,浅处淌水而过,全线摆开,场面壮观。队伍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十几岁的学生伢,有白皮嫩肉的少妇少女。战斗在最艰苦堤段的,是人民子弟兵。这支刚从耒阳抢险下来的队伍,在韩团长带领下,未稍事休息,又在为君山父老乡亲拼命。他们铁牙紧咬,淌过泥塘,将一包包泥土运到堤上。饿了咬几口干粮,渴了灌几口凉水,一天下来,个个一身泥,一身水。2万多包泥土牢固地垒在长堤上。更垒在了人民群众心中。
    经过20多个日日夜夜与洪魔搏斗,英雄的君山农场干部群众和子弟兵守住了“生命之堤”,谱写了一曲军民抗洪抢险的凯歌。


    (摘自《岳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