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崛 起 之 路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18 12:00

 ——岳阳县恢复建制二十五周年发展纪实 

    1983年12月,岳阳县恢复建制。一群创业者别舍昔日挥汗创业的繁华闹市,带着20万元开办经费,带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带着创业者的满腔热情,到距离市区23公里的荣家湾镇,白手起家,建设新家园。

    二十五年来,在历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率领下,全县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励精图治,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光荣的战斗历程,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十五年来,岳阳县工业从零起步,开始异军突起;农业由弱到强,凸现板块效应;三产业从小到大,全面拉动消费。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富 民强省”和市委民本岳阳和谐崛起的要求,瞄准建设全省经济强县的目标,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为中心”,强力推进“工业强县、产 业立县、开放兴县”和“两环一线”四大战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强劲走势。2007年,全县GDP达到77.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16亿元。 

    地处洞庭之滨的岳阳县自古是“鱼米之乡”。二十五年来,岳阳县大力引进粮食新品种和种粮新技术,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先后摘取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 产粮大县的金字招牌。2007年,全县粮食总产49万吨,人均产粮1419公斤,不但使老百姓锅里有了米,碗里有了饭,而且还为全国粮食安全作了贡献。畜 牧水产发展硕果累累。继1995年跻身全国生猪生产百强县后,2007年又成为全国153个生猪调出奖励扶持大县之一。2007年,全县发展生猪 248.8万头,是1983年建县之初52.65万头的4.73倍;出栏肥猪159.5万头,是1983年21.21万头的7.52倍。水产业由天然捕捞 发展为池塘集约化养殖,全县开挖精养渔池833.33公顷;大湖综合开发利用面积2666.67公顷。2007年,水产品产量达3.94万吨,是1983 年4526吨的8.7倍。农产品加工业从弱到强。“一袋米、一瓶油、一杯茶、一把扇、一张纸”搭建起县域农产品加工业体系的骨架,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展到14家,芭蕉扇业、洞庭米业、湘渝色素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湘’牌工艺扇”、“洞庭春茶”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2007年,农产品加工 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6.3%,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县域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二十五年的发展,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41.93亿元, 是1983年2.22亿元的18.89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103元,是1983年228.2元的22.36倍。

    县、市分家之初,岳阳县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仅有4家县属预内企业,年工业总产值183万元;5个二轻集体小企业,年工业总产值96万元;全县乡以上工 业总产值4429万元。基础差、底子薄,工业发展举步维艰。“无工不强、无工不富”,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认识到发展工业是“富民强县”的惟一出路,始终 把工业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打基础,增后劲,拓市场,求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充分利用优势区域、优势项目、优势企业的有利条 件,加大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支持核心企业发展,新型工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工业企业的生产总量、生产规模实现历史性突破,工 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到2007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90家,投资过亿元的项目达到12个,年纳税能力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4家, 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6.21亿元,增长34.9%,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0多个百分点。建筑陶瓷、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初具雏形,三大产业年 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3%,年创税占工业税收的45%以上。建筑陶瓷方面,目前已引进34条生产线,总投资12.5亿元,其中华雄、弘泰、金城、天欣 等7家企业12条生产线建成投产,还有百森、瑞祥、祥诺等企业已经落户,通过3~5年的努力,将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生物医药方面,以湖 南科伦为龙头,聚合了医用材料、玻瓶、纸箱、制盖、物流配送等一系列配套企业,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湖南科伦2007年总产值2.5亿元,创税达 2260万元。2008年,科伦新上2条PP软袋生产线,3条双室生产线,年创税可达3000万元, 加上中南科伦异地新上多剂型项目、同安药业投产运行、昱华玻璃及其他配套企业扩建投产,整个医药产业创税将突破5000万元;农产品加工方面,丰利纸厂投 入1.36亿元新上6万吨制浆系统和碱回收项目,总规模达到10万吨,同时启动投资2亿元的4号、5号纸机和热电厂项目,总投资将达16亿元,力争3~5 年达到40万吨规模,成为省内第二大造纸企业,永盛纺织投资60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生产能力达到5万锭,纳税能力达到500万元以上,芭蕉扇业投资 4000万元将总部迁入县城工业园,并新上一条竹扇加工线,年产值达到1亿元,纳税600万元。园区建设上,在县城生态工业园和新墙农业工业化园累计投入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2亿元,征收土地412.87公顷,并按“七通一平”标准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入园企业达到40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14个, 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6个,投资亿元以上的4个,形成了现代化园区格局;麻塘镇建设洞庭电磁铁工业功能区,落户电磁铁企业8家,签约7家,15家企业年 生产能力在3亿元以上,年创税在800万元以上,并确定了电磁铁产业群税收3年超3000万元、5年过亿元的目标,新开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已完成规划并启动 建设。岳阳县目前打造的产业发展基础,为今后5~10年的发展预留了空间,提供了载体。 

    岳阳县以旅游业、房地产业、流通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持续升温。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亿元,年均增长9.4%。把握消费走势发展了商 贸流通业。根据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的特点,构建由专业批发市场、大型购物中心、商业步行街、连锁超市、便利店和流通企业组成的多层面农村市场体系;以 服务产业为重点配套发展商贸、物流配送中心和货运配载中心。坚持品牌造势发展旅游业。树立大旅游观念,以张谷英、大云山、东洞庭湖湿地三张“国字”号品牌 为龙头,整合旅游资源,推进大融合,着力构建融民俗游、生态游、休闲游于一体的个性旅游品牌,成功引进北京中坤集团计划5年时间投入20亿元建设湖南中坤 洞庭湖国际养生休闲度假中心项目,集中开发张谷英村和张谷英0.67万公顷竹海、公田温泉、鹿角沿洞庭湖三大景区,项目建成后,岳阳县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 的“旅游大县”。顺应市场大势发展服务业。推动金融、商务、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产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便 民利民的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室内装饰和租赁业;规范会计、咨询、科技、法律等各类中介组织;适应消费升级,积极发展集餐饮、会务、休闲、娱乐、展览等功 能于一体的服务设施,促进了生产消费良性互动。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荣家湾原是一个乡级小镇,不足4000人,只有一条长500米的简易柏油路。“光灰城,夜不明,没水喝,尽单身”,是当时县城的真实写照。经过二十五年的 建设,荣家湾已建设成为一座新型的“旅游、休闲、宜居”城市,被誉为京广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吸纳与辐射能力进一步提高。县城建成 区达10.2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10万人,规划出行政中心区1平方公里、商贸区1平方公里、工业产业区5平方公里、居民生活区3平方公里。水改方面,投 入3800万元完成铁山供水工程,县城10万居民喝上了甘甜、洁净的自来水,投入2000万元新建自来水二厂,县城供水能力由1.5万立方米提升到5万立 方米;电改方面,通过加强网、站建设,电网质量明显提升,投入2亿多元启动新墙农业工业化园22万伏变电站、城西11万伏变电站、公田11万伏变电站和饶 村3.5万伏变电站建设项目,供电能力三年翻了一番;路改方面,投入4亿元的岳荣新一级公路和投入1亿元的岳汨路岳阳县段今年年内将竣工通车,荣鹿公路已 经申报一级公路;城市建设方面,近三年年均投入3000万元进行县城亮化、美化、绿化工程,启动县体育馆、沿湖风光带、城市公园、市民广场等建设项目,拆 除主干道中心花坛,新增红绿灯,启动主干道两旁“新包旧”工程,实施小高层建设工程,建成天成、富安、怡和、庆丰等商业住宅小区和富源步行街、东方圣世商 业广场等商业中心,拉通了6条背街小巷,更新了4条小道的路灯,疏通和维护了4条主干道的下水道,兴建了3处综合垃圾处理站,引进了中石油天然气管道项 目。

    集镇是城乡结合的交汇处,岳阳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优先、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原则,按照“繁荣一头、舞活三镇、带动五线、辐射全县”的思路,以 县城为龙头,以重点集镇为主轴,推进城镇建设。从规划入手,将新墙、鹿角、麻塘等环城乡镇建成卫星型集镇,将处于省界、县界的毛田、月田等环(铁山)库区 乡镇建成商业流通型集镇,将城关、公田等乡镇连成一体,打造县城至公田的工业走廊,将张谷英、云山、相思等乡镇建设成旅游开发型乡镇,将柏祥、黄沙街等乡 镇建设成一镇一品型农产品加工乡镇。从产业发展入手,依托农业工业化园,将新墙镇打造成建筑陶瓷城,集镇面积扩展3平方公里,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加 快发展特色产业,将麻塘镇打造成电磁铁产业核心乡镇,将新开镇打造成集矾矿开发、玻瓶建造、物流配送的工业中心集镇。

     岳阳县80%是农村,改变农村面貌,始终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关心、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来,岳阳县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改善基础设施,乡村面貌焕 然一新。大力实施通畅工程建设,全县共完成通村公路硬化730公里,其中21个示范村中20个村共完成村庄道路硬化84公里;大力实施治水强农工程,继中 洲、麻塘防汛大堤加固后,配套渠道建设80余公里,20余公里渠道维修疏浚全面完成,完成基本农田沟渠护彻84千米,新修农业灌溉机埠22个,基本解除了 多年来困扰经济发展的水害隐患;大力实施城乡供水建设,11个乡镇实现集镇集中供水,共完成饮用水入户改造7.6万户,安全饮水率达85%以上;大力实施 清洁能源建设,已完成沼气池建设6500口,沼气用户达5万户,完成1.4万农村居民饮用水改造和6000户居民改厕工程;大力实施环境优美工程,完成村 庄道路绿化60余公里,完成乡村路灯架设200余盏,完成4个示范村6个组共210栋房屋外观美化示范改造,完成垃圾池建设180余个。 

   社会事业蒸蒸日上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二十五年来,岳阳县积极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注重发展的普惠性,认真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了社会和谐。率全国之先创新性地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县中小学由428所调减至152所,建立“学校 联管、教师送教”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小学办学管理模式,破解了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受到国务委员陈至立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全面落实“两免一 补”,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全免,争取中央、省、市重视,投入危房改造资金2548.5万元,完成危改项目156个,率全省之先启动县职教中心建设, 顺利通过省政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并被评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深入推进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投入500多万元用 于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完成省定农村卫生工作试点任务,血防工作成为全省先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健全,依法管理、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人口自然 增长率稳定在5‰以内,连续3年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全省一类县。科技工作进入全国先进县行列,向红机械民用产品荣获“湖南名牌”;张谷英村成为国家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岳阳花鼓戏被确定为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严把人事入口关,编制总量出现负增长。完成工业、商贸、粮食、医药企业改革,实现国退 民进;严格国土用地审批,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关停整治小造纸企业14家,节能减排降耗等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东洞庭湖渔业资源保护加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 善。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2007年,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大保险”参保对象达11.76万人,集大病统筹、门诊报销、医疗救助为一体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87.8%。 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19个乡镇开通光缆有线电视;6万多群众享受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家庭财产性收入普遍增多,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衣食住用 行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逐年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元。经过二十五年的 努力,岳阳县围绕“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目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更多实惠,社会 大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二十五年辉煌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春风化雨;归功于中央、省、市的正确领导,关心支持;归功于全县70万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归功于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精诚合作!创业更未有穷期。岳阳县人民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奋发求为的实干劲头,努力建设经济强县。岳阳县这艘大船,正劈波斩浪,驶向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