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工作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18 12:00
【市 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史志工作】 2007年3月22日,市委书记易炼红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史志工作,确定近五年的工作思路,解决了史志工作多年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会后形成 《关于党史联络史志工作的会议纪要》,并下发到各县(市、区)。4月17日,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转发市委党史市志办公室〈岳阳市 2006~2010年党史地方志工作规划〉的通知》,明确今后5年史志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党史 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党史地方志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责任,加强领导,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史地方志工作,帮助解决党史地方志工作的实际困 难和问题,为有效开展党史地方志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市委、市政府如此重视,这在岳阳史志工作史上是第一次。为落实市委常委专题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4月 28日,召开全市史志、党史联络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盛荣华,市委常委、秘书长赖社光到会讲话。各县(市、区)相继召开党委常委会或政府常务会、办公会, 传达贯彻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史志工作。全市史志工作出现良好态势。
【党史征 编工作稳步推进】 2007年,市委党史市志办公室(简称市委史志办)把党史正本第二卷的征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他工作向其倾斜,使征编工作扎实、稳步推进。针对党史 科业务十分繁重的情况,聘请一位退休党史专家参与征编;先后10多次到长沙市、湘潭市、岳阳市各县(市、区)征编资料。全年共征集图书资料18本、100 多万字,查阅档案补充资料20万字,走访老同志、老党员和当事人整理口述资料和回忆手记约3万字,在本办资料室查阅各类图书资料、党史资料、地方志资料 80多本。至年底,党史正本第二卷已写出初稿35万字,并全面进行修改。同时,市委史志办加强对县(市、区)党史正本编纂工作的指导,全年举行党史业务辅 导讲课2次,对资料征集、编纂体例、审稿把关等方面作专题讲座,并派出20多人次深入湘阴、岳阳楼、华容、临湘、岳阳、君山、云溪等县(市、区)现场指 导,推进县(市、区)党史正本编纂的进度。平江、华容等县党史正本已出版发行,临湘、湘阴、岳阳、汨罗等县(市)党史正本初稿已基本完成,正在组织编审、 修改,整体进度处于全省前列。
【第二轮 修志工作全面攻坚】 2007年,市委史志办扎实推进地方志工作,全面展开第二轮修志工作的攻坚。一是加强业务指导。下发《关于做好县(市、区)第二轮修志资料工作的通知》, 对第二轮修志的资料收集、整理、编纂、评审、出版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第二轮修志工作行为。2月、4月,到君山区、汨罗市进行修志业务授课。按照岳阳 市“十一五”党史地方志工作规划,协调指导岳阳军分区、市房产局、市教委、市交通局编修专业志、部门志。8月28~30日,召开全市第二轮修志业务专题 会,各县(市、区)分管修志工作的主任(局长)和业务骨干参加。会议以会代训,宣读论文9篇,各县(市、区)汇报第二轮修志工作进展,提出业务上值得探讨 的问题,市委史志办领导和专家现场答疑并即席点评。二是认真审阅各级志稿,严把质量关。年初终审《平江县志》计402万字,写出评审意见1.4万字。审阅 《益阳市志·工业篇》44.1万字,写出评审意见4600多字。审校《岳阳市交通志》49.6万字,发现差错1000多处。审阅国家重点课题《岳阳乡土文 化》及《千古岳阳拾萃》共43万字,进行几百处修改。三是认真整理方志工作资料。整理编辑《岳阳方志工作文汇》,共68万字,年底审阅定稿交付印刷。经过 史志工作者的攻坚,全市地方志工作取得丰硕成果。4月19~20日,市委史志办在平江县召开评审会,宣读《平江县志》的审阅意见。经过平江县史志工作者的 努力,第二轮《平江县志》公开出版。同时,临湘、华容县(市)志稿基本完成,湘阴、汨罗、云溪等县(市、区)第二轮修志来势较好。
【党史联 络工作成效显著】 2007年年初,调整充实党史联络组成员,为联络组工作创造条件,调动老同志开展党史工作的积极性。全年党史联络工作以协助编纂党史正本为重点,以存史、 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党史联络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参与党史正本编撰。市、县(市、区)党史联络组成员参与党史正本的纲目审阅、资料收集,华容、平江、岳 阳、湘阴等县党史联络组组长还参与党史正本编辑,撰写部分章节;多次开会评审党史正本第二卷纲目和党史联络“十一五”规划。黄甲喜、陈秉芝、梅楚波、程胜 恩、皮宗汉等到湘阴县、岳阳县、平江县、临湘市、云溪区及市直单位审阅党史正本及回忆文集,写出5000多字的修改意见稿,有的老同志还亲自动手帮助修改 或撰写提纲。二是整理、收集、撰写回忆文章。市党史联络组主编《回首当年》第五辑,共收录文章75篇,分领导风范、抗日峰火、缅怀先烈、传统作风、难忘岁 月、改革之路、建设之歌、名人风采等内容,年底已经定稿。三是积极撰写纪念文章。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秋收起义80周年,联络组成员撰写 《岳阳籍将军简介》、《秋收暴动在岳阳》、《秋收暴动憾岳阳》等文章,在《岳阳晚报》、《长江信息报》、《洞庭之声》发表,弘扬爱国主义。
【《岳阳 年鉴》品牌打造有创新】 2007年10月,《岳阳年鉴·2007》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共36个部类、221个分目、1182个条目,计93万多字。与往年相比,《岳阳年鉴》有以 下创新:一是部类、栏目进行20多处调整,内容得到进一步丰富,篇目设计更加合理。“经济管理与监督”改为“综合经济管理”,“边防检查”归入“武装”部 类,“监所管理”改为“岳阳监狱”,“工业”部类由于工业经委的科室发生较大变化进行整体调整,“个体私营经济”改为“民营经济”,增加“文献”部类。二 是学习借鉴《广州年鉴》经验,将英文目录与中文目录结合编排,方便读者查阅,版面更加简洁美观。三是《岳阳年鉴·2007》是编纂的第十卷年鉴,特别制作 《岳阳年鉴》(1997~2006卷)光盘和《岳阳年鉴·2007》光盘。
【省政府 督查组到岳督查地方志工作】 2007年5月28日~29日,省政府督查组在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刘献华的率领下,到岳阳市督查《地方志工作条例》(简称《条例》)贯彻 落实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美安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省政府督查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市政府副秘书长许伟奇从市委史志办有影响、有地 位、有作为、有成效四个方面作工作汇报。2006年5月《条例》颁布后,岳阳市积极贯彻实施。市委书记易炼红高度关注,主持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史志工 作;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兰香积极为史志工作排忧解难;市委副书记郭光文多次过问《条例》实施情况;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赖社光参加5月23日市委组织召开 的纪念《条例》颁布实施一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盛荣华在《岳阳晚报》发表《树立三种意识推进方志事业》的文章,宣讲 《条例》意义并部署全市地方志工作。全市发放《条例》宣传册7700本,举办培训班10多次,参训人员1000多人次,悬挂标语、横幅,制作宣传栏、宣传 窗、宣传展板,市、县(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召开史志专题会议20次,营造了地方志工作的良好氛围,史志工作呈现出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省政府督查组充 分肯定岳阳的《条例》宣传贯彻和史志工作,认为岳阳第二轮修志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年鉴编辑成绩斐然,读志用志取得了实效,方志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这种 局面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并要求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长期任务,建立地方志长效机制;把学习贯彻《条例》与第二轮修志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精品良 志;把学习贯彻《条例》与读志用志结合好,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岳阳 市志》获社科成果特别奖】 2007年,在岳阳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岳阳市志》获特别奖。《岳阳市志》是由中共岳阳市委领导,市人民政府主持编修的大型史书,1986 年起由600多人编纂,八易其稿,于2005年12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79卷13册600万字。志书主体记述岳阳境内1700年来政治、 经济、军事、社会、历史、人文的兴衰发展变化。
【《岳阳 年鉴·2006》获全省综合年鉴一等奖】 《岳阳年鉴·2006》记载了2005年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料,反映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主要工作、重要事件,收录若干文献和统计 资料,2007年获岳阳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别奖。3月又获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市州级综合年鉴一等奖。
【资料和档案信息建设上台阶】 2007年,市委史志办加强资料、档案信息建设。档案室完成搬迁,增加使用面积50平方米,购买档案密级架6个,添置资料柜35个及去湿机、碎纸机、调档 器和档案信息软件,共耗资5万多元,使保密资料室硬件设施达到一级,正进行达标验收准备工作。交换志书、资料6000多册,装订杂志43册,剪辑报纸资料 4本,接待查阅资料上百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