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年,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抓困难群体就业,一是在全省率先建立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长效机制。1月,市委、市政府下发《岳阳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办法》,明确就业援助程序,建立预警预报制度,完善动态管理机制。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在申请人登记之日起的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和公示3天,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审认定,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对岗位不挑不拣且服从安排的,在2个工作日内帮助解决1人就业,“出现一户、援助一户、解决一户”。自2006年下半年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专项行动以来,全市援助零就业家庭4735户。对在中心城区的“零就业”家庭人员,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全部进行回访,并逐人建立实名制援助台账,做到姓名、安置单位及岗位、联系方式、再就业优惠证编号清楚,既杜绝了虚报冒领现象,又保证其就业和收入达到相对稳定。二是在全省率先建立失地农民就业援助长效机制。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探索出“政府牵头,社会、企业联动”的安置模式,通过“开发建设吸纳一批、乡镇企业雇佣一批、商贸流通输送一批、自主创业消化一批”等途径,在全省率先构建起失地农民就业长效机制。中心城区 80%的失地农民已顺利实现就业。省劳动保障厅领导称这一做法在全省开了先河,值得推广。市委书记易炼红批示: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举措,是体现民本岳阳理念的具体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