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铁山灌区和谐发展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17 12:00

正 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对于指导和促进铁山灌区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铁山灌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以服务灌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构建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灌区。

一、立足“三农”根本,强化服务意识

铁 山供水工程是1977年动工兴建,1982年相继投入运行的湘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由水库、灌区和城市供水三部分组成,具有农业灌溉、城镇供水、 防洪、拦沙、水产养殖等综合功能。铁山水库集雨面积493平方公里,总库容6.35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92.2米,相应库容5.46亿立方米。灌区控灌 岳阳县、临湘市、汨罗市、岳阳楼区、岳阳经济开发区等5县(市、区),耕地面积5.694万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近1/5,是湖南省第二大灌区。灌区现年 产粮食9.8亿公斤,占岳阳市粮食总产量的37%,农业生产总值47.5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8%,是湖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多年来,铁山供水工程 管理局(简称铁山管理局)坚持把保障农业灌溉、服务“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视为职责之本,全力以赴做好灌溉供水服务。

1. 科学制订供水预案,指导灌区农业生产。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水资源状况和作物种植情况,以供定需,制订科学合理的年度供水预案,以灌区管理工作会议 形式,集中讨论,民主决策。准确把握阶段性蓄水、来水和需水情况,适时调整供水计划;健全灌溉服务网络,利用铁山局域网站和手机短信平台,及时公开水、雨 情和供水信息,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户提供用水指导,协助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保护农民的种粮热情。

2. 强化统一调度,保障农田灌溉。抓住水资源统一调度的主动性,统筹灌区城乡供水、工农业供水、上下游供水以及灌溉与发电的关系,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水权到县、县界量水、合同供水”的灌溉模式,通过轮灌、错峰、加强计量、水价调节等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措施,促进水资源科学配置,加大供水协调,缓解跨县 (市、区)、跨乡镇的上下游之间的供水矛盾,确保灌区农田适时灌溉。

3. 开展节水增效活动,促进农民增收节支。积极开展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大力推广“浅湿间歇”、“浅晒深湿”等水稻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农业灌溉方式由传统的 大水漫灌向现代节水增产转变;立足节水增效,加大渠系建筑物和渠道除险加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配合实施灌溉用水管理,减少水资源的跑、冒、滴、漏。多 措并举,既促进灌区水资源节约,又减轻农民水费支出。据测算,全灌区年节水约400万立方米,灌区农民可节约水费近200万元。

二、把握需求走向,拓展服务领域

随 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灌区城镇化、工业化日益推进,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水资源的需求走向发生了变化,人们对水资源的保障要求越来越高,灌区的服务功 能随之作了重大调整,由过去单一的为农业灌溉服务,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为灌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服务。近年来,铁山管理局更加重视水资源 的优化配置、科学利用、节约保护,以推动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各方面的用水需求。

1. 加大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手开展灌区水资源规划,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一体化进程。加大水资源配 置方式研究,完善总额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严格水调度规程和计量规程,强化蓄、引、提三种水源联合调度、综合运用,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下的水 资源配置新模式,保障农业灌溉、城市供水、生态用水的综合平衡。

2.积极开展灌区水环境建设。从灌区工程建设规划入手,把灌区人居环境建设纳入规划指标,以保护、改善和美化水环境为前提,坚持工程建设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促进水利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3. 积极完善城市供水保障。紧紧抓住岳阳市区、岳阳县城等城市供水安全不放松,着力开展铁山灌区城市供水研究,研究建立岳阳城市供水长效机制,提高岳阳居民饮 水安全保障率;加大城市供水“大动脉”的北总干渠水质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采砂、排污、乱倒垃圾等破坏水环境行为;着力强化城市“大水缸”金凤水库 管理,在金凤水库周边严格执行一级保护范围的管理。这些措施,使水库水质绝大部分指标一直稳定在国家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I类标准。

三、着眼持续发展,增强服务功能

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铁山灌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已成为保障防洪安全、粮食安全、饮水安全、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的重要基础设 施。为提高服务和保障能力,铁山管理局加快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进灌区信息化和规范化建设,以更加完善的服务功能,为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利支 撑。

1. 加快灌区配套改造步伐,保障工程效益持续发挥。抢抓国家实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机遇,抓紧灌区续建改造的各项前期工作,先后完成《铁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 造规划报告》、《铁山灌区节水改造一期项目建设书》、《铁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并通过十多年的项目实施,完成235座建筑物、 191.15公里渠道除险加固和续建配套,恢复灌溉面积0.67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1万公顷。不仅维护了工程安全,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为城市 供水、生态补水的增长提供了保障。

2.积极实施灌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水平。完成信息化一期项目建设任务,完善灌区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和工程管理数据库,建立水闸远程监控、水雨情自动采集系统,提高灌区防汛抗旱决策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程度。新建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局机关推进办公自动化提供平台。

3.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灌区发展活力。加快水管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按照水利部要求,完成“两费”测算和“两定”任 务。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分配模式,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建设管理方式,构建骨干工程专业化管理、田间工程用水户自主参与的管理机制。开展灌区政风行风建 设,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40多项,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运转,营造积极向上、风正气顺的工作环境,不断增强灌区发展的生机与活 力。

 

(作者系岳阳市铁山供水工程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