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汩罗市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2-25 12:00

中共市委员会

书 记 白维国

副书记 周金龙 倪运清

常 委 彭千红 朱 苇 

    朱平波 陈岭华

    李冯波 刘要明

    林治学 陈培宏

市人大委员会

主 任 郑晓之

副主任 杨 勇 何中良 

    任 坤 许向云

    易 红

市人民政府

市 长 周金龙

副市长 彭千红 朱 苇 

    王敏求 周育林

    黄春根 付学文

    杨 景 刘睿懿

市政协委员会

主 席 周群开

副主席 徐德元 何秀伟 

    彭国光 李才红

    郑叶新

市人民武装部

部  长 刘要明

政治委员 龙 斌

中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书 记 朱平波

市人民法院

院 长 孔 剑

市人民检察院

检察长 徐迪辉

【概况】  2012年,汨罗市辖12个乡、17个镇、6个农林渔茶场、1个办事处。土地面积1669.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3万公顷。年末总人口69.7万人,城镇人口34.56万人,人口出生率13.63‰、自然增长率5.11‰。最高气温37.6℃,最低气温-4.2℃,年降水量1682毫米。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5.49亿元,比2011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1.5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5亿元,增长13.8%。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13.260.126.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2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79元,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9421元,增长17.3%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数31.58亿元,增长3.6%。其中,农业产值20.5亿元,增长3.3%;林业产值1.0亿元,增长3.1%;牧业产值18.6亿元,增长3.0%;渔业产值4.2亿元,增长6.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增长11.0%。主要产品产量:粮食39.2万吨、红薯1.7万吨、蔬菜27.6万吨,花卉苗木种植发展到266.67公顷,金银花种植面积达333.33公顷,茶园面积稳定在600公顷以上,出栏生猪118.8万头、牛1.6万头、羊1.1万只,出笼家禽330.1万羽。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发展到116家,其中,省级14家,创建弼时镇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磊石先锋养殖场被定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场,强农优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被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汨罗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54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实现销售收入43.6亿元,增长28%,实缴税金6751万元,增长15%。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个,湖南省著名商标5个。农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改造乡村危桥15座,除险加固小型病险水库59座,其中,小Ⅰ型38座、小Ⅱ型21座。维修、新建机埠50处,建设标准渠道269公里、标准山塘800口,清淤山塘1260口,修复水毁工程2000处。新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4处,惠及全市21个乡镇115个行政村,解决11.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220千伏新市变扩建工程,新建、改造农配网10千伏线路93.17千米,村网改造面达100%。新建农村沼气池570口。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市)。

    工业主导作用继续增强。工业总产值增长13.9%,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4.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5%。规模工业企业净增14家,发展到243家,规模工业全部资产利税率32.1%,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3.3%。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9.9%,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7.2%。循环经济工业园完成工业总产值172.3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分别增长10%38%。乡镇产业相对集中区发展迅速,企业总收入达到14885万元。

    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3.3亿元,增长13.4%,其中,城镇46.2亿元,乡村7.1亿元,分别增长15.6%和9.2%,按行业分,批发业4.9亿元,零售业42.9亿元,住宿业0.8亿元,餐饮业4.7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202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6.7亿元,增长20%25%。商品房销售面积8.6万平方米,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285万元,实现保费收入3.1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8.3亿元,增长38.4%,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54.0亿元,增长41.5%。年内开工项目247个,投资项目205个,分别比2011年增加9个和7个。201省道汨望段路基全线拉通,国道107与省道308跨线互通立交工程建成通车。新建农村公路98公里、高标准文明样板路816公里,硬化乡村公路300公里。建成全省唯一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县级交通监控指挥中心。人民医院综合大楼顺利竣工,康复医院住院大楼完成主体工程,重金属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消纳场二期完成建设。

    申请国家专利196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103件、外观设计71件,专利授权123件。6家企业成功申报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湖南省专利工作先进县(市),成为全省2012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6个知识产权强县(市)之一,列入湖南省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新增农村数字电视用户1.2万户,完成24个乡镇“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农家书屋115家,完成18家乡镇综合文化站活动设备配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9.1%,筹集基金15056.3万元,参合农民总体受益面为116.2%,新农合报销75%,民政医疗救助报销25%。完成疫苗接种112607针(剂)次,接种率达98.34%;完成无偿献血人数3107人,献血量超100万毫升。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79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65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25人,援助就业困难对象就业1052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完成各类职业培训7522人次。顺利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各项指标全省领先,参保率在启动的试点县市中居全省第一,社会保险基本覆盖城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500万元,救助各类对象3万余人,孤儿每月600元生活保障到位。12家医疗救助定点医院为城乡低保、五保及其他特困对象住院提供优质服务,五保对象患病住院实现费用“零负担”。

    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产业的内生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市域经济质态不优;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比较突出,城乡建设品位不高;城乡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财政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的压力还很大。

【汨罗市为全国循环经济现场会提供现场】  20121120日,全国循环经济现场会考察团200余人专程到汨罗市考察,对汨罗的循环经济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汨罗以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主阵地,加速打造千亿产业、千亿园区,被评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汨罗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现有规模企业134家,上市企业2家,省、国家级标准制定单位2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园区废旧资源回收量和加工量分别为157万吨、89.7万吨,生产的再生铜、铝、钢、塑料、稀土、碳素等产品200多类、2000多个型号,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个、湖南省著名商标7个,产业产值占湖南省该产业产值的70%,行业产品全省市场占有率达71%、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8%,实现财税收入8.2亿元,占全市财税收入的41.5%,带动就业超过10万人,就业占有率达28.7%,培育资产过100万元的企业主8000人以上。

【汨罗市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工作评为优秀】  2012年县级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和教育强县市区视导及县级政府职业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结果通报会上,汨罗市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工作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评为优秀。汨罗市坚持把素质教育当作市域品牌全力打造,把有限的财力优先保障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始终坚持尊重教育规律,让懂教育的人管理教育,推动各类教育特色发展、协调发展;始终坚持推介教学能手、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市、全国特殊教育工作先进市、全国督导工作先进市、全国群体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

【汨罗市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  2012214日,在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大会上,汨罗市被评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自2010年国土资源部启动创建活动以来,汨罗市实施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出台“腾笼换鸟”政策,支持工业园新入园企业租赁或收购关停企业闲置土地,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3年节约工业用地146.67公顷;推行村民住宅集中联建试点,鼓励村民联建公寓式住宅,解决村民单门独院建房造成的土地浪费问题;严格砂石资源管理,开展两山(麻石和高岭土矿山)整治、控建拆违和国土规划整治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矿、非法用地和非法买卖土地等违法行为。

【汨罗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2012年,汨罗市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安排以奖代投资金1000万元,推动城镇“门前六包、门内达标”,乡村“五化”处理(垃圾分类化、去污厌氧化、清扫专业化、管理资格化)、分区管理(农户包房前屋后,保洁队伍包公共责任区)。形成“12345”管理模式。即启用一套班子。成立一个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组长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两项标准。即工作标准和责任标准。实施三级管理。即市考核乡镇场,乡镇场考核村、社区,村、社区考核组、屋场和小区。明确四类考核。将考评对象分为乡镇场、城区部门单位、社区及牵头责任单位四个系列,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和评分细则,分别进行考评排队。开展五大活动。即大教化、大宣传、大投入、大整治、大评比。通过综合整治,环境状况明显改善,文明风尚大为彰显,被评为岳阳市五创提质先进单位,跻身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县市区第一方阵,成功创建省级灭蚊先进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本栏撰稿 许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