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7-02-07 12:00
【雨情、汛情、灾情】 2015年,岳阳市防汛抗灾形势复杂严峻。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市各地平均降雨量1696.9毫米,其中汛期(4—9月)降雨1396.4毫米,较历年同期分别增加17.9%和24.7%。全市先后出现“4·3”“5·15”“5·27”“6·1”“6·7”“7·23”“11·10”七次较强降雨过程,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给全市部分县市区造成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4月3—4日,岳阳市北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岳阳市城区出现自1956年有气象资料以来短时强度最大降雨,部分站点12小时降雨重现期达60年一遇,岳阳楼区驾考中心站24小时降雨量达240.1毫米。“6·1”强降雨过程中,6月1日20时至2日8时,华容县江洲站降雨255.5毫米、友谊机埠降雨252.5毫米,两站12小时内降雨重现期达到200年一遇;6月2日2时至5时,临湘市龙源站降雨量达180.5毫米,降雨重现期近200年一遇。受多次强降雨影响,全市有临湘市、华容县、平江县、岳阳县、湘阴县、云溪区、君山区、岳阳楼区、岳阳经开区、屈原管理区等10个县市区102个乡镇(办事处)49.17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6.13万公顷,转移人口4.81万人,倒塌房屋1571间,直接经济损失9.78亿元,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9亿元。其中,临湘市16个乡镇14.4万人受灾,羊楼司镇龙源村、八斗村、梅池村等地发生山体滑坡导致房屋倒塌,造成5人死亡,2人失踪。灾害面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围绕“五个确保”的工作目标,积极行动、奋起抗灾,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夺取了防汛抗灾工作的全面胜利。
【防汛抗灾有序开展】 2015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简称市防指)在暴雨过程前,沉着应对,主动作为,带领广大干群奋起抗灾,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一是科学调度。每次强降雨发生前,市防指都在第一时间将暴雨预警信息、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等有关情况,通过短信平台、传真、电话等渠道向各县市区防指、市防指成员及相关防汛责任人发布。入汛后,市防指先后下达明传电报24份、防指通知36份,编发短信3.6万条。4月4日7时、6月2日9时,市防指分别在全市范围启动防汛Ⅲ级、Ⅳ级应急响应,县乡村Ⅲ级迅速响应并提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其中,云溪区文桥镇白荆支渠因特大暴雨造成洪水漫堤,收到预警信息后,当地乡村组干部及时组织群众转移,未造成人员伤亡;长江沿线县市区接强降雨预报后,及时启动电排涵闸抢排底水,避免内涝发生。二是突出重点。突出山洪防御、水库防守、城镇防涝、湖区防洪等重点,确保防汛工作有的放矢,落到实处。科学调度水库蓄水,病险水库和除险加固未完成的水库,严格实行空库运行;1177座小型水库安全管护员到岗到位,认真开展雨水情观测、隐患排查等工作,强降雨期间,全市400多座水库及时开闸泄洪,确保水库度汛安全。山洪防御方面,构建群测群防体系,落实山洪灾害易发区的预警信息员和手电、铜锣、喇叭、口哨等物资器材,畅通预警信息渠道,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扎实做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对存在问题的雨量站、广播等设施进行落实整改,确保正常运行,发挥工程效益。入汛以来,预警系统投入试运行的临湘市、平江县、汨罗市、岳阳县、湘阴县、云溪区、岳阳楼区等7个县市区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发布预警短信3.2万多条,广播预警5900次,紧急转移3.68万余人,防灾减灾成效明显。三是全力抗灾。历次强降雨过程中,市领导盛荣华、刘和生、李志坚、熊炜等市防指主要领导密切关注,多次询问雨水汛情,要求加强值守,落实强降雨各项防范措施。4月3日晚、6月1日晚、6月7日晚,市防指领导通宵坐镇市防汛总值班室调度指挥。“4·3”强降雨城区内渍发生后,市城市防汛指挥部紧急调集大功率泵站18台抢排城区低洼地段渍水;岳阳军分区、市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出动官兵680多人,派出冲锋舟8艘、出动救援车辆93台次,解救、转移被困群众895人。“6·1”强降雨过程中,市防指科学指挥调度,组织各地开展隐患排查、抢险救灾等工作,临湘市、华容县、云溪区、君山区等长江沿线县市区防指迅速行动,及时疏散群众,努力化解险情,全力开展抗救,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基本的医疗保障”。同时,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抢修、恢复受损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确保受灾地区、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临湘市防指组织武警战士、公安干警、消防官兵、乡村党员干部300人,携带救灾车辆12台、冲锋舟1艘,紧急搜救失踪人员,迅速转移羊楼司镇文白村、龙源村、梅池村等地村民4000余人,集中安置灾民500人。该市民政、卫生、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组成灾民安置小组,对死亡、失踪人员家属进行慰问安抚,并妥善安置重灾区灾民,保障灾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市、县水务部门4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连夜奔赴各防汛责任点指导救灾工作。四是严格督查。市、县、乡Ⅲ级防办严格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搞好预报预警、上传下达、防汛调度工作。入汛后,防汛包县市级领导先后下到各责任片区开展防汛督查。同时,市防指下派4个督查组,对长江沿线县市区湖区防洪工作进行督查。市防办对各地防汛值守情况多次进行电话查岗,凡24小时内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地区,直接查到乡村防汛责任人、水库管护员。
【沟渠疏浚“百千万”工程建设】
2015年汛后,为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防汛抗旱减灾能力,汛后,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进以沟渠疏浚为重点的农田水利“百千万”工程建设。根据《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完成2万公里农村沟渠疏浚”任务,要求按照“清空见底、坡面整洁、岸线顺畅、环境同步”开展沟渠疏浚,继续由县乡党政领导联点实施“三个三”重点工程,即完成县办重点工程30处,乡办重点工程300处,村办重点工程3000处。全市农业农村整合国土平整、小农水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产能等涉水项目资金近5亿元用于沟渠疏浚,发动群众120万人次参与沟渠疏浚,筹资筹劳3.16亿元,全面完成沟渠疏浚任务2万公里。全市沟渠疏浚取得良好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近30年未清过淤的沟渠得到疏浚,输水排渍、抗旱能力大大提高,周边环境得到整治,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市、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按照小型机埠每处3万元、塘坝每口1.5万元、沟渠每米20元的标准进行配套奖补,全市投资1.2亿元,开挖土方820万立方米,完成机埠维修改造100处,骨干山塘改扩建1000口,渠道清淤衬砌50万米,完成“升级”的骨干山塘新增蓄水容量960万立方米,较原来扩大70%,改善灌溉面积5746.67公顷。财政奖补政策有效发挥了资金杠杆效应,受益群众纷纷投资投劳参与“百千万”工程建设。平江县龙门镇、长寿镇采取“材料自备、工程自建”方式,所需水泥、砂石、机械等器材由镇上负责,群众筹资筹劳近3000万元,汨罗市桃林寺、范家园,湘阴县东塘、六塘等地由群众自发筹资修建几十万元一口的高标准山塘,成为修水利美化乡村环境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本栏撰稿 冯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