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
来源:本室 日期:2024-08-06 05:42
【概况】2022年,华容县辖12个镇2个乡,土地总面积1590.95平方千米。年末户籍人口70.21万人,常住人口54.8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5‰。年内最高气温39.4℃,最低气温-3.5℃;年降水量985.3毫米。森林覆盖率10.37%,水质综合达标率91.7%,空气质量优良率90.7%。浩吉铁路和岳宜、岳常、杭瑞高速公路经过县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个,AAA级景区1家。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1处、4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别有1个。
地区生产总值417.41亿元,比2021年增长5.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5∶31.7∶4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817元,增长6.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亿元,增长2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亿元,增长1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9.8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业
总产值180.9亿元,增长4.4%;粮食播种面积8.92万公顷,增长3.6%;粮食总产量54.6万吨,下降0.1%。农产品区域品牌:华容芥菜、华容稻、华容小龙虾;农业机械总动力109.4万千瓦时,增长0.6%。工业增加值119.4亿元,增长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个。工业支柱产业: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卫材业、能源及新材料业。建筑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53亿元,增长2.5%。实际到位外资1万美元,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26亿元。进出口总额3.86亿元,增长19.6%。接待国内外游客373.7万人,增长5.5%;旅游收入30.4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450元,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04元,增长7%。
2022年,华容县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棉纺织名城、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等荣誉,被评为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整建制推进县、湖南省红色美丽村庄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禹山镇南竹村)、全国检察宣传先进集体、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禹山镇八岭村)、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打造“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升级版、营商环境改善、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水利项目建设、诚信金融典型经验5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
【华容县应战罕见旱情】2022年7月6日开始,华容持续晴热高温、无有效降雨,加上三峡水库出库流量持续减少,江河水位快速下降,全县出现自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长旱情。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6800万元,充分发挥洞庭湖北部补水工程作用,并采取“调、引、补、保、节”五大举措抗旱保收,成效显著。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92万公顷、总产58.96万吨,实现“大旱之年无大灾、农户受灾受损少”目标,再次被评为湖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
【党建+诚信金融试点】2022年,华容县在全省率先试点开展“党建+诚信金融”创建行动,按照县主导、乡主责、村主建、群众主体、银行共建的方式,让基层组织为农户增信,降低群众贷款成本,增加获得贷款便利性,也有利于整合分散的信用资源,更有效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至年底,全县信用村创建实现全覆盖,累计为信用户投放贷款13.5亿元。
【芥菜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央视“3·15”曝光华容县两家企业酸菜生产原材料卫生问题,使华容芥菜产业受到打击,引起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处置涉事企业,深入开展行业整顿,全面推广标准腌制池,切实保护菜农利益,并坚持用工业的思维、市场的办法,以有基地、有园区、有品牌、有龙头企业“四有”方式,培优做强种植基地、龙头企业、加工园区、公共品牌等全产业链,加快组织重塑、技术重造、利益重整,推动传统工艺向现代加工技术转型、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治理结构转型、知名度向美誉度转变。通过近一年努力,基本实现“产业不能垮、菜农不受损,坏事变好事、打个翻身仗”的目标。
(刘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