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磨难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7-07-28 12:00
余 非(1912-2001),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西南军区空军政委、武汉军区空军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34年10月,余非随中央主力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6月,红军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后,他担任十一团俱乐部主任。
7月,党中央得知张国焘搞分裂后,决定从三军团部队中抽调三四十名得力的政工干部,组成一个慰问团,由三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刘志坚任团长,到左路军部队做中下层干部及战士的思想工作,宣传党中央北上抗日的主张。他作为慰问团成员之一,到达四方面军三十军部队后,同干部战士谈心,教育大家从民族利益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出发,同分裂党和红军的行为作斗争。通过慰问团的努力,绝大部分干部战士提高了认识。三天后,当他们按规定返回部队驻地时,右路军已经出发北上。余非已无法追赶上部队,只得留在四方面军。张国焘对慰问团成员的宣传恨之入骨,遂把刘志坚、余非他们的枪都收了,关押起来。后来经过刘志坚同左路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交涉,才恢复他们的自由。
张国焘命令左路军南下后,余非所部再次跋涉草地。广大指战员饥寒交迫,许多红军战士没有倒在敌人的枪炮下,却陷进了沼泽泥潭或倒在冰雹下。走过草地后,左路军到达四川,余非调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文娱科科长,1935年底又被调到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任宣传部部长。
经过磨难的左路军广大指战员,识破了张国焘分裂红军、分裂中央的阴谋。余非同大家一道,纷纷要求执行中央确定的北上方针。在这种情况下,红四方面军第二次北上。1936年2月,余非再次翻越山高坡陡、气候寒冷、常年积雪的夹金山。他本来体质非常差,经过这些折磨,已是举步艰难。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一步一步地攀登。刚翻过隘口,他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眼前一黑昏倒在雪坑里,幸好战士们赶来,将他抬下了山。
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进至丹巴。从丹巴至道孚,要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党岭山。此山终年积雪,空气稀薄,风暴、雪崩不断,在当地藏族群众的心目中,党岭山就像一道噬人生命的鬼门关。为了征服党岭山,余非与战友们准备了三天的干粮、两双草鞋、绳索、铁锹、铁脚码子以及辣椒、生姜等。他们头天下午出发,顶着刺骨的寒风,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半山腰过夜。第二天一早,他们开始爬山,越往山顶爬,越感到头重脚轻,呼吸困难。余非与战友们手拉手,一步一步地往山顶挪,衣服结了冰,眉毛、胡子也结满冰霜。凭着惊人的毅力,他们终于征服了党岭山。
6月底,部队进至甘孜与红二方面军胜利会师,然后继续北上,第三次跋涉数百里茫茫草地。这次穿行草地比以往两次路程更远,困难更加严重。指战员们再次以野菜、草根以至皮带充饥。10月9日,历经艰险的余非终于到达会宁,结束了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