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7-07-28 12:00

苏振华(1912-1979),湖南平江人。1928年参加游击队,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海军政委、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长征开始时,苏振华任红三军团红五师十三团政委。

    1934年11月29日,继突破敌人设置的三道封锁线之后,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掩护中央纵队抢渡湘江。苏振华率领十三团负责消除国民党桂系军队从侧面对中央纵队的威胁,圆满地完成了掩护任务。但是,红军主力在抢渡湘江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十三团到达遵义以南的老君关时,即减员约三分之一。1935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遵义会议,实现了党的重大历史转折。会后,红军分三路向赤水、土城地区开进。1月29日,苏振华率领十三团参加土城战斗,同兄弟部队一道先后打败黔军侯之担部、川军郭勋祺部。胜利让苏振华感到毛泽东军事路线给红军带来了新的生机。

    到云南扎西(威信)时,红三军团整编成四个大团,直接归军团指挥,苏振华调任整编后的第十二团政治处主任。2月18日到21日,红军二渡赤水,攻占桐梓。25日拂晓,苏振华随十二团直逼娄山关,他和团政委钟赤兵带领第一营和侦察排向娄山关口发动猛攻。从各连挑选的30多名勇士组成突击队,挥舞大刀,一鼓作气冲入敌阵。十三团攻占娄山关口后,敌军反扑,激战中,钟赤兵身负重伤,昏倒在地。苏振华一面扶起受伤的战友,一面用手枪击倒冲到前面的敌人。当敌人再次冲上来时,他用力投出最后两颗手榴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侦察排赶来救援,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火线上,苏振华奉命接替十三团政委职务。他和团长谢嵩指挥部队击破板桥、黑神庙一带的敌人。27日晚,苏振华指挥由四个连组成的“爬城队”突入遵义城。国民党军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向遵义扑来,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苏振华率领十二团和军团兄弟部队一道,与敌激战于老鸭山,经过五天连续作战,击溃和歼灭敌人两个师八个团,俘敌3000余人。这一仗是红军长征后最大的一次胜利,全军更加信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领导。

    5月3日至5日,红军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红军向大渡河前进时,蒋介石亲自飞赴昆明督战。他认为红军已陷入绝境,得意忘形地说:“共军入此汉彝杂处、一线中通、江河阻隔、地形险峻、给养困难的绝境,必步石(达开)军覆辙。”但蒋介石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红军渡过大渡河,攻占天全、芦山,击溃川军杨森六个旅的堵截,向北翻越大雪山(夹金山)。在一路战斗行军中,苏振华走在战士中间,他爱护战士,把坐骑让给伤病员,自己坚持步行。他还积极组织战士们开展互助活动,激励战士们攀顶峰、夺险关,使部队最终摆脱了敌军,胜利翻过了大雪山。

    1935年6月,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会师后部队给养困难,广大指战员都只能吃半饱。到达两河口时,苏振华得知中共中央在这里开会,也很缺粮,他便拿来一个箩筐放在路旁,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粮食倒了进去。全团指战员在政委的带动下,纷纷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口粮倒进箩筐里,送给中共中央领导机关。

    长征到达陕北后,苏振华率领十二团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东征作战。1936年6月,他被选送到红军大学第一期一科高级班学习,并以惊人的毅力克服文化程度低的困难,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军事课程,被毛泽东誉为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