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6-24 12:00

迅猛发展的岳阳经济,推动岳阳社会事业不断前进。欣欣向荣的社会事业,彰显着岳阳发展的品位质量,也蕴含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

(一)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1.基础教育稳步发展

布局调整趋于合理。30年前相比,学校面积、校舍面积、固定资产倍增,校园面貌显著改变,学校规划更合理,文化氛围更浓。从2000年开始,先后调减中小学校668所,全市中小学由改革开放之初的5200多所,调减为现在的1908所,调减幅度达63.31%,逐步实现了一乡一所初中、一所中心小学、若干完小和教学点的办学格局。成功实施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学校等系列举措,排除阻力,撤销了乡镇联校(教育组),到2006年底,这项工作全面完成。教育设施设备得到极大的改善,1983年,教师用的就是粉笔、黑板,现在,投影仪、电脑等高科技设备已经进入学校教室。1985年,岳阳地区(除平江县外)小学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一无两有”。1994年,全市城镇中学和部分农村中学基本实现“四机一幕”(或“三机一幕”)进教室,全市普及实验教学。从2006年开始,通过连续三年的努力,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60万平方米,新建寄宿学校100多所,建成远程教育站点2332个,至2012年,全市共新建合格学校581所。如今,市境“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校园”。2012年义务教育投入达222174万元,比1983年增长26倍。

小学。1983年,全市有小学4271所,学生684381人,入学率95.4%:教职工27605人,合格学历人员15730人,占57%2012年,全市有小学894所,学生345377人,入学率100%;教职工18304人,合格学历人员100%。学校占地面积901万平方米,校舍面积2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2亿万元。30年来,小学所数减少四分之三,学生人数减少一半,教职工减少三分之一,但入学率增加了4.6个百分点。

初中。1983年,全市有初级中学399个,学生159718人,入学率57.9%;教职工11234人,合格学历人员2401人,占21.37%,其中本科以上人员159人,占1.42%2012年,全市有初中207所,学生164962人,入学率100%;教职工16093,合格学历人员占99.6%,其中本科以上人员占53%。学校占地面积776.5万平方米,校舍面216.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5亿元。30年来,初中数量减少近一半,学生数量略有增长,教职工增加近二分之一,学生入学率增加了42.9个百分点

高中。1983年,全市有高中91所,学生32721人,入学率34.2%;教职工2861人,合格学历人员687人,占24.01%2012年,全市普通高中49所,在校学生85245人,入学率97%。教师合格学历人员占99.3%。学校占地面积409.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5亿元。30年来,高中学校所数减少一半,但结构更加合理,入学率增加62.8个百分点。

“两基”目标全面实现。1987年,全市实现普及初等教育,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普及初等教育的地区(州市)。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期间,岳阳市切实端正教育思想,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汨罗市从“三个控制”入手,开始区域性推行素质教育。1996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考察汨罗市的教育工作,并批示国家教委要认真总结汨罗经验,并在全国推广。进入新世纪,汨罗素质教育“满园春色”,教育教学多项指标依然排在全国前列。1997年,取消小学毕业生升初中考试,实行就近入学。1998年,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2007年,顺利通过国家“两基”验收。2005年开始,对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至2007年,全部免除农村学生的杂费和书籍课本费,为1.46万名学生补助寄宿生活费。2008年,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杂费和贫困学生的教科书费,为全市2.88万名学生免除借读费300万元。2012年高考,31639人参考,录取16909人,升学率占53.44%;其中一本以上4745人,占15%

2.职业教育整合提升

1983年,岳阳市有中等专业学校1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技工学校8所。1984年,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试点。此后,大力实施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大力推广岳阳县职教中心的建设经验,引导职教整合提升。

优化结构,完善体系。经过坚持不懈的布局调整,全市中职学校调减到30所,校均规模1523人,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14所,占46.7%。专业调整到70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9个,占全省五分之一,形成了服务于地方特色产业和主体经济、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特点。

争取资金,改善条件。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和设备5800多万元改善设施。岳阳市国家级实习实训基地增加到11个,占全省的七分之一。同时,入围国家示范学校5所,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创建省级示范学校10所,占全省的八分之一。

提高质量,内涵发展。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在2012年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中,全市共有445人获奖,获奖人数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推动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及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提高学生技能水平。2013年,推荐4名选手代表湖南参加了全国中职学生技能比赛,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

对接产业,服务经济。新开设专业结合地方产业特点,符合区域经济特点。根据临湘市和云溪区的石化产业特点,指导两地开办了精细化工专业。目前,“前店后厂”的校企合作模式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职教中心模式正在形成。

3.高等教育扩展升级

1983年,岳阳市仅有岳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所全日制高校。2012年,全市有5所高等院校,其中1所本科院校、3所高职院校、1所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学生3万多人。湖南理工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石油化工职院先后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次。

湖南理工学院。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岳阳师专、岳阳大学、岳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岳阳师范学院,20032月更名为湖南理工学院。200612月,学院高标准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1231日,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湖南省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09.53公顷,校舍总建筑面积49.96万平方米,资产总额13.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2亿元,各类图书藏书202.11万册(含70万种数字图书)。学校设有18个院(部),51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177人(不含独立学院),来华留学生28人。有教职员工1272人,其中专任教师719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2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534人,博导、硕导67人。2009年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拓展高职院校。20034月,市农校与市职大、市卫校、市机电中专合并,组建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由岳阳师范学校升格而成。市政府投入8亿多元,在湖南理工学院附近征地133.33公顷,将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整体迁入,形成了岳阳的高校园区,目前,3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达到2万多人。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由湖南长岭石油学校、长岭职工大学、长炼党校、长炼培训中心、长炼技工学校合并组建。至2012年,全市有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30所,在籍学生10万余人。其中国家示范学校5所,省级示范学校10所,省级示范职教中心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3个。每年仅中职学校就向社会输送人才2万多人。

4.学前教育规范提质

20世纪80年代,幼儿园主要集中在城镇,主办单位多为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1983年,幼儿园、学生、教师分别为188个、26360人、1038人。2012年,幼儿园、学生、教师分别达到1053个、147041人、11172人,幼儿园、入园人数都增加了近5倍,教职工增加了近10倍。2012年,幼儿园占地面积196.4万平方米,校舍面积84.5万平方米。和30年前相比,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幼儿园管理和教学逐步规范,呈现多元化办园格局,近几年,特别加强了学生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涌现了一批优秀幼儿园。

5.民办教育异军突起

岳阳市民办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蓬勃发展。1993年,市教育局设社会力量管理办公室。2012年,全市民办教育机构1275个,其中普通高中5所,中等职业学校19所,初中6所,小学10所,幼儿园920所,培训机构315个,专职教师10151人,在校学生(幼儿)241810人,固定资产18亿多元,占地面积339.33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80多万平方米。涵盖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非学历培训教育。已初步形成资料齐全、层次完整、形式多样的办学格局,涌现了湘北女校、湘阴知源中学等一批优秀民办学校,真正成为了岳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岳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

(二)医疗卫生体系齐全

30年间,岳阳市医疗卫生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基本建立起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化、多样化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城乡医疗基础建设基本夯实

1984年底,市境有医疗机构297家,实有病床7875张,医务人员6367人。19921995年,市境有7个县(市)区被认定为初级保健合格县市区,占全市的87.5%。“八五”期间,在全省农村三项(乡镇卫生院、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院)建设中,岳阳市投资4623万元完成改扩建。19941995年,全省农村卫生建设检查中,岳阳市两度进入第二名。20022007年,建立了医疗紧急救援中心,投资1700万元实施了11个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和1个医疗急救项目。2008年开始,全市筹措资金1.8亿元,改扩建了1 2个县(市)区、175个乡镇、210个村的医疗卫生机构,打造30分钟农村卫生服务圈;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9个,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基本覆盖整个城区,“三零”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在全国推广。2010年投资3.5亿元,搬迁新建了市中医院、市三医院住院楼、市一医院东院。2012年末,市境有医疗卫生机构4741个,其中医院43家(综合医院27家、中医医院8家、专科医院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64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6家,建制乡镇卫生院162家,村卫生室3536家,门诊部19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护理站850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共50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家,专业疾病防治站、所18家,妇幼保健院、站10家,采供血机构1家,卫生监督所10家);其他机构8家。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0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79万人,注册护士0.89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1.64万张。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截至2012底,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4‰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下降到11‰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万分之三以下。人均期望寿命达73.6岁,健康水平主要指标都处于湖南省前列。

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显著

1984年以来,市境卫生工作始终坚持加强“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八五”期间,岳阳市成为湖南省第一个消灭丝虫病的地级市,1991年,被评为湖南省第一个灭蟑达标市。1998年,市卫生系统在百年不遇的抗洪抢险中,出动医疗队485支、3068人,防疫队346支、1177人,血防队123支、569人,保障了大灾之后无大疫。2003年春季,波及全国的非典型病毒性肺炎(简称“非典”),卫生部门实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选派“非典”防治首席医学专家到各地巡查,健全了防治网络系统,确保“非典”在境内没有发生二代病例。至2012年底,岳阳市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21010万以下。儿童计划免疫各类疫苗预防接种率达到95%以上。连续3年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手足口病、甲流和人禽流感等重大疾病防控形势稳定。加强了艾滋病监测和自愿咨询检测,到2012年底,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616人,性病年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市卫生局被省政府授予2008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结核病中盖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初诊结核病人15398例,同期治愈涂阳病人1622例,治愈率达95.1%。本土麻疹发病率控制在4.187/100万,为历史最低。

3.医疗服务水平极大提升

19841990年,在全市医院(包括乡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创建文明医院活动,华容县人民医院等20所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省、市级文明医院或医院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在医院等级评审中,1997年至2012年底,市境59所医院通过分级管理评审,有三级甲等医院2所,二级甲等医院12所,一级甲等医院23所。2009年,岳阳市在湖南省率先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构。办结率达97%2010723日,湖南省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岳阳市召开。《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19家中央媒体对岳阳市的经验进行了报道。2012年,岳阳市专门出台《岳阳市重大医疗纠纷紧急处置试行办法》,医疗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5.07%。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全新成效。2011开始,结合卫生部在全国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服务活动,市卫生系统全面落实十项便民惠民措施,22家医院实行“无假日医院”,7家医院已推行预约诊疗服务,10家二级以上医院99个病种实行单病种付费试点。全市17家医疗单位被定为省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创建医院。

4.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 

截至2012年底,岳阳市有152家乡镇卫生院设有中药房、中医诊室和中医诊疗科室,1841家村卫生室能够为基层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技术人员2466人,中医医疗机构编制床位1192张。岳阳市中医医院被列入全国“治末病”协作单位,2007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中医院。2012年,岳阳市中医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局组织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验收。中医专科建设继续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市有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5个,国家重点专科1个(市中医医院推拿科)、省重点专科1个(华容县中医医院骨伤科)、省特色专科3个。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力提升。汨罗市、湘阴县、岳阳县以创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汨罗市已成功通过省级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的验收。岳阳楼区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四有一统一”的中医药综合诊疗区建设。

5.血吸虫病防治全国领先

市境滨湖县区是历史上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地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以压缩病情为主要目标,以人畜同步化疗为主要措施。2004年以后,着力控制传染源,加强粪、水管理,进行综合治疗。199112月、20045月,先后两次在岳阳市召开全国血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先后出席会议讲话并视察岳阳市的血防工作。岳阳市血吸虫病疫情大幅度减轻并得到有效控制。至2000年底,推算病人数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98.7%,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94.1%95.4%,境内虰螺面积压缩96%。到2012年,全市累计有螺总面积189万千平方米,已消灭120万千平方米,血吸虫病人群化疗23.7万人次、晚血患者救治1908人次。全市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1.29%,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2.02%,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通过国家和省验收。

6.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行

2010129日至2011620日,辖区12个县(市)区186家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307种基本药物和198个新增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全部实行网上统一采购、零差率销售,并纳入报销范围。药品回款由各县(市)区卫生局财务核算中心实行“院财局管”,统一支付。建立了“收支分离、集中核算、绩效考核、财政监督”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岳阳楼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20111231日至20126月,全市3310个村卫生室已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全部由乡镇卫生院负责统一在网上采购并配送。2012年,网上采购基本药物425种,品规935类,总金额为10788.27万元,全部实现了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明显降低了基层群众医疗费用,与实施前的2009年相比,全市门诊急诊人均次费用下降40%,住院人均次费用下降29%,人民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20129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补偿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为基本药物制度健康推进提供强力保障。

(三)文化设施辉煌壮观

30年间,市境兴建了一批文化设施,有的巍峨壮观,有的小巧精致,成为岳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缩影。

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市境的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是集演出、会议、展览于一体的多功能场馆,建于2007426日,总投资3.85亿元。坐落于岳阳大道与通海路交汇处,拥有便捷通畅的交通和完善的周边环境。中心占地面积9公顷,主体大楼东西长133米、南北深93米、高30米、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一层设有1176个软席座的大剧场、439个软席座的小剧场各一个和贵宾厅、新闻发布厅。大、小剧场配备世界一流的全数字化灯光、音响系统,设有先进的升降舞台和升降乐池,能承接各类文艺团体演出。二楼为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办公区域,并设有2个大型排练厅,供演职员创作和排练使用。中心三楼设有岳阳市规划展览馆、岳阳市美术馆及岳阳市群众艺术馆。

岳阳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之畔,坐东朝西,南临国际龙舟赛场。由市政府投资1600万元建成,19968月破土动工,19991029日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65平方米,由已故著名社会活动家、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馆名。建筑外墙用花岗岩自然面,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岳阳博物馆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

岳阳市体育馆。坐落于市区南湖大道与金鹗路交叉路口西南侧,1985年动工,198811月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4公顷,主馆总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设有固定座位3650个,配备大型双基色电子显示屏、专业音响及比赛照明等设施。比赛大厅长43米、宽24米,净高14米,是省内较大型的综合性体育馆。可举行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以及体操、柔道、摔跤、跆拳道、武术等项目的比赛,也可承接大型交易会、展销会和大型文艺表演。

岳阳市图书馆。位于风景秀丽的南湖大道与金鹗大道交叉路口东南侧。占地面积1.2公顷,主楼及其他公用房屋总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1985年动工,19909月竣工,总投资300万元,藏书35万册,报刊杂志1000余种,阅览座席500余个。设有外借处、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参考咨询室、地方文献室、少儿外借处、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岳阳作者文库、岳阳市诗词馆、报告厅等11个服务窗口。

岳阳市科技馆。位于金鹗中路北侧,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常设科普展览布展面积1500平方米。2000年起,每年组织举办一届全市青少年航空、航海、车辆模型、建筑模型竞赛,是湖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任弼时纪念馆。占地面积11公顷,建筑面积11360平方米,包括生平陈列馆、故居、铜像广场等景区,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5600余件。新建展馆精心设计和布置了560件(帧)任弼时同志生平实物和图片,分六个专题充分展示了任弼时同志在建团、建党、建军和建立新中国四个方面的丰功伟绩,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等。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平江县城关镇三犊源9号。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陈列室面积1080平方米。基本陈列:《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陈列》《平江英豪》《英烈风范》。珍贵藏品有商代兽面纹铜罍、魏晋“蛮夷侯”蛇纽金印。

平江起义纪念馆。位于平江县开发区,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由起义旧址、彭德怀铜像广场、史料陈列馆组成,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被国家13部委联合命名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

岳州窑遗址博物馆。位于湘阴县文星镇马王墈。2003年建成,是在隋代龙窑遗址上建成的仿古建筑,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该博物馆是保护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岳州窑遗址和对岳州窑进行研究的专门博物馆。

(四)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30年来,坚持科技经济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逐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建设,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全面增强,科技发展整体水平位居全省前列。2004年以来,岳阳市科技宣传、科技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村与社会发展科技、科技特派员试点等工作,在省科技系统年度考核中连续五年进入先进行列。

1.支撑发展能力全面增强

支撑发展的政策环境不断创优。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岳阳的决定》,设立自主创新引导基金,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目前已培植3批共28家自主创新引导试点企业。2008年,市级科技三项经费达到2100万元,是2002年的2.8倍、1996年的7.3倍,年均增幅达到17.94%

支撑发展的重点不断突出。1949年组建农业技术推广站和家畜保育站、1965年编制《岳阳地区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到2008年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成立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科技支撑发展的重点由服务农业生产过度到助推新型工业化。2008年,全市共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15家,高新技术产品达到412种;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0亿元,产值在规模工业产值中占30%

支撑发展的举措不断加强。19852008年,全市争取并实施国家863、火炬、星火、重大项目攻关、重点成果推广等科技计划4880项,投入资金112亿元,高技术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加快,有力支撑了全市产业经济的发展。20062008年,申报实施国家、省重点科技项目47个,完成科技投入1.5亿元,其中90%投向了高新技术企业。

2.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

创新平台建设迅速推进。以企业为重点组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工程技术中心。目前,全市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国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以产业为重点组建成立电磁装备、精细化工等产学研战略联盟。以园区为重点组建岳阳经济开发区、云溪工业园等国家、省级创业服务中心。

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实施。制订出台《岳阳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进一步提高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2007年,岳阳市被正式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知识产权先进单位。截至2012年,全市累计申请专利4949件,授权专利2661件,专利授权量位列全省第一。

科技研发投入不断扩大。201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4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6%。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创新机制初步形成,企业成为RD支出的主体。

优秀科技成果大量涌现。19912012年,市境253项成果获国家、省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25项,省级科技奖励228项。巴陵石化《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APMP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等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岳阳纸业《意大利杨APMP新工艺制浆及其应用》等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洞庭系列无子西瓜新品种选育研究与应用》等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

3.成果转化和科技普及能力全面增强

成果转化扎实推进。1995年,岳阳市被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综合试点市。14年来,共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85个,投入引导资金2300万元。

技术市场加快发展。市县两级均已建立技术市场管理机构,2008年,全市发展各类技术贸易机构55家,从事技术贸易活动的达到43家。19912008年,全市共签订技术合同3052个,成交总额达到12亿元。其中,2008年登记的技术交易合同金额达8500万元,是1991年的22倍。

农村科技推广力度加大。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华容县、平江县的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落实有力。科技特派员工作逐步规范,临湘被评为全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先进县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组织模式在全省普遍推广。科技信息“户”联网逐步健全,成立了岳阳科技信息户联网中心工作站,开通了12396信息服务热线电话。

科学技术普及全面加强。成功举办了9届科技活动周活动,开展了“科普一条街”、科普实物展、科普进社区等活动,共开展集中性科普活动135场、分散性活动276场。送科技下乡力度逐步加大,组织市直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以科技报告会、田间问诊、技术讲座等形式,平均每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0余次。

4.科技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增强

科技管理和科研机构不断健全。市科技局相继成立了市知识产权局、市地震局、市科技信息管理办公室、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二级机构。各县(市)区均已成立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办)和地震办,做到了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个到位”。2008年底,全市共有市属科研机构86个、县属科研机构210个,所有高新技术企业均已成立研发机构。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33月底,全市有人才总量达到32万人,平均每万人中人才数量为582人。其中,高级职称8200人,中级职称4.6万人,初级职称5.1万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3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5人,获国家级、省级、市级青年科技奖专家46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近年来,市科技局直属机构和县(市)区科技工作举措有力、特色鲜明、亮点众多,市地震局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先进集体,汨罗市、华容县、岳阳县等县(市)区相继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岳阳楼区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