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考证 > 史志研究 > 正文

筹粮拥军鱼水情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1-21 12:00

筹 粮 拥 军 鱼 水 情

——解放初期岳阳地区掀起支前热潮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和沿海岛屿负隅顽抗,广大城乡尚存在着散股顽匪的骚扰。据统计,1949年8月~1950年1月,在湖南先后过境的解放军部队约120万人,骡马近10万匹。

地处湘北的岳阳地区是解放军南下和西进的必经之路。临湘县有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第四纵队汇集整训;岳阳县有驻军四七五团、铁道兵团护桥队、解放军第十四医院等16个单位7000余人;湘阴县有驻军约2.4万人在高坊乡、新市乡一带休整,有先遣司令部900余人驻防城关执行清匪安民任务,此外,党领导下的第十一师和湘北人民自救军1500余人在等待整编;平江县有驻军1万余人,过境的有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的6个师,再加上炮兵队、后勤机关共好几万人;华容县有刘伯承、邓小平的部队从华东转战西南过境。各县除筹粮支援源源不断的过境大军及驻军外,还要保证南下各机关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大批干部的正常工作,任务十分紧迫。

为迅速做好粮草筹集的组织工作,1949年8月1日,长沙分区(当时境内除华容属常德专区管辖外,其他各县属长沙专区管辖)支前司令部在岳阳县城成立。司令员由专员兼任,政委由地委书记兼任。8~10月,各县委、县政府一成立,即开始组建成立支前指挥部(委员会),由县长兼任主任,县委书记任政委,下设民运、供应2科,担负全县支前指挥工作。县所属区相应建立支前指挥所,所属保均建立生产委员会。同时,在广大城乡建立粮食分库。多数南下干部被分配到各区开展筹粮工作。10月初,常德专区支前指挥部还派来11名华北大学生参加华容支前指挥部工作。

为培训一支借粮骨干队伍,各县委举办干部短期培训班,学员学习结束后,组成若干个工作队,分赴各乡开展借粮支前工作。岳阳县组织发动近400名小学教员、100多名建设学院的学生和县区干部共800多人深入区乡做工作。湘阴县参加借粮支前的有894人,其中南下干部89人,建设学院学员74人,五期短训班积极分子561人,工作实际中培养的干部170人。平江县共组织1300余人的队伍参加筹粮工作。华容县第一期短训班的260多名学员,全部投入征粮工作。各县还在农村请当地一些参加过革命斗争、有一定组织活动能力的老同志参加,另外,还利用一些表现较好的留用人员和旧乡保甲长开展征粮工作。通过大量的培训教育和组织发动,形成一支庞大的征粮队伍,活跃在城乡各地。

1949年8月中旬开始,借粮工作陆续在各地铺开。各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采用先借后征,以借抵征的办法,即借粮收据由县政府盖印,日后抵交公粮。

借粮支前工作队到达各地后,运用办墙报、张贴标语、发宣传品、文艺表演、群众座谈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使广大群众明白借(征)粮支前的意义和党的具体政策。如湘阴县以原城关学联成员为骨干,吸收县干训班学员共21人,组成“火花工作队”开赴文家乡、道南乡开展筹粮工作。地委副书记罗其南、县农会主席李保荣等率13名干部组成借粮实验组,进驻道南乡九保开展借粮试点。平江籍知识分子陈资舫从南京返回家乡长寿时,通过主动和当地旧商会负责人联络,召集长寿街几个头面人物商议,利用保甲组织开展筹粮工作,2个月筹集5万余公斤粮食。

由于各县政权机构刚建立,对于各地的田亩面积、产量、人口等情况还来不及了解,加上有的地方连年遭受旱灾、水灾,多数老百姓缺少粮食,借粮对象主要地主是富农和有存粮的农户。按照“粮多的多出,粮少的少出,无粮的不出”的政策,普遍采用农民代表会形式发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为防止地主瞒田瞒产,各地组成评议会,召开保民大会,选出为人正派、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人员担任保评议员。各县委要求指挥部工作人员和县乡干部深入基层,到群众中调查摸底,掌握存粮大户的情况。评议会发动群众自报自议、民主评议、张榜公布,确定借粮数目。征粮标准执行中央规定:地主不得超过其全年粮食总收入的50%;富农不超过35%,佃农不超过20%,中农不超过15%,贫农一般不借或不超过5%。

借征办法触及了地主、富农的利益,他们有的开始带头闹事。各地对那些煽动群众闹事、殴打农民代表、威胁逼迫评议员辞职等现象,给予有力打击。如华容县刘克中煽动群众到三岔河抢粮,县政府立即将其逮捕并处以极刑。1949年冬~1950年春,湘阴县发生抢劫粮库案13起,劫走公粮61.5万公斤,匪首刘玉生、吴坤等被处决,被抢的大部分粮食被追回,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借粮支前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粮草及时供给前线,各县在大军经过的县城和交通要道设置支前供应站,准备茶水、大米、柴草、车船和向导。建立船运队、担架队、勤务队、人力车运输队等群众运输队组织。有时为防沿途土匪袭击,还派地方武装押送。在运送粮草支前工作中,长沙专区动员了194.3万个民工,修理码头动员了14.6万个民工。岳阳县城陵矶港共组建16个船队,船队由班、排组成,每班10~15只小划子,遇到大风浪,小船不能开,就开风帆船,当时旧政府移交给新政府的8条风帆船承担此任务。城陵矶港按时完成运送至益阳、常德、长沙、荆州等地3万余人和1100余头骡马的转送任务。湘阴县组织2900多辆人力车,均按班、排、连编排好,在县内13个码头和4个粮草集中站组织搬运工人908人,肩负突击任务。华容县几条简易公路,残缺不全、无法通车,运输主要靠水路,县里设城关、北景港2个兵站,县委利用保甲长做通曾担任过水保长的孟良的思想工作,以孟良为主成立船业公会,很快把船只集中起来,将粮食及时运到前线。平江县大多是山路和崎岖小道,要将筹集的粮草运到支前点并不容易。如平江县岑川离支前点梅仙有好几十里路,中间要翻越两座大山,农民们大多是靠人力“两头摸黑”一担担挑送。

在广大农村掀起群众性征粮支前热潮的同时,城市的工人群众也开展了增加生产、恢复交通、支援前线的运动。1949年10月,在配合铁道兵抢修汨罗江南渡铁路大桥时,湘阴县委发动1000余名民工参加,5天后竣工通车,支援了粤汉铁路的通车。

借(征)粮工作,历时近半年,由于党政军各方面的努力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各县基本完成筹粮任务。岳阳县不到1个月,完成4300多万斤粮食的借(征)任务;临湘县于11月中旬共征借大米942万公斤,木柴1.85万公斤、马草314万公斤,全面完成任务;湘阴县于11月中旬完成征借大米435万公斤,木柴68.9公斤,稻草14.4万公斤;平江县1个月筹集粮食330万公斤,柴草150万公斤;华容县8、9两个月如期完成350万公斤的借粮任务,至1950年春节前,全县完成征收公粮1319万公斤的任务。

解放初期岳阳人民的筹粮支前工作,保障了过境和驻军部队的军需供给,为争取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