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考证 > 学术交流 > 正文

试论岳阳在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5-04 12:00

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北滨长江,南抱洞庭,东屏幕阜,京广铁路纵贯其间。现辖汨罗、临湘两市,岳阳、平江、华容、湘阴4县和岳阳楼、云溪、屈原3区及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中国古代史上,岳阳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1921年冬和1922年春,就分别建立中共岳州铁路工人小组和平江县党组织,境内1923年前加入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就有26个,他们在境内外组织和领导民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这块红土地是湖南革命策源地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岳阳各地武装暴动此落彼起,是党创建的湘鄂赣、湘鄂西两块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县(市、区)都被评为革命老区。下面,仅就岳阳在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谈点个人拙见。

一、湘鄂赣特委在岳阳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烈火。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湘鄂赣边界地区一片白色恐怖,革命暂时处于低潮。同时,军阀之间争夺混战连年不断,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没有解决当时的各种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的任何问题,受压迫和受剥削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时,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以武装暴动来反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决定实行土地革命和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在毛泽东发动的秋收暴动影响下,湘鄂赣边区武装暴动风起云涌。1927年冬,为了加强对湘鄂赣边界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建立湘鄂赣边境的割据局面,实现两湖总暴动,中共中央长江局决定在岳阳建立湘鄂赣边特别委员会。

岳阳地处湘东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修水县和湖北省通城县、北界湖北蒲圻、咸宁。而境内的平江县,为湘鄂赣边界门户,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1927年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夺取全国政权后,军阀派系斗争不断。当时中共中央认为“两湖境内军阀混战一天比一天更混乱,各个军阀势力之间削弱有惊人速度,同时两湖地主资本家豪绅等统治阶级之崩溃,工农革命运动之高涨,兵士之倒戈暴动情绪之发展”①,为两湖总暴动创造了条件和机会。而“湘鄂赣三省境割据局面之建设,为两湖总暴动布置中的一个重要工作。”②湘鄂赣边特委工作的重要方针是“要用党的力量领导粤汉铁路工人及边境各县城市工人群众及广大的农民群众,经过艰苦的斗争,从斗争中建[健]全党及工农群众之组织,建设武装力量,深入乡村中没[收]土地,肃清封建关系,建设各县区乡苏维埃政权,这是割据局面之唯一的基础工作。”③而岳阳地处两湖之中心,又在粤汉铁路之中心,更有利于领导和组织暴动,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同时,“湖南岳阳平江浏阳党组织尚健全,工农群众均经过长期的斗争。”④大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粤汉铁路大罢工就是起源于岳阳。而且从武汉到长沙的铁路工人,在湖南党组织领导下一直斗争不断。这些充分说明岳阳的地理位置和革命斗争的状况,为湘鄂赣特委在岳阳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1928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建立中共湘鄂赣边特别委员会,以郭亮为特委书记。1月中旬,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李维汉受中央委托,以两湖巡视员的身份来到武汉,将中央的上述决定通知郭亮(此前郭亮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并同郭亮等人商定了湘鄂赣边特委的区划。湘鄂赣边特委管辖的范围是:湖南的浏阳、平江、岳阳、临湘四县,湖北的咸宁、蒲圻、通山、通城、崇阳、嘉鱼六县,江西的修水、铜鼓两县;粤汉铁路长武段的工作亦归特委领导。1月下旬,郭亮带周尚武等秘密来到岳阳。住在县城西门河边的一家旅馆里。此前不久,岳阳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岳阳县委书记卜荣贞等人被国民党岳阳县反动政府逮捕下狱。郭亮只得去找1922年领导长武段铁路工人罢工时的老关系,并通过他们租住翰林街邓家大屋,开起了煤炭店,郭亮以煤炭店老板的身份在邓家大屋住了下来。在此前后,受党的派遣,廖如愿、苏先俊、何章杰、张唯一、谭影竹等二十多人也先后抵达岳阳。特委机关在邓家大屋秘密建立起来,郭亮任书记。特委设组织、宣传、军事、秘书四科,廖如愿负责组织工作,苏先俊负责军事工作。特委还指派四个工作能力强、斗争经验丰富的同志为巡视员,分途巡视指导边境各县及长武铁路的工作。

特委建立后,根据中央关于两湖总暴动决议案的精神,制定了《湘鄂赣边特委工作大纲》。其主要内容是:领导粤汉铁路长武段工人、边境各县城市工人和广大的农民群众,开展艰苦的斗争,在斗争中健全党和工农群众组织;建立工农武装;深入乡村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豪劣绅的土地分给贫苦农民,建立苏维埃政权。之后,特委便为实行两湖总暴动和湘鄂赣三省边境割据局面而斗争。为了恢复和重建边界各县党的组织,特委计划半月内在没有党组织的县,建立党的组织,已有党组织的县区则加强领导,使之健全,并在一个月内召开边境是12县党的代表会议。当时,平江、浏阳都有县委和部分基层党组织。在秘密开展党的活动时,组织举行多次农民暴动。岳阳是特委机关所在地。2月,重建中共岳阳县委,县委书记廖如愿。1928年3月,鄂南地区的阳新县委成立,建立了龙山、金海、福寿、黄沙、木港、排市、龙港等区委。赣西北的一些县的党组织也很快恢复和重新建立起来,开始组织开展游击活动。同时,特委指导边界各县建立工农武装,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特委原计划在边界12县建立7个军的工农武装;岳阳、临湘一军,平江一军,浏阳一军,蒲圻、嘉鱼一军,咸宁一军,通山、通城、崇阳一军,铜鼓、修水一军,归特委统一指挥。2月,中共平江县委召开全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了平(江)、湘(阴)、岳(阳)游击总队,800人枪,余本健任总队长,罗纳川任总队党代表。游击队成立后,总队以下设4个大队,分别驻扎在平江东、西、南、北四乡,开展游击活动。全歼盘踞在长寿街的土匪武装邱国轩部,组织了“二月扑城”。浏阳先后组建两支游击队,在浏阳东乡开展游击活动,打击地主武装。

1928年初,桂系军阀胡宗铎部驻岳阳麻塘“剿共”,特委派何章杰等人去做该部的策反工作。该部某连连长张应南是两湖军校的学生、中共地下党员。何章杰等人同张应南取得联系后,策反工作进行得较为顺利。白军士兵一个一个地拖枪跑到平江参加革命。后来,特委决定让张应南率全连士兵起义,并在城里组织了以彭庆旨等一批青年学生(大都是共青团员)准备策应。正当起义工作在紧张地进行时,该连一个排长告密。情况万分紧急,张应南只得率部提前起义。但特委尚未得讯,策应起义的队伍未能及时赶到。起义遭到镇压,张应南英勇牺牲。

3月10日,《中央致湘鄂赣三省省委信》中指出:“湘鄂赣边特委因为要指导三省边界各县及武长路工作,故应划归湖南省委指导。”并且明确规定:“此特委应是有相当的时间性的,他的权限不单是政治上指导,而且在组织上也可以指挥。惟特委所辖各县在组织上属于某省委的县委,仍应向该省委经常的报告,受该省委的指挥。”从此,湘鄂赣特委由湖南省委领导。

3月下旬,特委派往长沙同湖南省委联系工作的苏先俊被捕叛变。苏先俊带着国民党湖南军分校学生手枪连,于3月27日凌晨将郭亮逮捕。特委机关负责保卫工作的周尚武为营救郭亮奋勇同敌搏斗,壮烈牺牲。郭亮被押往长沙,27日深夜在长沙英勇就义。湘鄂赣边特委建立不到两个月,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破坏。

特委遭到破坏后,各地党组织根据三省委指示,继续坚持斗争。5月,平江新建游击队发展到360多人,有80多支步枪。6月中旬,县委将游击队改名为平江工农革命军:下设二营四连、三营六连和特务营一连。邱训民任总支书记。继续开展游击活动,严惩窜扰的国民党官兵,消灭挨户团,打垮了虹桥、大坪、浆市等地的地主武装,包围和击溃了江西反动派调来的修、铜、武三县靖卫团300余人。与平江县毗邻的浏阳县,将建立的两支游击队联合起来,成为浏阳开展游击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先后智取了张坊、芦头、大岭等地,组织了沿市暴动,进行了石坳战役,智袭了正在进犯仁和的大尖挨户团,将进攻芦头的胡岳丘两营敌人,巧妙地引到大山坪进行伏击,打死打伤敌人20多人。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大量的来犯之敌。

党领导下的湘鄂赣边区的农民武装,在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豪绅武装镇压的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尽管由于力量不够强大,以及主观指导上的某些错误,使得许多暴动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但是,通过这些武装暴动和游击活动,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受到了斗争锻炼,土地革命的口号得以深入人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以后开展革命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平江起义的胜利,影响和推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928年6月,国民党独立第五师被派到平江“清乡”。7月,该师第一团以彭德怀为首的党组织,获悉师部要密捕黄公略等共产党员的情报后,与来平江的湘鄂赣特委书记滕代远商议,迅速做好起义准备,于7月22日在平江县举行了起义。7月22日10时召开一团军官会议,11时起义部队全副武装,在平江天岳书院操坪召开誓师大会,进行战前动员。下午1时,起义部队向平江县城进发,仅两个小时,便攻克平江县城,全部解除了反动的挨户团、警备队、警察及独立五师的直属队共约2000余人的武装,缴获步枪千余支、子弹几万发,活捉了作恶多端、罪大恶极的国民党县长刘作柱等反动官吏、土豪劣绅约300人,释放了狱中被关押的革命群众千余人,顺利地占领了平江县城,并一举粉碎了旧政权,解除了反动武装,建立了红军和苏维埃政权,取得了起义的胜利。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的这次起义,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革命进入低潮时期爆发的;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组织和领导的革命武装,对国民党反动派血腥镇压的又一次反击。这次起义对于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对于红军的发展壮大,对于实现工农武装割据,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从而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一)平江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达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一片白色恐怖笼罩城乡,革命进入了低潮。党的八七会议制定以武装起义反对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后,各地武装斗争此落彼起,但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在白色恐怖笼罩城乡,反革命刀光剑影四处闪烁的时候,彭德怀不畏强敌,不怕粉身碎骨,毅然率部举行起义,不仅沉重的打击了反动势力,而且振奋了革命者的斗志。当时平江犹如布满了干柴,一个火星即可燃起熊熊烈火。人民对革命的要求甚为迫切。“自红五军在城暴动,白色布满的平江,一朝变为赤色,声势震动了全国,城内土豪绅劣和反动分子已杀去三分之二,……此时四乡民众,振臂一呼,均勃然挺起来组织赤卫队,缉杀乡村豪绅和反动分子。”⑤“所有地主豪绅首领几乎全数被杀,挨户团只救(剩)得枪三百支,可以说豪绅阶级在平江空前的损失。”⑥同时,随着党组织的不断发展,各级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游击队伍迅速壮大,把平江的革命推向高潮。在红五军辗转湘鄂赣艰辛苦战中,得到了湘鄂赣边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在湘鄂赣边开始了革命的红色政权同反革命的白色政权长期对立和斗争,随着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党领导边区人民开始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二)平江起义建立的红五军,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平江起义胜利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下辖第十三师一、四、七团,以及特务连、迫击炮连、机枪连、军医处、经理处、电话队、卫生队等,彭、滕还分别兼任师长和党代表,建立了中共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委员会,邓萍任书记。平江起义后,红五军从平江城撤出,便以井冈山根据地为旗帜,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把“打仗、作群众工作和筹款”三项任务承担起来,在创建以平江长寿街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的同时,红五军在湘鄂赣边界辗转苦战,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织游击队和工农苏维埃政权。其间,三上井冈山几经周折,始终坚持以朱毛红军为旗帜,开创革命根据地。在第一次上井冈山时,碰上“湘粤赣大会剿,为减少目标,转移敌人视向计,决定盘旋游击,留一大部分在平浏修铜等处,保全乡村割据,已经万载、莲花,到井冈山与四军取得联络。这个当中修水的四乡在苏维埃领导之下的农民已有六、七万了,浏阳的党亦有起色,平江除城市外已普遍的组织苏维埃,党员已达到七万五千。”⑦“同时,由于红军驻在乡下,地主武装逃跑了,工农群众斗争更加发展。没收土豪劣绅地主阶级的财物来分配,实行不送租,不还债,成立自己的工会、农会、游击队、妇女协会、儿童团、赤卫队等,工农与红军战士们的关系更加亲近。在很短的时间中,差不多赤化数百里的区域。”⑧

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四、五纵队二上井冈山,与红四军胜利会师,从此,两支部队为巩固发展红色根据地并肩战斗。直到1929年8月,红五军四、五纵队才返回湘鄂赣边区转战各地连战连捷。从而建立了包括湘东北、鄂东南、赣西北在内的湘鄂赣根据地,使湘赣和湘鄂赣根据地南北呼应,成为三省敌人的最大威胁。直至1930年春,红五军主力乘军阀混战的时机,从赣西北进发,连克数城,经浏东进到平江长寿街,继而二、五纵队也到长寿街集结。至此,全军已发展到六、七千人,成为红军的一支主力部队,湘鄂赣根据地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三)平江起义有力地支援了井冈山斗争。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茨坪,将红旗插上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扑灭这颗“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不断派兵“围剿”,“湘赣两省派来‘进剿’的军队,随时都在八、九个团以上的兵力,多的超过十八个团。”⑨给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造成了极大困难。在湘赣敌军向井冈山发动第二次“会剿”时,平江起义爆发,打乱了国民党湘赣两省敌人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会剿”计划。迫使湘鄂赣三省敌人联合起来“围剿”刚刚诞生的红五军。尤其是担心受红四军与红五军南北夹击的湖南反动派心急如焚。湖南省政府主席鲁涤平手忙脚乱,迅即调刘铏、朱耀华部10多个团的兵力,直扑平江,进行“会剿”,妄图将刚刚组建的红五军一举歼灭。在彭德怀率部与十倍之敌血战,撤出平江后,为了策应红四军的反“围剿”,彭德怀率红五军向江西修水进发。占领修水城,迫使江西敌军从武宁、万载方面向红五军进攻。在有效地牵制了敌军后,即撤回平江黄金洞休整。后根据湖南省委指示,红五军向井冈山推进。鲁涤平又急电湖北省清乡督办署督办胡宗铎等,并联合江西的敌军,对红五军实行“三省会剿”,前堵后追,致使红五军几乎每天都要与国民党正规军和地主武装奋战数次才能前进。但是,为红四军粉碎第二次“会剿”赢得了时间。正如彭德怀在自述中所说的,平江起义推迟了敌人对井冈山的“会剿”。之后,红五军辗转湘鄂赣边,分散了湘赣之敌,使两省的大量有生力量受到牵制,从而减轻了井冈山斗争的压力,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29年8月,红五军返回湘鄂赣边区后,与红四军的斗争遥相配合,使湖南反动当局顾此失彼,兵力分散,“会剿”失败。

三、以平江革命根据地为中心,创建和发展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平江起义犹似黑暗中的星火,而当时的平江犹如布满了干柴,起义胜利和红五军转战湘赣边,使平江及四周燃起了熊熊烈火。在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各区、乡、村都先后成立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吸收一批在斗争中表现坚定的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和壮大了党的组织。红五军将缴获的一部分武器和军用物资给平江县委武装工农,平江游击队迅速扩大为五个大队,1000余人枪,成为一支有一定战斗力的革命队伍。从此,平江革命斗争进一步掀起,四乡游击队纷纷出击,狠狠地打击地主武装和前来“清剿”的敌军。1929年初,蒋桂军阀混战,湖南鲁、何战斗爆发,进剿平江的国民党军调离。中共平江县委集中全县五个游击大队,一个一个地围歼地主武装挨户团。“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扩大”。⑩当时平江县委规划建立的32个区苏维埃政府,正式建立27个,苏维埃区域占平江全县面积的五分之四。在平江农村形成了红色割据的局面。1930年3月,平江县暴动委员会组织和领导“三一八”武装大示威取得胜利后,平江县委又根据湘鄂赣特委指示,举行以攻克平江县城为中心的“红色五月大暴动”,平江地方武装在红五军配合下,攻克平江县城,平江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恢复,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定了劳动法、土地法,猛烈扩大红军,壮大赤卫武装。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发展苏区经济,平江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

在平江武装斗争火光红遍全县之时,湘北各地武装暴动风起云涌。湘鄂赣边特委确定平江县以恩溪为中心,北乡向巴陵、通城发展,南乡向长沙方面发展,东乡与修、铜取得联系,西乡向汨罗、湘阴发展的任务后,湘北各地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赤色武装力量建立起来,开展土地革命的群众运动,逐步建立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与平江毗邻的湘阴东乡(今汨罗)的党组织,发动革命群众组成敢死队,举行暴动,配合平江游击队司令部消灭岑川挨户团。在岑川建立中共湘阴县委和县革命委员会。随着苏区扩大,1929年下半年建立4个区苏维埃政府,39个乡苏维埃政府,成立湘阴县苏维埃政府,领导苏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同时,随着红五军转战湘东北,激励和唤起岳阳、临湘等地的工农群众,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拿起武器,举行暴动,打倒土豪劣绅,消灭地主武装,建立了岳阳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武装斗争烈火蔓延到岳阳县城郊。临湘陆城丁家山的的共产党员发动群众举行暴动后,建立了岳临游击队,成立了“岳临县苏维埃筹备委员会”。同年秋,该县还有谷花洲、柳厂、金盘、托镇等地也出现了小块的赤色割据局面,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在彭德怀率领红五军转战湘鄂赣边,边境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的情况下,1928年9月17日,滕代远等在铜鼓幽居[一说修水台庄。编者注]召开了平、浏、修、铜、武5县党组织负责人和红五军党委联席会议,正式恢复和组成了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滕代远任书记。会议强调,边区各县要加快恢复、发展党组织,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赤色武装力量,扩大和保卫根据地。会后,在湘鄂赣特委领导下,边区各项工作逐渐活跃起来,无论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恢复发展党组织等,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是边区的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万(载)、阳(新)、大(冶)等县都建立了县委或临时县委,已有50多个区委、党员2万多人。边区出现了全面复兴的新形势。1929年4月12日,在平江东乡八区召开特委扩大会议,贯彻党的“六大”精神。将边特委改为边境特委,王首道任书记。并通过边境特委的任务与前途及目前工作计划等决议案,成立了湘鄂赣边境支队,由黄公略任支队长,下辖3个纵队;成立湘鄂赣边境暴动委员会,作为边境的统一政权组织,赖汝樵任主席。同时,为了完成湘鄂赣边区的工农武装割据,实现土地革命,促进湘鄂赣三省的斗争,会议认为边区工作应以大围山脉为中心根据地,向平、浏、修、铜、万各县发展,向长沙取包围之势。

正当各地积极贯彻六大精神及“四·一二”扩大会议决议时,六七月间,湘鄂两省反动派一面调集驻防部队5个团,纠集平、浏、修、铜、万、萍、醴等7县反动武装(他们叫“七县联防”),疯狂向革命根据地反扑。为了保卫和发展革命根据地,边境特委广泛地发动群众,采取机动灵活的斗争策略,用革命两手对付反革命两手。同敌人展开了又一次你死我活的斗争。通过一系列工作,整个边境地区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武装斗争英勇顽强地开展着,战果累累。根据地扩展到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万载、宜春、通城、通山、阳新、大冶、崇阳等许多县份。边境党组织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县、区、乡苏维埃政权普遍建立。武装力量有很大发展,特委将平、浏、修、铜、万等县的游击队集中起来,编成湘鄂赣边境独立团(后改为独立师),并整顿了边境赤卫队组织,组成了统一的边区赤卫军。在党的领导下,农委会、赤色职工会、共青团、妇女会、少先队、童子团等,也都组织起来。“五抗”运动继续开展,造成了较大的政治影响。根据边境革命委员会颁布的革命政纲第十二条规定,在平、浏、修、铜、武、万等县苏区进一步开展了土地革命,改变了过去没收一切土地的作法,实行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由当地苏维埃政府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及退伍的红军士兵使用,得到土地的农民兴高采烈。这时,边区有了统一的党组织,统一的苏维埃政权,统一的革命武装,割据区域比较稳定,鄂东南与湘东北、赣西北的联系沟通,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已经形成。

跨进1930年,各地党委利用国民党反动派内部矛盾日益尖锐,蒋冯阎军阀混战正在酝酿的有利时机,深入发动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尤其是红五月暴动,在平、修、浏等县发动全局性暴动后,铜鼓、万载、宜春、奉新、萍乡、阳新、大冶、通山、崇阳、咸宁、蒲圻、通城、鄂城、嘉鱼、蕲春、黄梅、广济等县,也爆发了局部性暴动。这时,红五军一、三、四纵队由赣南回到边区,红六军也来到湘鄂赣苏区,大力支援边区人民的革命斗争。随后,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赴鄂东南。6月,红五军根据中央指示,成立红三军团,辖五、八、十六军。横扫了大冶、阳新、通山、崇阳、咸宁、鄂城、蒲圻、通城等地反动武装,使鄂东南广大赤色地区连成一片。根据中央决定,撤销大冶中心县委,成立鄂东特委,吴致民任书记,辖阳新、大冶、鄂城、通山、浠水、蕲春、黄梅、广济、武宁、瑞昌等10县。鄂南恢复了以周然为书记的鄂南特委,辖咸宁、蒲圻、崇阳、通城、嘉鱼5县。

随着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边区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得到很大的发展,苏维埃政权不断巩固。党边区支部发展到600多个,党员达一万多人,地方武装增加三倍以上,从1930年初起,各县普遍有领导地召开了乡、区、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选举了各级苏维埃政府。整个边区进入全盛时期。1931年7月,湘鄂赣省委成立,根据地范围扩大好几倍。从此,领导苏区人民反“围剿”,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直到抗日战争爆发。

沈志高

(2012年2月《首届湘鄂赣苏区论坛文集》)

引文注释:

①②③④人民出版社《湘鄂赣革命根据文献资料第一辑》《湘鄂赣边特委工作大纲》一文

⑤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平江起义》(资料选辑)《滕代远同志向湖南省委的报告》(P43~44)、《湘东各县工作报告》(P91)

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平江起义》(资料选辑)中《彭德怀同志给中央的信》(P59)

⑧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平江起义》(资料选辑)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创立》(P152)

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横排本P51)

⑩《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井冈山的斗争》(横排本P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