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岳阳风土 > 风景名胜 > 旅游景点 > 正文

名胜古迹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1-09 12:00

岳阳楼

岳阳楼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同为“江南三大名楼”。三楼中,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风光之秀,建筑工艺之巧,词章歌赋之佳,当首推岳阳楼。无怪乎明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在《书岳阳楼图后》中说:“江汉间多层楼杰阁,而岳阳为最”。尔后,由于历史的原因,黄鹤楼、滕王阁都已不复存在,而岳阳楼却一直以它雄伟古朴的风貌屹立于世。

岳阳楼始建于东汉末年。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孙权“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唐《元和郡县志》),在马授所筑巴丘邸阁的基础上扩建了巴丘邸阁城。城西门谯楼即今岳阳楼的前身,距今已经1770多年了。此后岳阳楼屡圮屡修,有史可查的就有30余次。唐开元四年(公元716),中书令张说贬谪岳州,曾经修建岳阳楼。这位号称“燕许大手笔”之一的名相,“每与才士登楼赋诗,(楼)自尔名著(《岳阳风土记》)。”宋庆历年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苦心经营,集资修建岳阳楼。“楼成,极雄丽。”加上雄才巨卿范希文作记,大诗人苏舜钦书丹,著名篆刻家邵竦篆刻,时称“四绝”,自此岳阳楼声名远播海内。自宋至清末,其间800多年,岳阳楼屡遭兵燹灾祸,多次重修,最后一次为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知府张德容拨茶厘税收及地方捐款重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岳阳楼的保护和维修,多次拨款修葺。1983年拨款135万元重修岳阳楼, 3月15日 正式落架大修,历时11个月,于 1984年5月1日 竣工开放。重修工作坚持“复原古楼,整旧如旧”的原则,使新修的岳阳楼既牢固经久,又保持了古楼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

岳阳楼建筑艺术高超,巧夺天工。唐以前岳阳楼的形状、结构,苦于文献资料不足,仅能从古人诗文中去揣摩。但是宋以后保存下来的一些图画和文字资料却给我们描绘了这个千古名楼的雄奇形貌。在宋代,有画家(佚名)描绘了岳阳楼:其楼建于高大的城墙之上,城墙的洞门之外,有单层四方小亭凭湖而立;城墙之上,是两个多柱的、结构复杂的小亭,小亭之后为四方、三层飞檐的岳阳楼。这是岳阳楼留存于世的最早的结构、形象图。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画家夏永画过一幅岳阳楼扇面图,细致地刻画了岳阳楼的外貌:楼建于城墙之上,二层三檐,九脊歇山顶,龙吻脊饰,饯脊上饰蹲兽五个,屋顶以六攒六拱相托;二楼设门窗,回廊环绕;一楼四周建有突轩。整个建筑布局严谨,楼形壮观,明万历年间文人王昕著《三才图会》,记载了岳阳楼的形制:“岳阳楼,其制三层,四面突轩,状如十字,面各二溜水,今制,架三檐,高四丈五尺。”可知明楼与元楼在形制、结构上是大体一致的。明末画家安正文所绘《岳阳楼图》中,楼身为正六棱柱形,二层三檐,盔形楼顶,上置宝瓶,脊饰蹲兽,翘首的起翘较前代略高,形制较宋、元略有变化。清康熙年间,画家龚贤也绘有《岳阳楼图》,图中岳阳楼在结构上较前代要简单。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巴陵县志》刊载的《岳阳楼君山图》中,岳阳楼形制则已恢复如元、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重修后的岳阳楼,楼身为全木结构,三层三檐,顶呈盔甲形,高18米多,檐面盖琉璃瓦,脊饰讲究,顶置宝瓶,中间四根楠木大金柱直顶三楼普柏枋,承荷全楼大部分重量;内围以12根金柱支撑二楼,外围绕20根檐柱。二楼设回廊,三楼檐间为如意斗拱,层迭相衬,拱顶托楼。整个楼阁结构严谨,工艺精巧,造形庄重,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遗留下来的艺术珍品。新楼留用了旧楼大部分构件,楼基浇铸了钢筋混凝土地梁,并作了防蚁技术处理,台基增设了60厘米,二楼游廊空间增加了10公分,更加庄严壮丽。

岳阳楼内陈设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湖湘地方特色。各层内悬挂历代名家撰写的楹联十余幅。一楼、二楼各嵌有一幅《岳阳楼记》雕屏。二楼所嵌雕屏为清乾隆时期刑部尚书、大书法家张照所书。张书字形方正,笔力雄浑,技法多变,不拘一格,既有欧阳询笔法的劲峭严正,又有虞世南字形的婉雅秀逸,还兼有褚遂良字体的疏廋劲练,再配上精巧的刻工,名贵的木质,更是难得的传世珍宝。一楼所嵌雕屏,是道光年间的复制品。据说,其时有个知县意欲将张照手书据为己有,于是仿造了一幅雕屏,偷运真品时在洞庭湖中遇到风暴,船倾人亡,雕屏沉入湖底,被渔民打捞上来。后由巴陵名士吴敏树出资赎回,重新悬挂于岳阳楼。从此,岳阳楼就有了两幅雕屏。三楼所嵌雕屏为毛泽东同志手书唐杜甫《登岳阳楼》诗,金辉耀眼,光彩照人。屏书笔意奔放,布局严谨,雄健隽永,形神兼备,不失为艺术珍品。

岳阳楼耸立于岳阳西门城头,左揽洞庭,右挹长江,雄姿英发,气象万千。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最早吟咏岳阳楼的是南朝宋颜延之。他自始安郡离任赴建康,途经岳阳时,写下《始安郡还都与张湘洲登巴陵城楼作》。南朝梁元帝肖绎过巴陵,在《赴荆州泊三江口诗》中描写岳阳楼前的景状是:“水际含天色,虹光入浪浮”、“丛林多故社,单戍有危楼。”唐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鼎盛时期,岳阳楼则是诗家吟咏讴歌的重要场所。自唐开元间名相张说谪守岳州以后,诗坛巨子,风邀云集,接踵而来。张九龄、孟浩然吟唱在前,李白、杜甫、贾至啸嗷在后,继而白居易、元稹、刘禹锡、韩愈、李商隐联袂登楼,酬答唱和。其中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呈张丞相》),李白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的“吴楚东南拆,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白居易的“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题岳阳楼》),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皆为千古绝唱。到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之后,是诗家文豪会聚岳阳楼的又一红火时期。尤其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368字,字字珠玉,千古传诵不衰。宋代大诗人、大学者如欧阳修、吕蒙正、黄庭坚、陈与义、张孝祥、陆游等,都先后登楼赋诗,一抒情怀。明清以还,文人学士步前哲之踵武,凭栏吟哦者尤多。雄伟壮观的岳阳楼已经和湖光山色融为一体,成了湖湘风光的代表!今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湖南厅所悬挂的巨画,就是岳阳楼的全貌图。岳阳楼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元月,国务院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梅亭

建于岳阳楼左侧,为主楼辅亭之一。亭底座为六边形,面积44平方米,亭高七米,全木结构,二层双檐,檐角高翘,上盖绿色琉璃瓦。亭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据《大清一统志》载:“明崇祯间,岳阳楼毁,土人于湖滨沙碛中得石一方,石上枯梅一干,别无枝叶,其24萼,皆成纹理,不假人为,因构亭复之。”推官陶宗孔重建岳阳楼时,一并建了此亭,名仙梅亭。明末清初杨柱朝所写《仙梅记》,专门记述了这件事:“胜国崇祯辛末岁,楼不戒于火。郡守戴公、司李陶公倡议重修。忽于楼之赴得石一片,上有画梅一枝,色如绀墨,其枝杆隆然而起,望之高出于石,宛若人工刻镂而就者,及以手摩之,则润滑如砥,了无痕迹,梅与石无辨也,咸仙梅呼之。因置诸楼之左畔,而亭以居焉。”同时代的严首升所撰《仙梅堂记》具体描写了这方石头出土后人们争睹为快,以至“盈城罢市,相顾动色,人人如有所获”的情景。后来亭子倾圮,石块遗失。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重修时,遍访石块下落,竟然在一民屋灶下寻得,但石块残损,纹理模糊,只得临摹一石以代之,置于亭中。后亭几经毁损。同治元年重修时名“留仙亭”。光绪六年重修复名“仙梅亭”。建国后,仙梅亭经多次修缮。1979年落架重建,1983年再度修整,仙梅亭更加玲珑别致。

三醉亭

建于岳阳楼右侧,与仙梅亭同为主楼辅亭。占地面积135.7平方米,高9米,二层双檐,歇山顶,碧瓦红柱,华丽庄重。亭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名“望仙阁”。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重建时改名“斗姆阁”。斗姆为道教信奉的女神,宋元以后被尊为“先天斗姆大圣元君”。清同治六年重修时易“斗姆亭”为“三醉亭”。“三醉”语出“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神话故事。吕洞宾又名吕岩,道号纯阳子,出生于晚唐,两次投考进士未第,遂四处云游。传说游庐山时得异人传授剑术,获长生不死秘诀,后世称为吕仙。吕洞宾曾多次过往岳阳,并在岳阳楼题诗:“朝游百粤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今海内外所传吕洞宾故事,即起于岳阳“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三醉亭一楼悬挂一幅楼屏,屏上绘有吕洞宾卧像。二楼设有神龛,供有吕洞宾雕像。此像原置岳阳楼三楼,1983年主楼重修后移至三醉亭。

怀甫亭

位于岳阳楼左侧临湖处。亭坐南朝北,高七米,四角方柱。立柱为水泥浇铸,上部为木结构。“怀甫亭”匾额为朱德同志亲笔书写,方柱上有联曰:“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怀甫亭是1962年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诞辰1250周年而建的。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携家来到洞庭湖。泊舟岳阳城下。在这里,他一方面为岳阳、洞庭湖的绮丽的自然风光所惊异,为屈原的遭遇而兴叹:“湖南(洞庭湖之南)清绝地,尤古一长嗟”,一方面心系社稷,为国家的多难而悲痛:“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他在岳阳一带共计写诗20余首,首首情怀激烈,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见于字里行间,其中的《登岳阳楼》一诗,又为诸诗之冠。每当人们来到“怀甫亭”前,想起杜甫其人,吟起杜甫其诗,无不为诗人的高尚情怀所感动、所激奋。

碑廊

始建于1984年,续修于1992年。碑廊从岳阳楼纵轴线起向东延伸至围墙,再沿围墙向北延伸,成“L”形状,全长97.2米。碑廊为游廊式。共陈列碑石158方,其中精选历代岳阳楼诗词书法碑134方,明清以来修葺岳阳楼的纪事碑24方,内容分为四部分陈列。第一部分为纪事碑,主要为清代乾隆、道光、同治、光绪和民国时期记载岳阳楼修葺情况的碑刻。第二部分为古代名家手书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明代董其昌、祝枝山的遗墨,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珍品。第三部分为当代刻碑。有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诗,董必武、宋任穷、李铁映、张爱萍、华国锋等和国内当代书法名家的题词及古诗词书法作品,也有日本书法家的作品。第四部分为杂碑,主要收集有清道光帝题书的“印心石屋”、清代刻制的“化孚佑帝君遗像”和“吕祖师真像”以及“虎”、“鸾”字碑等,碑刻多种文体纷呈,既有诗词联语,也有散文、骈文。书法风格各异,集真、草、行、篆、隶多种书法艺术于一廊,而且刻工精细,各具特色,是宝贵的文化珍品。

铁枷

在岳阳楼下洞庭湖滩上。据清光绪《巴陵县志》记载,共有五枚。今仅存三枚,一枚移放在岳阳楼临湖坪台上。每枚铁枷上2.6米,厚0.34米,两端吃不开燕尾形,每端两尾间距为1.86米,中间有一直径0.28米的圆孔。因形状如枷锁,故名。也有称铁械、铁枷的。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江岸沙碛中有冶铁数枚,俗谓之铁枷,重千斤。古人铸铁,如燕尾相向,中有大窍,径尺许,不知何用也。或云以此压胜,辟蛟蜃之患;或以为矴石,疑其太重,非舟人所能举也;或以为植木其内,编以为栅,以御风涛,皆不可知。”可知宋代已经不清楚此物来历和用途了。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则称弋阳亦有此物,并断定为“压胜之物”。张元忭《巴陵游览记》认为它是东吴横截晋军船只的系链之具。这恐怕也只是一种推测而已。铁枷质地坚硬,表面呈黑褐色,是研究我国古代铁器和冶铁技术的可贵资料。

铁梢

岳阳楼正门前,左右各置铁梢一只,高三尺,直径三尺余。梢下有三短足落地,两侧有狮形环,梢壁上有阳铸铭文:“淳祐五年十二月吉旦,孟府十位铸到铁梢,壹样贰只,各重壹千斤。”至今已经740余年了。虽名梢,实为桶。清光绪《巴陵县志》即已“不知何以名之”。据史书记载,铁梢原置于君山崇胜地寺,为荆湖安抚制置使孟珙重修君山崇胜寺时铸。后寺废,遂移置岳阳楼前。李仲麟在《游君山记》中记载了铁梢的用处:“贮清冷之水。僧人云:此水常盈不竭,掬而洗之,令人目明”。铁梢于1966年被捣毁一只,1979年原貌复制。

铁鼎

置于岳阳楼前,高三米余。鼎分三层。下层为三足鼎炉,足为狮头,鼎腹铸有铭文“孚佑帝君祠”和“共赖神庥,永垂千古”。两侧为狮头扣环。中层和上层铸成空心塔式,两层下部有明廊。上大方格线条,前后左右有对称的四道拱门。据铁鼎铭文款识记载,鼎为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7月由洋务大臣盛宣怀责成汉阳铁厂铸造。铁鼎的中、上两层毁于1966年,1979年按原式样复制。

君山

君山位于岳阳城区西南洞庭湖中,四面环水,东距岳阳城15公里,与岳阳楼遥遥相望。山呈椭园形,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72个大小山头组成。山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55米左右。最高点响山海拔63.3米。

历代古籍中关于君山名称由来的记载颇多。南北朝时前秦王嘉《拾遗记》称之为洞庭山,记云:“洞庭之山,浮于水上,其上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音,彻于山顶。”《山海经》始将洞庭山与帝尧二女的故事联系起来:“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晋郭璞注为“君山,湘君之所游处,亦名洞庭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说尤为明确:“洞庭湖中有君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史记·秦始皇本纪》则称之为“湘山”。又盛宏之《荆州记》以为:“君山上有道通吴之包山,今太湖亦有山,亦潜通君山,故得名耳。”

“巴陵之山,其最著者曰君山”(《隆庆岳州府志》)。君山素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集奇摄胜的绝世佳景而与天下名山争秀。君山屹立于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如仙子出浴,似秀女临镜;又如一艘巨轮在茫茫湖水中破浪航行。山上峰峦盘结,回环相连;茂林修竹,郁郁苍苍;层层茶园,铺绿展翠;亭阁楼台,竞艳争辉。倘若驻足君山之巅,远望,烟涛微茫,水天一色;脚下,雪浪排空,惊涛拍岸,恍若置身蓬莱仙境。无怪乎道家以此为“天下第十一福地”!自古以来,凡游过君山,望过君山的,无不为君山的神奇秀丽所倾倒,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李白形容她:“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雍陶赞美她:“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刘禹锡歌颂她:“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黄庭坚更是“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遥望君山,波逐浪涌,云蒸霞蔚,引人遐思、神往。历史上,人们给君山的成因编织了一件色彩斑澜的神幻外衣。有人说,它是洞庭湖中螺蛳仙姑所化,君山上大小72个山头,就是72个仙螺。唐代诗人方千更是奇思异想、虚幻无边了:“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原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题君山》)如果说,关于君山形成原因的传说神秘莫测,不足徵信,那么,流传在君山上的神话故事却是美丽动人的。娥皇、女英在君山痛悼夫君虞舜的传说,已经和君山融为一体了。柳毅与龙女的爱情故事,更是富有神奇色彩。秦始皇怒赭君山,暴露了独裁者的肆虐;汉武帝勇射蛟龙,表达了劳动人民对明君盛世的向往。君山的一峰一岭,一沟一壑,都与神话故事有不解之缘。君山,简直是一个神话的世界!

君山是美丽的山,神秘的山,更是富饶的山。珍禽异草,遍布全岛。沙鸥、天鹅、大雁、锦鸡、鱼燕、杜鹃、花雀,群集于周围;桔梨、芍药、斑竹、茶树遍布于山麓;周围湖中盛产银鱼,山溪岭涧生长金龟。饮誉环球的名茶“君山银针”就出产在这里。

君山古迹众多,“山山有亭,坡坡有庙。”据《巴陵县志》记载,共有4台、5井、36亭、48亭。民国期间迭经兵燹; “十年内乱”,横遭破坏,仅存二妃墓、封山印、柳毅井、传书亭、朗吟亭、杨么寨、猴子洞。1976年以后,陆续修复,使名胜古迹重放光彩。

二妃墓

位于君山东侧。相传为帝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的墓地。娥皇和女英本是帝尧的两个女儿。尧把帝位禅让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舜南巡,娥皇、女英随之赶来,船被大风洞庭山。这时,舜死于苍梧的噩耗传来。二妃悲痛欲绝,望着茫茫的湖水,抚竹悲泣,眼泪洒在竹上,变成了斑竹。后来,二妃积郁成疾,死于洞庭山。为了纪念二妃,人们把洞庭山改名为君山,并在山上为她俩修了墓。据明弘治所修《岳州府志》记载:“君山旧有二妃墓。现在所见的二妃墓是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九月,兵部左侍郎彭玉麟主持重修的。墓碑镌有“虞帝二妃之墓”六字。原墓于1971年挖毁,墓内出土一条7寸长的金龙。1979年予以重修。墓为石砌,碑前有石牌坊;墓前有一对古引柱,墓地四周长着一丛丛青翠的斑竹。

湘妃祠

湘妃祠位于二妃墓北侧。古称湘山祠,主祀舜帝二妃。其祠屡建屡圮,祠名亦几经变化。有称湘夫人祠的,有称湘妃庙的,还有称君祠的。历代诗家名宦为湘妃祠写下了大量诗词楹联。1985年7月,人民政府拨款重修湘妃祠,1986年9月1日竣工开放。新修的湘妃祠为三进山门庭院式建筑,建筑面积1003.8平方米。一进正面悬有清湖广总督张之洞撰写的长篇楹联。全联400字,一气呵成,堆艳铺彩,把君山的风光形胜描写得淋漓尽致。二进两厢立护神4尊。三进为正殿,正中供奉二妃半塑像,两厢各立侍女像4尊,仪态各异,栩栩如生。

柳毅井

位于君山东麓中部山坳,俗称龙口舌根处。古谓桔井。清光绪《巴陵县志》载:桔井“相传为柳毅传书之处。井入口丈许,有片石作底,凿数孔以通泉,井下深不可测。”流传甚广的《柳毅传书》的故事亦发生在这里。据唐代李朝威所写传奇《柳毅传》描述:有个书生柳毅,落第还乡,途经陕西泾河北岸,遇一牧羊少女哀哀哭泣,经问明缘由,得知女子乃洞庭龙王之女,下嫁泾阳君,备受虐待。柳毅欣然接受龙女之托,为其送书信至洞庭。柳毅找到了龙女所说的这口井,在井旁的大桔树上敲了三下,守门的神将亦将他接进了龙宫。洞庭龙君小北钱塘君得知其情后,十分愤怒,化为赤龙杀死了泾阳君,接回了龙女。后历尽波折,龙女、柳毅终成眷属。人们为了纪念柳毅,把桔井改为柳毅井。1979年,人民政府重修了柳毅井。井壁以花岗石砌成,饰有巡海神浮雕,井旁辟有甬道,甬道旁立有石壁,壁上有虾兵蟹将浮雕,生动可爱。

传书亭

建于柳毅井后二米的高台上。筑亭甚早。明吴廷举即写有《传书亭》诗。今亭是1979年根据《柳毅传书》的神话传说重建的。亭为两个长方形交错组成的多角形建筑,每个长方形长4.2米,宽2米。为钢筋水泥结构,建筑面积16.8平方米,置10根亭柱,亭高约6米,顶复绿色琉璃瓦,翘首饰鳌鱼。小巧玲珑,美观别致。

朗吟亭

位于君山龙腭山顶,下临洞庭水,遥对三醉亭。亭名由吕洞宾“朗吟飞过洞庭湖”诗句而来。相传吕洞宾在岳阳楼喝醉了酒,便朗吟诗歌,飞过洞庭,来到君山,以清泉洗脚,在山头高卧,朗吟亭即“醉后高眠”之处。朗吟亭始建于宋,以后屡经重修。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湖广布政使司参议胡松用“擘窠书”写有“朗吟飞过去”五字,勒石立于亭。清熙康、嘉庆、同治年间都曾修过朗吟亭。今亭为1981年重建。亭高15米,呈方形,占地125.44平方米,为二层重檐歇山顶式的水泥和木质混合结构体,置4根金柱,8根檐柱,顶复金色琉璃瓦,亭的两侧各饰以长13.1米、宽3.4米的回廊。二楼有吕洞宾泥塑像。

封山印

印在君山龙口北侧临湖石壁上。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秦始皇“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后来人们传说他还在石壁上刻了四颗大印,以示永远封住湘山,使湘水之神不得再兴风作浪,后世称为封山印。封山印今存二颗,其中一颗长1.2米,宽0.8米,有阴文刻痕。镌文待考。有的识读其文为“永封”,有的识为“封山”,有的则以为不过是佛道咒符而已,有的还认为是元代”巴恩八“文字中的的几个字。

射蛟台

又名为射蛟浦,为君山东麓一块横卧洞庭湖中的巨石。据《水经注》载:元封五年,汉武帝巡狩江南曾登君山,射蛟于浦口。石上有两个2尺多长的巨大脚印,相传为汉武帝射蛟时所留下的“圣迹”。台背倚绝壁,前临洞庭,集幽峭、险竣于一石,为“君山八景”之一。

酒香亭

位于君山群峦中部酒香峰上。据《湘川记》载:君山“上有美酒数斗,饮者即为仙。汉武帝遣栾巴来求,果得酒。未进御,东方朔窃以饮,帝怒,欲杀之,对曰:‘酒有验,杀臣臣亦不死;臣死酒亦无验。’遂赦之。土俗云,每春时往往闻酒香,寻之莫见其处。”后来人们将这“风来时有香”(张元忭诗)的峰峦取名酒香山,山上建亭,名酒香亭,以纪念汉武帝寻酒的遗闻轶事。其实,酒香山上并未酿酒,香气来自山中一种野生的藤蔓植物。这种植物叶小花微,高约3尺许。暮春时节,簇簇花开,其香如酒,沁人心肺。今亭建于1981年,占地31.36平方米,高6米多,四柱方形,为水泥和木料混合结构,顶盖小青瓦,古色古香。

龙涎井

位于龙舌山下。井口直径为0.54米,口上围一环状龙云纹石圈,外围有环状纹饰三层。井旁立一对石柱坊,柱高3米,门宽1.4米,柱上雕龙。楣上镌“龙涎井”三字,井水清澈纯净,四时不涸。相传为龙舌下滴之涎水,故以名井。古人常以龙涎井水烹君山茶,茶叶愈益清馨甘美。清万年淳有“试挹龙涎烹雀舌,烹来长似君山色”(《君山茶歌》)的诗句形容井水之佳。

杨么寨

相传宋绍兴年间,杨么聚义反宋,在洞庭湖区建立了几十个水陆栅寨,君山寨为重要据点之一。今崇胜寺西侧山头仍留有遗迹。《巴陵县志》载:杨么大寨原有青瓦黄土墙房屋9重,房舍30余间,有议事厅、白虎堂、刀枪库等。清人著小说《岳飞传》对君山杨么寨作了夸张性的描写:“远远望见,那君山上宫殿巍巍,旗幡密密,十分雄壮。”可见当年君山寨气势之雄。

飞来钟

原钟悬挂在君山龙舌山顶的一颗大树上(大树为风刮倒,改置在原地的亭棚内)。原钟为崇胜寺内古钟,杨么起义时以此报警。杨么败,钟被毁。宋理宗淳祐五年(公元1245)复制一钟,重4000余斤,上铸“淳祐五年造”。传说官军偷袭杨么寨时,天上突然飞来这口大钟。钟声催醒义军,奋起抗敌,故今名飞来钟。原钟于1966年被毁,1979年复制一口,重2000余斤,高2米,钟口直径1.2米,上铸“等贵贱、均贫富”六个篆体铭文。

香炉山

位于君山西南洞庭湖水中,距君山180米,面积约4亩,海拔40多米,山顶呈穹庐形,如同一个大香炉。倘若日照当穿,水气蒸腾,恰似香烟袅袅。香炉峰和君山是姊妹峰,有如芙蓉国里的并蒂莲。有人说君山是腾跃在洞庭湖里的一条青龙,香炉峰则是龙口的一颗宝珠。两山相映成趣,堪称天下奇景。

岳阳文庙

文庙即古时郡学,位于岳阳市郭亮街。据北宋文学家尹洙撰《岳州学宫记》载:(滕子京)“庆历四年守巴陵,以郡学俯于通道,地迫制卑,讲肄无所容,乃度牙城之东,得形胜以迁焉。”可知今文庙在北宋时即已修建,为当年岳州“百废俱兴”的壮举之一。后经数十次重修或修葺。至明,文庙的形制规模颇大:“岳州府学在县治南高阜,中为大成殿,殿之旁为东西庑,前为大成门,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外为棂星门,棂星门外为泮地,围以红墙,左右门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光绪《巴陵县志》)。今仅存大成至圣殿及两庑廊舍,为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所建。文庙座北朝南略偏西,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宽28.17米,进深19.74米,占地548.5平方米,殿高16米,殿里有18根金柱,外有23根石柱。梁柱大部分为宋代构件。殿上檐是“一斗三升”斗拱,下檐出抱头梁,顶为重檐歇山式,翘首饰凤,顶盖黄色琉璃瓦,脊饰二龙戏珠。1983年辟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氏塔

慈氏塔亦名慈氏寺塔,位于岳阳市区西南洞庭湖滨,1983年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高7层39米,占地面积46平方米,青砖筑砌,八角实心。自二层以上,每层砌小佛龛4个,龛内置佛像;檐角挂小铁铃。塔顶置铁刹相轮,上有6根铁链,自塔顶直贯塔基。宝塔巍然耸立,雄视洞庭,为“巴陵胜状”之一。

慈氏塔建筑年代久远。明《隆庆岳州府志》有“慈氏寺塔……晋沙门妙吉祥造”的记载,可知晋代即有塔。南宋淳祐二年(公元1242),制置使孟珙重修,至今已有740余年了。据有关学者考证,塔名慈氏,意源佛语。塔中供弥勒佛,弥勒即梵文“梅怛丽耶”,意即为“慈”。又民间传说,洞庭湖畔住着一个善良的妇女,人们将塔取名慈氏塔。据《岳阳风土记》载:慈氏塔“日出之初,影射重湖,镇洞庭水孽。”这是人们建造慈氏塔的主要目的,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一种善良的愿望。

圣安寺

圣安寺位于岳阳市八仙台的椤伽北峰,与南津古渡隔水相望,建于中唐大历以前。据《巴陵县志》载:圣安寺为唐杨凭建。

岳州无姓大和尚名法剑,始出家时从师卓然,居南阳立山,后几经转徙从房州兴龙寺来居岳州,设道场于椤伽北峰。因其深研佛道,名传遐迩。唐大历四年(769),道州刺史杨炎上京赴宰相任过岳州时往寺拜访,闻其道深为感服,以为宜居京师,并执意请他同赴京师,被无姓婉言谢绝。岳州守李萼盛气凌人,欲屈其道,无姓仅数言便使李萼折服,并拜其为师。河东裴藏之举族投奔其门下受教。无姓和尚还精通预测学,对很多人的前程荣衰都作了准确的预测,如《碑阴记》中所志宰相杨炎的任期去留,就一语中的。无姓和尚居楞伽北峰50年未出闾里。唐元和四年(809),京兆尹杨凭与和州刺史张惟俭为之广购山地扩建道场,弘扬道法。后来,无姓和尚圆寂于岳州并葬于此。当时有不少文人士宦为之撰记作传写文章,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撰有《岳州圣安寺无群和尚碑》与《碑阴记》,足见其影响一斑。

圣安寺自唐代以后,逐渐荒废。1997年,南岳南台寺方丈宝昙大和尚携其徒怀梵法师来岳阳,就古圣安寺原址征地100亩重建岳阳古道场。今日圣安寺依山建构,规模更为雄伟弘敞。

寺为五进,一进山门为六柱五开间牌楼式,门联:“水不在深,洞庭百尺吞纳四水;山非于高,古刹重光普照三湘”。进山门经鼎塔式铁香炉,穿过圆形放生池上的小桥,面前耸峙的便是高约6米的观世音铜像。

二进是天王殿,主殿二层,中间为重檐歇山顶式,两边偏殿为四角攒尖顶。

三进为大雄宝殿,殿匾和“佛光普照”门额皆当代大书法家赵朴初书丹。殿为重桅歇山顶,正面挑出牌楼,檐角高翘错落有致。殿中供奉横三世佛释伽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这是寺中主殿,重要道场佛事活动都在这儿举行。

四进念佛堂为重檐歇顶式。殿中供奉西方三圣,每天皆有僧人伴清灯捧黄卷在此念佛诵经。

五进观音殿为三层三檐歇山顶殿宇,高耸于台阶之上的半山腰。殿内供奉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约5米,香樟木雕塑装金,工艺精湛。菩萨双目微含,嘴角带笑,一派智慧仁慈;殿内装饰典雅,肃穆庄严。

殿后山顶之上巍然耸立着金碧辉煌的万佛塔。塔高53米,占地200平方米,为九级八方楼阁式。塔内供奉金佛一万尊,并塑有天坛、天安门等名胜古迹供人观赏。登上宝塔可以饱览岳阳风光。

屈子祠

屈子祠,亦称屈原庙,建于汨罗县城西北玉笥山顶,距汨罗县城约10公里。王嘉《拾遗记》有“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在”的记载,可知屈子祠在东汉以前便已创建。以后《水经注》及历代府、县志均有记载。此祠原在汨罗江边,因苦水患,清乾隆间迁建今地。祠为砖木结构,座北朝南稍偏东。自山脚至祠有石阶119级。全祠占地1354平方米。祠房屋分三进,一、二进各有东、中、西三厅,两进间有丹池,池中有两个花台,各植金莲一株;中、后进之间有过亭,亭两侧有天井,内植银桂。金、银桂树龄都在300年以上。后进中厅两侧有厢房。祠门正面墙上镶嵌五龙捧圣白垂石雕刻,正中镌“屈子祠”三字。山墙上有17幅关于屈原生古及屈原作品写意的浮雕,造型逼真。中厅照壁上悬挂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全文雕屏,上有“光争日月”横匾。厅中木柱上有清郭嵩焘、李元度撰写的楹联。中进有董必武撰写的联语。后进中厅置屈原镀金塑像,像高3米。两旁柱上有于立群书郭沫若集《离骚》句:“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东西厢房为展览室。祠经1979年整修后,面貌一新,每年端阳节前后来此旅游观光,凭吊屈原者络绎不绝。1981年在祠前汨罗江举行盛大龙舟竞赛,观看竞赛的国内外游人达10万人以上。

屈子祠附近建有独醒亭、骚坛、濯缨桥、桃花洞、寿星台、剪刀池、绣花墩、望爷墩等古迹,俗称玉笥山“八景”。独醒亭位于屈子祠西南面,相传为屈原流放期间与渔民交谈处。亭名源于《楚辞·渔父》中的“举世皆浊兮,而我独清;众人皆醉兮,而我独醒。”骚坛位于玉笥山西南角,相传屈原在此撰写《离骚》,故后人筑坛纪念。

屈子祠于1983年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墓

杜甫墓位于平江县城南16公里大桥乡小田村。清光绪《杜甫墓志》载:“原墓癸山丁向,花砖结顶。基下砖砌圆首门三,皆砖所封塞,外嵌红石碑,字皆剥落无迹……今墓易以坚厚石块,合径1丈,高五尺,附以石围。碑换青石,高1丈,宽2尺有余,旁附石板,镶以石柱”。墓碑镌文为“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公之墓。”60年代中期,为兴修水利,墓顶及墓围的红石、东侧的附碑及一碑柱被挖去,仅存封土堆和墓碑之西附碑。1966年秋,封土堆东前角被挖开,于东墓室取出石灯等物。1982年,人民政府拨款,按照清光绪九年重修时的原貌进行修复。

杜甫墓前10米左右有杜公祠,为清光绪10年重修。据清《杜甫墓志》载:“祠进深2丈4尺,广5丈,5间6架。”现存官厅、享堂门栋、铁屏诗社、阐幽庵及享堂建筑遗物柱础等。墓地近处有“杜家冲”,相传为杜甫子孙住地;墓地一带多有杜姓人,皆称杜甫后裔,现辈份最低者传为杜甫第53代孙。

据平江《杜氏族谱》和明、清时期的地方史志记载:杜甫晚年漂泊湖南。唐大历五年夏,由潭州(今长沙)经衡州去郴州,中途到耒阳,遇大水,无奈回掉北上,由湘江转溯汨罗江,至昌江,贫病交加,写完《风疾舟中伏枕抒怀三十六奉韵呈湖南亲友》诗后死于船上,遂葬于小田村天井湖。中唐著名诗人元稹称杜甫“旅殡岳阳”,这是统而称之,当时平江隶属于岳阳,“旅殡岳阳”实为“旅殡平江”,而且由于干戈扰攘,路途遥远,杜嗣业未能将他祖父杜甫的尸骨运回河南故居,仅仅有其想法而已。请元稹写杜甫迁坟的墓志铭,实因家境贫寒,请其接济。

杜甫墓1983年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是一个聚族而居达六个多世纪的宗族古村落,位于岳阳县张谷英镇,距岳阳市区75公里,号称“江南第一屋场”、“天下第一村”。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8月又公布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

据张氏族谱记载,张谷英生于元至元元年(1335),卒于明永乐五年(1407)。明朝初叶,张谷英举家从江西迁来岳阳县渭洞。明万历元年(1573),其八代氶张思南为恢宏祖业,于龙形山前兴建西头岩和当大门,纪念先祖,并定名张谷英村。600年来,张谷英村已繁衍26代,子孙6700多人。张谷英村古建筑群,总面积达5.1万平方米,各类房间1732间,天井206个,巷道60条、1459米。整个屋场就像是一幢大屋,现聚居张氏后裔658户2700余人。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绕龙形山、临渭溪河而建,依北向南纵横布局,纵向是厅堂,横向是厢房居室,绵延铺陈达1公里之远。建筑群不仅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且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整个布局为干枝形,南北进深,东西走向。单体为庭院,联接有巷道。庭院一般为“四进三井”,呈“丰”字型结构。每进有鼓壁间断,整座建筑呈多个井字形状。第四进堂屋供奉祖先牌位,为族内祭祀、聚事的活动场所。庭院间巷道四通八达,户户相连,人走在整个建筑群中,可以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建筑群内曲径通幽,抵壁疑无路,就象一座迷宫覆盖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该村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的不同时期,但整体建筑形式和风格却保持一致。在细部装饰手法上,却又体现着各自不同的时代特色。特别在建筑群的通风、采光、排水、防火的设计上有许多科学而高超的地方,数百年来未发生过大的火灾和渍水成灾的情况,巷道设计和天井与地下排水系统设计令人称奇!当大门今存一具石制门框,顶部正中镌刻太极图,其阴与阳交换涡旋在一个凝固的圆圈中,寓意天地一体、造化阴阳,平安清洁,富贵绵长。

建筑群的木石雕刻,笔划简练,线条清晰;构图精巧,精雕细镂,生动鲜活,形象逼真,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仍完好如初,这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艺术是不可多得的资料。

建筑群四面环山,周围有渭溪大小石桥58座,还有二龙戏珠、仙人下棋、山绕四坳、百步三桥等自然、人文景观30多处,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旅游去处。

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家郑孝燮先生称它是“江南民居活化石”。

鲁肃墓

鲁肃墓在岳阳楼东一里许洞庭橡胶总厂院内。封堆耸立如丘,高8米,直径32米,占地面积800余平方米。周围砌有石栏。墓前立石牌坊,坊柱上镌楹联一幅,内容是:“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墓前竖石碑一块,碑文为“吴鲁公肃墓”,为清光绪十五年巴陵知县周至德立,墓顶建小亭,有石级可登墓顶。鲁肃墓于1956年被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今墓为1984年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