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岳阳风土 > 民情风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个)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7-10-19 12:00

岳阳巴陵戏  巴陵戏原名巴湘戏,民间又称之为岳州班,1953年始正式定名为巴陵戏。它是湖南省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湖南的岳阳、益阳、常德、湘西、长沙及邻近的湖北、江西部分地区。巴陵戏渊源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的昆腔,明末清初弋阳腔流入湖南,对巴陵戏高腔的出现产生了较大影响。清代乾隆年间,巴陵戏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因素,以唱弹腔为主,兼唱昆腔和杂腔小调,逐渐发展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戏曲声腔剧种。

巴陵戏现存传统剧目三百七十多出,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话本,以反映历代政治、军事斗争题材为主,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打严嵩》、《九子鞭》、《夜梦冠带》、《崔子弑齐》、《打差算粮》、《张飞滚鼓》、《三审刺客》等。巴陵戏的音乐分声腔和伴奏音乐两部分,声腔又分昆腔、弹腔和杂腔小调几种,其弹腔分为南、北路,又各有其反调,同时还有一种特殊的唱腔形式西二簧,其过门能巧妙地将南北路融为一体,南唱北拉,风味独特。弹腔用胡琴、月琴、小三弦伴奏,辅以唢呐、笛子和长杆子等。用于伴奏的打击乐器包括板鼓、课子、堂鼓、大锣、小钞、云锣、马锣等,有一套完整的锣鼓经,成为将唱、做、念、打等表演程式组成一体的纽带。

巴陵戏的脚色分生、旦、净三大行,生行包括老生、三生、靠把、小生、贴补等;旦行包括老旦、正旦、闺门、跷子、二小姐等;净行包括大花脸、二净、二目头、三花脸、四七郎等。巴陵戏用中州韵、湖广音结合湘北方言演唱,特别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有一套较为完整的传统表演程式,形成了粗犷朴实、细腻生动的艺术风格。其表演有“内八功”、“外八功”等技巧。“内八功”是指喜、怒、哀、乐、悲、愁、恨、惊八种刻画人物心理、表达人物情感的基本技巧。“外八功”则泛指手、腿、身、颈及胡子、翅子、翎子、扇子、水袖等的运用。巴陵戏的表演特别注重眼神,常用的眼神有正眼、斜眼、喜眼、怒眼、哀眼、病眼、贼眼、妒眼、媚眼、死眼等三十多种。历代巴陵戏艺人在武打戏中吸收民间武术、杂技内容,创造了抛叉、抛椅、钻刀圈、钻火圈、翻桌、叠罗汉、顺风旗等许多表演绝技。巴陵戏的道白除常用的韵白、戏白之外,还有京、苏、川、淮、晋、沔阳、通城等方言白口,用以表现某些人物的地域特征及其身份、性格。

巴陵戏是湘东北地区戏剧的代表,在湖南省乃至全国的地方大戏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舞台语言、剧目、声腔、音乐、表演乃至演出习俗中承载着大量与岳阳有关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岳阳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活化石”,又是研究中国戏曲流变和地方剧种成型、发展的宝贵资料。民国中后期,巴陵戏开始走向衰落,1949年以后经过抢救得到复兴。现在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湖南仅存岳阳市一个巴陵戏专业剧团,已处于灭绝边缘,急需得到救助和保护。

平江九龙舞  平江伍市镇白杨村九龙舞,它以艺术套路复杂,演出阵容强大,打击乐地方特色明显而著称,是我国众多的民间龙舞之中,较为独特的一种龙舞艺术,它流传在湖南省平江县伍市镇白杨村。

据史料记载:平江九龙舞始于汉、兴于唐。相传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以身殉国,尸体沉于水底,无法回到人间,劳动人民每年端午节都要划起龙舟前来打捞。此事感动了洞庭龙王的九个儿子,九条小龙翻江倒海,大闹洞庭,逼着老龙王把屈原的遗体送回人间。人们为感激九龙的义举便模仿九龙的舞姿,创造了九龙舞。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代龙舞艺人不断推陈出新,使其形成了独特的九龙舞艺术形式。

九龙舞表演的传统艺术套路有26套之多,如《九龙戏水》、《八宝笼灯》、《三星拱照》、《金盆吊水》、《九龙献彩》、《五龙捧圣》、《七层花楼》、《老龙脱壳》、《铁龙关象》、《采莲船》、《金锁阵》、《黄河阵》等,这些套路排列有序,变幻莫测,九条龙时而相互缠绕,时而散开组成一个精美的图案,转眼又变化成新的阵式,令人目不暇接;九龙舞表演阵容强大,200多人同场演出,气势磅礴,撼人心魄;九龙舞打击乐音差高低可达16度,对比非常强烈,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1991年平江九龙舞参加“岳阳国际龙舟节表演”,一举夺得大赛唯一的金奖,1999年中央电视台“中国一绝”摄制组专程赴白杨村拍摄九龙舞,向世界推介,2000年伍市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2000年,德国、新西兰等国家都有意向邀请九龙舞前去表演。

平江县九龙舞形成的历史悠久,对于研究平江的历史、生产、生活、民风、民俗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2008年,平江九龙舞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岳阳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起源于新墙河流域,至今已有300多年,在湘鄂赣12个县市区流传盛广,其小嗓子假声唱腔为广大戏迷喜爱,在茶余饭后、田埂地头吟唱。共有133个传统剧目,几十个折子戏,已经挖掘整理40个。岳阳花鼓戏是生活戏,不同于宫庭戏,其剧目一般具有教化引导、寓教于乐之功效。传承和发展这一剧种,对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意义深远。主要剧目有《水仙游湖》《五女拜寿》《状元与乞丐》《华山救母》《珍珠衫》等。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文化体制改革中按政策成立“岳阳花鼓戏传承研究所”牌子。2007年,经县委政府批准招收16名小演员,以利花鼓戏传承,剧团有演职员工40人。剧团2006年参加文化部“映山红”戏剧节,收获编剧、导演和演出等14项奖励。

临湘花鼓戏  临湘花鼓戏起源于湖南临湘境内的桃林河流域,因主要演奏器具为本地艺人特制的嗡琴,老百姓俗称临湘嗡琴戏。清朝道光咸丰年间,脱胎于临湘的山歌、民歌、夜歌、孝歌、小调等地方音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以琴腔为主,以锣腔、吹腔、套曲、地方小调为辅的五类声腔,有曲调三百九十余首,有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近百个,主要代表作有:传统戏:《王妹子回门》、《孟氏割股》、《董永卖身》《韩湘子化斋》、《孟姜女》《雪梅教子》《张广大拜寿》,现代戏《大兴与兰兰》《堂客拨的扶贫款》《村官本是打工仔》等。临湘花鼓戏的舞台语言完全是临湘方言。

临湘花鼓戏从清道光年间的“两小”(小旦、小丑)初具雏形,发展到清咸丰、同治年间的“三小”(小旦、小生、小丑),逐步形成了多角色的演出戏班,如当时有名的“三秋班”“三堂班”“乌畈门班”“金少爷班”等,“三秋班”班主还与戏剧大师梅兰芳学过戏,到清光绪、民国年间,临湘花鼓戏就到了鼎盛时期了。解放后,成立了表演临湘花鼓戏的临湘县剧团,1998年,正式成立“临湘市嗡琴戏剧团,与临湘市花鼓戏剧团一套班子二块牌子,挂靠临湘市花鼓戏剧团,是目前唯一表演该剧种的专业剧团。

临湘花鼓戏的主要价值和影响在于:

一是对研究临湘花鼓戏与瑶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关系和艺术血脉关系有重要作用。二00一年,龙窖山千家峒被中国(广西)瑶学学会专家认定为瑶族同胞居住的故乡,脱胎于临湘民歌山歌等曲牌的临湘花鼓戏中的声腔,有专家发表文章称有较明显的瑶族音乐遗风,对于研究当年的瑶文化对临湘花鼓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二是临湘花鼓戏是个承载了不少瑶族文化信息“活化石”,有专家在研究北宋瑶族先祖在此居住过很久的瑶族千家峒遗址的同时,也在研究临湘花鼓戏中蕴涵的瑶文化信息,国家级申非的成功,有助于推动正在开发中的龙窖山千家峒瑶族文化遗址走向全国和走向世界。

三是研究临湘花鼓戏中蕴涵的楚湘文化和湖湘文化中的历史文化信息有意义。临湘地处湖南湖北交界处,从古至今,一直是楚湘文化和湖湘文化的交汇之处,发掘研究临湘花鼓戏,对研究和传承楚湘文化和湖湘文化意义非浅。

四是临湘花鼓戏里的琴腔是具有现代复调音乐的雏形,对于研究该地区的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的历史面貌和发展流变有着参考。

汨罗长乐故事  长乐是一个千年古镇,位于湖南省汨罗东北部,地处风景秀丽的智丰山下,闻名遐迩的汨罗江北,西临107、108国道,北达岳阳,为平、汨、岳三县的交界处,是周边十几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为罗子国古地,南梁时岳州故郡。古朴清香的“回龙门”记载屈原故事,古老的麻石街及神奇建筑,钟灵毓秀,民风纯朴,故有湘北“小南京”之称。

长乐故事会历史悠久,传承千年,是从远古每年正月举行的祭祀活动与上元闹花灯中演变而产生。据考证源于隋唐,盛于明清,上世纪八十年代已达顶峰。随着时代的变迁,已成为湘北地区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一。

长乐故事会不是普通的说故事,是一项集惊、奇、险、巧于一体的传统民间杂技,并集表演、彩绘、历史、天文、地理、文学、民情、时代精神等融为一体的独特的、古老而又神秘的民间行为艺术。是哑剧由戏剧舞台走向露天活动舞台的发展,是人性化最直观的表现,是民间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她集中流传于汨罗长乐镇一带。

长乐故事会分为地故事、地台故事、高彩故事、高跷故事四大类,分上、下市街故事会,其特点是以民间历史故事典型代表的突出人物、事件、画面为镜头,通过人与道具的完美结合。配以会旗、彩旗、横竖牌匾、彩灯、油筒、威风锣鼓、乐队等,再配以玩龙(彩龙、火龙)、舞狮、彩莲船、腰鼓等,通过上、下街的一来一往对垒,以“比”的形式来吸引观众。即比数量、比威风、比高矮、比智慧、比新奇、比技巧、比文字、比表演艺术、比风格等从而形成热烈壮观闹新春的场面,表现爱憎与忠奸,渗透幽默与讽刺,传递友谊与祝福,祈求吉祥与和平,宗尚科学与文明,可以说是一部记载历史文明的活化石。

通过比故事,活跃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了古镇的文化底蕴,净化了社会风气,扩大了小镇的知名度,特别是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长乐镇被授予 “全国重点中心镇”、“全国文明村镇”、“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 “湖南省百强镇”、“湖南省星火科技示范乡镇”、“湖南省诗词之乡”, 2006年,长乐故事会被湖南省列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2008年,长乐镇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8年10月,长乐故事会作品《大战陆文龙》荣获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银奖,同时荣获组织奖。2009年,又被湖南省建设厅、湖南省旅游局评定为“省级旅游名镇”。

同时,通过首届国际龙舟节的表演、“江门”的参与、深圳的应邀、“国球大典”的盛况、“元宵喜乐会”的活动、“万民闹元宵”的场面、屈原的龙灯舞会,无不体现长乐故事其传统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对国内和海外产生深远的影响。

洞庭渔歌  洞庭渔歌流传于岳阳市岳阳楼区,面积约172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地处湘北,襟带长江,怀抱洞庭,处于湖区与丘陵的结合部,毗邻鄂、赣二省,西临洞庭,北依长江,三面环水,四季分明。因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故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洞庭渔歌源自战国时期,最迟在北宋年间,就已广泛流传于古岳阳地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便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描述。

洞庭渔歌曲调流畅、婉转、有浓厚的地方风味,节奏鲜明,曲调丰富,辽阔,带有很浓的地方风格,湖区人民广泛流传,由领歌人起首,一唱众和,音调高亢,婉转,饶有风味。有对唱、独唱、合唱等等,在湖区广泛流传。代表作有《湖风吹老少年郎》、《养女莫嫁驾船郎》、《河水哪有我眼泪多》、《十二月渔民苦》、《我撒网子妻荡浆》、《阳雀子唤醒打鱼人》、《送郎一条花手巾》、《赶郎不到是冤家》、《篙子一响船要开》、《情姐下河洗茼蒿》、《郎想姐来口难开》、《蓑衣歌》、《情姐爱的打鱼郎》、《吃茶歌》、《盘渔歌》、《洞庭仙》等三百余首。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产于岳阳市洞庭湖中的君山岛,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是湖南黄茶的代表,在全国黄茶中以色香味形俱美而品质最优,雅称“金镶玉”。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君山银针茶带入西藏。
    君山银针茶制作有八道工序,需用时70多个小时。为保持针形和银毫完整,制作中没有揉捻过程,只有杀青、初烘、初包闷黄、复烘、复包闷黄、烘干。其中闷黄工艺是核心机密,由传承人之间代代单传。独有的闷黄技术使君山银针具有独特的鲜香。

  岳州扇  “岳州扇”是全国三大名扇之一,据《巴陵县志》记载,其制作始于明末清初,是一种优秀的民间工艺品。1949年前,主要是利用岳阳丰富的楠竹资源及快捷的水、陆交通,为全国各地扇厂提供扇骨等半成品,成为全国扇骨生产集散地。1958,岳阳县开办岳州扇厂,岳州扇才真正开始成规模制成品扇的历史。

岳州扇就地取材,价廉质优,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集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基地。北京中国歌舞剧院赴国外演出用羽绒扇、中央电视台每年春节联欢晚会所需各种扇子道具,均由岳州扇厂提供,岳州扇出口东南亚各国及欧美等国。1975年轻工部召开全国扇子行业评论会,岳州扇被评为全国三大名扇之一。

岳阳巴陵扇社的创办人刘正文,出生于岳阳县制扇世家,从事制扇工艺50余年,14岁起学习制扇工艺,既秉承家传绝艺,又先后师从多家制扇名师,博采众长,多年潜心研发,致力创新,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全面掌握书画扇80道复杂制作工艺程序的老艺人。20113,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刘正文“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810,刘正文被评为岳州扇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