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岳阳风土 > 民情风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2个)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6-02 12:00

平江花灯戏  平江灯戏是湖南省地方戏剧种之一,形成于明末清初,系全省独特的地方剧种之一,已列入《湖南省地方戏剧》从书,主要流传区域在平江境内。

平江灯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它剧种精华,创新发展,已逐渐形成了自己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声腔体系、表演形式,独树一帜,为其它兄弟剧种之少见。

一、它能即兴发挥表演,擅长临台脱口独可撰成篇章。剧场效果很好,极受大众欢迎。

二、一丑、一旦或几丑、几旦的表演行当组合独特,可边走边唱,载歌载舞,既能登台演出,也可不择场地,围观成“戏”,是真正服务人民大众的民间传统艺术。灯戏故事来源之泛,情节曲折生动,唱、做、念、打表演技法逼真动人,惟妙惟肖。

三、平江历有渔鼓、莲花闹、送春牛,赞土地等说唱表演,历史故事和传鉴以唱为主,加上道白和表演动作,用说唱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灯戏综合艺术。

四、舞蹈动作丰富多样,表现独特,吸收了民间大量狮舞、龙舞、跳神、巫舞及民间彩龙船,扎故事等众多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其舞蹈气势磅礴、粗犷滑稽。

五、平江方言俚语,乡情乡音。其灯戏道白与唱腔、声调、声母、韵母都与其它汉语有明显区别。唱腔声调多,调值低,音韵仄起平收,音程跳跃变化大,悦耳动听。

六、打击乐独特。采用民间铜匠打造的云锣(又名啵锣)和低音大锣形成了16度。音差对比强烈,击打时脱手高抛,技艺非凡,风格独异。

1958年彭德怀元帅,2002年原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2005年原中组部副部长李锐等老首长来平,特别点演了平江传统灯戏《闹礁房》、《张三守花》等剧目,新时期创作的《菊花诗》、《还魂香》、《今年七月七》、《盘花谣》等灯戏剧目获省、市奖励。2006年平江灯戏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  十三村酱菜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独特,2009年2月26日,被省政府以湘政发(2009)9号文件“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确定为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十三村酱菜,起源于三国时东吴大将黄盖屯兵之地——黄盖湖畔(今属湖南临湘市和湖北赤壁市),后流布于以湖南临湘为中心的湘鄂赣毗邻地区,辐射最远至江西的修水县、湖北的洪湖、赤壁、嘉鱼、监利以及湖南的华容、湘阴、沅江、益阳等地区。

自1894年临湘当地商人陈四海创办黄盖老字号酱菜作坊后,祖传秘方的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由原来的少数人掌握发展到有限度地在民间流布,生产的酱菜曾为皇帝御用贡品,前后历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之所以历久弥新,流布至今,是因为该产品有如下特别特征:①天然色泽:该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不添加任何色素和防腐剂,其感观特色基本保持原料原色;②自然香型:虽有酸辣麻的特殊配方,但无大酸大辣大麻的刺鼻香型,产品开封后仍保持采摘时的清爽诱人的自然香型,闻之令人生津;③独特口感:该产品的口感是南北风味的恰当综合,既有六必居酱菜的酸甜特质,也有四川榨菜的麻辣品味,更综合了湖南湖北人喜辣偏咸的独特风味。主要代表作有“古香榨菜”“什锦菜”“兰花萝卜”“酸辣豆角”“剁红辣椒”等。

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临湘酱菜厂,2006年,由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省人大代表李国武兼并,更名为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黄小霞。

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乃口授心传的祖传秘方,目前完全掌握该项绝技的已是凤毛麟角,十三村酱菜曾为几朝皇帝所青睐,为湘鄂赣老百姓所喜爱,该技艺如能纳入国家级保护项目,该项濒临失传的绝技就会再次像当年一样在湘鄂赣广为流布;十三村酱菜传统制作技艺与三国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传承十三村酱菜传统制作技艺,对于弘扬民族文化,研究三国以来的湖湘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为口授心传而传承的纯原生态制作方法,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所生产产品口味独特,既保留了民间秘方的风味,又符合时代的绿色健康需求,具有其独特的工艺价值。打上三国历史文化烙印的十三村酱菜,是一个文化价值极高的文化品牌,又是一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品牌。

华容夹叶点子  据《华容县志》载:宋以前,华容本地人大都居住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区,单家独户,零星散居。为免遭豺狼虎豹侵袭,置办锣、钹、鼓等“响器”在家,每日天黑打击闹腾一番,吓唬野兽,阻止其入户为患。而一旦遇到了野兽侵害或“强人”打劫,他们也用“响器”传递消息,呼吁救助。这样逐渐创制了节奏急缓各异的打击方法,初步形成了“华容夹叶点子”的雏形。

经过千多年的改进、提高, “华容夹叶点子”最终发展、成熟起来,成为伴随人们的生活,调剂人们的精神,使人们离不开,丢不下,最为活跃的民间文艺形式流传至今。

“华容夹叶点子”是由两副钹、一面鼓、一面大汉锣和一面小瓯锣等五件乐器按一定节奏和情绪打击出的乐谱。如《凤点头》、《红绣鞋》、《缕缕金》等等。就“点子”而言,华容“夹叶点子”有“正谱”八个,“水谱”不计其数。就是因为这些“正谱”和“水谱”为华容人所独创、独有,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的同类乐器的演奏,是一项价值很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华容夹叶点子”因其独特的形成过程、演奏技法和曲谱(点子),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实用价值、乃至文学价值、经济价值都不可低估。直至今天,应用仍十分广泛,儿亲女嫁用,迎宾接客用、社日集会用、过年过节用、办丧送葬用、龙灯花鼓用……总之,一切需要营造欢乐、热烈、祥和、喜庆气氛的场合都会用到它。因此就特别为人喜闻乐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直至今日,仍为华容城乡用途最广,使用频率最高,且随处可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华容夹叶点子”不仅在原产地生生不息,而且已呈辐射状向四周流传,成为了湘北地区最为独特的民间打击器乐艺术。普查结果表明,其主要流传区除原本老华容人居住的丘陵山区如胜峰、三封寺、东山、南山、终南等乡镇和地区外,与之毗邻的鲇鱼须、万庾、治河渡、操军、等乡镇也十分流行,甚至在相邻的湖北石首市、岳阳许市镇等地区也逐渐流行起来了。

柳毅传书传说  《柳毅传书》传说是一部即具思想性,又具艺术性的中国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是中国的六大民间传说之一,该传说诞生于洞庭湖区的岳阳市君山区境内,主要流传于古岳洲及洞庭湖区。在今天君山区的君山岛上还有:柳毅井,传书亭,《柳毅传书》石雕群,柳毅街,洞庭庙等。

该故事主要讲述:湖湘书生柳明英上京赶考,偶遇被财主金百万迫害于荒野牧羊的龙女三公主,柳问明情由,慨然为其下海传书,使其重获新生,三公主的兄长龙太子一怒之下,将进家的八百里庄园沉降为洞庭湖,几经周折,二人义重情真,终于结为夫妻。

《柳毅传书》传说2007年被岳阳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屈原传说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楚国人。年轻时曾任楚国的要职“左徒”。他一生忠君爱国,同情人民,主张彰明法治,惩治腐败……,虽深得人民的爱戴,却深为权贵痛恨,最终被流放江南,定居汨罗,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楚都郢都,屈原深感复国无望,又不愿做亡国奴,遂在这一年的五月五日含恨投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屈原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据考证屈原在汨罗一住九年,朝与渔父驾舟撒网捕鱼,日随农夫荷锄躬耕田垅,夜伴妇孺耆宿畅言灯下,与乡民们水乳交融,深得乡民爱戴。在汨罗期间,他完成了光辉著作《离骚》、《天问》、《九歌》及《九章》中部分篇章的创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在民间留下了众多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分为:

1、屈原生前的故事:如“一卷《离骚》山鬼哭”、“独醒亭内诉衷情”、“桃花洞里赋诗文”、“玉水清清好濯缨”、“古罗国内望郢城”等等,反映了屈原刚直不阿,思君念国的爱国情怀以及与乡民鱼水情深的友谊。

2、屈原身后的故事:如“汨水倒流三十里”、“金棺自有天神护”、“红丝缚粽总关情”、“黄狗恋坡殉主人”、“龙舟竞渡觅诗魂”等等,充分反映了后人抢救屈原的急迫心情以及后人对屈原的深情怀念。

3、有关女媭的故事:汨罗江畔传说女媭是屈原的女儿,是屈原流放汨罗时唯一在身边的亲人。关于他的故事有:“望爷墩上望爷归”、“九子不能葬父一女打金冠”、“绣花墩上描父容”、“剪刀池畔殉父情”等等,虽然反映的是屈原与女媭父女情深,但实际折射出了后人对于屈原的无限爱戴,借女媭之口表众人之情。

4、有关凭吊和祭祀屈原的故事:“汨罗江畔招诗魂”、“至今无草长江潭”等说的是屈原的学生宋玉、景差及司马迁亲临汨罗凭吊屈原的故事,“贪官‘祭’屈”说的是贪官借祭屈鱼肉百姓被百姓智惩的故事。

这些故事主要流传在汨罗江下游两岸,也就是屈原晚年生活、写作和行吟泽畔以及投江殉国之地。两千多年来人们口耳相承,生生不息,流传至今。其价值有:

1、历史价值:屈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然而关于他的记载,仅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而已,屈原一生中很多地方成为了历史之谜。屈原的这些故事,只要剔除后人因为爱憎分明而附会的神话成分,正好弥补了史料之不足,比如屈原来到汨罗的时间、在汨罗居住的时间、投江殉国的时间等……。

2、文学价值:屈原的作品“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汨罗是楚之旧地,屈原的故事就包含了楚语、楚声、楚地、楚物,且语言精炼、便于口述、用词通俗、方言丰富、感情浓烈、爱憎分明、形象丰满、跃然口中,是一部优秀的口头文学遗产。

3、科研价值:屈原的故事对研究屈原的生平、作品、时代背景和汨罗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还开展了对故事本身的研究。

3、教育价值:屈原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屈原的爱国忠君,同情人民,上下求索等崇高的精神,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坚持艰苦奋斗皆是极生动的教材,是汨罗人民千百年来的精神食粮之一。

2009年2月,屈原传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平江民歌  平江县因有“十里三音”的语言特色,加上受地缘封闭的天然屏障保护,保持了平江民间歌谣艺术特色的稳定性,它流传在平江境内。

平江民歌称得上成千上万,十分丰富,浩若烟海。歌词内容同当地人民的生活、历史、习俗、语言密切相关,真实地反映着原生态社会生活。艺术上形式简朴,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旋律优美,流利畅达,节奏明快。大致可分为:民歌类,仪、式歌(习俗陈规)类,情歌类,山歌类,儿歌类,革命歌谣类。

这些歌谣是平江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代劳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尤其是革命战争年代,彭德怀元帅领导的平江起义在此暴发,如火如荼的大革命孕育了脍炙人口的红色歌谣,20多万平江革命志士高唱着红色歌谣,前赴后继,英勇献身,涌现出了近60位共和国将军,为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有《结亲要唱打架歌》等几十首民歌先后在省、市各类演出中获奖,其中《打一只金丝鲤鱼送娇莲》在中共电视台播出。2008年《平江民歌》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江皮影戏皮 影戏自明清(可能更早尚待考证)传入平江到现在已有六七百年,平江地域宽广,但影戏演唱大同小异,风格基本统一。平江影戏流传剧目有两个特征:一、原创者名姓失传;二、没有文学剧本。艺人说“戏在心里”,流传下来的剧目都是历代艺人一字一句口口相传的。平江是山区,交通不便。影戏班子人少,一般是三至五个人,有时甚至只有两个人也能唱。影戏班子演出道具容易搬运,所有“影人”、道具、乐器装在一副箱担内,一人肩挑。舞台是用竹子架起来的,拆下后捆成一把,艺人谓之“把子”,一人肩扛。影戏演出场地不受限制,大庙戏台、中庙下殿、小庙门前、农舍堂屋大门内外、街道两边店铺门前都可以搭台演出。这些有利因素,成就了皮影艺术遍及城乡各个角落。

平江影戏行当角色同巴陵戏、湘剧相似,分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又有年龄划分,艺人要按行当年龄不同发音演唱。小生、正旦用假嗓,叫小嗓子;花脸用沙哑的喊叫;红净要用虎音唱;老旦语音要低而含糊又使人能听清楚。四十八本老影戏是启蒙戏,是训练基本功的戏,要背熟各种“通引”、“通白”、“铁引”、“铁白”(或叫“孤引”、“孤白”)。“引”是上场引子,“白”是定场诗,“通”是分行当通用的,“铁”(“孤”)是特定人物用的。唱词同样分为“通词”、“铁词”(或叫“孤词”),还有“水词”。“通词”是各个剧目同一场景中通用的唱词;“铁词”(“孤词”)是某一剧目特定人物、特定场景的唱词;“水词”是演出时临场编的,类似“即兴诗”。编水词要求平时积累素材,掌握韵律,临场进入角色,思维敏捷。

平江影戏的声腔分为琴腔、唢呐腔(南江艺人叫歌腔)两大类。有些唢呐腔剧目中,第一个登场人物的第一段唱也有用琴腔的。另外,某些剧目的某一片断演唱渔鼓道情、莲花闹和专用小调,属于辅助腔调。

琴腔属于汉戏系列,源于汉戏的巴陵戏和湘剧是流行平江的大戏,过去统称“巴湘戏”。平江影戏的锣鼓经、南路、北路各种板式的唱腔过门与汉戏、巴陵戏一脉相承,经艺人口口相传,加上平江语音的区别,又不完全同于汉戏、巴陵戏。

唢呐腔(歌腔)是影戏传入平江后产生的一种新腔,它与任何剧种的腔调都不相同,是平江影戏的独特风格,类似越剧清唱、湘剧高腔的形式,清唱加唢呐尾腔,但腔调韵味与湘剧高腔完全不同,风马牛不相及,唱词为上下句,每句一般七个字,结尾句用三字导入唢呐过门。

平江影戏唱腔中还有很多的专用小调,多用在一两个人物从事某一单纯乏味的活动时,如耕田、锄棉花、打更守夜等,为解除疲劳、散散忧心、自宽自解、自我调侃而唱。唱词与剧情无关,有些唱词还是故意说的反话或错话,采用清唱形式,咬字准确、清晰,依字音高低行腔归韵,加入打击乐过门或吹奏唢呐过门伴之以打击乐。

影戏早于灯戏,因此原创于影戏的小调要多。但影戏演出中,有时也演唱“花鼓戏”、“平江灯戏”的腔调,还用到快板、莲花闹、渔鼓等一些文艺表演形式。


屈子祠祭典  汨罗市位于美丽的洞庭湖畔,因境内的汨罗江而得名。是中国端午文化的源头、中国龙舟名城,有“蓝墨水的上游,文化人的圣地”的美誉。二千四百年前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此投江殉国,当地群众即在屈原居住过的江边——南阳里立祠纪念屈原,并举行龙舟竞渡,同时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缅怀先贤,这是最早的民间祭祀活动,当地人称之为“朝庙”。

祭屈大典传承至今,礼仪程序基本沿袭清制。祭日,案陈猪头、羊头各一,角黍、包子各一盘,时鲜水果四盘,参加仪式人员有主祭一人,礼宾、执事各二人,司鼓司金、司力炮各一人,鼓乐若干人。

仪式开始,东礼宾宣布内外肃静,众礼宾出班、全场肃立,向三闾大夫神位鞠身了。接着主祭宾就位。陈设香案、酒樽、果仪、盥洗、鼓乐、读文、祭联、彩红诸所、执事焚香、燃烛、赞香、赞烛、捻鼓鸣金各三、大乐小乐各三,接着金鼓交奏,礼炮齐鸣。

小乐声中,主祭宾盥洗、礼宾祝盥洗,主祭宾于香案前礼行初献一初进,行叩首之礼,主祭宾祝初献,乐奏“浪陶沙”歌曰:“佳节正端午,肃棒蒲觞,汨罗江畔吊忠良,夫子有灵长不昧,来格来尝”。

主祭宾立香案前礼行亚献,亚进,亚献礼毕,启椟授文,乐止,礼宾读诵《祭文》,其音韵高吭宏亮,其典调悲壮深沉,充满对三闾大夫的尊敬和缅怀之情。读文毕,复乐,主祭宾三叩首后祝亚献,歌曰:“亚献亚虔诚,告慰忠魂,跪棒角黍饯先灵,一曲董风江上谱,永继遗贞。”歌毕,礼行三献,献祭联,祝三献,歌曰:“四海弼肱康,国祚贞祥,龙舟竞渡遍群邦,夫子仪型同日月,万古流芳。”

歌毕,行彩礼,主祭宾进彩进酌,金鼓齐鸣,鸣炮奏乐,全体肃立,向上鞠躬,礼成后化楮、焚文。整个礼仪庄严肃穆,三段赞歌与礼仪程序融为一体,极富汨罗民间礼仪文化特色。

2009年2月,屈子祠祭屈大典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